人物:释德止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5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子远,一字子楚,号韩青老农。
何去非子。
晚年居富阳韩青谷
有《春渚纪闻》。
全宋诗
何薳(一○七七~一一四五),字子楚,一字子远,晚号韩青老农,浦城(今属福建)人。去非子。高宗绍兴十五年卒,年六十九。著有《春渚纪闻》。事见《东牟集》卷一四《隐士何君墓志铭》、清嘉庆《浦城县志》卷二三。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二一八
何薳(一○七七——一一四五),字子楚,一字子远,号韩青老农,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去非子。平居不仕,唯好学,所交游多名士。绍兴十五年卒,年六十九。著有《春渚纪闻》十卷(存)、《韩奉议鹦歌传》一卷(存)。见《隐士何君墓志铭》(王洋《东牟集》卷一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惟照(一○八四~一一二八),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俗姓李。住洪州宝峰。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楷禅师法嗣。幼师成都鹿苑清泰,年十九,剃染登具。后谒芙蓉于大洪。累年出领招提,还甘露、三祖。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诏补江州圆通,弃去,复居泐潭。高宗建炎二年卒,年四十五。《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僧宝正续传·卷第一
禅师讳惟照。
简州阳安李氏子。
母方孕。
梦异僧持应器踵门。
若将寄食者。
一夕有光。
发其室卢。
里人相惊且而育。
师儿时趣尚超卓。
稍长泊然。
不旨从俗。
屈首受书。
至性相近习相远。
遽曰。
凡圣一体。
以习故差别如是。
我知之矣。
去家走成都。
依鹿苑寺青泰为童子。
乞名惟照。
志始生之异焉。
十九得度具戒。
泰尝使之受起信论于大慈寺中。
讲辄归卧。
泰诘之。
对曰。
既称正信大乘。
夫岂言说所能了邪。
于是尽弃所闻。
虚心游方。
时楷禅师居大洪山。
名震天下。
往依之。
一见以为俊朗。
委曲容接。
师亦奋励。
急于透脱。
尝夜坐阁道间。
徼巡者传呼过之。
随声有省。
即趋丈室。
吐所悟。
楷揶揄之。
师疑焉。
复将彻究源底。
于是遍参宗师。
往来楷所是。
后历三吴。
闻揩以罪为民。
居沂水之芙蓉庵。
趣往唁之。
未至间。
仆夫被酒迷失道。
师却行及之。
举杖奋击。
忽大悟。
及见楷。
望而喜曰。
今日相见。
庸非鳌山耶。
因留佐耕。
湖上服役累年。
尽得芙蓉之道。
致政王少宰有子。
亡且有年矣。
忽梦其归。
翌日而师至。
问其生年。
适与其子亡日合。
因抱持泣。
以为后身也。
遂命出世洛阳之招提。
迁舒州甘露。
再迁三祖。
宣和初道行闻于朝。
有旨。
移庐山之圆通。
先是住持守惠。
以事罢去。
复自诉于有司。
阅三年。
得旨。
还旧住。
信至。
师怡然拽杖出门。
与二三禅者。
徜徉山谷间。
未几泐潭虚席。
江西师尽礼致请。
遂补处焉。
师姿容丰硕。
音声朗润。
身荷大法。
名尊诸方。
自号阐提。
尝示众曰。
坐禅好诸禅德。
不用胡思乱想。
坐教悟去。
你若悟去。
十二时中便有自由分。
佛也不奈你何。
祖也不奈你何。
你也自不奈何。
岂更听别人指挥。
所以达磨大师西来。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何曾有许多屈曲言句。
教你思量。
生受今时。
诸方丛林未尝有一个善知识。
不教你参禅学道修行。
乃至禅头首座同行道伴。
亦皆教你参学。
更看话下语。
商量因缘。
研穷今古。
你辈更不识好恶。
甘作众生。
就人学去。
更向案子头大𠕋小𠕋。
录将去。
采拾言句。
攒花簇。
锦记忆筑。
向肚皮里。
为禅为道。
苦哉递相坏了。
也不是遮个道理。
你诸人本无许多事。
只为始行脚时。
撞著一个没见识长老。
教你许较。
劳攘打头。
便参得个庭前柏树子话。
又参得斩猫儿话。
洗钵盂话。
野狐话。
勘婆话。
参得一肚皮禅道。
便棹腰摆胯。
称我是方外。
高人面前说得恰似真个背地里千般乱做次第一文。
也不直才有些子违顺风起。
便见手忙脚乱为什么。
如此只是学得来。
奉劝莫学。
须是自办取始得。
你不见祖师少林九年面壁。
二祖立雪齐腰。
黄梅聚七百高僧衣钵。
后来独付庐老。
于是时也看那个因缘。
淘汰那个古今。
曾下得什么语。
既不是因缘。
你辈又苦死瞒生。
学图个什么别。
无人向你恁么道。
只是宝峰忒煞老婆教。
你莫参禅。
莫学道。
莫看经。
莫念佛。
以至礼拜烧香种种劳攘。
你须道十二时中毕竟如何度。
时宝峰只教你如大死人。
你若真个如大死人。
有什么闲工夫去。
参禅学道。
礼拜烧香。
许多费力。
山僧五处住院。
凡教徒不出此。
如大死人四个字。
直是我悟得底。
且不在一大藏教里。
传灯录五家宗派古今言句里。
是平生所證底法。
所行底法。
你若直下会去。
且不曾教坏。
你适来。
有一兄弟入室问。
莫是如大死人却活么。
禅客莫问活。
你但死了更死。
你又不曾死。
只管要活作什么。
而今听普说了。
下去堂中。
或堂前后架试坐看。
有时被你久久坐。
忽然死得也不定。
建炎改元。
北人南渡。
泐潭日不下千钵坐食。
师超摇法乐。
略不以介意。
而檀施四来。
齐厨济足。
人到于今称颂之。
二年正月辛丑夜参。
因叙洞下宗旨。
不断如线。
而名世续慧命者零落。
无几因欷歔江下沾襟。
明日闭方丈不出。
又明日手写数语遍与山中耆宿。
辞诀。
众大骇。
至有哭之恸者。
师皆拒而不与之接。
至中夕。
遽命烛。
集执事者。
嘱以后事。
语终。
泊然而逝。
阅岁四十有五。
坐二十五夏。
时御史中丞陆德先。
西京宗正赵公士暕。
尚书郎方公昭通。
议大夫冯公温舒。
徽猷阁待制宋公唤秀。
州刺史韩公昭同会泐潭。
颇问道于师。
见其脱去之状。
益歆慕焉。
火馀五色舍利。
烱如珠玉。
齿舌不烬。
塔于寺之西峰。
师初在西京。
漕使徐公闳中有子。
冠且婚矣。
见师说法次。
忻然慕之。
即弃荣剔发具戒。
名曰德止
以夙悟才辩。
有名于世。
赞曰。
教中以七地已前菩萨福智为修生。
八地已去福智为报得。
若阐提。
年二十有八出世。
五迁巨刹。
所至勃兴。
槌拂之下。
动如阡陌。
初未尝遣化。
而供馔珍丽。
服用完新。
庸非报得者欤。
方是时丛林以侈靡相尚。
照因其时。
阔达大度。
顺学者之欲。
而嫚骂诸方。
特以如大死人为教。
然托其身后。
竟未有继其风者。
呜呼异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景深(一○九○~一一五二),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俗姓王。年十八剃度,始谒净慈象禅师,继谒宝峰惟照禅师,顿悟。惟照许为深得阐提大死之道,因号大死翁。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开法兴国军智通。绍兴初,归住宝藏岩,二十二年卒,年六十三。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惟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偈二首。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
禅师名景深。
台州王氏子。
幼喜林泉。
不乐城居。
每玩名山图志。
恍若身游。
年十八。
竟走紫箨山之广度院。
求度于德芝沙门芝爱。
其标帜不凡。
即为披剃。
广度为东南禅窟。
瓢笠挂搭者不绝。
深辄闻少室宗风。
辞芝行脚。
芝难之。
深泣告曰。
日月迫人。
速如转毂。
生死事大。
敢自放乎。
芝悯而遣之。
深出岭而心誓曰。
此去若不发明大事。
以报四恩非须眉丈夫也。
遂扣净慈象之室。
象或垂问。
深便依理而默解之。
一日闻象怒叱诸禅曰。
思而知。
虑而解。
皆鬼家活计。
深悚然束包而去。
西入泐潭。
谒阐提炤。
炤有条约。
凡僧来泐潭。
须𨽻名行单半载。
方许告香。
深犯其禁。
直剖己见于照公榻下。
照曰。
此事直须断起灭念。
向空劫已前。
扫除玄路。
不涉正偏。
尽却今时。
全身放下。
放尽还放。
方有自繇分。
深顿领旨。
炤大喜。
乃击鼓告众曰。
阐提大死之道。
深阇黎得之矣。
汝辈宜依之。
一众大惊。
争识深面。
以故丛林共称深。
为大死翁。
建炎初。
出领兴国军之智通寺。
绍兴壬子。
还台住宝藏岩。
因事民其服。
深恬然不辨顺受之。
有司知深有道。
奏还僧衣。
时智朋禅师。
新从清凉。
退居明州瑞岩。
闻而叹曰。
嗟乎不陷于荣。
不逃于辱。
宝藏法兄。
真得泐潭先师之道矣。
我芙蓉师翁之风。
不亦大哉。
适明守挽朋。
再赴清凉。
朋一笑书偈。
付使者曰。
相烦耑使入烟霞。
灰冷无汤不点茶。
寄语甬东贤太守。
难教枯木再生花。
遂殁。
深闻恸之。
乃上堂曰。
来不入门。
去不出户。
来去无痕。
如何提唱。
直得古路苔封。
𦏪羊绝迹。
苍梧月锁。
丹凤不栖。
所以道藏身处没踪迹。
没踪迹处莫藏身。
若如是去住无依。
了无向背。
还委悉么。
而今分散如云鹤。
你我相忘触处玄。
绍兴二十二年壬申三月十三日。
深为众小参罢便告寂。
有偈曰。
不用剃头。
何须澡浴。
一堆红焰。
千足万足。
虽然如是。
且道向上还有事也。
无竟敛目而逝。
深自复僧衣。
其升堂入室提唱宗旨。
切切无虚日。
有僧问正中偏。
深答。
黑面老婆披白练。
偏中正。
答白头翁子著皂衫。
正中来。
答屎里翻觔斗。
兼中至。
答雪刃笼身不自伤。
兼中到。
答昆崙夜里行。
僧曰。
向上还有事也无。
深曰。
捉得乌龟。
唤作鳖。
乞师再垂方便。
深曰。
入山逢虎卧。
出谷鬼来牵。
曰何得干戈相待。
曰三两线一斤麻。
深之道眼精明。
机用自在。
于宝峰门下。
称贤肖焉。
赞曰。
芙蓉之后。
异苗番茂。
而阐提炤公辈可想也。
其门弟德止禅师
不假师授。
神悟绝伦。
倾当世有国者。
时称为太阳再世。
不谬矣。
至于景深禅师。
则炤公独提奖于人天众前。
师资缘会。
夫岂偶然哉。
及其弘道。
而荣辱喧天人风。
确不可撼。
在往哲有所不能。
而独能之。
非深得羼提三昧者。
其可得欤。
呜呼二师于诸乐并作之际。
而大振黄钟。
则远录公之功。
政未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