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宗本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超信。
字海印。
桂府人也。
亦琅琊之嗣。
住苏州定慧寺。
倡道多年。
望重一时。
年八十馀。
平日受朱防禦家供养。
屡至其宅。
一日朱问曰。
和尚后世能来弟子家托生否。
师微笑颔之。
及归寺得疾。
数日而化。
其日。
朱家生一女子。
圆照本禅师
时住瑞光。
闻其事往访之。
方出月抱出。
见而一笑。
圆照唤云。
海印。
你错了也。
女子哭数声化去。
有百丈野狐颂。
并老僧诗。
盛为丛林传诵。
莹仲温。
谓信为明眼宗匠云。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印,住安吉州道场寺。
为青原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恩,俗姓丘,住福州地藏寺。
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今录偈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晓通,住越州石佛寺。
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住寿州资寿院,称圆澄岩禅师,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宗一,住处州灵泉山寺。
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大通,号善本,俗姓董,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人。
及长,博极群书而无仕宦之意。
与弟善思往京师地藏院,选经得度,习毗尼。
东游至姑苏,礼圆照于瑞光。
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渡淮,留太守岩。
久之,出住双林,迁净慈,寻徙法云寺。
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今录偈二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九
禅师名善本。生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太康仲舒村。大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初母无子。祷于佛像前。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本骨相秀异。方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修。母亡哀毁过礼。无仕宦意。辟谷学道。隐于笔工。然气刚不屈。沈默白眼公卿。嘉祐八年。与弟善思。俱至京师。藉名显圣地藏院。试所习为大僧。其师圆成律师惠揖者。谓人曰。本它日当有海内名。乃生我法中乎。圆成使听习毗尼。随喜杂华。夜梦见童子。如世所𦘕善财。合掌导而南。既觉曰。诸佛菩萨。加被我矣。其欲我南询诸友乎。时圆照禅师。道振吴中。本径造姑苏。谒于瑞光。圆照坐定。特顾之。本默契宗旨。服勤五年。尽得其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纵横舒卷。度越前规。一时辈流。无出其右。圆照倚之。以大其家。以季父事圆通秀公。秀住庐山栖贤。出入卧内。如寂子之于东寺。元丰七年春。绝九江游淮山。遍礼祖塔。眷浮山岩丛之胜。有终焉志。遂居太守岩。久之出世。住婺州双林六年。浙东道俗追崇。至谓傅大士复生。移住钱塘净慈。继圆照之后。食堂日千馀口。仰给于檀施。而供养庄严之盛。游者疑在诸天(或云西天)。时号大小本 神考(或作哲宗)闻其名。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禅师。又继圆通之后。本玉立孤峻。俨临清(或云千众)众。如万山环天柱。让其高寒。然精粗与众共。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日填门。厦屋万础。涂金镂碧。如地涌宝坊。住八年。请于 朝。愿归老于西湖之上。诏可。遂东还。庵龙山崇德。杜门却扫。与世相忘。又十年。天下愿见。而不可得。独与法子思睿俱。睿与余善。为予言其平生。曰。临众三十年。未尝笑。及闲居时。抵掌笑语。问其故。曰不庄敬。何以率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性实然也。所至见尽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坐伊蒲塞馔。以鱼胾。名者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已而。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于上方。阅世七十有五(或三)。坐四十有五夏。 赞曰。本出云门之后。望雪窦为四世嫡孙。平居作止。直视不瞬。及其升堂演唱。则左右顾。如象王回旋。学者多自此悟入。方其将终之夕。越僧梦本归兜率天。味其为人。居处服玩。行己利物。日新其德。不置之诸天。尚何之哉。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善本。族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大康仲舒村。大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母无子。祷白衣大士。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骨相秀异。方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修。母亡哀毁过礼。无仕宦意。气刚不屈。沉嘿白眼公卿。嘉祐八年。至京师地藏院。试通经得度。习毗尼。随喜杂华。夜梦见童子。如世所画善财。合掌导而南。既觉曰。诸佛菩萨。加被我矣。其欲我南询乎。时圆照道振吴中。造焉。照一见知为法器。特顾之。服勤五年。尽得其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纵横卷舒。度越前规。一时流辈。无出其右。圆照倚之。以大其家。元丰七年。遍游居浮山太守岩。出世住婺州双林。移钱塘净慈。继圆照后。法席冠江浙。时号大小本云。上闻其名。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禅师。师玉立孤峻。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填门。而精粗与众共。住八年。请于朝。愿归老西湖。诏可。遂东还。庵龙山崇德。杜门却扫。与世相忘。天下愿见不可得。师临众三十年。未尝笑。及闲居时。抵掌笑语。问其故。曰。不庄敬何以率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性实然也。所至见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坐。伊蒲塞馔。以鱼胾名者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已而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于上方。阅世七十五。坐四十五夏。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宗本)弟子善本,姓董氏,开封人。母祷佛而生,及长,试《华严经》得度,师事圆照,时称大本、小本。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后归杭州象坞寺,杜门却扫,专修净业。有僧定中见方丈弥陀佛,示金色身。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告门人曰:“止有三日耳。”及期趺坐,西面而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讷(一○四七~一一二二),俗姓郑,自号莫莫翁。
为青原下十二世,法云秀禅师法嗣。
初依栖霞山云渺庵主,后于钱塘净慈寺祝发,礼圆照本公为师,时称讷叔。
住芜湖吉祥院、江宁能仁寺,继迁华藏,皆所至未几即辞去。
隐居泾县金峰,凡十六年。
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住宣州昭亭广教寺。
四年,卒,年七十六。
有《拟寒山诗》数百篇,已佚。
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宣州昭亭广教寺讷公禅师塔铭》,《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全宋文·卷二四○八
守讷(一○四七——一一二二),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俗姓郑,本衣冠之族,弃儒就释。初依圆照,复参圆通,得大彻悟。先后住芜湖之吉祥、江宁之能仁、华藏,隐泾县之金峰,以莫莫翁自号。宣和三年,奉命住持宣州之广教寺。次年卒,年七十六。著有《大藏节要》二十门、《节宗镜录》十卷,又拟寒山诗数百篇。见《筠溪集》卷二四《宣州昭亭山广教寺讷公禅师塔铭》,《乐邦文类》卷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释道昌诗,据《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九八四
道昌(一○九○——一一七一),俗姓吴,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幼礼澄公为师,十三受戒。后师湖州道场妙湛大师,遂嗣其法。历主何山、瑞光、育王、蒋山、径山、灵隐诸道场,赐号佛行大师。稍倦应接,告老退隐,自号月堂。后出主净慈。乾道七年卒,年八十二。见曹勋《松隐集》卷三五《净慈道昌禅师塔铭》,《补续高僧传》卷一○等。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道昌。号月堂。湖州宝溪吴氏子。得法于雪峰慧和尚。所至以行道为己任。不发化主。不事登谒。每岁食指随常住所得用之。衲子有志。充化导者多却之。有以佛令比丘持钵资养为言者。师曰。我佛在日犹可恐。今为之必有好利者。而至于自鬻也。径山净慈育王。皆师说法处。而曲高和寡。法嗣无闻。或谓和尚行道经年。门下未闻。有弟子得不辜妙湛乎。师不对。他日再言之。师曰。子不闻。昔人种瓜。而爱甚者。盛夏之日方中而灌之。瓜不旋踵而淤败。何也。其爱之非不勤。然灌之不以时。适所以败之也。诸方老宿。提挈衲子不观其道业内充。才器宏远。止欲速其为人逮。审其道德则淫污。察其言行则乖戾。谓其公正则邪佞。得非爱之过其分乎。是正犹日中之灌瓜。予深恐识者笑。故不为也。后有同乡僧名悟者。称得师道。住杭之五云山。略展规模。然亦终不振。师每念丛林下衰。纲纪大坏。皆繇为师者不统之以道。故使在下者。得以非义乘之玩习。既久。遂谓当然不知其悖。故师行事发言。终其身不妄。盖于时事。深感于中。为后学法有不得不然者耳。名闻于朝。赐号曰佛行。后无疾而化。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道昌,字月堂。
姓吴氏,归安人。
幼投鹿苑,礼澄公为师。
年十三,祝发受具,坚持净节,不异成人,踰年行脚,不禅 寒暑,寻访耆宿,究取上乘。
时妙湛佳(住)湖州道场,声誉甚盛。
昌往谒之,一日问妙湛曰:“不起一念,时还有过也。
”无妙湛曰:“须弥山尔,作么生会。
”昌于言下领略,自是机峰捷出,有辩无碍。
罢参归霅川,土人莫倚,施米、麦、豆六百斛,恳之主何山。
左丞叶公寄栖卞山,与昌甚契,每鱼鼓相从,伊蒲共僎,为方外忘形之交,继主平江瑞光,移穹窿,又迁四明居育王山,皆创成法席,一新寺宇。
先是,妙湛住净慈,有大通所传云门大师摩衲已八代相授,至是妙湛对雪峰,大众以此衣授昌,众谓不失其宗,人以为荣。
叶公帅建康,时蒋山新经戎烬,屋仅数椽,叶公奏请昌住此山,不数年楼阁化城,若自天降,宝祖规制,尽复旧观。
翠华驻临安,灵隐方丈虚席,诏补其处。
时丞相汤公,慕昌践履笃实,德腊俱高,欲以激昂。
有众为奏,授“佛行大师”之号。
时年已七十馀矣,乃以耄辞,选林泉幽胜为出尘之所,退居其间。
因以“月堂”号所居,杜门谢客,以娱晚景。
会净慈阙主,十方衲子恳府帅王公入山敦请,昌不得已,乃承命复出。
辛卯岁正月,忽击鼓辞众,远近咸集,无不泣留。
侍者宗本求语,昌曰:“吾平生拈古颂古,其语已多,尚何言哉。
”端然而化,年八十有二,僧腊六十九,葬于寺之东隅,松隐曹勋为之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国奚人。
以从萧裕诬宗本罪,受海陵擢为参知政事,授猛安,子尚公主,分宗本家赀赐之。
累官左丞相,封吴国公。
世宗即位,降太原尹。
后解职卒。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