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天石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祖珍,俗姓林,兴化(今福建仙游东北)人。尝诣鼓山谒鉴淳禅师,寻参佛心才禅师于东山。佛心移鼓峤,请作首座。佛心去,遂嗣位。住福州鼓山别峰寺,又千泉州法石寺。退隐于夹岭之白水岩而终。为南岳下十五世,上封才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祖珍。
兴化林氏子。
母陈氏。
梦胡僧遗以明珠。
因问僧从何来。
应曰。
余姓黄。
名涅槃。
觉而有娠。
生具奇相。
通身毛长二寸诈。
尝诣鼓山。
谒鉴淳禅师。
一见而奇之曰。
此金毛狮子。
真法器也。
偶出化僧供。
至黄石。
有朱姓者。
夜梦黄涅槃登门。
迟明乃师至。
朱大喜。
施钱五百缗。
礼而还之。
寻参佛心禅师于东山。
佛心移鼓峤。
请师作首座。
众皆惊愕。
相顾曰。
珍狮子。
平日不会开口。
纵胸中有佛法。
如何举扬。
是夜首座秉拂。
随机应答。
叩击不穷。
自是禅誉大播。
佛心去。
遂嗣位焉。
又迁泉之法石。
示众曰。
寻牛须访迹。
学道贵无心。
迹在牛还在。
无心道易寻。
竖起拂子曰。
这个是迹。
牛在甚么处。
又云。
若论此事。
如人吃饭。
饱则便休。
若也不饱。
必有思食之心。
若也过饱。
又有伤心之患。
到此如何得恰好去。
良久云。
且归岩下宿。
同看月明时。
师开示语。
切实警醒。
浅机劣解。
鲜能遘副。
师平生廉省。
竭尽囊底。
造七佛石塔。
于法石三门之外。
毕工之日。
即升堂别众而去。
隐于夹岭之白水岩。
岩傍居者皆曰。
昔有道者。
尝言四十年后。
当有肉身菩萨。
来兴此山。
师来适四十年。
相与出力。
一新岩居。
漕使传自得。
游于禅。
独加敬于师。
尝曰。
石和尚
今之古佛。
不可不皈依也。
将化说偈曰。
生本无生。
死本无死。
生死二途。
了无彼此。
茶毗。
舍利不可胜数。
人争取之。
其馀瘗于法
传铭其塔
且序其语录行之。
明河曰。
唐末有沙门文矩。
一名涅槃。
姓黄。
隐囊山高岩下。
趺坐不食。
行则二虎随之。
或骑之出入。
出言成谶。
后无不验。
或云辟支佛应身也。
故其所居曰辟支岩。
岩有小窍。
时透异香。
其异迹甚多。
不可枚举。
闽人皆能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2—1528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词学图录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余姚人。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释道,且能统军征战,为史上罕见之全能大儒。因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阳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书》。
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守仁(1472~1529) 明代官员、学者。初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兵部尚书,封新建伯,总督两广兼巡抚。卒后赠新建侯,谥文成,从祀孔庙。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正德十五年(1520)作七古《梦游黄鹤楼奉答凤山院长》,被认为构思不凡、情韵隽永,是应酬诗中的佳作。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伯安,馀姚人。官尚书,封新建伯。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三
守仁字伯安,馀姚人。
弘治己未造士,授刑部主事。
改兵部,以忤刘瑾杖阙下,谪贵州笼场驿丞。
起南刑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飞郎中,迁南太仆少卿。
进鸿胪卿,拜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进右副都御史,论平宸濠功,擢南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赠侯,谥文成,从祀孔子庙庭。
有《阳明全书》三十八卷。
(《四库总目》,守仁助业气节卓然。
为文博大昌明,峙亦秀逸有致。
升庵集》,慎尝反复《晋书》,国王导为叛臣,颇为世所骇异。
后见崔渠《松窗杂录》亦同。
馀近读阳明纪梦诗,尤为卓识。
其自序日:「正德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卧小阁,忽梦昏忠臣郭景纯以诗示馀,且极言王导之奸,谓世之人徒知王软之逆,而不知王导实阴主之。
觉而理诗,以纪其略。
」诗云:「秋夜卧小阁,梦游沧海滨。
海上神仙不可到,金银宫阙尚嶙岣。
中有仙人芙蓉巾,顾我宛若平生亲。
欣然就语下烟雾,自言姓名郭景纯。
携手历历诉衷曲,义愤感激难具阵。
切齿尤深怨王导,深于老滑长欺人。
当年王敦观神器,导宾阴主相缘夤。
不然三问三不答,胡忍使敦杀伯仁。
寄书欲拔太真舌,不相为谋敢尔云。
敦病已笃事已去,临哭嫁祸复卖敦。
事成同享帝王贵,事败仍为顾命臣。
几微隐约亦可见,世史掩覆多失真。
」 《艺苑卮言》:王新建诗如长爪、梵志,彼法中铮铮动人。
王世贞《读书后》:伯安之为诗,少年时亦求所谓工者,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衰于法。
晚节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所累,不能浑融而出于自然。
其自负若两得,而几所谓两堕者也。
以世眼观之,公甫固不如,以法眼观之,伯安瞠乎后矣!
钱德江《阳明年谱》:先生谪龙场驿丞,至钱塘,刘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脱之。
因附商船游舟山,遇飓风,一日夜至闽界。
登岸至一寺,寺有异人,当识于钱柱宫,约二十年相见海上,至是出诗,有「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之句。
与论出处,且将远遁,其人曰:「汝有亲在,万一瑾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走越,何以应之?
」因为蓍得《明夷》,遂决策返。
先生题诗壁间曰:「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因取间道由武夷返钱塘,赴龙场驿。
西湖游览志馀》:守仁之既擒宸濠也,忽傅王师已及徐淮,遂乘夜出发至钱塘,凛凛尤栗,作诗云:「灵鹫高林暑气清,竺天石壁雨痕晴。
客来湖上逢云起,僧住峰头话月明。
世路久知难直道,此身那得尚浮名。
移家早定孤山计,种果诛茅却易成。
」顷之,王师遣人追宸濠复还江西,遂谢病居净慈寺。
邝露《赤雅》:文成《谒伏波庙》诗:「楼船金鼓宿鸟蛮,鱼丽群舟夜上滩。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铎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振,神武由来不杀难。
相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在黴端。
」少时萝中有时云:「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迷铜柱雷蠢折,六字题诗尚不磨。
」文成身后谤兴削爵,与薏苡之事略同。
列朝诗集》:先生在郎署与李空同诸人游,刻意为词章,居夷以后,讲道有得,遂不复措意工拙,然其俊爽之气,往往涌出于行墨之间。
《明诗选》:李舒章曰:「文成才情振拔,少年颇擅风雅,自讲学后,多作学究语,乃不堪多录。
」 田按:文成谪吾黔龙场驿丞时,提学副使席书修葺会城书院,率诸生以师礼事之。
是时风气未开,文成举知行合一之教,纷纷异同,罔知所入。
厥后文成弟子道林蒋信以副使提学贵州,重举阳明学旨以教诸生。
贵阳心奄马廷锡独有悟入。
清平淮海孙应鳖见知于提学徐越,即传阳明心斋之学,又走桃冈印證于道林。
思南同野李渭自传家学,亦谒道林,陈楼上楼下光景,终明之世,吾黔学祖断以文成为开先矣。
文成居龙场有龙冈书院、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阳明小洞天;居会城有文明书院。
居夷集中有诸生来诗云:「门生颇群集,樽斗亦时展。
讲习性所乐,记问复怀观。
」诸生夜坐诗云:「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
」诸生诗云:「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
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
」《夜宿汪氏园》诗云:「他年贵竹传遗事,应说阳明旧草堂。
」今祀先生于会城之贵山书院,城外之芙风山藏庋遗像焉。
斯不祧之俎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