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皇后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6 【介绍】: 唐蒲州永乐人。
杨贵妃姊。
嫁裴氏。
有才貌。
玄宗天宝七载与姊韩国夫人、妹秦国夫人同日受封。
与杨国忠姐妹昆仲五家,并受恩宠。
十五载,安禄山陷长安,随玄宗至马嵬,国忠被杀,贵妃被缢,虢国夫人奔陈仓,为县令所杀。
刘氏 朝代:后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5 【介绍】: 五代后唐太祖李克用正室。
代北人。
秦国夫人
为人明敏多智略,颇习兵机,常教其侍妾骑射,以佐克用。
无子,与克用次妃曹氏甚相得。
庄宗立,册封为皇太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
形陋短小而性刚介,博览文史,善诗。
楚马希范秦国夫人卒,文德献挽诗,希范异之,授水部员外郎。
后被谗贬融州刺史。
有《大唐新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43? 连州(今属广东)人。
五代楚文昭王马希范时,累献诗求用,王以其貌寝不纳,后为南宅王子延致门下。
天福三年(931),秦国夫人彭氏卒,天策府学士各撰挽词。
文德亦献十余章,中有“月沉湘浦冷,花谢汉宫秋”句。
王得诗颇称赏,品为挽歌第一,授为水部员外郎,甚亲重之。
后为诸学士所嫉,出为融州刺史(一作副使)。
时多弊政,因上书切谏。
王怒,赖刘昭禹力救获免,旋卒。
生平见《五代史补》卷三、《十国春秋》本传。
文德好学,博览史籍。
喜《河岳英灵集》,极力摹仿。
撰有《大唐新纂》13卷,时人颇推许之。
全唐诗》存断句1联。
全粤诗·卷一九
石文德,连州人。
自小志于学,一览辄不忘。
弱冠读范晔《汉书》,摘其瑕璺数百条,辨驳之。
素不善草隶、诗律,得晋帖数纸于破箱中,及阅殷璠《诗选》,模仿久之,遂出俦辈之上。
遨游湘汉间,无所知名,僦屋长沙,天策府学士刘昭禹荐于楚王马希范,得隶词学。
秦夫人卒,王命文士为挽歌,文德挽诗被评第一。
未几,授水部员外郎,改其乡为儒林乡,甚亲重之。
诸学士多嫉其能,谮于王,寻出为融州副使。
以谏,触希范怒,昭禹力救,乃免谴,会文德亦卒。
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五、清阮元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三有传。
安太妃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代北人。
后晋高祖石敬瑭兄石敬儒妻,出帝石重贵母。
秦国夫人
出帝立,尊为皇太妃。
老而失明,从出帝北迁,自辽阳徙建州,卒于道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原人,字永年。
郭守文子,真宗章穆皇后弟。
太宗淳化四年补左班殿直,迁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
契丹入寇,赍密诏谕河北诸将,还奏称旨。
累迁崇仪副使兼閤门通事舍人。
后擢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
改磁州防御使卒。
虽外戚,朝廷未尝过推恩泽,曾为解州团练使十年不迁。
全宋诗
郭崇仁,字永年,太原《今属山西》人。
真宗章穆皇后弟。
太宗淳化四年(九九三)补左班殿直,迁閤门祗候。
契丹入侵,曾赍密诏谕河北诸将。
宋史》卷四六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计法真(一○七七~一一五六),张浚母秦国夫人,年二十一生张浚(一○九七)。
先后封为镇国夫人(《紫微集》卷一一),蜀国太夫人(《斐然集》卷一三)。
崇信佛教禅宗,法号法真。
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
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事见《晦庵集》卷九五《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茆氏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茆氏,韩世忠妻。
绍兴十年封为秦国夫人

人物简介

简介
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宋孝宗赵慎原配妻子。
奉直大夫郭直卿孙女,六世祖为宋真宗时期章穆皇后外家兄弟(章穆后族)。
父为郭瑊,昭庆军承宣使,追封荣王。
母为淑国夫人赵氏系皇族宗室女。
宋孝宗为普安郡王时,娶郭氏为妻,封为咸宁郡夫人,生宋光宗赵惇、庄文太子赵愭、魏惠宪王赵恺和邵悼肃王赵恪。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未及宋孝宗登基即去世,享年三十一岁,追封淑国夫人。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追赠福国夫人,孝宗为太子,追册皇太子妃。
宋孝宗即位,追册为皇后,谥号“恭怀”,不久改谥安穆皇后,宋孝宗驾崩,朝廷营建永阜陵时改谥为成穆皇后。

人物简介

简介
王璋(1275年—1325年),高丽王朝第26任君主(1298年、1308年—1313年在位)。
初名謜,字仲昂,号海印居士,蒙古名益智礼普化(意为小公牛)。
父为高丽忠烈王王昛(王谌),母为元世祖之女元成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谥庄穆王后)。
他是第一位与蒙古人混血的高丽国王,自己也娶了元朝宗室女宝塔实怜(追赠蓟国大长公主)。
大德二年(1298年)接受忠烈王禅让而即位,任内实行改革,七个月后因得罪权门势族及宗主国元朝而被废,滞留中国十年之久,在此期间改名为“璋”。
大德十一年(1307年)扶植元武宗即位有功,被元朝封为沈阳王(后改称沈王),至大元年(1308年)忠烈王去世后再次即位为高丽国王,他复位后主要通过在元传旨来控制朝政。
皇庆二年(1313年)禅位于儿子王焘(高丽忠肃王),短暂回国后再次来华定居,延祐三年(1316年)又将沈王王位传给侄儿王皓,自称“太尉王”。
延祐七年(1320年)元英宗继位后将他监禁起来,后以学佛为名流放吐蕃。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死后获赦,泰定二年(1325年)薨于元大都,元朝赐谥号忠宣,葬于德陵,高丽恭悯王加谥宣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