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谢良佐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岳州平江人,字伯明,学者称竹简先生。
谢良佐高弟康渊传程氏之学,寓巴陵从之游。
弃科举,闭户读书,尤邃于《》,教诲后进不倦。
太守龚安国高其行谊,延领学宫几十年。
平江后进受学于朱熹者最盛,皆友诚为之前导。
有《玩易手抄》。
全宋诗
毛友诚,字伯明,学者称竹简先生,平江(今属湖南)人。平生不事科举,闭户读书,尤邃《》学。曾为岳阳学正几十年。有《玩易集》,已佚。事见明隆庆《岳州府志》卷一六、《楚纪》卷一八。
谢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阳夏人,徙居建安,字智崇。
谢良佐,能传其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0—1092 【介绍】: 宋京兆蓝田人,字与叔。
吕大钧弟。
初学于张载,后学于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号程门四先生。
通六经,尤精于《》。
以门荫入仕,后登进士第。
哲宗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
范祖禹荐为讲官,未及用而卒。
有《玉溪集》、《考古图》等。
全宋诗
吕大临(一○四六~一○九二),字与叔,时称芸阁先生,蓝田(今属陕西)人。
大钧弟。
学于张载、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号“程门四先生”。
哲宗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
七年,范祖禹荐其好学修身如古人,可备劝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二),未及用而卒,年四十七。
有《玉溪集》,已佚。
事见《朱子语类》卷一○一,《宋史》卷三四○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二三八五
吕大临(一○四六——一○九二),字与叔,世称芸阁先生,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大防弟。
初学于张载,后学于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在程门,号四先生。
通六经,尤邃于礼。
元祐初为太学博士。
迁秘书省正字。
七年,范祖禹荐其修身好学,行如古人,可备劝学。
未及用而卒,年四十七。
著有《礼记传》十六卷(存)、《考古图》十卷(存)及《玉溪集》等。
见《朱子语类》卷一○一,《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3—1135 【介绍】: 宋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调官不赴。
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
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
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
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
高宗立,除工部侍郎。
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
卒谥文靖。
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
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
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全宋诗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馀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六七五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世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福建将乐)人。熙宁九年中进士第,调官不赴,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馀杭、萧山三县,为荆州教授,召为秘书郎,迁著作郎。除迩英殿说书,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兼国子祭酒。乞致仕,除徽猷阁待制、提举嵩山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复兼侍讲。连章丐外,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已而告老,以本官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著有《三经义辨》、《论语解》、《经说》、《语录》(存)、《二程粹言》(存)、《龟山集》(存)等,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见胡安国《龟山先生墓志铭》(《龟山集》卷首),《宋史》卷四二八本传,《直斋书录解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3—1123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字定夫,一字子通,世称鹿山先生,亦称广平先生。
游醇弟。
神宗元丰五年进士。
累官太学博士,擢监察御史,历知和州、汉阳军、舒州、濠州等地。
师事程颢、程颐,与谢良佐、吕大临、杨时并号程门四先生。
有《易说》、《诗二南义》、《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及《廌山文集》。
全宋诗
游酢(一○五三~一一二三),字定夫,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学者称廌山先生,亦称广平先生(《宋元学案》卷二六),初从程颢学。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调越州萧山尉。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召为太学录,除博士。二年,知河清县。应范纯仁辟,为颍昌府教授。历齐州、泉州签判。元符三年(一一○○),召为监察御史。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出知和州。四年,管勾南京鸿庆宫,居太平州。政和元年(一一一一),知汉阳军。七年,知舒州。宣和元年(一一一九),知濠州。罢归,寓历阳。五年,卒,年七十一。谥文肃。有文集十卷,已佚。后人辑有《游廌山先生集》、《游定夫先生集》行世,卷次不一。事见《龟山集》卷三三《御史游公墓志铭》,《宋史》卷四二八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全宋文·卷二六五八
游酢(一○五三——一一二三),字定夫,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师二程,登元丰五年进士第,调萧山尉。近臣荐其贤,召为太学录。元祐元年,改宣德郎,除太学博士,以奉亲不便,求知河清县。四年,范纯仁守颍昌,辟为府学教授。纯仁入相,复为博士。绍圣二年,纯仁罢政,酢亦请外,除签书齐州判官,移泉州,还为监察御史。徽宗朝,历知汉阳军及和、舒、濠三州。宣和五年卒,年七十一,谥「文肃」。酢以文行知名,学者称「廌山先生」,亦称「广平先生」。所著有《易说》、《诗二南义》、《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及《游廌山集》等。见《游定夫先生集》卷首所载《御史游公墓志铭》及《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安人,字致远,号九思。
谢良佐高弟。
入太学,为文不尚时好。
徽宗重和元年进士。
调御史台主簿。
以秘书郎守临江,奉祠归。
全宋诗
郑毂,字致远,号九思,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御史台主簿。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除秘书郎,十年,知临江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六)。《万姓统谱》卷一○七、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蔡州上蔡人,字景思,号药寮居士。
谢良佐从孙。
官至太常少卿。
高宗绍兴初侍父寓居黄岩。
有《药寮丛稿》、《四六谈麈》。
全宋诗
谢伋,字景思,号药寮居士,上蔡(今属河南)人。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大宗正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一)。四年,兼权太常少卿(同上书卷六六)。二十五年,知处州(同上书卷一七○)。二十七年,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同上书卷一七八)。有《四六谈麈》两卷、《药寮丛稿》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谢伋诗,据《天台绩集别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四一九八
谢伋,字景思,自号药寮居士,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克家子。绍兴初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三年以工部员外郎为祠部员外郎兼权太常少卿。二十五年知处州。二十七年提举两浙路茶盐公事。著有《四六谈麈》二卷(存一卷)、《药寮丛稿》二十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一、七五、一七○、一七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宋史》卷二○六、二○八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天隐。
曾公亮曾孙。
少从谢良佐、杨时等游,为存心养性之学。
高宗绍兴中,官至大宗正丞。
秦桧当国,求外祠,主管台州崇道观。
有《上蔡语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1200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遁翁、沧洲病叟,别称紫阳、云谷老人。朱松子。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同安主簿。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时浙东大饥,乃单车按行境内,救荒革弊。光宗时历知漳州,任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曾被韩侂胄视为伪学,加以禁止。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全宋诗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溯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历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伪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谥文。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注》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为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一、十二卷。
词学图录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谥文。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理学家。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等,词有《晦庵词》。
全宋文·卷五四二八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遁翁。
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今福建尤溪)。
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泉州同安县主簿。
任满还家,著书讲学达二十馀年。
淳熙五年,知南康军。
在任期间,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
八年,就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
绍熙元年,知漳州。
四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这期间修复了岳麓书院。
五年,诏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同年被罢免,回到福建考亭,主讲紫阳书院,又别称考亭、紫阳,继续著书立说。
庆元六年病逝,年七十一。
朱熹一生做官时间很短,主要从事于著书讲学。
他上承二程的学说,又加以阐释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朱熹著述甚富,计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上蔡先生语录》三卷,《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近思录》十四卷,《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太极图解》注一卷,《通书解》一卷,《伊洛渊源录》十四卷,《诗集传》八卷,《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楚辞集注》八卷,《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等,俱存世。
事见黄干《朱先生行状》(《勉斋集》卷三六,《宋史》卷四二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道人。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
全宋诗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𦡱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为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乾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乾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为一卷。
全粤诗·卷三一
白玉蟾(一一九四 — 一二二九),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今名。字如晦、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本闽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善诗文书画。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宋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相传理宗绍定二年解化于盰江。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明上官崇修唐胄纂正德十六年刊《琼台志》卷四〇有传。
词学图录
葛长庚(1194 -?
)字如晦、紫清、白叟,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号蠙庵、海蟾、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闽清(今属福建)人。
入道武夷山。
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
曾举童子科,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楠死,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传播丹道,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
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书画,善篆隶草书。
杨慎《词品》称 "亦有思致,不愧词人"。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
其《虞美人》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
"又云:"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
" 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玉蟾诗余》。
又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全宋文·卷六七四六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姓葛,名长庚,父亡,母改适白氏,遂为白氏子,改名玉蟾,字如晦,号海蟾,又号海琼,琼州(治今海南琼山)人。少学道,师翠虚子陈楠于罗浮山。嘉定中游历江南,常居武夷山。徵赴阙,对称旨,诏封紫清真人。绍定中犹在世。博学善属文,工书画,自谓「平生翰墨半天下」。道教奉为南宗第五祖。见《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栖真志》卷四,《图绘宝鉴》卷四及所撰诸文。著作今存《常清静经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等,后人又辑有《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紫清指玄集》等。见本集卷首彭耜《琼海玉蟾先生事实》。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