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992—1057 【介绍】: 宋晋州平阳人,字明复。举进士不第,遂退居泰山,研学《春秋》,世称泰山先生,石介等皆师事之,李迪以弟女妻之。范仲淹、富弼荐其经术,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召为迩英阁祗候说书。以讲说多异先儒,出为州县佐官。复召入,累迁殿中丞。有《春秋尊王发微》、《孙明复小集》等。全宋诗
孙复(九九二~一○五七),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治《春秋》,为时人推重,世称泰山先生,石介等皆师事之。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以范仲淹、富弼荐,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屡迁殿中丞。嘉祐二年卒,年六十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七《孙明复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孙复无诗集传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孙明复小集》载诗三首,今即以此影印本为底本,并从《古今岁时杂咏》录诗五首。全宋文·卷四○一
人物简介
【生卒】:1053—1135 【介绍】: 宋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全宋诗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馀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六七五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世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福建将乐)人。熙宁九年中进士第,调官不赴,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馀杭、萧山三县,为荆州教授,召为秘书郎,迁著作郎。除迩英殿说书,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兼国子祭酒。乞致仕,除徽猷阁待制、提举嵩山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复兼侍讲。连章丐外,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已而告老,以本官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著有《三经义辨》、《论语解》、《经说》、《语录》(存)、《二程粹言》(存)、《龟山集》(存)等,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见胡安国《龟山先生墓志铭》(《龟山集》卷首),《宋史》卷四二八本传,《直斋书录解题》。
人物简介
【生卒】:1078—1152 【介绍】: 宋潭州湘潭人,字汉明。彪约子。年十一游郡庠,不汲汲求进。曾从胡安国、胡宏父子游。以经术教授,学者争迎致。教尚方严,以不欺为本,以孝弟为先,以文艺为后。远近士子依归,号为乡先生。
人物简介
【介绍】: 宋邵武人,字闳中。上官均从子。神宗元丰八年进士。授潮州司户。徽宗崇宁五年知深州,改南剑州,政尚宽和。移知徽州,专务仁爱,吏民怀服。晚奉祠里居,胡安国以恢与杨时并荐,官至中大夫。
人物简介
全宋诗【生卒】:1068—1162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原仲,号籍溪。胡安国从子。高宗绍兴中,以乡贡入太学,会伊、洛学有禁,独阴与刘勉之诵习其说,又学《易》于谯定。后归隐故山,力田卖药以奉亲,从游者日众。晚年召为秘书正字,上疏言金人必败盟,请起用宿将张浚、刘锜。疏入,即求去职。帝嘉其忠,改秩与祠。卒谥简肃。
全宋文·卷三八五三
胡宪(一○八六——一一六二),字原仲,世称籍溪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从从父胡安国学,绍兴中以乡贡入太学,诵习伊洛之学。六年,以折彦质等荐召,赐进士出身,授左迪功郎,添差建州教授。以母年高不乐居官舍,求监南岳庙以归。久之,起为福建路安抚司属官。秦桧用事,居家不出。二十九年,除秘书省正字。求去,改秩与祠归。绍兴三十二年卒,年七十七。见朱熹《籍溪先生胡公行状》(《朱文公文集》卷九七),《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生卒】:1098—1156 【介绍】: 宋建宁崇安人,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胡安国侄。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钦宗靖康初召为校书郎,从祭酒杨时受学。高宗建炎中因张浚荐,擢起居郎。上书陈抗金大计,反对苟安议和,言词切直。绍兴中为中书舍人,力阻遣使入金,出知严州、永州。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秦桧当国,深忌之,以讥讪朝政落职,安置新州。桧死复官。卒谥文忠。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
全宋文·卷四一五三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𣓨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复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复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又字仲刚、仲虎)。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安国弟之子,安国养为己子。中宣和进士甲科。靖康初,召除秘书省校书郎。杨时为祭酒,寅从之受学。迁司门员外郎。张邦昌伪立,弃官归。建炎三年,张浚荐为驾部郎官,寻擢起居郎。上疏,宰相吕颐浩恶其切直,除直龙图阁、主管江州太平观。寻知永州。绍兴四年复召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上疏,高宗嘉纳。除集英殿修撰,复以徽猷阁待制知严州,又改知永州。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兼直学士院。丁父忧,免丧,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俄乞致仕,遂归衡州。秦桧忌寅,虽告老犹愤之,坐与李光书讪朝政落职。复劾寅不持生母服不孝,谏通邻好不忠,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复其官。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著有《读史管见》三十卷(存)、《崇正辩》三卷(存)、《论语详说》及《斐然集》三十卷(存)。见《宋史》卷四三五本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