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秦桧

相关人物:共 331 位
共 3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良嗣,金华(今属浙江)人。
刚中子。
高宗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为四川宣抚司书写机宜文字。
以父忤秦桧除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九),柳州编管(《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三三)。
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知扬州(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三)。
八年,兼提举淮东常平(同上书食货五三之三三)。
十一年,改除秘阁修撰(同上书职官六二之二五)。
全宋文·卷五七一八
郑良嗣,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刚中子。
绍兴十九年为四川宣抚司书写机宜文字,以父忤秦桧,除名,编管柳州。
乾道间提举浙东常平公事。
淳熙七年知扬州。
八年兼提举淮东常平。
十一年除秘阁修撰。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二之二二、职官七○之三三、食货五三之三三、食货六二之四七,《南宋制抚年表》卷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内侍张见道养子。
初为韦太后宅提点官,累迁内侍省押班。
秦桧、王继先俱用事,官至内侍省都知,恃恩干外朝谋议。
金兵将至,阴沮用兵,进幸蜀之计。
为侍御史杜莘老所劾,徽宗不得已令致仕。
后改落致仕,提举德寿宫。
以修宫有劳,又特迁安庆军承宣使。
张于文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于文,名不详。
秦桧、何𣓨有诗唱和。
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 【介绍】: 宋江宁人,字伯和。
秦熺子,秦桧孙。
初为敷文阁待制。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试进士,省、殿试皆为第一,士论不平。
及廷试,策文均为、熺之语,遂降第三。
历实录院修撰。
二十五年,病笃,奉诏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全宋文·卷六○六四
秦埙(一一三七——?),字伯和,桧孙、熺子,建康(今江苏南京)人。绍兴十五年九岁除直秘阁,升直敷文阁,二十年直显谟阁,二十一年升秘阁修撰,二十二年为右文殿修撰,二十三年升敷文阁待制。二十四年试进士第一,士论不平,降为第三。迁左朝请郎兼实录院修撰,试尚书工部侍郎。二十五年试尚书礼部侍郎。桧病,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桧死放罢。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三、一五五、一六一、一六二、一六三、一六四、一六六、一六九、一七四,《南宋馆阁录》卷八。
智浃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好直言,岳飞以宾客待之。
飞被诬,上书讼其冤,触怒秦桧,并送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登州人,字植夫。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钦宗靖康元年,扈从徽宗南逃以避金兵。
秦桧执政,即请祠归,居明州鄞县,徜徉闾闬三十余载,年逾八十犹手不释卷。
累赠开府仪同三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3 【介绍】: 宋南剑州顺昌人,字用中,号高峰。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少从陈瓘、杨时学。
宣和初为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秉直敢言,出知兴化军。
钦宗即位,为右正言。
高宗绍兴元年,召为吏部员外郎,历起居舍人、给事中、刑部侍郎,御史中丞,论奏不避利弊。
金人叛盟,以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忤秦桧,终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致仕。
有《高峰文集》。
全宋诗
廖刚(一○七一~一一四三),字中用,号高峰居士,南剑州顺昌(今属福建)人。
少从陈瓘、杨时学。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由漳州司录召为太学录,擢监察御史。
以忤蔡京,出知兴化军。
钦宗立,以右正言召。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福建路提点刑狱,旋招为吏部员外郎,迁起居舍人、权吏部侍郎兼侍讲,除给事中。
六年,出知漳州。
八年(《宋史》作七年,此据本集绍兴八年漳州乞致仕表),召拜御史中丞。
因论事为秦桧衔,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
次年致仕。
十三年卒,年七十三。
有《高峰文集》十二卷传世。
事见张栻《工部尚书廖公墓志铭》(《南轩集》卷三公),《宋史》卷三七四有传。
 廖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林佶家藏抄本,校以清林佶藏抄本(简称林本,原藏丁丙八千卷楼,今藏南京图书馆)。
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二九九○
廖刚(一○七○——一一四三),字用中,号高峰,学者称古溪先生,顺昌(今福建顺昌)人。少从陈瓘、杨时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宣和初,由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绍兴初,除福建路提刑,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迁起居舍人、权吏部侍郎兼侍讲,除给事中,迁刑部侍郎。六年,求补外,出知漳州。九年,拜御史中丞。改工部尚书,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十三年正月卒,年七十四。著有《诗经注解》、《高峰先生文集》。见张栻《工部尚书廖公墓志》(《南轩文集》卷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八,《宋史》卷三七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39 【介绍】: 宋沧州乐陵人,徙齐州,字元直。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徽宗时累官河北都转运使。
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与张浚倡议勤王。
拜右相,进航海避金兵之策,寻罢相。
绍兴元年复任左相,力倾秦桧,罢右相,遂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
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主战派。
曾立江、浙、湖南诸路月椿钱,大为东南患。
卒谥忠穆。
有《忠穆集》。
全宋诗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世居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五世祖官于齐州,遂为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历成安尉,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徽宗宣和末燕山之役,以转输功累官河北都转运使。以病辞,提举崇福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扬州。三年,金人犯扬州,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未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一、二二)。四年,罢充醴泉观使,旋为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同上书卷三二、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宣抚淮南,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同上书卷四四、四九)。三年罢,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同上书卷六八)。五年,为荆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同上书卷九四)。六年十二月,改两浙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同上书卷一○七)。八年,因疾充醴泉观使(同上书卷一一八)。九年卒,年六十九。赠秦国公,谥忠穆。有《忠穆集》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宋史》卷三六二有传。 吕颐浩诗,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他书,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四二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齐州(治今山东济南)人。绍圣元年进士,历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宗子博士、太府少卿、河北转运副使、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建炎三年,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苗傅等为逆,浩率兵勤王,擢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兼御营使,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以与赵鼎不协,罢为醴泉观使。寻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池州。平李成、张琪之乱。绍兴元年拜少保、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开府镇江。三年,为侍御史辛炳等所劾,罢相,提举洞霄宫。五年知潭州,八年知建康。九年卒,年六十九,后谥曰忠穆。著有《忠穆集》、《吕忠穆公奏议》。见《宋史》卷三六二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一五。
张昌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三
张昌(一○七二——?
),字师言,绍兴十二年以右承议郎知真州,十五年以右朝散郎知楚州。
后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十八年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兼权提点刑狱。
二十年,以不能举察致贼啸聚免官。
后以右朝散大夫知台州。
绍兴二十三年,时已八十九,请主管台州崇道观。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五、一五三、一五八、一六一、一六五。
又,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谓张昌靖康初为上元宰时,替乞祠归建康之秦桧建凉棚,至入相,昌年逾七十,于是就官簿中减去十岁,擢知楚州,疑即其人。
孙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平人,字德操。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历判池、真、郢三州,所至以兴学节财为务。
累迁知太平州,寻移温州,撤秦桧祠。
朱熹称其爱立而教明,为古良吏。
韩侂胄执政,遂谢官归隐。
全宋文·卷六三九三
孙楙,淳熙间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绍熙时知温州。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三○、刑法四之六○。
共 3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