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某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外家东眷裴,典学不观徼。
初来接诸彦,半发士龙笑。
贤科两过阁,万字出戏调。
尽记十二题,博洽古人肖。
亡书问安世,多识数华峤。
刘蕡廷策讦,罢去终弗耀。
纵横五车读,未捷一律剽。
生涯日萧索,更甚东陵召。
当时邯郸公,似是洛阳少。
文润淮南草,诗赓苑中钓。
殿庐忽厌直,郡閤或坐啸。
相从宾客老,莫逆肝胆照。
严诗见杜集,殆极天下妙。
鵩来蒲州坐,永隔宣室召。
门生状董晋,寒笔信雄峭。
岂惭吴季札,墓剑挂遗鞘。
嗟予乃裴出,母贤如德耀。
授予其父书,勉使起应诏。
此文载编末,疾读快欲叫。
耆旧成鬼录,零落真可吊。
但闻康靖第,万物閟家庙。
子孙同蠹鱼,奇字饱咀噍。
始予识京掾,已叹才业劭。
叔兮秉周礼,庄若客位醮。
官闲恣讨论,灯火亲夜烧。
固疑言语工,未睹寸管掉。
高篇晚发伏,疲兵血争漂。
予拔中山毛,载颖从八窍。
携持托抱关,免以不敏谯。
规容曹参随,敌敢杨雄料。
宁忧无肉瘦,政恐俗难疗。
冥搜废曹务,招隐慕芸蓧。
子行择所向,山水足观晀。
慎勿厌家鸡,造请历权要。
迁善斋铭 宋 · 王庭圭
四言诗
李成叔志大而气刚,年尚少,好学唯恐不及,精悍之色发于眉目,治所学之斋名曰迁善。余固异而识之,知为章贡先生字先之之子。先生以危言直道不容于世,江南人师其学而慕之辐凑,宜成叔之渊源有自也。夫学本于人性,恐跳而逐诸物,则磨揉刻琢,日趋于善。使不见异物而迁,为恶之心,无自入焉。推而上之,纳诸圣贤之域,可以师友千载,陶冶万物。盖积成其德,神明变化,去道不远,非特出幽谷迁乔木而已。苟不中道而画,廓之以广大,极之以高明,如五星北斗之丽天,太山之崇崛,海运徙于南溟,背负青天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信如参辰之不相比也。成叔进乎此,觉而能迁,未见其止,其可量哉!乃丐铭于卢溪王某,为之铭曰:
击石出火,鼓钟得声。
不鼓不击,寂无声形。
人之有善,物中最灵。
揉以学问,其识乃明。
跛鳖千里,六骥不行。
玉不加琢,器何由成。
吾观成叔,挺挺有立。
学有渊源,家声赫熠。
深山大泽,龙蛇蟠蛰。
实无所迁,假迁而入。
犹天之升,不落阶级。
参辰殊途,追莫能及。
按:《卢溪文集》卷四一。又见康熙《西江志》卷一九八。
鉴大师禅学外以医闻于时,卢溪王某赞之曰:
寂然其容,万法不起。
色固(原缺,据傅校补)无求,不怒不喜。
人自即之,其门如市。
忽然探囊,辄起人死。
本自无生,死亦何理。
公能起之,如月在水。
应物现形,本无作止。
我复赞之,亦游戏耳。
按:《卢溪文集》卷四一。
吴山苍苍烟霭横,皇都日日春风生。
利涂捷径走轮毂,古道荆棘惟君行。
吴江洪涛拍天汹,万楫千帆日相踵。
六鳌入钓犹不归,急流知退惟君勇。
斜川胜事今临川,锦袍风月追谪仙。
芋魁豆饭吾亦有,脱屣有愧君翩然。
我辈情钟惜离索,为国惜贤情更恶。
江头送别春尚寒,回首冥鸿已寥廓。
⑴ 原作抱,据四库本改
和沈述之赠权干诗 南宋 · 王质
七言律诗
江枫不敌寸心丹,何待霜雄吏自寒。
满眼空空无一佛,举头在在有三官。
毛端解运三千界,脚底常飞九万抟。
凫茈馀根挑欲尽,莫忧鲁巷有颜箪(自注:上台幕府郑重来修荒政,吴人沈述之有诗,鲁人王某赓之。昨共话点雪寮,举隐峰推车语,只此一则,便了平生,故诗中略露此消息。其(原作共,据孔本、秦本改)律身钤吏,念物孳孳,遇事井井,皆此中推出者。推之又推,天地虽宽,奚足充塞耶。)
挽开府宋公 宋 · 林表民
七言律诗
五朝大老今谁是,晓月长庚可怆然。
王某曾当挥制日,伏生将及授书年。
雁峰去就朱轮养,台岭归从白布缠。
秩视冢司优赠典,夜台光宠射穹躔。
超逸天才,文如三松,诗如卢溪。
自白莲赋就,已高声价,梅花句出,远见襟期。
玉尘精神,瑶林风韵,雪里神仙小氅衣。
缑山夕,已再经旬浃,戏鹤重归。

花间凫舄轻飞。
便一似元规报十奇。
最风流膝上,双亲未老,三槐手种,分付佳儿。
又想夷吾,帝恩王某,钧轴舍人知未迟。
长生药,在玉盘麟脯,琼苑蟾芝。
至元二十六年己丑岁冬仲九日予自桐庐舍鞍鼓棹取道严濑既午舣舟祠下登拜遗像肃如也历观古今题记多论其形迹未有明先生之心者天下有二道出与处而已先生之起义明君臣顺乎天也浩长归气信名节遂其志也夫三公坐而论思明是理而表万方者也是则佐理之功多矣尚何为因留诗招隐柱间入客星阁眺羊裘轩降观钓台书院山光丛簇江流有声若有以回俗驾而谢逋客也江行有程促之而去回望双台颜厚有忸少中大夫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汲郡王某敛衽书
刘郎少年同几席,绣裾朱衣称谨饬。
六龙一日飞上天,岂为故人谈往昔。
严陵欲臣意有在,大隐何心学夷隘。
当时虽落物色中,肯以三公易其介。
先生岂是烟波徒,奕奕星芒动帝车。
一言稍峻得狂鄙,况复好爵縻其躯。
君臣大义既明著,助顺又见怀仁书。
君房初不识微意,尚欲求益何其迂。
一竿虽老桐江月,尽着清风厉薄夫。
公讳文杰字汉卿号默斋毗陵人也父业医母张氏怜其好学每质簪珥奉师会宜兴钜室蒋竹径病公侍父往就留其塾卒业久之客有寓公过蒋一见纳为友寓公赴浙宪使遂荐授庆元儒学正至则浙东帅重之俾二子从二子挟贵胄无弟子礼又群苍头臂鹰鹞日躏躤无度公麾苍头去弗听乃朴教二子曰吾授堂帖一通班官耳义犹受天子命天子有圣旨诸王驸马不得扰学校汝敢是乎因夺一大鹰纵之苍头走白其帅帅怒唤公众为公惧止之公曰吾有圣旨在竟往帅诘曰纵鹰有之乎公曰鹰不纵帅有罪具言云云帅竦立曰是爱我也遣苍头出谢竟护公归既辟为其掾一郡大惊满考除本学教授再辟掾淮东升两浙运司知事丁母艰服阕改江阴知事三载擢东流尹推赠父宜兴判官母宜人即谢病归逾年卒寿六十九先是公长郡幕里人殷数请托先君拒绝之殷衔恨诬行赂告分宪属公逮系公复宪官曰典史王某者清谨人也杰交其子逢亦未始识一面万万无是事惟体察之宪官韪公言独不问后逢见公于家无一言及之其平生行义率类此公负诗名监丞陈公旅以兄弟礼最亲善尝志其母宜人墓子在有文学遭乱忧悸死孙一
东流家本医,少贫困闾伍。
卖药粗给身,力学忍刺股。
祖莹良苦志,黄宪早称许。
参术收狄笼,芝兰羞谢墅。
绣衣骢马郎,遂有茂才举。
寻典四明教,弦诵喧两庑。
元帅勋旧臣,遣儿授训诂。
其奴臂鹰鹞,躏躤圣宫宇。
毅然掣锦绦,麾去莫敢侮。
同舍为公惧,公且白大府。
帅叹礼遇加,擢掾器三语。
再迁东淮阃,参赞妙材谞。
郗超幕两登,单父琴一鼓。
先茔罢焚黄,长啸即解组。
桑榆晚留景,奄忽悴风雨。
送丧阻范式,能诗失阮瑀。
忆昔忘年交,瓦缶视钟吕。
虞揭欧黄辈,恨不与披睹。
间话良天时,盆缲罄馀绪。
况于鲁连义,历历在肺腑。
遗孤丧乱中,揆分合予抚。
呜呼同漂零,清秋益愁伫。
五年三卜宅,今岁又移居。
野阔团茅小,山长古木疏。
耕人相问姓,故友绝来书。
天地能容我,飘飘任所如。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