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石介

相关人物:共 22 位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4—987 【介绍】: 宋大名莘县人,字景叔。初仕后周。入宋,历知光州、潞州,寻代符彦卿镇大名,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世称其德。后知河中府,入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家居。太宗称其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
全宋诗
王祜(九二四~九八七),字景叔,一作叔子(《舆地纪胜》卷六九),按:祜或作祐,其字景叔,当系景慕西晋羊祜(叔子)之为人。
百衲本《宋史》本传及卷二八二《王旦传》、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并作祜,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过魏东郊》诗亦云“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故当作祜。
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历魏县、南乐二令。
入宋,拜监察御史,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
太祖乾德三年(九六五),知制诰。
又加集贤院修撰,迁翰林学士(《东都事略》卷三○)。
开宝二年(九六九)权知潞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徙知襄州,移潭州。
太宗太平兴国初,知河中府。
入为中书舍人,充史馆编修。
雍熙四年十月,特拜兵部侍郎(同上书卷二八),月馀卒,年六十四。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四
王祜(九二四——九八七),字景叔,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历仕晋、周两朝。宋初,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加集贤殿修撰,转户部员外郎。代符彦卿镇大名。太平兴国初,拜左司员外郎、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太宗谓祜清节、文章兼著,特拜兵部侍郎。雍熙四年冬卒,年六十四。累封晋国公。次子王旦位至宰相。《宋史》卷二六九有传。(诸书「祜」多作「祐」,误,辨已见本书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2—1057 【介绍】: 宋晋州平阳人,字明复。
举进士不第,遂退居泰山,研学《春秋》,世称泰山先生,石介等皆师事之,李迪以弟女妻之。
范仲淹、富弼荐其经术,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召为迩英阁祗候说书。
以讲说多异先儒,出为州县佐官。
复召入,累迁殿中丞。
有《春秋尊王发微》、《孙明复小集》等。
全宋诗
孙复(九九二~一○五七),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
治《春秋》,为时人推重,世称泰山先生,石介等皆师事之。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以范仲淹、富弼荐,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
屡迁殿中丞。
嘉祐二年卒,年六十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七《孙明复先生墓志铭》)。
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孙复无诗集传世。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孙明复小集》载诗三首,今即以此影印本为底本,并从《古今岁时杂咏》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四○一
孙复(九九二——一○五七),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四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学者称泰山先生。
石介等皆师事之。
因范仲淹、富弼言,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为迩英阁祗候说书。
后知长水县,签书应天府判官等,迁殿中丞。
嘉祐二年卒。
复治《春秋》,所论弃传(左传)从经,上祖陆淳,下开胡安国。
宋以来出新意解《春秋》者,自复与刘敞始。
著有《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存)、《睢阳子集》十卷。
见欧阳修《孙明复墓志铭》及《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3—1059 【介绍】: 宋泰州如皋人,一作海陵人,字翼之,世称安定先生。以经术教授吴中。仁宗景祐初,更定雅乐,以范仲淹荐,与阮逸同校钟律,分造钟磬。后教授湖州,弟子数百人,教学有法,规章制度悉备。庆历中兴太学,即取其法。皇祐中,迁国子监直讲,其徒益众,礼部取士,其弟子十居四五。嘉祐初,擢天章阁待制,仍治太学。以太常博士致仕。有《周易口议》、《洪范口义》、《皇祐新乐图记》等。
全宋诗
胡瑗(九九三~一○五九),字翼之,学者称安定先生,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仁宗景祐初以布衣召,授保宁节度推官教授湖州。皇祐中为国子监直讲。嘉祐元年(一○五六)充天章阁待讲。既而疾不能朝,以太常博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胡先生墓表》)。谥文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八
胡瑗(九九三——一○五九),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世称安定先生。
以经术教授吴中。
景祐初诏求知音律者,以范仲淹荐,与阮逸同校钟律,授试秘书省校书郎。
后教授湖州。
教学有法,科条悉备。
庆历中兴太学,取其法著为令。
皇祐中,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
迁大理寺丞。
瑗既居太学,其徒益众,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常居十之四五。
嘉祐初,擢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仍主太学。
以太常博士致仕。
嘉祐四年卒,年六十七。
后世以瑗与孙复、石介合称「宋初三先生」。
著有《周易口义》(存)、《洪范口义》(存)、《皇祐新乐图记》(存)等。
见欧阳修《胡先生墓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74 【介绍】: 宋齐州历城人,字文裕。
张揆弟。
幼笃孝。
举进士。
知益都县,督赋租置里胥不用,而民以时入,石介为献《息民论》。
历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
入判太常、司农寺,累官户部侍郎致仕。
忠笃诚悫,事兄如父,为乡党矜式。
全宋诗
张掞(九九五~一○七四),字文裕,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举进士,知益都县。仁宗明道中知掖县,通判永兴军。庆历八年(一○四八),以祠部员外郎、直集贤校理为河北体量安抚使。至和元年(一○五四),以工部郎中、直史馆为户部副使。累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以户部侍郎致仕。神宗熙宁七年卒,年八十。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八、一六四、一七六,《宋史》卷三三三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四一三
张掞(九九五——一○七四),字文裕,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幼笃孝,举进士,知益都县。明道中,知莱州掖县,通判永兴军,为集贤校理。四迁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入判太常寺、司农寺,累官户部侍郎致仕。熙宁七年卒,年八十。《宋史》卷三三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襄邑人。
少学《》于石介,受《春秋》于孙复,名重上庠。
登进士第。
授卫真县主簿,以荐领西安县令而卒。
平生所学自经史百家、黄老之言,以至于星历、五行、占课、象数、兵家权谋之书,皆贯穿浃洽,无所不通。
全宋诗
宋宏,仁宗庆历中以大理寺丞知泾阳县(《金石萃编》卷一三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7 【介绍】: 宋建州建安人,字景微,号聱隅子。
少通经,聚书数千卷,学者多从之游。
石介在太学,遣诸生以礼聘召,晞走匿邻家不出。
枢密使韩琦表荐之,以太学助教致仕。
有《歔欷琐微论》。
全宋诗
黄晞(?~一○五七),字景微,自号聱隅子,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早年以通经学称。仁宗景祐中,徙居京师,学者多从之游。后授太学助教致仕。嘉祐二年卒。事见《苏魏公文集》卷六四《杨子寺聱隅先生祠堂记》,《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三六
黄晞(约九九七——一○五七),字景微,自号聱隅子,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少时以有道称于闽中。独好古学,无所不通,尤潜心于《春秋》、《》。景祐中,年四十,贡礼部,又上策求应直言诏科,俱不偶。遂无心仕进,于京师僦舍僻处,士子竞造其门。公卿大夫交章论荐,皆辞谢。嘉祐元年,仁宗从其志,特授太学助教致仕。二年四月卒。著《易义》十卷、《聱隅子歔欷琐微论》二卷(存)、《杨庭新论》十篇。见苏颂《杨子寺聱隅先生祠堂记》(《苏魏公文集》卷六四),《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三七,《通志·艺文略》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四,又《宋史》卷四五八有传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果州西充人,字通夫。
好学嗜古。
仁宗庆历中师石介于太学,被推为学长,同舍称“白衣御史”。
尝请复古衣冠,又上书言赋文害道,被黜出太学,遂不复举进士。
嘉祐中赐号“安逸处士”。
全宋诗
何群,字通夫,果州西充(今属四川)人。
嗜古好学。
仁宗庆历中师石介于太学,嘉祐中赐号安逸处士。
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全宋文·卷一一一九
何群,字通夫,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人。
庆历中石介馆于家,使弟子推以为学长。
群嗜古学,虽业进士,非其所好,乃刻意著书,同舍目为「白衣御史」。
嘉祐四年,何剡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
所著有《何通夫遗稿》。
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马随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4—1076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字持正。
少有学行,受《春秋》于孙复,受《》于石介,尤长于诗赋。
仁宗皇祐中举试春官,以一字触禁罢,遂不复应举,以所学教授乡里。
后用父任为定海主簿,以政事称。
官终贵溪县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9—1116 【介绍】: 宋寿州人,字原明。
吕公著子。
少师焦千之、石介、胡瑗,后复师程颢、程颐、张载。
弃科举,一意古学。
以荫入官,管库近十年,后除兵部员外郎。
哲宗绍圣初,出知怀州。
坐元祐党贬和州居住。
徽宗即位,知单州,召为光禄少卿。
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邢州。
有《吕氏杂记》。
全宋诗
吕希哲,字原明,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公著长子。学者称荥阳先生。以荫入官,为崇政殿说书。哲宗绍圣初,出知太平州(《紫微诗话》)。会党论起,以秘阁校理知怀州,俄谪居和州。元符末,起知单州(同上书)。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改光禄少卿,以直秘阁知曹州。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徙邢州,罢,领宫祠,羁寓淮、泗间十馀年,卒。今存《吕氏杂记》二卷。事见《伊洛渊源录》卷七,《宋史》卷三三六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希哲,字原明,公著子,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
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学,复从二程、张载游。
不事科举,以荫入官,久滞管库,乃判登闻鼓院。
元祐六年为兵部员外郎;七年,以范祖禹荐,为崇政殿说书;八年擢右司谏。
绍圣党论起,分司南京,居和州。
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或以为太峻,改光禄少卿。
力请外,以直秘阁知曹州。
崇宁元年党祸再起,夺职知相州,徙邢州。
罢为宫祠,羁寓淮泗十馀年,卒。
著有《发明义理》(存)、《吕氏杂记》(存)。
宋史》卷三三六《吕公著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和州历阳人,一作濮州人,字师雄。
神宗熙宁末特奏名。
为新淦县尉。
师事石介尝作《三豪诗》赠之,谓其诗歌甚豪,可与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并称。
所作诗多不合律,后人因称事不合格者为杜撰。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