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钦若

相关人物:共 27 位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17 【介绍】: 宋建昌军南城人,字永年。
幼好学,年十三著《皇纲论》万余言。
南唐李煜召入宫与幼子游。
金陵平,师事徐铉。
太宗雍熙二年进士。
真宗景德初命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预修《册府元龟》。
王钦若、丁谓,预东封、西祀。
大中祥符元年与丘雍同修《广韵》。
六年为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因修国史。
九年拜刑部侍郎、参知政事。
天禧大礼,为天书仪卫副使、参详仪制奉宝册使。
卒谥文僖。
性敏给,博闻强记,详练仪制沿革、刑名之学。
有《唐纪》、《江南别录》及文集。
全宋文·卷一八七
陈彭年(九六一——一○一七),字永年,抚州南城(今江西南城)人。雍熙二年第进士,调江陵府司理参军,历澧、怀二州推官。迁秘书郎,为大理寺详断官。咸平中,召试学士院,迁秘书丞、知金州。景德初,代还,直秘阁。以杜镐等荐,命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迁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大中祥符初,进秩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三年改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六年,召入翰林充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同修国史。国史成,迁工部侍郎。九年,拜刑部侍郎、参知政事,进兵部侍郎。天禧元年卒,年五十七。彭年著述甚富,有文集百卷、《唐纪》四十卷,早佚。今存《江南别录》、《贡举叙略》,并预修《册府元龟》、《玉篇》、《广韵》等书。《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37 【介绍】: 宋苏州长洲人,字谓之,后更字公言。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
为大理评事、通判饶州,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三司使。
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历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
机敏有智谋,憸狡过人,善揣摩人意。
喜为诗,通晓图画、博弈、音律。
真宗朝营建宫观,伪造祥异,多发于谓与王钦若
仁宗即位,因其前后欺罔、与内侍雷允恭交通、擅迁真宗陵寝,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道州。
明道年中授秘书监致仕,卒于光州。
全宋诗
丁谓(九六六~一○三七),字谓之,后更字公言,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为饶州通判。真宗咸平初除三司户部判官,权三司使。大中祥符初因阿谀真宗封禅,拜三司使。五年(一○一二),进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后出知升州。天禧三年(一○一九)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四年,为枢密使,迁平章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乾兴元年(一○二二)封晋国公。仁宗即位,为山陵使,获罪贬崖州司户参军。明道中以秘书监致仕。景祐四年卒(同上书卷一二○),年七十二。有《丁谓集》八卷、《虎丘集》五十卷、《刀笔集》二卷、《青衿集》三卷、《知命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东都事略》卷四九、《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丁谓诗,今从《西昆酬唱集》(《四部丛刊》本)、影印《诗渊》等书录得一百二十五首,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二○八
丁谓(九六六——一○三七),字谓之,更字公言,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少与孙何齐名,时号「孙、丁」。
淳化三年,登进士甲科,通判饶州。
历福建路、峡路转运使,入权三司盐铁副使,擢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
景德元年,知郓州兼齐、濮等州安抚使。
二年五月,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大中祥符九年,知升州。
天禧三年,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除枢密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罢知河南府。
乾兴元年,封晋国公。
真宗朝,营造宫观、奏祥异之事,多谓与王钦若发之。
仁宗立,进司徒兼侍中。
寻以潜结内侍、女道士,贬崖州司户参军。
明道中,授秘书监致仕。
景祐四年卒于光州,年七十二。
谓工文善诗,著有集八卷、《大中祥符奉祀记》五十卷、《大中祥符迎奉圣像记》二十卷等。
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高绅,江东人,太宗至道二年(九九六),官秘书丞、直史馆(《甘竹胡氏十修族谱》)。真宗天禧元年(一○一七)出知越州。三年,致仕(《嘉泰会稽志》卷二)。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
高绅,江东人。
至道二年历秘书丞,又任荆湖转运使。
咸平间以右司谏、直史馆知华州。
景德、大中祥符间历知广州、庐州,迁工部、刑部郎中,史馆修撰、同判吏部流内铨。
天禧元年,以刑部郎中、直昭文馆知越州。
仁宗即位,以兵部郎中分司西京,为太常少卿。
绅与王钦若亲厚,善篆。
见《宋朝事实类苑》卷五一,《文献通考》卷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八二、八七、九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八四、四六之三、蕃夷四之二六,《会稽志》卷二,《金石萃编》卷一二六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 【介绍】: 宋沧州清池人,字用晦,一字晦之。
太宗端拱二年进士。
累迁河阳节度判官。
真宗咸平中奏言当世要务,召试舍人院,权右正言。
进右司谏,出知邓州,赈关右饥民。
擢龙图阁待制,再迁工部郎中,建言矫任官重内轻外之弊,自请补外。
大中祥符九年拜参知政事。
以与王钦若议论相失辞位。
仁宗即位,召为枢密副使,天圣三年拜相。
慎名器,无毫发私,虽显贵,清约如寒士。
卒谥文节。
全宋文·卷一八九
张知白(?
——一○二八),字用晦,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端拱进士。
累迁河阳节度判官、权右正言、判三司开拆司,权管勾京东转运司事,知邓州。
大中祥符九年,迁给事中、参知政事。
以议论与宰相王钦若不合,称疾辞位,出知大名府。
徙南京留守,复徙亳州。
仁宗即位,进尚书右丞、枢密副使。
天圣三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相位。
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三、四,《宋史》卷三一○本传。
又,今人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据张秀民《始祖文节公年谱》,谓其生于建隆二年(九六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8—1022 【介绍】: 即宋真宗。
太宗第三子。
初封韩王、襄王、寿王。
至道元年,立为皇太子。
三年,太宗死,即位。
前期勤于政事,遣转运使赴各路询民事,蠲放欠税。
景德元年,辽军南下,从宰相寇准之议亲征,于澶渊订盟而还。
后期信用王钦若,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广建宫观,劳民伤财。
在位二十六年。
全宋诗
宋真宗赵恒(九六八~一○二二),太宗第三子。淳化五年(九九四)封寿王。至道三年(九九七)即位,建元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在位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五。庙号真宗,葬永定陵。见《宋史》卷六、卷七、卷八《真宗本纪》。有《御制集》三百卷(《玉海》卷二八),尚存《玉京集》六卷,馀已佚。今录诗二十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二
宋真宗赵恒(九六八——一○二二),太宗第三子。初名德昌,太平兴国八年授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元侃。淳化五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至道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改今名,仍判府事。三年三月太宗崩,即帝位。践位之初,勤于政事,凡置十五路,令各路转运使更互赴阙,询以天下物宜、民间利病;诏蠲放五代以来欠税。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进,宰相寇准坚请,乃亲征,遂与契丹订澶渊之盟。后渐怠于政事,景德末迎奉天书,改元大中祥符。于是东封泰山,谒孔庙,西祀汾阴,又广建宫观,岁用日增。在位二十六年,年号五: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有《注四十二章经》一卷(存),又《玉海》引《中兴书目》著录《真宗御集》三百卷,包括《玉京集》二十卷(今存六卷)、《正说》十卷、《承华要略》二十卷、《静居集》三卷、《玉宸集》五卷等。事迹详《宋史》卷六至卷八《真宗本纪》。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杭州老尉,失其姓名,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
为杭州尉。
真宗天禧间王钦若知杭州时荐于朝,特改京秩。
事见元《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 【介绍】: 宋开封人,字咏之,号深宁子。
第进士。
历知钱塘、山阴县。
仁宗即位,召为监察御史。
以忤王钦若,出通判信州,徙邵州。
钦若卒,还为殿中侍御史。
历三司盐铁判官、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二司盐铁副使、判登闻检院。
不避权贵,遇事敢言,对朝官阿附丁谓、曹利用者多所抨击。
有《道释杂言》。
全宋文·卷三三○
鞠咏(?——一○三一),字咏之,自号深宁子,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幼孤好学,举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钱塘县。仁宗即位,以太常博士召为监察御史。出通判信州。还为殿中侍御史,三司盐铁判官。以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为三司盐铁副使。天圣八年为天章阁待制,明年卒。尝著《道释杂言》数十篇。《宋史》卷二九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曲阜人。
合居五六世,有节行。
真宗大中祥符初,东封泰山,以王钦若言,降诏褒美,优赐粟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4—102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大年。
幼颖异。
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
淳化中,献《二京赋》,赐进士及第。
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又与王钦若同总修《册府元龟》,其功居多。
曾两为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
性刚介耿直,重交游,与王旦、刘筠、谢绛等友善。
娴熟典章制度,喜奖掖后进。
为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规裁。
诗学李商隐,词藻华丽,号“西昆体”。
卒谥文。
编《西昆酬唱集》,有《杨文公谈苑》、《武夷新集》等。
全宋诗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
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
四年,直集贤院。
至道二年(九九六)迁著作佐郎。
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
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
三年,召还,拜左司谏。
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
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
三年,为翰林学士。
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
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
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
四年,复为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
谥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
所著《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
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昆酬唱集》二卷。
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为底本。
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
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昆酬唱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
另从《宋文鉴》、《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词学图录
杨亿(974-1020)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雍熙初,年十一,授秘书省正字。献《二京赋》,赐进士第。曾与刘筠、钱惟演等唱和,编成《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存《少年游》词一首,见《梅苑》。
全宋文·卷二八二
杨亿(九七四——一○二○),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幼颖异,雍熙元年,年十一,诏试阙下,授秘书省正字。
淳化中,命试翰林,赐进士第,直集贤院。
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
知处州,召拜左司谏、知制诰。
景德初,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俄判史馆,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
三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同修国史。
大中祥符七年,知处州,代还,以为参详仪制副使,知礼仪院,判秘阁、太常寺。
天禧二年,拜工部侍郎。
四年,复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判馆事。
十二月,卒,年四十七。
仁宗时追谥「文」。
亿才思敏捷,工文章,诗学李商隐,词彩华丽,号「西昆体」。
著作甚富,有《括苍》、《武夷》、《颍阴》、《韩城》、《退居》、《汝阳》、《蓬山》、《冠鳌》、《辞荣》等集,及《内外制》、《刀笔》共一百九十四卷,今仅存《武夷新集》二十卷。
宋史》卷三○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剑州顺昌人,字士奇。仕南唐为兰台校书郎。入宋,累官三司副使。与刘承规、李溥改革江淮茶法,每年增加税收百余万。真宗天禧初,为尚书右丞。附会符瑞,丁谓善之。仁宗即位,进刑部尚书。谓贬,落职知许州。后还朝,以户部尚书知通进银台司。有《会计录》等。
全宋文·卷一○七
林特,字士奇,南剑州顺昌(今福建顺昌)人。
仕南唐为兰台校书郎。
入宋,累迁三司盐铁副使,与刘承圭等改革江淮茶法,岁增课百馀万。
后以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迁尚书工部侍郎,真拜三司使。
三司罢,历户部、吏部侍郎、尚书右丞、工部尚书。
仁宗即位,进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
后落职知许州,还为工部尚书。
特勤于吏职,善承上接下,与王钦若、丁谓等,时人称为「五鬼」。
撰《会计录》三十卷。
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