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旦

相关人物:共 19 位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4—987 【介绍】: 宋大名莘县人,字景叔。初仕后周。入宋,历知光州、潞州,寻代符彦卿镇大名,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世称其德。后知河中府,入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家居。太宗称其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
全宋诗
王祜(九二四~九八七),字景叔,一作叔子(《舆地纪胜》卷六九),按:祜或作祐,其字景叔,当系景慕西晋羊祜(叔子)之为人。
百衲本《宋史》本传及卷二八二《王旦传》、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并作祜,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过魏东郊》诗亦云“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故当作祜。
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历魏县、南乐二令。
入宋,拜监察御史,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
太祖乾德三年(九六五),知制诰。
又加集贤院修撰,迁翰林学士(《东都事略》卷三○)。
开宝二年(九六九)权知潞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徙知襄州,移潭州。
太宗太平兴国初,知河中府。
入为中书舍人,充史馆编修。
雍熙四年十月,特拜兵部侍郎(同上书卷二八),月馀卒,年六十四。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四
王祜(九二四——九八七),字景叔,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
历仕晋、周两朝。
宋初,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
乾德三年知制诰,加集贤殿修撰,转户部员外郎。
代符彦卿镇大名。
太平兴国初,拜左司员外郎、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
太宗谓祜清节、文章兼著,特拜兵部侍郎。
雍熙四年冬卒,年六十四。
累封晋国公。
次子王旦位至宰相。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诸书「祜」多作「祐」,误,辨已见本书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995 【介绍】: 宋开封浚仪人,字显仁。和岘弟。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官知制诰、知理检院,判吏部铨。为文少警策,草制必精思讨索而后成,拘于引类偶对,颇失典诰之体。
全宋诗
和㠓(九五一~九九五),字显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岘弟。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
雍熙初,历知崇仁、南昌二县。
迁光禄寺丞。
淳化元年(九九○),以太子中允直集贤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
三年,迁右正言,知制诰,迁知理检院。
至道元年,与王旦同判吏部铨,同年卒,年四十五。
宋史》卷四三九有传。
全宋文·卷一三四
和㠓(九五一——九九五),字显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岘弟。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知崇仁、南昌县,为刑部详覆官,后直史馆。淳化二年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擢知制诰。至道元年判吏部铨,卒,年四十五。所著有《疑狱集》四卷(存,与父凝合著),文赋五十轴。《宋史》卷四三九《和岘传》有附传,又见《宋史》卷一二六《乐志》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5或955—1009 【介绍】: 宋汾州孝义人,字仲谟,一作幼谟。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历知青州、知制诰,预修《文苑英华》。
累官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坐事贬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复拜右谏议大夫。
出知天雄军,以治河功拜给事中、参知政事。
王小波、李顺起事,独数论攻取之策,授川峡都部署前往镇压。
又为太宗猜忌,事毕改户部侍郎,罢政事。
真宗初累官工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遭贬。
景德中拜刑部侍郎,历知北边州、军,再迁户部侍郎。
临事果断、孤傲强力。
李沅、王旦、王禹偁均为其所识拔。
全宋诗
赵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谟,汾州孝义(今属山西)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通判鄂州。雍熙三年(九八六)知天雄军。四年除枢密副使(《宋宰辅编年录》卷二)。端拱元年(九八八)贬崇阳军节度行军司马。淳化二年(九九一)起知蔡州,四年召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九九五)罢知凤翔府。真宗即位,迁知陕州。咸平三年(一○○○),召知审官院。景德元年(一○○四)知河阳。徒镇州。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东都事略》卷三六作五十五),谥景肃。《宋史》卷二六七有传。
全宋文·卷一○五
赵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谟,汾州孝义(今山西孝义)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累迁职方员外郎,知制诰,预修《文苑英华》。雍熙四年为枢密副使,迁工部侍郎。以党胡旦贬行军司马。淳化二年,起知蔡州、天雄军。四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改户部侍郎,罢政事,知凤翔府。徙澶、泾、延三州。真宗即位,迁兵部侍郎,知陕州,移知永兴军。召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知审官院,加工部尚书。复以事贬行军司马。后迁户部、吏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二六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7—1019 【介绍】: 宋河南洛阳人,初字河神,改字长源。李莹子。不求仕进,往来中条山,所居木石幽胜。真宗尝召见,辞以足疾不起,自陈家世业儒,隐居避世之意。嗜酒,好聚书画。博览经史,熟谙唐以来士族掌故。
全宋诗
李渎(九五七~一○一九),初字河神,改字长源,洛阳(今属河南)人。淳淡好古,不求仕进。往来中条山中,不事产业。与魏野为中表兄弟(《宋史》卷四五七《魏野传》)。真宗天禧三年卒,年六十三。《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全宋文·卷一六六
李渎(九五七——一○一九),初字河神,后改字长源,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李莹子。
淳澹好古,博览经史,家于河中府,杜门不仕。
往来中条山中,不观产业。
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皆不答。
真宗祀汾阴,召见,辞足疾不起。
天禧三年卒,年六十三。
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上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9—1020 【介绍】: 宋僧。
杭州钱塘人,字造微,俗姓颜。
七岁出家,年十七受具足戒。
太宗淳化中住南昭寺。
慕庐山之风,专修净业,刻无量寿佛像,刺血书华严净行品,结净行社。
一时士大夫预者百余人,四众千余人,以王旦为社首。
后世尊为净土宗第七祖。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又省常,字造微。
姓颜氏,钱塘人。
七岁出家,宋淳化中住南昭。
庆慕庐山之风,谋结莲社,刻无量寿佛像,刺血书《华严净行品》,于是易莲社为净行社。
士夫与会者,一百二十人,皆称净行弟子。
王文正公旦为之首,七众且千人焉。
天禧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有顷,大𧦝曰:“佛来也。
”泊然而化。
众见地皆金色,移时方隐。
年六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20 【介绍】: 宋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
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
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
有《东观集》、《草堂集》。
全宋诗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
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
广交僧道隐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
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
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
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
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为《钜鹿东观集》十卷。
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钜鹿东观集》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
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八二
魏野(九六○——一○一九),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今四川)人,卜居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东郊,遂又为陕州人。家世为农,及长,不求闻达,惟嗜吟咏,当世显人多与之游。寇准镇北都,尝召野置门下。大中祥符四年三月,与中表兄李渎同被荐,辞疾不至,诏州县长吏常加存抚。天禧三年十二月,无疾而卒,年六十。四年正月,诏赠秘书省著作郎。子闲,亦不仕,有父风,赐清逸处士。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契丹使尝求其集。所著有《草堂集》三卷(存)、《钜鹿东观集》十卷(存)。事迹见《宋史》卷四五七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梦溪笔谈》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2—1044 【介绍】: 宋真定灵寿人,徙开封雍丘,字宗魏。
真宗咸平五年进士。
真宗朝,因系宰相王旦婿,避嫌,数任外官,有治声。
仁宗初,以司封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执法不避显贵。
景祐二年,同知枢密院事,时承平久,武备不戒,乃请选练将帅编纂兵书授之。
四年,参知政事。
宝元元年,坐事罢。
出知应天府、成德军。
官终尚书左丞。
卒谥忠宪。
有文集。
全宋诗
韩亿(九七二~一○四四),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真宗咸平五年(一○○二)进士,知亳州永城县。景德二年(一○○五)通判陈、郓、许诸州。大中祥符三年(一○一○)迁知洋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四)。又知相州。入为侍御史,除河北转运使。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知青州。三年,判大理寺。四年,授枢密直学士。明道元年(一○三二)拜谏议大夫,累迁同知枢密院事。景祐四年(一○三七)授参知政事,罢知应天府。庆历二年(一○四二)以太子少傅致仕。四年卒,年七十三。谥忠献。有文集十卷,已佚。《宋史》卷三一五、《东都事略》卷五八、《隆平集》卷七并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七八
韩亿(九七二——一○四四),字宗魏,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咸平五年第进士,知永城县,历通判、知州等。真宗末,为河北转运使。仁宗初,进直史馆、知青州,以司封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天圣四年,为龙图阁待制。八年,授枢密直学士、知益州,还拜御史中丞。景祐二年,以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四年,除户部、参知政事。次年罢,寻加资政殿学士,出知府州,官至尚书左丞。庆历二年以太子少傅致仕。四年八月卒,年七十三,谥忠宪。见苏舜钦《韩公行状》(《苏学士文集》卷一六),《宋史》卷三一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4—102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大年。
幼颖异。
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
淳化中,献《二京赋》,赐进士及第。
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又与王钦若同总修《册府元龟》,其功居多。
曾两为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
性刚介耿直,重交游,与王旦、刘筠、谢绛等友善。
娴熟典章制度,喜奖掖后进。
为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规裁。
诗学李商隐,词藻华丽,号“西昆体”。
卒谥文。
编《西昆酬唱集》,有《杨文公谈苑》、《武夷新集》等。
全宋诗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著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为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复为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谥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著《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昆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为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昆酬唱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鉴》、《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词学图录
杨亿(974-1020)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雍熙初,年十一,授秘书省正字。献《二京赋》,赐进士第。曾与刘筠、钱惟演等唱和,编成《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存《少年游》词一首,见《梅苑》。
全宋文·卷二八二
杨亿(九七四——一○二○),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幼颖异,雍熙元年,年十一,诏试阙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命试翰林,赐进士第,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知处州,召拜左司谏、知制诰。景德初,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俄判史馆,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三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同修国史。大中祥符七年,知处州,代还,以为参详仪制副使,知礼仪院,判秘阁、太常寺。天禧二年,拜工部侍郎。四年,复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判馆事。十二月,卒,年四十七。仁宗时追谥「文」。亿才思敏捷,工文章,诗学李商隐,词彩华丽,号「西昆体」。著作甚富,有《括苍》、《武夷》、《颍阴》、《韩城》、《退居》、《汝阳》、《蓬山》、《冠鳌》、《辞荣》等集,及《内外制》、《刀笔》共一百九十四卷,今仅存《武夷新集》二十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1038 【介绍】: 宋青州益都人,字孝先。
真宗咸平五年进士第一。
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
曾规谏真宗造天书、大建玉清昭应宫事。
仁宗立,刘太后听政,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廷倚以为重。
以裁抑太后姻亲,罢知青州。
景祐元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复拜相,封沂国公。
因与吕夷简不协,俱罢,出判郓州。
卒谥文正。
有《王文正公笔录》。
全宋诗
王曾(九七八~一○三八),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
真宗咸平五年(一○○二),试礼部及殿试皆为第一,除将作监丞,通判济州。
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入翰林为学士。
天禧四年(一○二○)擢为中书侍郎。
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改门下侍郎。
景祐元年(一○三四)迁枢密使。
二年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
宝元元年卒,年六十一(《隆平集》卷五作六十)。
谥文正。
有《王文正笔录》(《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宋祁《王文正公曾墓志铭》、卷四四富弼《王文正公曾行状》),不传。
宋史》卷三一○有传。
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三一九
王曾(九七八——一○三八),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
咸平五年,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
景德初,迁右正言、知制诰兼史馆修撰,迁翰林学士,两度为参知政事。
仁宗初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王钦若卒,以门下侍郎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以忤太后意,天圣七年出知青州,改天雄军,判河南府。
景祐元年为枢密使,明年再入相,封沂国公。
四年罢,出判郓州。
宝元元年冬卒,年六十一,谥文正。
著有《九域图》三卷、《契丹志》一卷、《王文正公笔录》一卷(存)。
宋史》卷三一○有传。
李行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同州冯翊人,字易从。
家贫,刻志于学。
聚木叶学书,笔法遒劲。
第进士。
历迁太常博士、知坊州。
王嗣宗荐为监察御史,王旦数称其才,再迁侍御史。
陕西旱蝗,命往安抚,发仓粟救乏绝,又蠲耀州积年逋租。
还擢龙图阁待制,历尚书刑部郎中。
真宗命讲《周易》,间访大臣能否,行简所对无怨昵,各道其所长,人以为长者。
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终知虢州。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