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窦称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霜之履兮白商应。冰之坚兮元律分。
其履也结之寒露。其坚也矗若长云。
当万物始挫之时。降于青女。
及六尺凝寒之日。可荐明君。
信履微而知著。宜布象于前闻。
乃若岁如何其。夜亦秋止。
棱棱稍结。兢兢未履。
渐皑皑于葛屦之下。将皎皎于玉壶之里。
虽严凝作气。必纳于舆人。
而怆凄动容。先感于君子。
此谓履霜之始。暨夫变化无朕。
坚刚有期。律移缇幕之候。
辰当黑帝之司。由是璀璨无积。
清明自持。则丰山古钟。
不舂容而鸣矣。邺台旧井。
可皎洁而藏之。此所谓坚冰之时也。
霜之飞兮至微。冰之洁兮自保。
所以通变其德。所以驯致其道。
畜峨峨之色。且寒于长河。
改𩅀𩅀之光。宁留于劲草。
凝冷兮渐滋。积素兮斯瞰。
始落金波之上。有助其明。
终藏阴室之中。不欺于闇。
冰因乎厚地。霜本乎高天。
何质变而增励。何节穷而更妍。
亦由洪因纤起。高以下先。
投一迹而千里路极。覆一篑而九仞功宣。
则求已者知霜冰之言理有渐。周身者知霜冰之防于未然。
固宜研精屑屑。覃思乾乾。
岂玩蒹葭苍苍之色。凿山谷冲冲之坚哉。
士有错综文房。琢磨儒术。
以修辞为履霜也。不同于豺祭之辰。
以干禄为坚冰也。不同于狐听之日。
愿察言而观行。傥循名而责实。
况乃良牧煌煌。近天子光。
引凝阴之义。为劝学之方。
则因卑致崇。匪一朝一夕。
为大于细。在日就月将。
然后知作者之微旨。嘉言孔彰。
君子制服兮。损益以时。
秉衣锦之特丽。必尚褧以相资。
欲曳娄以成饰。故威仪而可持。
异彼佩环。有以文为贵者。
同夫絺绤。必特表而出之。
察其所以。亦将有旨。
愿无伐善。俾其蕴美。
卫诗既作。且赋于硕人之篇。
匪服是加。则嗤乎彼其之子。
异狐裘而羔袖。比绿衣而黄里。
蒙纤缟而不隔。笼渥彩之可拟。
彷佛兮若豹姿之藏雾。隐映兮似珠光之透水。
徒有美于烂然。孰可详其蔚矣。
故服之无斁。终然允臧。
当斐然而入用。惧学制以见伤。
知我者谓我隐蔽文章。不知我者谓我颠倒衣裳。
曾不念顺则之理。的然而亡。
自类韬光不耀。孰云欲盖而彰。
比乎绘事后素。勿矜为宝。
不有外者。何以混其色。
不有内者。何以蓄其藻。
雅符含章之德。不愆尽饰之道。
服既美矣。人亦宜然。
等诚明之道合。同出处之义全。
亦由絜矩之士。穷而不滥。
蕴贞明。体恬淡。
昔有喻于谗口。何以自明。
今不衣而夜行。宁惟逮暗。
是知大象既分。先质后文。
德为道用。静为躁君。
不衒昭质。退藏于密。
匪同厖服之奇。自契黄中之吉。
彼无褐空念于卒岁。此成章不俟兮终日。
未若赋衣锦之褧衣。为终身之自律。
题宋文中全罗廉使诗卷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吾友南阳宋日章,脩长洁白冠诸郎。
蜚英自负东方秀,航海曾观上国光。
为问函香持祝册,何如衣锦得还乡。
一身双美年来少,公论从今在庙堂。
呜呼托交于生前,而致哀于身后。
人情皆是,若或致哀于身后。
而不称扬生前行事之迹,何以曰知已乎。
呜呼悲哉,知公者谁。
吾而不言,孰能发挥。
猗若人之揭揭兮,独姱节之好脩。
纷既有此内美兮,心复与之天游。
德乃弸中而溢外兮,盖闇然而日章也。
珠藏渊而玉韫石兮,虽弗衒而弥彰也。
漱六艺之馀剩兮,挹百氏之遗芳也。
既博观乎古今兮,视俗儒于下风也。
陋科目而不试兮,深嫉夫绳墨之不中也。
昔子之屈小官兮,犹盐车之驾骐(一作麒)骥也。
鸾凤之迁于枳棘兮,亦不可谓之得意也。
奄挂冠而勇退兮,羌脱屣乎功名也。
泥涂轩冕兮,糠秕簪缨也。
日偃息而在床兮,聊逍遥以适其情也。
迹城市而志山林兮,我爱子之绝类而离伦也。
家饶足而薄自俸兮,我爱子之辞富而居贫也。
日挥手而谢俗客兮,门无轮鞅与车辙也。
身破裘而足弊履兮,忘吾形以乐其乐也。
羌偃蹇而自高兮,纷肉眼其谁识也。
嗟夫子之抗行兮,保厥美而历玆也。
何天道之无知兮,使伯道而无儿也。
我为子重为之叹惜兮,亦何无肖子之螟蛉也。
嗟干蛊兮谁是子,寂无人兮慰厥灵也。
昔予之卜芳邻兮,托期牙之知音也。
夫既与之忘年兮,交亦利夫断金也。
每倒屣而迎我兮,开壶尊以叙怀也。
谈靡靡兮玉屑,味蔗境兮渐佳也。
相与讨论乎典坟兮,亦掉鞅于诗之坛也。
时然烛而继昼兮,泻历历之心肝也。
庶勿辜乎初志兮,期永好而不忘也。
君既五福之俱全兮,寿八旬而康强也。
噫予生之陨穫兮,婴百疾而沉绵也。
阻会晤之有日兮,时序忽焉推迁也。
俄闻哲人之云亡兮,言予心之楚恻也。
仰九阍而三叫兮,怅九原之不可复作也。
瞻马鬣之孤坟兮,郁梓梧与松楸也。
蕉黄兮荔丹,香火兮春秋。
嗟奠扫之无人兮,悲莫悲兮悲莫悲也。
使明灵而有知兮,知吾言之不欺也。
卜居邻泮宫,道在地亦偏。
过庭悲失怙,礼学思绍先。
惟白乃受采,所贵敦其原。
藏修面西牖,日章由闇然。
惜阴驹过隙,养和玉生烟。
室中更何有,泓颖清辉联。
爽气忽朝来,举头见龙泉。
天光与云影,静昼时盘旋。
道心永无寐,坐对冰壶寒。
淳古既云远,千年大道微。
功利汨颓波,百家荒是非。
经存秦火馀,濂洛扬光辉。
后来相继作,昭然明指归。
有欲溯其流,何恨无因依。
知行贵并进,善恶须审几。
闇然而日章,圣知非难希。
阳春煦万物,旷怀入清沂。
临分一杯酒,柔翰聊复挥。
人从外慕谩奔驰,却惧穷闾老大悲。
如信圣言专为己,闇然会有日章时。
吾门昔得婿,其人玉雪郎。
剩馥袭芝兰,英词吐琳琅。
理欲有两途,析之谨毫芒。
饬躬准古人,步趋恐迷方。
忠信既弸中,闇然见日章
俗子事文艺,汨没声利场。
君心辨主宾,隽望腾胶庠。
朝家重行谊,所学伫宾王。
寂寞终守玄,义气尚摩苍。
积善馀庆多,儿孙迭侍傍。
自我客岭东,念子心不忘。
如何一年来,家运遘不祥。
三子有远器,前途俱未央。
哭之未绝声,君又归帝乡。
泣血欲问天,予夺谁能详。
既畀敦厚资,胡乃促其亡。
前春过洛滨,叙别愁中肠。
江月才一彀,鬼物复为殃。
病踪寒更蛰,无计酹一觞。
哀词寄阡路,泪尽心苦长。
端拱玉立者公之貌,慕圣希贤者公之心。
貌可以绘事传,心可以行事寻。
仰瞻公貌,足想和气之融。
欲识公心,盍观吾道之崇。
斯亦未足以尽识,且求之乎居敬之功。
惟闇然而日章,振千古之颓风。
日月如跳丸,兹岁殊未央。
江边听雨声,怀古意何长。
爽籁生高阁,琴书凄洞房。
悲欢在眼前,光景变炎凉。
行将理舟楫,逝欲守东冈。
感彼对床语,形骸未遽忘。
笾豆饮酒饫,何人乐且康。
疾病神所戏,茶蓼可为粮。
尚有尊足者,闇然斯日章
长松脱斧斤,半腹饱风霜。
岁暮深谷中,流膏谁见尝(末句降字韵。俗例所禁。故不次。)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