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法胜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僧法宠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24 【介绍】: 南朝梁僧。南阳人,俗姓冯。十八岁出家,住光兴寺,从昙斌法师学经教。梁武帝天监中敕命住宣武寺。帝重其戒行,不呼名而称上座法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冯姓。海盐人。其先居南阳之冠军。少负出俗志。二亲弗许。固请之。乃曰。婚而后任意。年十八为纳室。始半载即弃去。隶光兴寺落发。出都居兴皇寺。从道猛昙齐。学成实论。日夜勤至。吴郡张融。遗周颙书曰。古人犹留儿女以承族统。法宠师绝尘如弃涕唾。若斯之志。大矣远矣。后从长乐寺僧周。学杂心毗昙。庄严寺昙斌历德众部。采玄析奥。风神秀举。齐竟陵王子良。尝于西邸义集。事委冶城智秀。秀谓宠曰。当此应对。卿何如我。答曰。先悦后拒。我不及卿。诠名定实。卿不及我。秀有惭色。年三十八。会正胜寺法愿。善樊许术。谓宠四十当死。宠亦自览镜。见面有黑气。于是尽货其衣钵。以其资。并市香灯。归光兴房。杜门礼忏。昼忘食息。夕不寝寐。迄四十年。岁暮之夕。忽两耳肿痛。愈加惕厉。忏达四更。闻外有声曰。君死业已尽。遽开门都无所见。明日视之。则黑气消灭。而耳后之寿骨隆起。天监七年。诏为僧正。徙居宣武寺。寺故名天保。上为宣武王脩福。诏缮饬以待宠。普通四年。感风疾。看经礼拜不废。五年三月十六日终。春秋七十四。葬定林寺 时智果。管氏吴人。亦居海盐光兴寺。僧淑。居剡县公车寺。并善诸经部。史不详述。
续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初
释法宠。
姓冯氏。
南阳冠军人。
后遭世难寓居海盐。
少有绝俗之志。
二亲爱而弗许。
执志固请。
乃曰。
须待为汝婚竟随意所欲。
十八纳妻。
经始半年。
舍家服道住光兴寺。
成办法式习学威仪。
其后出都住兴皇寺。
又从道猛昙济学成实论。
二公雅相叹赏。
日夜辛勤不以寒暑动意。
吴郡张融与周颙书曰。
古人遗放故留儿女。
法宠法师绝尘如弃唾。
若斯之志大矣远矣。
又从长乐寺僧周学。
通杂心及法胜毗昙。
又从庄严昙斌历听众经。
探玄析奥妙尽深极。
高难所指罕不倒戈。
昔吐蕴藉风神秀举。
齐竟陵王子良。
甚加礼遇。
尝于西邸义集选诸名学。
事委治城智秀。
而竞者尤多。
秀谓宠曰。
当此应对卿何如我。
答曰。
先悦后拒我不及卿。
诠名定赏卿不及我。
秀有惭色。
年三十八。
正胜寺法愿道人善通樊许之术。
谓宠曰。
君年满四十当死。
无可避处。
唯有祈诚诸佛忏悔先愆。
跳脱或可冀耳。
宠因引镜验之。
见面有黑气。
于是货卖衣钵资馀。
并市香供。
飞舟东逝。
直至海盐居在光兴。
闭房礼忏杜绝人物。
昼忘食息夜不解衣。
迄年四十。
岁暮之夕忽觉两耳肿痛。
弥生怖懅。
其夜忏礼已达四更。
闻户外有人言曰。
君死业已尽。
遽即开户都无所见。
明晨借问佥言黑气都除。
两耳乃是生骨。
斯实忏荡之基。
功不虚也。
末又从东夏慧基听其讲导。
言论往复旬日之间。
文疑理滞反启其志。
又鼓棹西归住道林寺。
开宇临涧敞轩映水。
解帙寻经每自惆怅而不能已。
及东昏在位。
多请游于北山。
因而移寓天保寺。
天监七年齐隆寺法镜徂殁。
僧正惠超启宠镇之。
敕曰。
法宠法师造次举动不逾律仪。
不侠性欲不事形势。
慈仁恺悌雅有君子之风。
匡政寺庙信得其人矣。
上每义集以礼致之。
略其年腊敕常居坐首。
不呼其名号为上座法师。
请为家僧。
敕施车牛人力衣服饮食。
四时不绝。
寺本陜小。
帝为宣武王修福。
下敕王人缮改张饰以待宠焉。
因立名为宣武寺也。
门徒敦厚常百许人。
普通四年忽感风疾不能执捉。
舒经格上昼夜不休。
赴诸法事坐舆讲说。
未疾礼佛常以百拜为限。
后不能起居。
犹于床上依时百过俯仰虔敬。
所忏所愿与本无异。
后疾甚中使参候相望于道。
以普通五年三月十六日卒。
春秋七十四。
皇上伤悼道俗悲恋。
敕葬定林寺墓。
一切凶事天府供给。
舍人主书监视讫事。
复有沙门智果。
管氏。
吴人。
住海盐光兴寺。
清直平简善诸经术。
又剡县公车寺沙门僧淑。
捃采众师并为己任。
随问随答思虑周广。
虽有徵覈而未尽其要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6—542 【介绍】: 亦作昙峦。北魏僧。雁门人。少于五台山出家,通内外经籍。后从菩提流支受《观无量寿经》,宏扬净土。魏主重之,号为神鸾。晚年住汾州玄中寺,时往介山之阴,聚徒讲经,后人称其处为鸾公岩。为中国净土宗祖师。有《礼净土十二偈》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或为鸾。史失载姓氏。世居五台。灵踪圣迹。习于见闻。年未志学。即出家。陶冶内外典籍。研究四论佛性之指。尝以大集经。词义深密。欲为注解。所作将半。而遽感气疾。周行求医。至汾州秦陵之故墟。登东门城。仰见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由是疾愈。将就前业。念以为人命几何。佛法无尽。乃闻江南陶隐居。治长生久视之方。苟得之。以遂厥志。诚未晚也。大通中。南谒梁武皇帝于重云殿。诏有司。引峦从千迷道入。时帝服僧伽黎。著纳帽屏坐绳床殿隅。峦至殿遥见。意其必帝也。然四顾略无几席。独其中设一高座。峦竟升而坐之。竖佛性义焉。遽三呼大檀越。帝始前礼。峦因顾之曰。佛性义深。今略标序。有疑赐问。帝即脱帽。稍加质难。且曰今日向晚。明当相见。峦下座出。所历诘曲。馀二十门。无少差谬。帝叹讶以为此道虽老侍从。数往来者。犹或误。而其人才至。便尔。岂易欺哉。 翌日诏入太极殿帝降接听造隐居勾曲山中。获仙方十卷。遂东游海上。路沮浙江波涛之险。传者以有鲍郎子神。灵甚。祷之可济。峦许为奏帝起祠宇。神复现形谢。及辞帝北归。果如所许云。时菩提流支方阐化魏境。峦悉出所获方。示之曰。吾佛法中。亦有胜此者乎。流支即授以观经。且谓苟依以脩治。当證无生。况长生乎。唾去其方。弗一省览。峦并举以投之火中。俄居并州大寺。徙居汾洲北山石壁玄中寺。或聚徒介山。盖今所谓峦公岩者是也。兴和四年终于平遥山寺。寿六十有七。终之日。人咸见幡华幢盖。香气乐音遍布。其著述。有调气论。礼净土偈。安乐集等。行世。自号玄简大士。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昙鸾。
或为峦。
未详其氏。
雁门人。
家近五台山。
神迹灵怪逸于民听。
时未志学。
便往寻焉备觌遗踪。
心神欢悦便即出家。
内外经籍具陶文理。
而于四论佛性弥所穷研。
读大集经。
恨其词义深密难以开悟。
因而注解。
文言过半便感气疾。
权停笔功周行医疗。
行至汾川秦陵故墟。
入城东门上望青宵。
忽见天门洞开。
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睹。
由斯疾瘉。
欲继前作。
顾而言曰。
命惟危脆不定其常。
本草诸经具明正治。
长年神仙往往间出。
心愿所指修习斯法。
果剋既已方崇佛教不亦善乎。
承江南陶隐居者方术所归。
广博弘赡海内宗重。
遂往从之。
既达梁朝。
时大通中也。
乃通名云。
北国虏僧昙鸾故来奉谒。
时所司疑为细作。
推勘无有异词。
以事奏闻。
帝曰斯非觇国者。
可引入重云殿。
仍从千迷道。
帝先于殿隅却坐绳床。
衣以袈裟覆以纳帽。
鸾至殿前顾望无承对者。
见有施张高座上安几拂正在殿中傍无馀座。
径往升之竖佛性义。
三命帝曰。
大檀越。
佛性义深。
略已标叙。
有疑赐问。
帝却纳帽便以数关往复。
因曰。
今日向晚明须相见。
鸾从座下仍前直出。
诘曲重沓二十馀门。
一无错误。
帝极叹讶曰。
此千迷道。
从来旧侍往还疑阻。
如何一度遂乃无迷。
明旦引入太极殿。
帝降阶礼接。
问所由来。
鸾曰。
欲学佛法限年命促减。
故来远造陶隐居求诸仙术。
帝曰。
此傲世遁隐者。
比屡徵不就任往造之。
鸾寻致书通问。
陶乃答曰。
去月耳闻音声。
兹辰眼受文字。
将由顶礼岁积。
故使应真来仪。
正尔整拂藤蒲具陈花水。
端襟敛思伫耹警锡也。
及届山所接对欣然。
便以仙经十卷。
用酬远意。
还至浙江。
有鲍郎子神者。
一鼓涌浪七日便止。
正值波初无由得度。
鸾便往庙所以情祈告。
必如所请当为起庙。
须臾神即见形。
状如二十。
来告鸾曰。
若欲度者明旦当得。
愿不食言。
及至明晨涛犹鼓怒。
才入船里帖然安静。
依期达帝具述由缘。
有敕为江神更起灵庙。
因即辞还魏境。
欲往名山依方修治。
行至洛下。
逢中国三藏菩提留支。
鸾往启曰。
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
留支唾地曰。
是何言欤。
非相比也。
此方何处有长生法。
纵得长年少时不死。
终更轮回三有耳。
即以观经授之曰。
此大仙方。
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
鸾寻顶受。
所赍仙方并火焚之。
自行化他流靡弘广。
魏主重之号为神鸾焉。
下敕令住并州大寺。
晚复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
时往介山之阴。
聚徒蒸业。
今号鸾公岩是也。
以魏兴和四年。
因疾卒于平遥山寺。
春秋六十有七。
临至终日。
幡花幢盖高映院宇。
香气𤑫勃音声繁闹。
预登寺者并同瞩之。
以事上闻。
敕乃葬于汾西泰陵文谷。
营建㙛塔并为立碑。
今并存焉。
然鸾神宇高远机变无方。
言晤不思动与事会。
调心练气对病识缘。
名满魏都。
用为方轨。
因出调气论。
又著作王邵。
随文注之。
又撰礼净土十二偈。
续龙树偈后。
又撰安乐集两卷等。
广流于世。
仍自号为有魏玄简大士云。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雁门人。家近五台山。神迹灵怪。时未志学。便往寻焉。备觌遗踪。心神欢悦。便即出家。读大乘经。恨其词义深密。难以开悟。因而注解。文言过半。便感气疾。停笔医疗。行至汾州。秦陵故墟。入城东门。上望青霄。忽见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睹。由斯疾愈。前作尅眼。方崇佛教。承江南陶隐居者。方术所归。广博弘赡。海内宗重。遂往从之。既达梁朝。时大通中。通名云北国番僧昙鸾奉谒。时所司疑为细作。推勘无有异词。以事奏闻。帝曰斯非觇国者。可引入重云殿。仍从千迷道。帝先于殿隅。却坐绳床。衣以袈裟。覆以纳帽。鸾至殿前。顾望无承对者。见有施张高座。上安几拂。正在殿中。傍无馀座。径往升之。竖佛性义。三命帝曰。大檀越。佛性义深。略已标叙。有疑赐问。帝却纳帽。便以数关往复。因曰今日向晚。明须相见。鸾从座下仍前直出。诘曲重沓。二十馀门。一无错误。帝极叹讶。曰此千迷道。从来旧时往还疑阻。如何一度。遂乃无迷。明旦引入太极殿。帝降阶礼接。问所由来。鸾曰。欲学佛法。恨年命促减。故来远造陶隐居。求诸仙术。帝曰此傲世遁隐者。比屡徵不就。任往造之。鸾寻致书通问。及届山所。接对欣然。便以仙方十卷。用酬远意。还至浙江。有鲍郎子神者。一鼓涌浪。七日便止。正值波初。无由得渡。鸾便往庙所。以情祈告。必如所请。当为起庙。须臾神即见形。告鸾曰。若欲渡者。明旦当得。愿不食言。及至明晨。涛犹鼓怒。才入船里。帖然安静。依期达帝。具述由缘。有敕为江神。更起灵庙。因即辞还魏境。欲往名山。依方修治。行至洛下。逢中国三藏菩提留支。鸾往启曰。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留支唾地曰。是何言欤。非相比也。此方何处有长生不死法。纵得长年。少时不死。终更轮回三有耳。即以观经授之曰。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也。鸾寻顶受。所赍仙方。并火烧之。自行化他郡。流靡弘广。魏主重之。号神鸾。兴和四年。因疾。卒于平遥山寺。
那连提黎耶舍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尊称。
北竺乌伤国人。
弱冠出家。
备闻正教。
既登具足。
遍访圣踪。
天梯石台之奇。
龙庙宝塔之胜。
并躬顶礼。
无所遗逸。
尝有异尊者。
见舍而谓之曰。
苟能静脩。
当證道果。
游涉徒劳。
终无所成舍不从艰关诸国。
乃届齐境。
则文宣皇帝。
天宝七年。
也。
时舍齿方强仕。
气貌雄雅。
物议惮之。
诏安置天平寺。
号翻经三藏。
礼遇隆至。
内出梵本千馀夹。
为建道场。
以示尊崇。
帝躬拜伏。
顾谓群臣曰。
此三宝洪基也。
故宜偏敬。
初译众经五十馀卷。
诏昭玄大统沙门法上等。
二十馀人监掌。
沙门法智。
居士万天懿。
度语。
未几诏授舍昭玄统。
俄为都。
及齐历告终。
教亦随替。
避地东南。
不遑宁处。
绵历四载。
有隋御宇。
光复大法。
开皇二年。
七月。
奉玺书。
偕弟子道密等入京。
居大兴善寺。
冬十二月。
即事翻译。
前后出菩萨见宝月藏日藏法胜毗昙像头精舍大乘总持等经论一十七部。
并沙门法纂僧琛明芬。
给事李道宝等笔受。
昭玄统沙门昙延。
昭玄都沙门灵藏等二十馀人。
监护。
舍年迈行厉。
每以舍利弗陀罗尼自课。
梦身作佛。
境界殊妙。
后住广济寺。
为外国僧主。
抚存羁旅。
得其欢心焉。
久之不疾而化。
适满百龄。
开皇九年。
八月二十九日也。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那连提黎耶舍。
隋言尊称。
北天竺乌场国人。
正音应云邬荼。
荼音持耶反。
其王与佛同氏。
亦姓释迦。
刹帝利种。
隋云土田主也。
由劫初之时先为分地主。
因即号焉。
今所谓国王者是也。
舍年十七发意出家。
寻值名师备闻正教。
二十有一得受具篇。
闻诸宿老叹佛景迹。
或言。
某国有钵。
某国有衣。
顶骨牙齿神变非一。
遂即起心愿得瞻奉。
以戒初受须知律相。
既满五夏发足游方。
所以天梯石台之迹。
龙庙宝塔之方。
广周诸国。
并亲顶礼仅无遗逸。
曾竹园寺一住十年。
通履僧坊多值明德。
有一尊者深识人机。
见语舍云。
若能静修应获圣果。
恐汝游涉终无所成。
尔日虽闻情无领悟。
晚来却想悔将何及。
耶舍北背雪山。
南穷师子。
历览圣迹仍旋旧壤。
乃睹乌场国主真大士焉。
自所经见罕俦其类。
试略述之。
安民以理民爱若亲。
后夜五更先礼三宝。
香花伎乐竭诚供养。
日出升殿方览万机。
次到辰时香水浴像。
宫中常设日百僧斋。
王及夫人。
手自行食。
斋后消食习诸武艺。
日景将昳写十行经。
与诸德僧共谈法义。
复与群臣量议治政。
暝入佛堂自奉灯烛。
礼拜读诵各有恒调。
了其常业乃还退静。
三十馀年斯功不替。
王有百子。
诚孝居怀。
释种馀风胤流此国。
但以寺接山阜。
野火所焚。
各相差遣四远投告。
六人为伴。
行化雪山之北。
至于峻顶。
见有人鬼二路。
人道荒险鬼道利通。
行客心迷多寻鬼道。
渐入其境。
便遭杀害。
昔有圣王。
于其路首。
作毗沙门天王石像。
手指人路。
同伴一僧错入鬼道。
耶舍觉已。
口诵观音神咒。
百步追及。
已被鬼害。
自以咒力得免斯厄。
因复前行。
又逢山贼。
专念前咒便蒙灵卫。
贼来相突对目不见。
循路东指到芮芮国。
值突厥乱西路不通。
反乡意绝。
乃随流转。
北至泥海之旁。
南岠突厥七千馀里。
彼既不安远投齐境。
天保七年届于京邺。
文宣皇帝极见殊礼偏异恒伦。
耶舍时年四十。
骨梗雄雅物议惮之。
缘是文宣礼遇隆重。
安置天平寺中。
请为翻经。
三藏殿内梵本千有馀夹。
敕送于寺。
处以上房。
为建道场供穷珍妙。
别立厨库以表尊崇。
又敕昭玄大统沙门法上等二十馀人。
监掌翻译。
沙门法智居士万天懿传语。
懿元鲜卑。
姓万俟氏。
少出家师婆罗门。
而聪慧有志力。
善梵书语工咒符术。
由是故名预参传焉。
初翻众经五十馀卷。
大兴正法。
弘畅众心。
宣帝重法殊异。
躬礼梵本顾群臣曰。
此乃三宝洪基。
故我偏敬。
其奉信推诚为如此也。
耶舍每于宣译之暇。
时陈神咒。
冥救显助立功多矣。
未几授昭玄都。
俄转为统。
所获供禄不专自资。
好起慈惠乐兴福业。
设供饭僧施诸贫乏。
狱囚系畜咸将济之。
市廛闹所多造义井。
亲自漉水津给众生。
又于汲郡西山建立三寺。
依泉旁谷制极山美。
又收养厉疾男女别坊。
四事供承务令周给。
又往突厥客馆。
劝持六斋。
羊料放生受行素食。
又曾遇病百日不起。
天子皇后躬问起居。
耶舍叹曰。
我本外客。
德行未隆。
乘舆今降。
重法故尔。
内抚其心惭惧交集。
健德之季周武克齐。
佛教与国一时平殄。
耶舍外假俗服。
内袭三衣。
避地东西不遑宁息。
五众彫窘投厝无所。
俭饿沟壑者。
减食施之。
老病扶力者。
随缘济益。
虽事力匮薄。
拒谏行之而神志休强。
说导无倦。
此负留难便历四年。
有隋御寓。
重隆三宝。
开皇之始。
梵经遥应。
爰降玺书。
请来弘译。
二年七月。
弟子道密等。
侍送入京。
住大兴善寺。
其年季冬草创翻译。
敕昭玄统沙门昙延等三十馀人。
令对翻传。
主上礼问殷繁。
供奉隆渥。
年虽朽迈行转精勤。
曾依舍利弗陀罗尼。
具依修业。
梦得境界。
自身作佛。
如此灵祥杂沓。
其例非一后移住广济寺。
为外国僧主。
存抚羁客。
妙得物心。
忽一旦告弟子曰。
吾年老力微不久去世。
及今明了诫尔门徒。
佛法难逢宜勤修学。
人身难获慎勿空过。
言讫就枕。
奄尔而化。
时满百岁。
即开皇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也。
初耶舍先逢善相者云。
年必至百。
亦合登仙。
中寿果终。
其言验矣。
登仙冥理犹难测之。
然其面首形伟特异常伦。
顶起肉髻耸若云峰。
目正处中上下量等。
耳高且长轮埵成具。
见人荣相未比于斯。
固是传法之硕德也。
法主既倾哀惊道俗。
昭隆之事将渐坠焉。
凡前后所译经论。
一十五部。
八十馀卷。
即菩萨见实月藏日藏法胜毗昙等是也。
并沙门僧深明芬给事李道宝等度语笔受。
昭玄统沙门昙延昭玄都沙门灵藏等二十馀僧。
监护始末。
至五年冬。
勘练俱了。
并沙门彦琮制序具见齐周隋二经录。
寻耶舍游涉四十馀年。
国五十馀。
里十五万。
瑞景灵迹胜寺高僧。
驶水深林山神海狩。
无非奉敬。
并预惩降。
事既广周未遑陈叙。
沙门彦琮为之本传。
具流于世。
时又有同国沙门毗尼多流支。
隋言灭喜。
不远五百由旬。
来观盛化。
开皇二年。
于大兴善。
译象头精舍大乘总持经二部。
给事李道宝传沙门法纂笔受。
沙门彦琮制序。
那连禔黎耶舍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90—589 【介绍】: 隋僧。
北天竺鸟场国人。
年十七立意出家,寻师问教,遍访佛迹。
历五十余国,凡四十年,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至中国。
帝礼之,住天平寺,请为翻译佛经。
北周武帝灭齐,乃避居东南。
至隋文帝开皇二年入长安,住广胜寺,为外国僧主。
敕沙门昙延等三十余人从之,令对译诸经。
帝礼问殷繁,供奉隆渥。
卒年百岁。
卒前以“佛法难逢,宜勤修学”诫勉诸弟子。
所译经论有《菩萨见宝》、《月藏》、《日藏》、《法胜毗昙》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僧。幼出家,住扬都栖玄寺,征击论道,四座叹服。南朝梁末避难江陵,后住长安崇华寺,宏扬佛法。北周武帝天和中卒于长安,时年六十。有《散花论》。
全后周文·卷二十二
慧善幼出家,住杨都栖玄寺。梁亡入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幼依杨都栖玄寺出家。
徵击法胜毗昙之理。
听者叹伏。
会梁绪不振。
逃于秦壤。
承圣之季。
住长安崇华寺。
为大冢宰所知。
别修供养敷导以终。
时天和间也。
寿六十。
善之开演智度论也。
每引小乘證成其义。
譬诸星月助朗太阳。
亦如众华缤纷也散。
故其所述名散华疏。
其序略曰。
著述之体。
贵言约而理丰。
予颇悉诸作今而覼缕者。
正由斯辙。
罕人谙练。
是以触义殷勤。
逢文指掌。
有详览者尚监兹焉。
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释慧善。
幼出家。
法胜毗昙。
住杨都栖玄寺。
徵击论道四座惊神。
会有梁末序。
逃难江陵。
承圣季年因俘秦壤。
住长安崇华寺。
义学之美。
为周蒙宰见知。
别修供养敷导终老。
以天和年卒于长安。
时年六十。
善以大智度论每引小乘相證成义。
故依文次第散释精理。
譬诸星月助朗太阳。
犹如众花缤纷而散乱。
故著斯文名为散花论也。
其序略云。
著述之体。
贵言约而理丰。
余颇悉诸作。
而今[覶-(ㄙ/又)+土]缕者正由斯辙。
罕人谙练。
是以触义慇勤逢文指掌。
有详览者想鉴兹焉。
文多不尽。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刘良璧(?
~?
),字省斋,湖南衡阳人。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
雍正五年(1727)由连江县转知诸罗县,雍正七年(1729)秩满,雍正九年(1731)调补龙溪县。
有才干,为政勤敏而爱民。
雍正十三年(1735)升漳州海防同知,驻南胜,立义学,政声大著。
权知漳州府事。
乾隆二年(1737)由漳州海防同知升任台湾知府。
乾隆五年(1740)升分巡台湾道,《湖南通志》云:「良璧状威猛,而清慎强明,能以恩信驭众,在官数载,令行禁止,台人畏而敬之。
」丁艰服阕,乾隆十二年(1747)补兴泉永道。
以老乞归,卒于家,年八十馀岁。
〖参考谢浩〈湘籍「分巡台湾道」刘良璧事功述略〉,《湖南文献》三卷一期,台北:湖南文献社,1975年。
〗刘氏在台前后近十一年,究心地方风土,曾历时八月,于乾隆五年(1740)主持编修《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二十卷;另著有《台湾风土记》一卷,惜未见刊本传世。
(杨永智撰)
维基
刘良璧,字省斋,湖南衡阳人,清朝官员。雍正二年进士,历任连江县知县、诸罗县知县、龙溪县官员、漳州海防同知、台湾知府、代理福建分巡台湾道、分巡台湾道、补兴泉永道。年老致仕,卒于家。刘良璧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雍正五年(1727年)由连江县知县转诸罗县知县,雍正九年(1731年)调龙溪县,乾隆二年(1737年)由漳州海防同知升任台湾知府,乾隆四年(1739年)短暂代理福建分巡台湾道。乾隆五年(1740年)因积极调停处理泉漳械斗颇有功绩,正式任分巡台湾道。乾隆十二年(1747年)补兴泉永道。后以老告归,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