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511 【介绍】: 明真定府南宫人,字伯循。由岁贡生授来安知县。正德时,忤刘瑾党羽,左迁西华县学教谕。六年,农民军刘惠等部破西华,以不肯呼其首领为王,被杀。
人物简介
【生卒】:?—1512 【介绍】: 明绥德卫人。出身士伍,积功为协守延绥副总兵。正德六年,率部镇压中原义军,进都督佥事。次年,在洛南与刘惠、赵燧部农民军交战,被杀。
人物简介
【生卒】:?—1512 【介绍】: 明顺天府文安人,别号赵疯子。县学生。正德六年从刘六起事,为其谋士。旋任刘惠部副元帅,改名怀忠,转战河南、山西、湖广等地。明都御史马中锡谋招降,不成。明年刘惠军南移,在应山兵败,被捕死。
人物简介
【介绍】: 明陕西兰州人,字济物,号幸庵。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势豪杀人,泽处以死。中贵祈免,不听。正德初,历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称。再迁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镇压刘六、刘七、赵燧等起事。始至,申明军法,将校畏缩当死,自此大小数十战,无不得胜。进右都御史。总督川陕诸军,镇压廖麻子、喻思俸等。进左都御史。经略哈密,以与王琼忤,又得罪钱宁,遂因经略不当被斥为民。世宗即位,起兵部尚书。未几,因前经略哈密事被劾夺职。隆庆初,复官。谥襄毅。维基
彭泽(1459年—1529年),字济物,号幸庵,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洮府兰州(今甘肃省兰州市)人,军事将领。官至兵部尚书。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出为直隶徽州府知府,任内赏识礼遇生员唐皋,后来唐皋考中状元。正德初年,改任真定府知府,为政严明。升任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均已威猛而著称。升任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改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抚。当时刘惠、赵燧在河南叛乱,命彭泽与咸宁伯仇钺进剿,连续数十次战役后,平定。后晋升为右都御史、太子少保,荫子锦衣世百户。替代洪钟总督川、陕诸军,讨伐四川廖麻子、喻思俸叛军。平定后,不久,内江、荣昌贼乱再起,之后他转移征讨,平定后升任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其再三请求归还后,得到批准;但未离开时,恰逢土鲁番佔据哈密,逮捕忠顺王速檀拜牙郎离去,并索要金币。总制邓璋、甘肃巡抚赵鉴等上报,请求派遣大臣经略。大学士杨廷和等一同举荐彭泽。彭泽因为久居战场早已生厌,请求归乡引病辞职,并推举邓璋、咸宁侯仇钺可继任。明武宗下诏书慰问勉励,方才赴任陕甘总督。为抵达后事平,遂归还处理都察院事。当初,兵部尚书一职位缺,廷臣举荐彭泽,但王琼得到,且私下诋毁彭泽。言官多弹劾王琼,于是两人有矛盾。彭泽又时常辱骂钱宁,王琼告诉钱宁,但钱未听信。王琼于是邀请彭泽喝酒,并在屏间藏匿钱宁,挑拨彭泽喝醉并辱骂,使得钱宁听到。当时恰逢蒙古入侵宣府,廷臣商议以许泰率领部队进攻,彭泽总制东西两边军务。诏书刚下,罢免许泰,又不命彭泽总制,唯独派遣提督率领两个游击部队六千人,意以困住彭泽。彭泽于是上奏派遣成国公朱辅,恰逢蒙古撤军,彭泽归还梳理都察院事。当初写亦虎仙私下与土鲁蕃酋速檀满速儿勾结,而彭泽最初不知而派遣。满速儿以城印来归降,留下速檀拜牙郎等人。写亦虎仙再次出使并私通满速儿,准备进占肃州。当时,彭泽已经离开,赵鉴也离去,李昆担任甘肃巡抚,他顾虑有变,在甘州扣留人质,并驱逐写亦虎仙出关。满速儿听后大怒,再次进占哈密,并分兵进攻沙洲,亲自率万余骑兵进犯嘉峪关。游击芮宁与参将蒋存礼抵禦,芮宁率领七百部队在沙子坝遇到敌军,后兵败阵亡。满速儿遂屠城杀掠。明武宗再次诏彭泽提督三边军务。恰逢副使陈九畴称因为逮捕使者而使得内应绝,于是再次请求和议。于是撤销彭泽出兵,彭泽乞求归乡。此后,王琼追论嘉峪关战败,而钱宁从中参与,而大学士梁储等坚持反对,于是事方止。王琼仍然坚持追论彭泽事,李昆、陈九畴一同被逮捕追论。彭泽被贬为民、李昆被罢免官位,陈九畴除名。明世宗继任后,钱宁事败,王琼亦得罪。御史杨秉中请求召回彭泽,随即起用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侍经筵、奉敕提督团营军务。李昆、陈九畴两人亦恢复官职。嘉靖元年(1522年),彭泽对军队官员进行改制,淘汰锦衣卫所等官员,从而招致大量积怨。言官交相弹劾,仍然加少保,赐敕乘传归。当时锦衣百户王邦奇亦诋毁彭泽,称哈密之事,是因为彭泽贿赂土鲁番求和而导致,言语涉及杨廷和、陈九畴等。因此张璁、桂萼遂逮捕陈九畴戍边。而彭泽亦被夺职为民,家居郁郁而卒。隆庆初年,恢复官职,谥襄毅。
人物简介
【介绍】: 明江西宜春人,字德资。成化十四年进士。历知松阳、上海二县,治行第一。累迁浙江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正德间曾会同彭泽镇压刘惠、赵燧等农民起事。后谢病归。卒年八十五。
人物简介
【生卒】:1488—1562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惟仁。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嘉靖时历官礼科给事中,屡上疏论事,言词切直,往往不被纳。六年,锦衣百户王邦奇诬讦杨廷和、彭泽等,言上书力争。帝怒,亲审于午门,言备受酷刑,断一指,卒无挠词,狱亦以解。后累官湖广参议。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维基先生字惟仁。年十六为诸生,即开门授弟子经。中进士,以行人使于代。王故好学,闻先生名重,因从受易,且疏留,使授代诸生经。其高弟后多为名臣。先生甫复命而代乱,王出奔,上再使往安,代王得归国。迁礼科给事中。时议崇兴献,礼既定,复有进世室之说,即抗疏言:陛下考献帝而祀之观德殿,明亲亲也,不复跻于太庙以干正统,明尊尊也。斯协诸义而协者也。献帝虽有圣德,非若周文武之兴王创业也,而欲袭世室名,舛矣。我太祖、太宗既正祀世室,而复参以献帝,可乎?若以献帝为所自出之帝,是前无祖宗也。以献帝为祢而宗之,是近无敬毅也。诸所云云,俱为不经。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之言,而今乃纳署丞何渊之言;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而今乃咈书之后议,臣不知其何说也。臣非不知陛下顺旨则喜,逆旨则怒,不逢喜而逢怒,岂臣之情?但义有不可,即殒首阙下,臣必不敢奉诏。未报。凡三疏争之会。廷臣亦多谏者,事得已。他如谏张璁不可为兵部侍郎,谏璁、萼不可典两都乡试,谏杨一清不可召还内阁,因天变极陈六科失职,致用人行政颠倒。已又独为杨公廷和讼冤曰:先帝晏驾时,江彬挟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内外汹汹。元辅杨廷和不爱其死,用密谋诛之,顷刻间寻定大计,以伦序迎立陛下。此社稷之勋,非止开国佐命者也。即使有罪,尚当十世宥之。今以奸人之言,既褫其爵矣,又逮其子若婿矣,乃又听百户王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诬为蜀党。圣明之朝,何意忽有此举。臣谓若编修叶桂章辈唯有自愤无辜,非缢则刎耳。至言费宏、石瑶之阴,私曾无左證,岂小人之言必可听,大臣之行必尽可疑耶?唯陛下裁察,不以无藉暧昧之词,辱陷社稷重臣,为圣世大累。书奏,上大怒,刑鞫于午门,至折指终不易词,谪判宿州。以知溧阳,三迁至吏部郎,稍稍起矣,而忌者倾之。再谪知彝陵州,三迁至湖广参议,又稍稍起矣,而忌者复倾之,竟落职归。先生所在有治行,溧阳、夷陵皆为生立祠。初在蜀,传恩诏至,有曰:唯议礼诸臣不赦。先生题诗驿亭志感,读者洒泪。次宿一驿,梦有客绿衣相迎曰:忠良亦来此耶?次日询之,即编修叶公桂章,就逮自缢处。盖先生前疏,所云其人必感愤自杀者也。年七十五,卒于家,郡人称其居曰忠谏里。所著集行世。读先生疏草,忠愤之气塞于两间,而其诗宛秀明丽,几近子房之貌。余既录诗十三首,复采其佳句,曰:月落明渔火,风轻稳钓舟。曰:短竹生幽响,高松落午阴。曰:沙寒稀荻雁,木落露松虬。水涨鸥移渚,芹香燕猎泥。曰:孤舟虚白日,双鬓落青丝。并足传也。
杨言,字惟仁,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曾任给事中,以敢于直谏闻名。官至湖广参议。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举人,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杨维聪榜进士。授行人。嘉靖四年(1525年)擢礼科给事中。数日后即上书痛陈朝廷弊端,世宗以“无中生有”斥责之。同年,光禄署丞何渊请求扩建宗庙,祭祀世宗生父兴献王,杨言与诸臣抗争,不被采纳。杨言又上书指陈利害,言辞激烈。嘉靖六年(1527年),锦衣百户王邦奇借事诬陷杨廷和、彭泽、费宏等,将兴大狱。杨言再次抗疏,斥责王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世宗大怒,将杨言收押,并在午门亲自审问。杨言备受刑讯,折断一指,却毫不屈服。世宗命下五府九卿继续审议。但兴大狱之事也不了了之。杨言被贬为宿州判官。迁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又因事谪守夷陵。累官湖广参议。《明史》有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