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灵素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人。
始学儒,自言遇许逊,得道术,出游嵩山,能言人未来之事。
徽宗召见,赐号冲隐处士,进封通妙先生。
献议九鼎神器不可藏于外,乃于禁中建阁贮之。
后为道士林灵素陷害,下狱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9—1128 【介绍】: 宋婺州义乌人,字汝霖。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历任州县官,颇有声绩。钦宗靖康元年知磁州,修缮城械,招募义勇,阻金兵南下。康王赵构开大元帅府时,以副元帅入援京师,孤军奋战,获开德、卫南之捷。高宗建炎元年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尹,招集王善、杨进等义军,联络河北八字军,拔岳飞为统制,屡败金兵。先后上二十余疏,请高宗还都以图恢复,每为黄潜善等阻抑,忧愤成疾,临终大呼“过河”者三而卒。谥忠简。有《宗忠简公集》。
全宋诗
宗泽(一○五九~一一二八),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因廷对极陈时弊,被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历知龙游、胶水、莱州、掖等县,通判登州。
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管勾南京鸿庆宫,因忤林灵素落职。
未几起监镇江酒税,迁通判巴州。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知磁州,寻擢河北兵马副元帅。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知青州,改知开封府、京城留守。
二年病危,连呼过河三声,卒于任,年七十。
谥忠简。
宗泽是著名的抗金将领,遗著由后人编为《宗忠简公集》八卷,诗以《两宋名贤小集·宗忠简诗集》收录较多。
事见宋王柏《鲁斋集》卷一四《宗忠简公传》,《宋史》卷三六○有传。
宗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校以清咸丰宗三益堂重刻《宗忠简公集》(简称咸丰本)。
新辑集外诗及校本多出底本的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七九三
宗泽(一○五九——一一二八),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登元祐六年进士第,授大名馆陶尉,历宰衢州龙游、晋州赵城、莱州掖等县,通判登州。靖康元年,擢知磁州。会康王赵构赴金求和,途经磁州,泽劝止之,遂回相州。奉诏以副元帅从康王入援,所至皆捷。高宗即位,除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改知青州,徙开封府。寻除延康殿学士、东京留守,兼开封尹。泽力为战守之备,又联络河北义军,识拔名将岳飞,累挫金兵。时高宗驻跸江南,泽亟请回銮,以安民心、振士气,以图中兴。表疏凡二十馀上,惜为奸臣所抑,壮志未酬,忧愤而卒。时建炎二年七月,年七十,谥「忠简」。著有《忠简公集》。见《宋史》卷三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子骏,号樵风。
傅墨卿从弟。
徽宗政和五年进士。
为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因不从方士林灵素授符箓被谮,出为蒲圻县丞。
高宗初,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徙知婺州。
召拜秘书少监,寻权户部侍郎。
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
有《樵风溪堂集》、《夏小正戴氏传》。
全宋诗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除辟雍正,改婺州州学教授,迁国子正。丁忧服除,召为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被谮,出为鄂州蒲圻县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四年,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寻移婺州(同上书卷三一、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试秘书少监,权尚书吏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同上书卷四八、五○)。二年,充徽猷阁待制,为都督府参谋兼权知建康府(同上书卷五三、五八)。六年,试中书舍人兼权户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二)。事见宋《嘉泰会稽志》卷一五。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八二○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甲科,宣和中累迁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建炎中,召为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充浙东防遏使。除直龙图阁、知越州,改婺州。进秘书少监,权户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加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绍兴二年,落提举洪州玉隆观。六年,充都督府参谋官,复集英殿修撰,进中书舍人。七年,加给事中,兼史馆修撰。八年,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卒。著有《樵风集》六十卷、《奏议》十五卷、《西掖制诰》三卷、《夏小正戴氏传注》四卷(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七○、职官三九之一、职官四○之八、职官七○之一○、选举二○之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二九、三一、五八、五九、一○○、一○二、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嘉泰会稽志》卷一五。
宋登科记考
字子骏,号樵风。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政和五年省元,终给事中兼史馆修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18 【介绍】: 宋江州德安人,字辅道。
王韶子。
好学,工词章。
登进士第。
累官校书郎。
好延道流谈炼丹修仙事。
为徽宗所召,约某日即内殿致天神,为林灵素所陷,术不验,下大理狱弃市。
全宋诗
王寀(一○七八~一一一八),字辅道,号南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韶子。
登第,至校书郎。
因病迷惑,好神仙道术,徽宗重和元年为林灵素所陷,下狱弃市,年四十一(《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二三)。
有《南陔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今录诗十六首。
全宋文·卷三三五二
王寀(一○七八——一一一八),字辅道,号南陔,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韶子。
好学,工词章,登进士第。
政和中知陕州,坐与张怀素案干连,除名勒停免编管。
后复官,至兵部侍郎。
好延道流谈丹砂神仙事,自言天神可祈而下。
徽宗召之,约某日即内殿致天神。
林灵素沮格之,术不验,下大理狱弃市。
时重和元年,年四十一。
绍兴中追复原官。
著有《南陔集》一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七、职官六八之三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六,《东都事略》卷八二,《宋史》卷二○八及三二八本传,《宋史新编》卷八二。
释道琛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五四
道琛(一○八六——一一五三),俗姓彭,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年十八受具戒,学于息庵。会高宗幸温州,建资福院,丞相吕颐浩以道琛应诏。前后三坐道场,化缘不衰。晚主南湖,为第八代祖师。绍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八。谥曰圆辩。见《补续高僧传》卷三,《释门正统》卷七。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道琛。
温之乐清彭氏子。
母梦紫气萦身而生。
年十八具戒。
学教于息庵。
微言妙旨。
一闻便领。
归乡弘法。
适高宗幸永嘉。
有旨。
林灵素故居。
为资福院。
丞相吕颐浩。
以师应诏。
凡前后三坐道场。
化缘不衰。
于禅定中。
见四明垂示。
行法华忏。
感普贤放光。
自是慧辩益进。
一日讲至六罗汉义。
学者请说。
斥之曰。
小乘法相。
说之何益。
当为说经王义。
联翩三日。
一语无重。
以绍兴二十三年示寂。
说偈曰。
唯心净土。
本无迷悟。
一念不生。
即入初住。
谥曰圆辩。
师高德硕行。
与雪窦大圆。
育王谌二禅师。
为道交。
二老深敬之。
实有以动之。
不徒辩说而已。
师居山匮粮。
尝以僧伽梨。
质米于市。
夜见流先煜煜。
送还光乃已。
苦无水。
指工凿之。
泉随凿涌。
乐清江岸。
每以颓倒为患。
咸谓鬼物所衅。
师为神授戒。
后遂凝然无恙。
其将主南湖也。
门人清顺。
梦延庆诸祖来谒。
侍者持位图于傍。
而缺第八。
顺指问之。
对曰。
汝师将补其处。
及后居南湖。
果第八世。
噫。
岂偶然哉。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道琛,赐号“圆辩”。
姓彭氏,乐清人也。
母梦紫气萦身而生,年十八具戒,初学律仪,未几,去从息庵于法明,微言妙旨,一闻便领。
后至南湖依圆照,既归乡,出主广济,十二年迁广慈。
宋建炎三年,车驾幸永嘉,有旨以林灵素故居为资福院,丞相吕颐浩以琛应诏。
尝以僧伽黎质米于市,夜见流光煜煜,旦即奉还。
山居无水,指工凿井,得古砖,有天康字,泉涌其下。
尝专修念佛三昧,忽感悟曰:“唯心净土,一而已矣。
良以弥陀悟我心之宝刹,我心具弥陀之乐邦。
虽远而近,不逾一念。
虽近而远,过十万亿。
譬如青天皓月,影临万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水月一际,自然照映。
”偶于定中见一老宿,顾谓之曰:“吾四明也。
”便惊,喜作礼曰:“琛于一家习气法相,未能通达,乞垂指教。
”尊者首肯之。
及觉,心地豁然,自是言教观者皆禀为正则。
宋绍兴十二年,圆照退老,举琛以代,寺经虏寇焚荡之馀,琛诚心感格,施者自归。
岁月之间,栋宇悉备。
因行法华三昧,感生异光,慧辩益弘。
郡大旱,请祷雨,琛以时政苛猛为言,守大感寤,出囚徒数百人,是夕大雨。
有久病,为说法施食,病多愈。
与雪窦大圆禅师道交最深。
尝为说经王义及六即义,联翩三日,一语不重。
绍兴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集众讽经,昼夜不绝。
众闻异香盈室,乃沐浴更衣,书偈曰:“唯心净土,本无迷悟。
一念不生,即入初住。
”令讽《安乐行》,未终,嗒然坐亡。
留龛弥月,颜体如生。
葬于崇法塔侧。
释法道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五○
法道(一○八六——一一四七),初名永道,俗姓毛,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人。初依真戒大师安恭出家,继趋京师业唯识百法。政和三年,选补右街香积院住持。五年,赐号宝觉大师。宣和元年改佛法,以佛为金仙、僧为德士、寺为宫观,法道上疏力争,其言直甚。帝怒,黥流舂陵。建炎中,召赴临安。绍兴元年,高宗召见,嘉其强直,改名法道,特赐号宝觉圆通法济大师,俾住大中祥符寺。次年,迁住庐山东林寺。绍兴十七年卒,年六十二。见《佛祖历代通载》卷一九,《人天宝鉴》。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法道。
旧名永道。
顺昌毛氏。
出家宗唯识百法二论。
又受要天总持三藏密咒轨。
及传圆顿戒法于圆照师。
咸得其要。
政和中赐椹衣。
主左街香积院。
赐号宝觉。
林灵素以左道罔上。
宣和初诏改僧为德士。
服冠巾。
天下从之无敢后。
师独毅然抗诏。
黥流道州。
后七年还僧。
建炎三年赐圆通法济号。
绍兴间赐对。
上面命欲为之去其涅迹。
师曰。
虽感圣恩。
然先皇之墨不忍除也。
上曰。
这僧到老倔强。
计自便。
故事。
道场僧左道右。
崇观以来遂易旧制。
师不能平。
诣朝廷。
与道士刘若谦论辨。
卒获改正。
十七年秋。
说偈端坐而化。
茶毗。
舍利无数。
建塔九里松。
赞曰。
维古至人  为法亡身  身既亡矣  涅奚足云 蛮乡瘴重  黼座恩新  等视无碍  太虚浮云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永道。
顺昌毛氏子也。
出家。
宗唯识百法二论。
又受西天总持三藏密法。
及传圆顿戒法于元照师。
咸得其要。
政和中。
赐椹衣。
主左街香积院。
赐号宝觉大师。
林灵素以左道罔上。
宣和初。
诏改僧为德士服冠巾。
天下从之无敢后。
师独毅然抗诏。
上书曰。
自古佛法。
未尝不与国运同为盛衰。
魏太武崔浩。
灭佛法。
未三四年。
浩竟赤族。
文成大兴之。
周武卫元嵩。
灭佛法。
不五六年。
元嵩贬死。
隋文帝大兴之。
唐武宗。
赵归真。
李德裕。
灭佛法。
不一年。
归真诛。
德裕窜死。
宣宗。
大兴之。
我国家太祖太宗列圣相承。
译经试僧。
大兴佛法。
成宪具在。
虽万世可守也。
陛下。
何忍一旦用奸人之言。
为惊世之举。
陛下。
不思太武见弑于阉人之手乎。
周武为铁狱之囚乎。
唐武受夺寿去位之报乎。
此皆前监可观者。
陛下何为蹈恶君之祸。
而违祖宗之法乎。
书奏。
上大怒。
命下黥流道州。
蔡京。
从容为上言曰。
天下佛像。
非诸僧自为之。
皆子为其父。
臣为其君。
以祈福报恩耳。
今大毁之。
适足以动人心。
恐非社稷之利也。
上意。
为之少回。
未几。
灵素事败。
放归赐死于道。
复教。
师量移近郡。
寻得旨放回。
敕住昭先禅院。
赐名法道。
以旌护法。
师之谪道州也。
郡守僚属。
皆先梦佛像荷枷入城。
既而师至。
皆善待之。
时军民多病。
师咒水饮之。
无不愈者。
求者益多。
乃为沼于营中以咒之。
师既还。
道人如失恃怙。
及二帝北狩。
康王即位。
东京留守宗泽承制。
命师住左街天清寺。
补宣教郎总管司。
参谋军事。
为国行法。
护佑军旅。
师往淮颖。
劝化豪右。
出粮助国。
军赖以济。
后奉诏随驾。
陪议军国事。
上欲加以冠冕。
师力辞。
诏加圆通法济大师。
一日上从容谓师曰。
上皇为妖人所惑。
毁师形服。
朕为师去此黥涅。
师对曰。
上皇御墨不忍毁除。
上笑曰。
此僧到老倔强。
乃敕住庐山太平禅寺。
故事道场僧左道右。
崇观以来。
遂易旧制。
师不能平。
诣朝廷论辩。
卒获改正。
绍兴五年。
大旱。
诏师入内祈雨。
结坛作法。
以四金瓶。
各盛鲜鲫。
噀水默祝。
遣四急足投诸江。
使未回而雨已洽。
上大悦。
赐金钵。
上以国用不足。
敕天下僧道。
纳清閒钱。
师致书于省部。
极论其非。
伤大体而阻善化。
言虽不行。
势亦少戢。
绍兴十七年秋。
说偈。
端坐而化。
阇维。
舍利无数。
塔于九山九里松。
刘安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121 【介绍】: 宋徽宗妃。
本酒保家女。
内侍杨戬誉其美,召入宫。
由才人进至淑妃。
政和四年加贵妃。
天资警悟,解迎意合旨;雅善涂饰,每制一服,外间即效之。
林灵素以技进,目为九华玉真安妃,肖其像于神霄帝君之左。
卒谥明节和文,追册为皇后。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朱广汉,和州(今安徽和县)道士,曾冒雍孝闻之名走江淮间。
宣和初至京师,得幸,徽宗谓其人可及林灵素之半,赐姓名朱广汉(《梁溪漫志》作木广漠)。
高宗绍兴中寓会稽之天长观。
事见《玉照新志》卷一。
今录诗二首。
费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乌程人,字如川。
登进士第。
少从学胡瑗。
后直史馆。
以辟林灵素,忤帝意。
时朱勔进花石纲,言湖州多奇石,若争之,遂见黜。
高宗时起直院学士,充崇政殿说书。
因荐李纲、宗泽忤汪伯彦,弃官归里。
卒谥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