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腊

相关人物:共 61 位
共 6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詹良臣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20 【介绍】: 宋睦州分水人,字元公,或作元功,一字唐公。
举进士不第,以特奏名补处州缙云县尉。
方腊军攻处州,良臣率弓手数十百人御之,被俘处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0—1121 【介绍】: 宋婺州浦江人,字德循。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历通判越州,至校书郎。
徽宗崇宁初,为殿中侍御史,劾曾布援元祐旧党,挤绍圣忠贤。
迁侍御史,进中丞,请治元符末大臣废刘后事,韩忠彦、曾布、李清臣、黄履等皆坐贬。
助蔡京取青唐议,籍元祐党。
屡为言者所疏,以述古殿直学士致仕。
方腊攻占婺州,逃奔兰溪,为方军所杀。
全宋诗
钱遹(一○五○~一一二一),字德循,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
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洪州推官。
累迁越州通判。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提举荆湖北路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三二)。
徽宗崇宁初,为殿中侍御史。
劾曾布,进中丞。
踰年,知颍昌府,改滁州,徙宣州。
五年(一一○六),知秀州(同上书职官六○之一八),以事屏居婺州十五年。
宣和三年,为方腊所杀,年七十二。
宋史》卷三五六、《敬乡录》卷三有传。
全宋文·卷二五九四
钱遹(一○五○——一一二一),字德循,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
熙宁九年中进士甲科,调洪州推官,累迁通判越州,至校书郎。
徽宗立,擢殿中侍御史,出提举湖北常平。
崇宁元年,召为都官员外郎、殿中侍御史;二年,迁工部尚书兼侍读;三年,以枢密直学士知颍昌府;四年,徙宣州。
复为工部尚书。
大观二年,以述古殿直学士致仕。
宣和三年,方腊陷婺,遹奔兰溪灵泉寺,被杀,年七十二。
宋史》卷三五六有传,又见《浦阳人物记》卷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21 【介绍】: 宋密州高密人,字元功。
急义好施。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
知柏乡县,有能声。
徽宗崇宁初擢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
因星变上疏“去冗官”、“容谏臣”等十事,徽宗听纳,迁侍御史。
西师失利,敕蒙逮治五路将帅十八人,蒙申理释之。
大观四年同知枢密院,进尚书左丞。
政和六年除中书侍郎。
与蔡京不协,七年罢知亳州。
宣和三年建言招抚宋江,以讨方腊,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
谥文穆。
全宋文·卷二七○五
侯蒙(一○五四——一一二一),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山东高密)人。元丰八年进士,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擢殿中侍御史。因星变上疏言十事,徽宗听纳。历户部尚书、同知枢密院,进尚书左丞、中书侍郎。罢知亳州。旋加资政殿学士。宣和三年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穆。《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26 【介绍】: 宋开封人,字道辅,一作道夫。
宦官。
少出李宪门,为供奉官,因善迎合得徽宗宠。
与蔡京相勾结,京为相,被荐监西北边军,以功迁武康军节度使。
政和元年,使契丹还,拜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骄恣专横,百官切齿。
宣和三年镇压方腊起事,进太师。
四年,攻辽败,密使人往金求援,赂金以换取檀、顺、景、蓟四城。
金兵南侵,以河北宣抚逃归汴京。
时钦宗已受禅,命贯为东京留守,贯不受命,随徽宗南逃。
钦宗即位,谪窜英州,未至,诏数其十大罪,斩首于南雄。
全宋文·卷二七○四
童贯(一○五四——一一二六),字道辅,一作道通,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始出李宪之门,性巧媚,自给事宫掖,善测人主意。
与蔡京游,京既相,用兵青唐,贯为监军,复四州,擢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未几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累迁武康军节度使。
政和初,进检校太尉,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签书枢密院事,进领院事。
宣和中,方腊起事,改江浙淮南宣抚使。
北伐之役起,宣抚河北、燕山。
以复燕之功,封广阳郡王。
靖康元年,金人南侵,贯奔入都,钦宗窜之英州,未至,诏数其十大罪状,诛之,年七十三。
见《东都事略》卷一二一,《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二、一三,《宋史》卷四六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24 【介绍】: 宋临安人,字中道。
吴越王诸孙。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为睦州推官。
徽宗时知庆州,筑城堡包地万顷,纵民耕种,岁得粟数十万。
徙知延安府,在任五年,屡上章陈童贯宣抚陕西所为害,贬永州团练副使。
方腊起事时,起知宣州,以置办军需有功,进龙图阁学士。
卒谥忠定。
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钱即(一○五四——一一二四),字中道,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吴越王诸孙。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授安州司理参军。累官显谟阁直学士,知延安府。政和初,童贯宣抚陕西,行均粜法,即上疏极陈其害,坐是贬永州团练副使,数月,复徽猷阁待制,除知兴仁府。政和五年春,提举杭州洞霄宫。后以正奉大夫致仕。宣和六年三月卒,年七十一,谥忠定。见杨时《钱忠定公墓志铭》(《龟山集》卷三三),《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有附传。
彭汝方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6—1121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宜老。
彭汝砺弟。
以荫任荥阳尉、临城主簿。
汝砺卒,弃官归葬。
丰稷留守南京,辟为司录。
徽宗宣和初,通判衢州,有治状,擢知州事。
三年,守孤城抗拒方腊,城陷死。
谥忠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5—1126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字仲源。
武选登第。
善射,名震辽、夏。
历知宁化军、丰州,提点河东刑狱,知沧州、岷州。
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修渠引水以兴农业,得良田二万六千顷。
参预镇压方腊起事,擢浙东、西都黔辖。
迁燕山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候。
任河东河北制置副使以阻南侵金兵,溃归京城,背城拒战,死于阵。
全宋文·卷二九一六
何灌(一○六五——一一二六),字仲源,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擢府州、火山军巡检。徙知宁化军、丰州,改熙河都监。历提点河东刑狱、西上閤门使、威州刺史、知沧州、岷州、河州,提举熙河兰湟路弓箭手。童贯用兵西边,加吉州防禦使,知兰州,拜廓州防禦使。宣和初,罢为淮西钤辖。迁同州观察使,浙东、浙西都钤辖。改知易州,迁宁武军承宣使、燕山路副都总管,加龙神卫都指挥使。金兵南下,拜武泰军节度使、河东河北制置副使。靖康元年正月,驻扎滑州,临阵溃逃,致使金兵直驱京城。后受命死守西隅,死于阵,年六十二。《宋史》卷三五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期(一○六六~一一三七),字友约,祖籍洛阳(今属河南),其父赵寓迁居亳州(今安徽亳县)。
赵普四世孙。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官机宜检详文字,除秘书郎。
徽宗立,累迁光禄少卿、国子祭酒。
宣和二年(一一二○),除尚书丞,迁兵部尚书。
三年,以镇压宋江、方腊封武功伯。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冬,奉敕为江南宣抚使督诸勤王兵入援。
高宗即位,以卫尉少卿进封河南郡公。
自亳护驾南迁,侨居缙云。
绍兴七年卒,年七十二。
谥忠简。
著《九望》、《九怨》,大抵皆忧国悯世之意,已佚。
事见《五云赵氏宗谱》卷一八《赵忠简公言行录》、《摘芳外集·宋故银青光禄大夫卫尉少卿河南郡公墓志》。
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7—1127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仲偃。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为陕西转运使,擢中大夫、集英殿修撰。
夏人攻震武,韐摄帅鄜延解其围。
知越州,败方腊义军于城下。
召为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徙知真定府、建州,改福州,复守真定。
靖康难,遣使金营,金人诱其降,酌酒自缢。
谥忠显,追封魏国公。
全宋诗
刘韐(一○六七~一一二七),字仲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调丰城尉、陇城令。迁陕西转运使,擢集贤殿修撰。徽宗宣和初,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四年(一一二二),召为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五年,知建州,改福州。寻知荆南。复守真定。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充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继除京城四壁守禦使。京城不守,遣使金营,金人欲用之,不屈,于靖康二年自缢死,年六十一。高宗建炎初赠资政殿大学士,谥忠显。事见《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宋史》卷四四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刘韐(一○六七——一一二七),字仲偃,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绍圣初进士及第,调丰城尉、陇城令。随王厚经营熙河,为转运使,继为鄜延帅,以奇兵解夏人之围。乞奉祠,拜徽猷阁待制,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徙真定、建州、荆南府,再知真定府,任真定府路宣抚副使。金人围京师,召为京城四壁守禦使。遣使入金营,金人欲官之,沐浴更衣,自缢而死。时靖康二年正月,年六十一。追谥忠显。见宇文虚中《刘公神道碑》(《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五),《靖康要录》卷一五,《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处善。
曾孝广弟。
历官起居舍人、殿中监、户部侍郎,坐事累贬至安远军节度副使。
徽宗宣和二年,复为天章阁待制、知歙州。
方腊起兵青溪,孝蕴约敕郡内,分兵守厄塞。
移知杭州,时城已陷,单车至城下。
既克复,令军士勿枉杀。
以功加龙图阁学士。
卒年六十五。
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曾孝蕴,字处善,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公亮从子,孝广弟。
绍圣中,累迁起居舍人。
崇宁中擢为殿中监,以集贤殿修撰出知襄州,徙江浙荆淮发运。
召为户部侍郎。
徙工部,以显谟阁待制知杭州。
后贬安远军节度副使。
政和四年六月,复为集贤殿修撰。
宣和二年,复天章阁待制、知歙州。
论破方腊功,进显谟阁直学士,又加龙图阁学士。
卒,年六十五。
宋史》卷三一二《曾公亮传》有附传。
又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八。
共 6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