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方偕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夜坐
宋 ·
吕本中
广陵城中听夜雨,倒床不眠问更鼓。
西风万里卷长河,遍与淮山洗尘土。
淮南米贱鱼亦好,敢复摧颓叹羁旅。
重帘复幕懒相负,细字寒灯且如许。
漫如尔雅注虫鱼,更就篇章考
齐古
。
粗知俛首受寒饿,未暇着意寻豪举。
床头有酒不敢饮,况复闺门画眉妩。
故人此去今几时,亦有文字相撑拄。
东明县前济阳路,每一梦至犹能数。
少年不惮道里远,平生未省别离苦。
只今多病须已白,尚能呼渠醉而舞。
田园未还君可恨,岁月渐晚吾何取。
饥虫绕壁不自聊,尔独何情促机杼。
次周益公韵
其四
南宋 ·
楼钥
七言律诗
别驾归来自赣川,相迎方叹别经年。
为言相国珠玑语,寄问祠庭山泽仙。
妙句耸观亲盥手,满城争玩日骈肩。
退怜母子
方偕
隐,却恐虚名似此传。
遣兴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亲姻和睦妇儿佳,东海春风牧隐斋。
少日已嗟生太晚,衰年始信老
方偕
。
花如笋令香初炷,山似樊侯闼可排。
自古躬行能责报,晋公堂下植三槐。
题番阳蔡渊仲散木庵
元末明初 ·
徐尊生
蒙庄古达士,涉世熟忧患。
著书虽寓言,垂戒非诞谩。
有生勿为材,祗以身试难。
杞梓堪栋梁,何曾保枝干。
彼樗乃散木,匠石眼不看。
终然老山林,长将栎为伴。
年寿
齐古
椿,傲睨寒暑换。
青黄亦所天,岂异沟中断。
一篇三致意,恳恳义相贯。
浅窥勿深求,千载付浩叹。
就中一转语,妙处最宜玩。
既全曳尾龟,复杀不鸣雁。
万事贵无心,倚伏昧前算。
材与不材间,至理须剖判。
举似散庵人,笑齿为余粲。
题百谷半偈庵
明 ·
文肇祉
五言律诗
高人爱精洁,筑室学逃禅。
半偈题庵额,长斋坐佛前。
架头
齐古
帖,檐下起茶烟。
笔砚閒缘在,时还对简篇。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九
明末清初 ·
何吾驺
五言律诗
山川流景别,顷刻幻晴空。
客骑朝曦远,羁怀野望通。
吹篪流逸响,戴笠有孤踪。
朔雪
方偕
计,能无整旆同。
喜万季用职
方偕
弱士金吾亚叔博士至粤旅中感赠
明末 ·
黎延祖
七言律诗
吹角愁中初雁声,相怜相见不胜情。
虎头恨在归蒙诏,羊舌交存过穗城。
第宅已空唯拄剑,蓼莪虽废尚携籯。
与君同是流离客,聊赠穷途泪一倾
⑴
。
⑴ 尊公文忠公与先忠悯同殉节虔州,弱士昆玉从龙留滇南数载,始归南昌,兹特访侯文宗入粤,文宗为文忠公本房佳士,故三四句及之。
春从天山来 赠陆君旸
清 ·
董俞
白发花卿。
向梨花皓月,绿醑同倾。
宫商自谱,乐府新声。
骊珠一串分明。
看轻拢慢撚,掩抑无限深情。
正魂消,渐曲终人散,斗转参横。
当年禁廷宠召,喜子夜瀛台,天语峥嵘。
汉代延年,唐时幡绰,风流今古
齐古
。
旋南驰叱拨,春江路、蟾白螺青。
掩柴荆。
蒲团茗碗,蝶梦初醒。
挽梁章钜妻郑夫人联
清 ·
祝春熙
对联
千里蒪羹,
方偕
归隐,三间茆屋,幸免赁舂,卅八载鸿案相庄,痛半世钗荆,彤史遽亡贤德曜;
鉴鞶才思,葭末心钦,书带家声,兰猷耳熟,廿六年鲤庭陪侍,对后堂丝竹,绛帷望断老彭宣。
厅斋消夏
(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
其三
清 ·
黄家鼎
七言律诗
竞传唐俭是奇材
⑴
,局面翻新自主裁
⑵
。
露布已令神鬼泣
⑶
,玉书曾见凤麟来
⑷
。
棘门布置成儿戏,木子猖狂本罪魁
⑸
。
痛惜浃辰田海变,天心人事费疑猜
(作者注:「五月四日,道员李经
方偕
倭桦山资纪坐兵舰抵沪尾口外,将赉文台抚交割台岛,以民情汹汹,不敢登岸,唐公遂于十二夜内渡。」)。(施懿琳编校)
。
⑴ 作者注:「台湾巡抚邵公于甲午九月乞病去位,旨以藩司唐景崧署抚篆。唐公既受事,即徵调前台湾总兵吴光亮募旧部二千人号飞虎军,福建候补道杨汝冀募湘军千五百人,在籍道员林朝栋增土勇千五百人,副将黄义德募粤勇三千人,并东莞县之精于线枪者千馀人,又饬杨永年赴粤募著名海盗千人。自十月迄岁暮,成军者五十六营。至乙未春增至百四十营。又以地势分歧,改诸军为小队,以三百六十人为一营,综计全台土客新旧各军约三百数十营。全台岁入正杂各项计银三百七十馀万两,时藩库尚存银十六万馀两,旋奉部拨济银五十万两,郡绅林维源筹捐一百万两,民间公缴息借二十馀万两,南洋大臣张公奏请续拨一百万两,由南洋贷洋款项下划至上海道交付驻沪援台转运局道员赖鹤年、采办委员茅延年就近兑收,以故饷不告匮。」
⑵ 作者注:「台北于五月朔改民主国,绅民公制银玺,文曰『台湾民主国总统之章』,又制蓝地黄虎旗,推戴唐公。公乃立议院,檄在籍兵部主事邱逢甲为义勇统领、礼部主事李秉瑞为军务大臣、刑部主事俞明震为内务大臣、副将陈季同为外务大臣。道员姚文栋为游说使,诣京师当轴,沥陈建国情形。」
⑶ 作者注:「谓唐公所出告示及与泰西各国领事照会。」
⑷ 作者注:「闻四月二十八日迎银玺时,祥徵甚多。」
⑸ 作者注:「初立民主国,官绅声势甚壮,有淮军革勇李文魁于四月二十九日纠党劫杀抚标中军参将方良元,唐公不能置于法,反受挟制,予以兵权,民心由是瓦解。」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