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折可适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逍遥咏 其三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百法还丹数,玄门各自深(原注:同体异名,门门契道,皆遵正本,各达深渊。)
真空光似日,解脱本由心
迷惑终无应,精修重古今
循环岂暂息,七宝聚高岑
⑴ 原注:神仙至人,作事有法,约言百数,其轨甚多矣。
⑵ 原注:真空有象,象即虚无,类杲日之无私,同清光之烛物。
⑶ 原注:解诸缚著,脱除凡质,见真空境,得不由心矣。
⑷ 原注:先穷正道,方履玄途。岂宜攻彼异端,迷于妙理者。
⑸ 原注:仿先贤之绳准,遵今日之楷模,必在精纯凑乎灵域者矣。
⑹ 原注:子母互为于根本,阴阳交致于生成,功类循环,轮转无息也。
⑺ 原注:天地炉开,神丹功毕,贵同七宝,博济何穷矣。
筑著成都人姓刘,丹成蜕迹入罗浮。
琼楼数纸御书在,虚静先生已掉头。
皇天降衷于下民兮,曰三纲与五常。
自心身而家国兮,道无微而不彰。
古圣王之建极兮,敷五教以设防。
国有仁义之政兮,民趋礼法之场。
遵正道而不颇兮,若日月之行天。
世逾降而滋伪兮,胡人心之数迁。
异端纷其害正兮,路多岐而横穿。
蔓杨墨于周季兮,或神仙于秦汉。
尧舜不可作而治兮,孰明道之一贯。
逮永平之喜祸兮,迎竺法于西方。
架空虚以设教兮,根万世之膏肓。
报果之说惑人深兮,沦九法其谁伤。
绝人道于无为兮,遗君父于相忘。
兹夷狄之一法兮,空万有而寂灭。
小不济于一身兮,大无成于为国。
观楚英之酷好兮,竟无救于身戮。
车覆前而不戒兮,嗤梁武之复溺。
既为政于天下兮,复何资于冥道。
心慈悲于五戒兮,种福田于三宝。
屏牲牢而代面兮,哀庙享之不血。
弛政刑而无纪兮,纵吏民之骄恶。
释龙衮而缁素兮,身大舍而金赎。
日长斋而一食兮,学苦修于耆腊。
屈万乘而受戒兮,倾四海以趋服。
捐庶政于度外兮,每身侪于四众。
岂甘沦于夷教兮,实祸福之所中。
究厥心之始终兮,并同归于多欲。
心一萌于取国兮,灭四恩而禅夺。
利一动于受降兮,纳叛虏以阶乱。
所行之既与心异兮,孰收敛于畔涣。
佞臣谋国而不臧兮,来候景于江北。
授利器以长奸兮,媚盗贼以入室。
卒亲离而外叛兮,见金瓯之多缺。
才尘飞于寿杨兮,倏兵陷夫台城。
虽得失之自我兮,奈名辱而身倾。
动遭牵于人手兮,若匹夫之穷囚。
裁饮膳亦不自由兮,口思蜜其何求。
闭净居而长殂兮,听哀音之荷荷。
终不能借力于慈航兮,溺苦海之长波。
既结缘于三生兮,何不脱夫此穷。
嗟迷生而惑死兮,亦帝心之不聪。
养天下而卒馁兮,贻后人之深讥。
信祸福之非佛兮,世胡为乎归依。
讲仁王以应灾兮,彼之昏焉足非也。
念救苦以却兵兮,复无赖于解围也。
慨波漫而根固兮,孰高智而独违。
惟唐武之灭僧兮,与周宗之毁像。
然事末而不本兮,竟稂莠之潜长。
猗我王之首出兮,原万理之一性。
悬至明以烛邪兮,揭大公以为政。
培纲常于万世兮,续道统于千圣。
辟淫诐之惑人兮,无病道而干正。
改旧弦于鬻度兮,期反化于孝忠。
欣万姓之咸睹兮,共鼓舞于文风。
将见异教之绝根兮,绥万福于圣躬。
有完山之华胄兮,冠左海而跨立宗。
初谍乎神虎兮,浚流派之至赜。
逮文贞而施平度兮,世昭德而蹈矱。
懿吾祖之纯淑兮,纷独遭时之岩龉。
服经训而自励兮,仰先烈而增歔。
翊圣后而昌邦兮,謇纪脩而伦晰。
敷王礼之醇鬯兮,发羲爻之渊穆。
载骏烈于庭趋兮,济厥美而诒则。
咨余生之藐藐兮,汩蠢处乎横目。
既天质之卤莽兮,又闻识之謏约。
欲莹道而禔身兮,然蔽阂而罔迪。
古圣既已堙丧兮,焉遵正而矫忒。
时晻晻其幽暮兮,众樊然而循枉。
悯风教之不明兮,恫时俗之扰攘。
雕大朴而冒华兮,汩弱丧而不返。
舍中和之至道兮,日流趋乎悖乱。
譬乘舲而无维兮,凌洪波之浩汗。
云何余生之不辰兮,值斯世之衰叔。
惧世业之弛坠兮,虞性真之爽错。
忽不自料其愚鲁兮,思希圣而踔越。
阐方策而求通兮,从石师而取物。
物何微而弗格兮,理何深而弗抽。
察古今之明戒兮,谟圣哲之大猷。
潭思而力究兮,赅本剽而别臧否。
驾良騄于周行兮,执鞭筴而慎旃。
刻弘璧以成楮兮,羌不知其服廑。
匪仁义其曷程兮,匪文章其曷宣。
专纯嘿而弸中兮,指道岸而骎骎。
纗至德之瑶华兮,琢贞白以制琛。
洁余志之修姱兮,炳余衷之诚谌。
思搏搏而无极兮,恐霣绝而莫阶。
独烦瞀而湛怀兮,心潢洋而掣曳。
谅不契于今之人兮,无宁望古而炎逝。
知服膺乎前修兮,又何近夫污佞。
怀絓结而不释兮,欻神游而逖听。
頫眩湣而无所见兮,仰嵺廓而无所闻。
御百灵而戒途兮,搏众芳而丛身。
纷衙衙而阗阗兮,溯区外而遐循。
轙葩车之瑵茎兮,驷黄渠而骖白减。
遂舒节于旸谷兮,正东皇而不贰。
望太皞而道余思兮,云翳翳而炎起。
忿支祁之肆慝兮,锢脩干而莫救。
伟瀛海之浚灵兮,宁芥舟之足胶。
箕檀邈其靡诘兮,徒惄如其焉求。
吾将往乎南娭兮,历陆离而中休。
挹重华而访道兮,存火正而讯犹。
亮世夐而迹熄兮,焉乃逝而樛流。
汎濛汜之漭漭兮,骛意马而西浮。
树建木之高竿兮,曳宛虹之素斿。
集丹丘入白门兮,登阆风而俶余装。
遇戴胜而宿之兮,观玉女之舞跄。
虽婵嬛而非吾求兮,从含雷而背陵阳。
呵烛龙令照夜兮,指玄冥之矞皇。
忽矫首而东睎兮,日未暾于扶桑。
噏沆瀣之芳液兮,飧若木之露英。
寔芒黖而荒绝兮,匪道真之所周旋。
余轸而顾怀兮,靡紫绸而卷玄旄。
窥九渊而逐坟羊兮,与富媪乎相谋。
嗟背昭而就冥兮,又何可以宿留。
攀魁衡而上出兮,越岩嶅之嵚岑。
驭翩飘而夭矫兮,班轩轾而梢森。
邸余车乎帝之居兮,杳清澄而靓深。
虎豹狰狞以守关兮,余乃叫阍而撼铺。
列仙眷余色笑兮,奏六英而歌晨露。
聘瑶琨而载贽兮,邀玉皇乎璚府。
般将将而翼翼兮,洞余心兮骇余睹。
整冠褋而鞠跽兮,竭衷素而上注。
心聇聇而祷祈兮,冀或察余之深愬。
谇物理而缪戾兮,叩天道之杳茫。
省忧喜之倚伏兮,樛淑慝之抑扬。
皇乃揆余之中情兮,命余朝乎紫堂。
魂𣙤惘而砉欻兮,伏瑶戺而承昌。
辞曰:品汇之纠纷兮,道本一而不岐。
陶大钧而沕穆兮,运鸿枢而回斡。
诏斯民之最灵兮,首跂行与喙息。
苟饱煖而无教兮,乃人兽焉相敚。
夫孰非道而可道兮,孰非学而可晰。
故参三而赞化兮,逌至诚而不息。
繄羽鳞之飞潜兮,泉草木之荣落。
寔随化而炉锤兮,理无间于通塞。
克明物而察伦兮,乃成圣而浑然。
愚自暴而自弃兮,昧大本而惛焉。
夫吉凶之相袭兮,类狙公之朝暮。
荣与瘁其代序兮,损与益其同聚。
嗟配命而自求兮,著昭训于邹叟。
惟哆然而语命兮,恐言哤而理阔。
释氏泯色而合空兮,伯阳知白而守黑。
谅异端之乱正兮,匪大中之不偏。
孔赞谟于懿德兮,孟雅言夫性善。
夫惟物则与民伦兮,寔万古之彝常。
天鉴下而弗僭兮,视德否而灾祥。
彼颜窒而蹠乐兮,非景命之所经。
苟所存之卓尔兮,虽近踬而远延。
亮元化之纬繣兮,肆近智之昏阏。
由精义而入神兮,可砭顽而剖惑。
群嚣折乎圣言兮,万途归于一辙。
匪禹神而涂冥兮,岂昔丰而今啬。
识天衷之自有兮,验至理之不易。
帝在己而非远兮,奚有待于位寿。
膺灵训而惕若兮,砉洗心而咸辅。
忽反顾而自省兮,如大寐之一寤。
知无入而不自得兮,在循理而俟命。
不贞观而滞曲兮,乌自免夫听莹。
扁斲轮而凝道兮,丁游刃而化物。
咸役智于末技兮,匪取大于往列。
夷食薇而饿显兮,屣衮冕而树义。
展三绌而不渝兮,惇薄夫于千祀。
虽同跻乎圣域兮,亦未免夫执一。
惟象尼之巍巍兮,集大成而垂法。
盍钻仰而恪守兮,戒蟹心之弗一。
既览观乎大方兮,宜遵蹈乎成式。
尚睒天而睹畛兮,匪僭论乎述作。
斯内讼而自矢兮,诉来许而求质。
乱曰:圜包坱圠,融蝹蝹兮。
纷纶总䔿,函化醇兮。
机缄要妙,杳无倪兮。
阴摩阳荡,斡不济兮。
惟皇克仁,降明敕兮。
君子尽性,昭厥则兮。
葆灵启键,牖后觉兮。
闇然日章,正其谊兮。
天健川流,无豫怠兮。
主敬以直,义以方兮。
克复厥初,勔自强兮。
立本趣时,罔僭忒兮。
纯粹精白,绝瑕慝兮。
不显亦临,无厌斁兮。
按:赵友祥甫年未弱冠。大治词赋。能推演班张之旨。作百十馀韵。目以广幽通。无论命意之奥深。引物之宏博。其词致文锋。凛乎不可禦也。属余和之。不敢辞。为之效颦云。依其本韵。故韵语多不叶。丙午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