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宋眉州彭山人,字太古。师释令宗。善画佛道像,尤长于龙水。后蜀时隐居青城山。太宗淳化中张咏镇蜀,慕其画而终不可致。及咏还朝,知微始以画赠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介绍】: 宋惠州河源人,徙居增城。字并奭。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召试馆职,除校书郎。张泳帅蜀,辟知魏城。运米以济饥民,发药以疗疾疫,立乡校,课农桑,俗为之变。真宗咸平中辟知绵竹,卒于官。全宋诗
全粤诗·卷二一古成之,字亚奭,或称紫虚先生(清康熙《罗浮山志》卷五),惠州河源(今属广东)人。五代末避地增城(今属广东),尝结庐罗浮山。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淳化三年(九九二),除秘书省校书郎。张咏知益州,辟知魏城。真宗咸平五年(一○○二),再辟绵竹令。卒于官。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三有传。清光绪间,其裔孙辑成《倡南拾馀诗迹》一卷,并附伪托之降鸾诗。今录七首。
全宋文·卷一七二古成之,字亚奭,人称紫虚先生。本惠州河源人,五代末避地寄籍增城。结庐罗浮山,力学不倦,淹通群籍。宋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赴礼部试,有司奏以梁灏第一,成之第二。妒者忌岭南人居其上,暗投哑药于食,邀成之夜饮。次日胪唱,成之喑不能应,遂落第,而略无憾色,人服其量。端拱二年(九八九)成进士。初授真定府元氏县尉,改青州益都知县,为政以惠爱为本。淳化三年(九九二)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校书郎。以张咏荐,出知绵州魏城县。宋真宗咸平五年(一○○二),知汉州绵竹县,卒于任。有《古成之集》,已佚。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五、清王驹修康熙二十八年刊《河源县志》卷六有传。今存诗七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介绍】: 宋曹州济阴人,字庆之。登进士第。历池州推官,通判大名府。太宗召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累擢枢密直学士。代张咏知益州,在郡五年,遵咏条教,蜀人便之。进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仁宗时拜兵部尚书。素与丁谓善,谓贬,中正营救,坐贬。后迁礼部尚书。卒年六十余。谥康懿。
任中正(?——一○二六),字庆之,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进士及第,为池州推官,历通判邵州、濮州、大名府,召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擢监察御史、两浙转运使,判三司凭由司,出为荆湖转运使,历知梓州、益州、并州,权知开封府。大中祥符九年拜枢密副使,再进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仁宗即位,以营救丁谓,降知郓州,徙曹州。天圣四年八月卒,谥康懿。见《宋史》卷二八八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
人物简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