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宋漳州漳浦人,名植,以字行。陈景肃孙。理宗淳祐四年进士。督岭南兵马,尝以舟师应援帝炳,又驰檄诸蛮,图立宋后。闻张世杰覆舟,变姓名匿九侯山。临终,命葬海滨,谓死后犹可南望厓山。
人物简介
【生卒】:?—1275 【介绍】: 宋江陵人。少随父坚守合州有功。度宗咸淳末为东南第七副将。恭帝德祐初,上疏乞募兵御元军,授浙西添差兵马副都监,入平江,合张世杰兵战凤皇港,以功转三官。后守常州,元兵来攻,巷战被执,不屈而死。
人物简介
【生卒】:?—1277 【介绍】: 宋兴化军人,字瑟玉。文龙从子,一谓文龙从叔。恭帝德祐中以布衣诣阙,上攻守之策,不报。端宗景炎初,竭家资航海助张世杰赡军,部署宾客攻杀林华,复兴化。除知军事,令与世杰互为犄角,复泉、福二州。会元将唆都兵至,力战被擒,不屈而死。谥忠武。
人物简介
元诗选【生卒】:1238—1280 【介绍】: 元易州定兴人,字仲畴。张柔第九子。善马槊,能歌诗。世祖中统初,授御用局总管。三年,改行军总管,从征济南李璮。至元初,授顺天路管民总管,调大名。六年,以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领益都兵,从攻宋襄阳。十一年,从伯颜攻宋,以战功赐名拔都。十五年,授蒙古汉军都元帅,南下闽广,擒宋丞相文天祥于五坡岭。次年,破张世杰于厓山,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勒石纪功而还。旋卒。有《淮阳集》。
弘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公柔第九子也。中统初,授行军司马,以平济南李璮功,进顺天路管民总管,移守大名。六年,授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十一年,北兵渡江,弘范为前锋,长驱至建康。屡败宋师,上其功,改亳州万户。后赐名拔都,从中书左丞董文炳由海道会丞相伯颜,进次近郊,宋主上表降,师还,授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使。十五年,张世杰立广王炳于海上,授弘范蒙古汉军都元帅,往平之。十六年正月庚戌,由潮阳港发舶入海。辛酉二月甲申,战于厓山,宋师大溃,陆秀夫抱宋主炳赴水死,岭海悉平,磨厓山之阳,勒石纪功而还。十月入朝,未几疾作,端坐而卒,年四十三。赠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略。至大四年,加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延祐六年,加封淮阳王,谥献武。仲畴善马槊,颇能为歌诗,幼尝学于郝信使经,故属意文事为甚。邓侍郎光荐曰:公天分英特,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据鞍从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类楚汉烈士语。许治书从宣曰: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情性,而聊以见之吟咏。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冑者所能及。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人物简介
全宋诗【生卒】:1238—1279 【介绍】: 宋楚州盐城人,字君实。理宗宝祐四年进士。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元兵东下,扬州臣僚大多逃散,被调临安,任礼部侍郎。从益王赵是、广王赵炳走温州,与陈宜中、张世杰在福州立是为帝(端宗),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端宗死,复与世杰等立炳为帝,徙驻厓山,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抵抗元兵。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厓山破,负帝跳海而死。有《陆忠烈集》。
陆秀夫(一二三八~一二七九),字君实,盐城(今属江苏)人,徙居镇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十九。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庭芝制置淮东,擢参议官。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除司农寺丞、宗正少卿。二年,元兵迫临安、益、广二王走温州,秀夫追从之。益王立于福州,进签书枢密院事。卫王立,为左丞相。祥兴二年崖山破,负王赴海死。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宋史》卷四五一有传。全宋文·卷八三二六
陆秀夫(一二三八——一二七九),字君实,一字实翁,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人,徙家镇江(今江苏镇江)。宝祐四年登进士第。入淮南幕,擢淮东参议官兼提刑。德祐初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恭帝降元,二王走温州,秀夫追从之,与陈宜中、张世杰等立益王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景炎三年端宗殂,又与众共立卫王,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秉政,坚持抗元。祥兴二年三月,厓山兵败,秀夫杖剑驱妻子入海,抱幼君蹈水而死,时年四十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与权。理宗宝祐中与黄镛等上书攻丁大全,被削籍,拘管他州,时号为六君子。景定三年廷试第二。由绍兴府推官数迁监察御史,历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刑部尚书,依附贾似道。度宗咸淳十年,拜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恭帝德祐元年,奏乞正似道丧师芜湖之罪。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张世杰与元兵战而败,京学生攻宜中误国,遂去位。寻起为左丞相,因元兵至而宵遁回乡。复与陆秀夫、张世杰立益王为帝。景炎二年,广州失守后独走占城而不返。后死于暹国。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二年,除校书郎(同上书卷九)。四年,为浙西提刑。五年,迁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七年,筽福州。九年,除刑部尚书。十年,拜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进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井澳之败,走占城。元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复走暹,殁于暹。《宋史》卷四一八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八一六○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入太学,宝祐中与黄镛等上书劾丁大全,号「六君子」。登景定三年进士第。数年迁监察御史。历江东提举茶盐常平公事、浙西提刑、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知福州。咸淳十年自吏部尚书除签书枢密院事。德祐元年,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寻拜右丞相,迁左丞相。与王爚不合,罢,寻复为右相。元兵迫临安,宜中请迁都,太后不许,乃遁归温州。景炎元年,陆秀夫等拥二王入温州,复除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次年,逃入占城,后没于暹罗。《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人物简介
【生卒】:?—1279 【介绍】: 宋池州贵池人。理宗景定初,从吕文德于鄂州战,数有功。四年,复以守鄂功为吉州刺史。元兵至皋亭山,与张世杰等扶益、广二王出嘉会门,渡浙江去。厓山败绩,乘船而遁,为部下所杀。
人物简介
【介绍】: 宋广州番禺人。度宗咸淳四年进士。为连山尉,寻家居。端宗召权兵部侍郎兼广州转运判官。景炎三年,兼兵部尚书。枢密副使张世杰遣与凌震袭广州,兵败被执。宋亡不仕,以忧愤卒。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