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吕本中

相关人物:共 36 位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苏炳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邠州武功人,字季明,世称武功先生。
始学于张载,为其门人之隽秀者,后师事程颢、程颐。
哲宗元祐元年任邠州教授,后因吕大中荐为太常博士。
元符中,因上书忤当政意,被列元祐党人籍,编管饶州。
全宋文·卷二六七三
苏炳,字季明,世称武功先生,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宋会要辑稿》作邠州人)。
始学于张载,后事二程。
元祐末以吕大中荐,起布衣为太常博士。
坐元符上书,入邪籍,编管饶州,卒。
宋史》卷四二九《道学传》二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三四、职官六八之一、职官六八之四,《元祐党人传》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信民。吕希哲门人,学者称青溪先生。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分教长沙,改宿州教授。蔡京当国,召为宗正博士,不就,复为楚州教官。卒年四十。有《青溪类稿》、《论语直解》。
全宋诗
汪革,字信民,临川(今属江西)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清同治《临川县志》卷三六)。教授长沙、宿州。蔡京当国,以周王宫教召,不就,复为楚州教授,卒,年四十。有《青溪类稿》(同上书卷四二),已佚。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九五八
汪革,字信民,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登绍圣四年进士第,执教于长沙、宿州、楚州。
蔡京当国,欲得名士附己,以周王宫教授召,辞不就。
年四十卒。
革为吕希哲所知,与其孙吕本中尤莫逆,而一时名士如张耒、陈瓘皆爱敬之。
傍溪筑室,名青溪堂,学者因称青溪先生。
著有《青溪类稿》、《论语直解》行世。
见《新安文献志》卷七七《青溪汪先生革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3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无逸,号溪堂。博学工文辞。从吕希哲学。屡举进士不第,以诗文自娱,为黄庭坚所称赏。尝作胡蝶诗三百余首,人称谢胡蝶。有《春秋广微》、《樵谈》、《溪堂集》、《溪堂词》。
全宋诗
谢逸(一○六八~一一一二),字无逸,号溪堂居士,临川(今属江西)人。
少孤,博学,工文辞。
以咏胡蝶诗三百首知名,人称谢蝴蝶。
屡举进士不第,以布衣终老。
逸与从弟迈齐名,时称“二谢”。
吕本中列两人入《江西诗派图》,有逸似康乐,迈似玄晖之誉。
卒于徽宗政和二年,年四十五。
著有《溪堂集》二十卷及补遗、词集等(《直斋书录解题》),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溪堂集》十卷(其中诗五卷)。
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清同治《临川县志》卷四三有传。
 谢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溪堂集》为底本,参校清乾隆鲍廷博知不足斋抄本(简称鲍本,藏北京图书馆)、民国南昌退庐刊本(简称退庐本)及《永乐大典》残本。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全宋文·卷二八七五
谢逸(一○六八——一一一三),字无逸,号溪堂,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
少孤,师事吕希哲,博学工文辞,善诗文,吕本中列为江西诗派中人。
操履峻洁,再举进士不第,遂绝意仕进。
政和三年卒于家,年未五十。
尝作蝴蝶诗三百首,多佳句,时人誉为谢蝴蝶。
著有《春秋广微》、《樵谈》、《溪堂集》、《溪堂诗》、《溪堂词》、《溪堂师友尺牍》多种。
淳熙中州守赵烨绘其像于学祀之。
见谢薖《竹友集》卷一○,《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二一,《宋史》卷二○八、二○九《艺文志》,《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清同治《临川县志》卷三四,《宋史翼》卷二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高茂华,字秀实,一字居实,元氏(今属河北)人。
曾布甥。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
绍圣元年(一○九四),中博学宏词科。
吕本中等为十友。
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入元祐党籍。
五年,叙复承议郎(《宋史翼》卷二七《高茂华传》)。
有文集一编,已佚。
事见《建康集》卷三《书高居实集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济州巨野人,字叔用,一字用道。
晁补之从弟。
少有才华,受知于陈师道、吕本中
为《江西诗社宗派图》二十五人之一。
哲宗绍圣初入元祐党籍,隐居具茨山下,屡拒荐举。
有《具茨集》。
全宋诗
晁冲之,字叔用,一作用道,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
说之、补之从弟。
晁氏以文学世家,冲一未中第。
哲宗绍圣党事起,说之、补之俱罹党籍,冲之独隐居具茨山下,世称具茨先生。
约卒于宋南渡时,官终承务郎。
有《晁具茨先生诗集》,吕本中以之列入《江西诗派图》。
事见俞汝砺撰《晁具茨先生诗集序》。
 晁冲之诗,以清乾隆刊《晁具茨先生诗集。
十五卷为底本,校以明永乐抄一卷本(简称永乐本,藏山东大学图书馆),明嘉靖刊晁氏宝文堂本(简称宝文堂本,藏北京图书馆),《丛书集成》本(简称丛书本,系据《海山仙馆丛书》排印)。
辑得集外诗三首,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节夫。
吕本中为忘年交。
徽宗崇宁初,召任诸州教授,寻去。
后任西京幕职官。
当罢任改官时,以朝廷将举用安惇,执意不改官,浮沉京师,至死不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40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师川,号东湖居士。
徐禧子。
七岁能诗,为舅黄庭坚所器重。
以父荫授通直郎。
累官至司门郎。
钦宗靖康间张邦昌僭位,遂致仕。
高宗建炎中,郑谌、胡直孺、汪藻迭荐之,任右谏议大夫。
绍兴二年,赐进士出身。
三年,迁翰林学士,俄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四年,兼权参知政事。
与赵鼎议不合,乃求去,提举洞霄宫。
九年,知信州,寻奉祠归。
与曾几、吕本中游。
有《东湖集》。
全宋诗
徐俯(一○七五~一一四一),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禧子。神宗元丰末以父荫授通直郎,累迁司门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金人扶植张邦昌称帝,遂致仕。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右谏议大夫,并赐同进士出身。三年,兼侍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二),迁翰林学士,俄擢端明殿学士,兼签书枢密院事。四年,兼权参知政事,因议事不合罢,提举洞霄宫。十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一三五)。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同上书卷一四一)。徐俯亦入江西诗派,有《东湖集》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宋史》本传作六卷),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一四有《东湖居士集》一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徐俯诗,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及他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一四三
徐俯(一○七五——一一四一),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禧子。以荫授通直郎,累官至司门郎。靖康中致仕。建炎初奉祠,以荐授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赐进士出身,历官翰林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奉祠归。九年,知信州。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工诗,有《东湖集》三卷(存)。《宋史》卷三七二有传,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幼槃,号竹友。谢逸弟。工诗文,兄弟齐名,同学于吕希哲,时称二谢。尝为漕司荐,报罢。以琴棋诗酒自娱,终身励行,老死布衣。有《竹友集》。
全宋诗
谢薖(一○七四~一一一六),字幼槃,号竹友,临川(今属江西)人。
曾举进士不第,家居不仕(清《江西通志》卷一五一)。
诗文与从兄谢逸齐名,时称二谢。
其名亦列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槃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著有《竹友集》十卷,其中诗七卷。
 谢薖诗,以《续古逸丛书》所收影宋本(藏江西省图书馆。
为底本。
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小万卷楼丛书》本(简称万卷楼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九四五
谢薖(?——一一一四),字幼槃,号竹友,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逸弟,工诗文,时称「二谢」,亦为江西诗派诗人之一。尝为漕司首荐,省阅报罢。终身励行,不为世俗所污。以琴棋诗酒自娱。政和四年卒。有文集十卷。其事迹略见《谢幼槃文集》序跋、《江西诗派宗社图录》、《宋史翼》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蕲州蕲春人,字子仁。年十六预乡荐,下第归,杜门不出凡二十年。哲宗元符末诏征不赴。与弟林敏修居比邻,终老以文字相友善,世称二林。徽宗政和中赐号高隐处士。
全宋诗
林敏功,字子仁,蕲春(今属湖北)人。年十六,预乡荐,下第归,杜门不出二十年。哲宗元符末诏徵不赴,与弟敏修以文字终老,世号“二林”。徽宗政和中,赐号高隐处士。有诗文百卷,号《蒙山集》;又有《高隐集》七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作《林敏功集》十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事见《尚友录》卷一三、《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二八八○
林敏功,字子仁,蕲州蕲春(今湖北蕲春蕲州镇西北)人。
治《春秋》,年十六预乡荐,下第归,杜门不出者二十年。
元符末,诏徵不起,赐号高隐处士、朝散大夫。
与弟敏修比邻居终老,世号「二林」。
有诗文百卷,号《蒙山集》,兵火后多佚,南宋存《高隐集》七卷(一作十卷)。
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二林皆列入。
见《楚纪》卷四七,《江西诗社宗派图录》,《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 【介绍】: 宋仙井监人,字子苍,号陵阳先生。徽宗政和初,以献颂补假将仕郎,召试,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累官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与三馆士分撰亲祠明堂、圆坛、方泽等乐曲。迁中书舍人,寻兼权直学士院,制词简重,为时所推。高宗即位,知江州。卒于抚州。尝从苏辙学,诗似储光羲。有《陵阳集》。
全宋诗
韩驹(一○八○~一一三五),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
早年从苏辙学。
徽宗政和初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
旋因曾为苏氏学,谪监蒲城市易务,迁知分宁县。
召为著作郎。
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除秘书少监。
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擢权直学士院。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由知应天府移知黄州,寻又因苏氏学提举江州太平观。
高宗即位,知江州。
绍兴五年卒于抚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四)。
苏辙称其诗如储光羲,吕本中亦引之入江西诗派。
有《陵阳集》四卷传世。
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韩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萧山王氏十万卷楼旧藏抄本(简称王本,今藏南京图书馆),清宣统二年沈曾植仿宋刊本(简称沈本)。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全宋文·卷三五○八
韩驹(一○八二——一一三五),字子苍,号牟阳,又号北宪居士,世称陵阳先生,陵井监(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有文称,大观四年以献颂补假将仕郎。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寻坐为苏轼学,谪监华州蒲城县市易务,知洪州分宁县,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除秘书少监,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寻兼权直学士院。制词简重,为时所推。坐乡党曲学,以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靖康元年再除中书舍人,左迁应天尹,谪黄州。高宗即位,知江州。绍兴元年寓居洪州。五年,卒于抚州。有《陵阳集》十五卷,今存诗四卷。见《题王元之文集后》(《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一),牟巘《跋韩子苍帖》(《陵阳集》卷一六),《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