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丁姓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9 首
吴山女道士 元 · 萨都剌
七言律诗
吴山(一作武林吴山)紫阳庵浙民丁氏,(一作有丁姓者)弃族为全真。一日召妻入山,(一作忽召其妻)书付(一作诗)四句云:「懒散六十三,妙用无人识。顺逆两俱忘,虚空镇长寂。」(一有坐字。)抱(一有一字。)膝而逝。(一有「俗谓之骑鹤化」六字。)尸堂尚存,其妻束发簪冠为(一有女字。)道士,奉(一有其字。)夫尸不下山二十年。(一有「几于得道,神仙渺茫,姑不暇论其妇」十四字。)一节(一有乃字。)可尚也。(一有「妇年七十」四字。)姓王名守真,因赋此以赠之。
不见辽东丁令威,旧游城郭昔人非。
镜中春去青鸾老,华表山空白鹤归。
石竹泪乾斑雨在,玉箫声断䌽云飞。
洞门花落无人扫(一作迹),独坐苍苔补道衣(丁号「野鹤」。)
丁清风 元末明初 · 王逢
余作卫女引之明日于宋乐府复得一妇人焉曰蜀士大夫妻丁氏美姿色善诗文自号清风居士宣和间夫浮家赴闽求调王黼荐丁姓名于禁中时尚文女郎才慧者多得选(一作进)于是有旨召见丁曰吾夫庶官吾非命妇安有入内见君之理不敢拜命且谓夫曰君素非贪冒富贵者何苦自辱题诗汴邸竟不知所往诗曰西岭雌雄鸟双双览德辉阳台迟雨散沧海会尘飞夜月参差玉春云窈窕衣君王宴阿母却寄碧桃归是日客有谈都城事者有感并补一章
河洲冰胶云塞野,林栖雎鸠归牝马。
收书惊见双青鸾,萧郎弄玉风斯下。
金水暗侵燕地氛,明月长挂真珠裙。
靓桃花碧宴紫府,双星在天灵夜语,宣和皇帝何如主。
烈妇诸城丁姓女也,年二十二,归钟五日而钟病,越五月而钟亡。次年正月,妇殉节。初,饮酖不绝,绝粒又十日,乃绝。从容就义,具载其家传中,道光二年事也。余为之辞。
儿生为儿,不冠而笄。
儿无可作为,儿恨生不为男儿(一解。)
俗呼姑娘,不娘不姑。
儿知天只,儿自少读诗书(二解。)
事到差池,儿心伤悲。
儿何敢伤悲,浣衣归省庭帏(三解。)
夫莫思妻,妻追夫兮未迟。
齐眉兮泉下,春正月兮为期(四解。)
上元之登冥矣,丧葬之礼成矣。
在天兮在地,枝连理兮鸟比翼,有予妇钟而女丁矣(五解。)
① 以营建都监别单。传曰。大造殿悬板书写官大护军李翊会。熙政堂悬板书写官前判书金逌根。澄光楼悬板书写官领议政沈象奎。景薰阁悬板书写官兼户曹判书赵万永。玉华堂悬板书写官咸镜监同曹凤振。隆庆轩悬板书写官水原留守李光文。兴福轩悬板书写官大护军徐耕辅。养心閤悬板书写官永明尉洪显周。通明殿悬板书写官右议政朴宗薰。景春殿悬板书写官广州留守金履载。养和堂悬板书写官大护军朴周寿。欢庆殿悬板书写官行都承旨申纬。涵仁亭悬板书写官奉朝贺金履阳。迎春轩悬板书写官奉朝贺南公辙。延禧堂悬板书写官前监司权敦仁。各内下大鹿皮一令赐给。同日传曰。营建都监提调赵万永。田十五结,奴婢田四口赐给。榻前定夺。
东阙重新有此年,规模俭质不踰前。
偏纡圣世收簪眷,得与诸公洒翰联。
禁扁丹青金碧焕,匪须齿革羽毛宣。
偶徵丁一元权𫀤,佳话词家异日传(余见石崖尚书。戏言今番赏典。余比诸公。应消得十领鹿皮。石崖曰。何以故。余曰。记昔先朝宰臣有权𫀤。荫官有丁一元者。合丁姓名三字。当不得权一姓字之半。时人嘲谑以为口实。今诸公扁书诸殿阁。比余书欢庆二字。繁简相悬。而一例受一领皮。不几近于权丁之谑耶。石崖大笑曰。余则以奴婢失鹿皮。向余勿为此言也。盖赏典之法。一人虽兼数事。无得叠受。故石崖之言如此云。)
溪堂信宿地,欲别有馀情。
绕屋蒸花气,终宵枕水声。
苟能除俗事,即此送平生。
商雒虽云好,恐传避世名。
清溪行尽一堂深,惭愧尘缨照水心。
拂槛花枝光四照,传家树木长千寻。
翻思世外还初服,谁识邱中有素琴。
闻说襄阳贤太守,习池日日醉回吟。
白发颓然锦洞天,花前日暮正堪眠。
山中水竹三千户,案上琴书二百年。
怪鸟自啼宁识吏,远尨时吠亦疑仙。
苦吟直到阑干月,夜久虚明水一边。
泠泠流水到岩扉,骨冷神清梦亦稀。
只为尘机消半日,一双翠碧近人飞。
三三开径接山扉,从古轮蹄此地稀。
静里不消看历日,一番风过一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