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生卒】:?—前310 【介绍】: 战国时魏国人。与苏秦同师鬼谷子,学纵横术。秦惠文王九年,入秦,为相。用连横之策,使秦有河西、上郡、河东等地。惠王更元二年,与齐、楚大臣会于啮桑。次年,魏亦行连横,逐惠施而以仪为相。后三年魏用合纵,以公孙衍为相,仪返秦。曾入楚,见怀王,劝楚绝齐亲秦。秦因连横之策而地广国强。以功封武信君。秦武王时去秦入魏为相,寻卒。有《张子》,已佚。
仪,魏人。与苏秦俱师事鬼谷先生。说楚,为楚相所辱,苏秦激之入秦,秦惠王以为客卿,寻相秦。去而相魏、相楚,从约解,秦封为武信君。悼武王即位,素有却,去复相魏。有《张子》十篇。
人物简介
【介绍】: 战国时秦国人。处士。秦惠文王欲使武安子使各诸侯国破苏秦合纵之策,询之于寒泉子。寒泉子以为攻城堕邑当使武安子,使于诸侯当使客卿张仪。王从其教。
人物简介
【介绍】: 战国时楚国夏人。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时韩魏相争,轸为惠王设谋,坐收渔利,大克韩魏之师。后与张仪争宠,乃去至楚事怀王。发张仪阴谋,怀王不听。
人物简介
【生卒】:?—前300 【介绍】: 战国时秦国人,名疾。秦惠文君异母弟。居渭南阴乡之樗里,故号樗里子。一作楮里疾。滑稽多智,秦人称为智囊。惠文君八年为右更。更元十三年因攻赵、楚有功,封严君。秦武王二年,为右丞相。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
人物简介
【介绍】: 一作公子汜。战国时秦国公子。秦惠文王子,秦昭王兄。秦昭王九年,齐、韩、魏攻秦时,说昭王割河东三城与三国讲和,昭王从之,遂使三国兵退。
人物简介
【介绍】: 战国时楚国下蔡人。从史举先生习百家之术。事秦惠文王,略汉中地。秦武王时为左相。武王欲窥周室,茂为之拔韩之宜阳。昭襄王时因避谗言,奔齐,任上卿。后由齐至楚,谋归秦。未成,卒于魏。
人物简介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生卒】:?—前265 【介绍】: 战国时楚贵族之女。芈姓,名八子。秦惠文王妃,昭襄王母。昭襄王年少即位,宣太后摄行朝政,任用异父弟魏冉为相,封同父弟芈戎为华阳君。亲党结连,把持国政。后昭襄王任范雎,放逐魏冉等人,宣太后乃失势。
后姓芈,号芈八子,楚人,秦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妹。为惠文王妃,生昭襄王。王即位,尊为太后,临朝四十一年,为范雎所废。其明年薨,谥曰宣。全文总例,母后在诸臣前,故不入列女类。
人物简介
黄孙懋,字训昭,号忝斋,山东曲阜县人。清朝翰林。官至从二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黄孙懋于乾隆元年(1736年)中式丙辰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同年出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乾隆四年(1739年)任会试同考官。黄孙懋进士及第后,受翰林院编修。同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四年,黄孙懋任会试同考官。据记载,乾隆初年,文和公张廷璐夜里梦见他的父亲文端公张英,张廷璐问:“今科状元”?他的父亲张英用他的左手指了指玉,用他的右手持金,然后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说:“你知道了吗?”张廷璐醒来以后,还是不解梦中所说的是什么。等到金榜揭示出来,他得知状元叫金德瑛。金在右,玉在左,姓名中的德,是“得”字的谐音字。此科榜眼是曲阜的黄孙懋,官至内阁学士;探花金匮秦惠田,官至刑部尚书。据《曲阜县志》中记载:“黄孙懋,乾隆元年进士第二人及第,官至内阁学士。论曰:自选举重鼎甲,尤重第一人。而邑当唐世孔氏得五人,策与振丞皆大宗子。颜氏得第一人焉。以第二人、三人及第者又数人,可不谓欤。余尝考王曾自省试及廷试皆第一,或语以着不尽。曾正色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而岁赋梅花,已有安排,一生状元宰相之誉。曾后果不负科名。敏行正色,立朝有古诤臣风,纬际天之疾威,崎岖殉国、忠诚刚果大节,凛然古先哲。后尝焚香,求得一忠孝状元。斯固克称,所谓甲第不虚人主祷求者哉。”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