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乐史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70 【介绍】: 唐陇西成纪人,家于涔阳。文宗大和中,居无锡慧山寺,读书三载。开成中,为荆南节度巡官,后祠部员外郎。宣宗大中间,为山南西道节度副使。懿宗咸通中,官太常少卿、弘文馆学士。七年,召充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迁中书舍人。九年,出院,授检校左散骑常侍、江西观察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0? 其先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家于涔阳(今湖北公安南)。
文宗大和五年(831),肄业于苏州惠山寺。
开成时为荆南节度使李石巡官,武宗朝入为祠部员外郎,宣宗大中时出为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懿宗时迁太常少卿、弘文馆学士。
咸通七年(866)为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九年出为江西观察使,卒于镇。
事迹散见于《翰林学士壁记》,《唐摭言》卷二、卷三,乐史《广卓异记》卷七,崔晔《亡室姑臧李氏墓志铭并序》。
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全唐诗续补遗
骘,开成时为荆南判官,咸通中擢太常少卿、弘文馆学士。出为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洪州刺史、御史中丞。(《全唐文》七二四)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四
骘。开成时为荆南判官。咸通中擢太常少卿宏文馆学士。出为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洪州刺史御史中丞。
乐黄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或972—1027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公礼。
乐史子。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
知寿安县。
真宗咸平中,迁殿中丞,上言请效唐制,慎选州县长吏。
历知制诰、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坐事出知荆南、潭州,终知亳州。
有文集及《学海搜奇录》、《圣朝郡国志》。
全宋文·卷一九五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乐史次子。
淳化三年举进士第,补伊阙尉,历知寿安、浚仪县,度支、盐铁判官,京西转运使。
大中祥符中,为广西、陕西转运使。
天禧初知制诰,权知开封府,降知荆南府,徙潭州。
五年,代还,知审官院,出知亳州,卒,年五十六。
著有《学海搜奇录》四十卷、《圣朝郡国志》二十卷、《遗集》五十卷。
》卷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乐黄庭,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
乐史子。
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累官太常博士。
事见《宜黄县志》卷二○。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卢前(1905-1951) 原名正绅,字冀野,自号饮虹、小疏、须红。南京人。1921年入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国文系,师从吴梅、王伯沆、柳诒徵、李审言、陈中凡等人。毕业后曾受聘在金陵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光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央大学等大学讲授文学、戏剧。抗战后人江苏通志馆馆长。有《饮虹五种》、《明清戏曲史》、《中国戏曲概论》、《读曲小识》、《论曲绝句》、《饮虹曲话》、《冶城话旧》、《红冰词集》等。
人物简介
1905.3.2-1951.4.17,原名正绅,字冀野,自号饮虹、小疏,江苏南京人。
戏曲史研究专家、散曲作家、剧作家、诗人,词曲大师吴梅的高足。
自小聪颖,“十岁能文章”,“年十二三始好韵语”。
1921年投考国立东南大学国文系,虽中文成绩优异却因数学零分而未被录取,翌年以“特别生”名义被录 取入国文系,师从吴梅、王伯沆、柳诒徵、李审言、陈中凡等人。
毕业后曾受聘在金陵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光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央大学等大学讲授文 学、戏剧。
在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原址在重庆白沙镇新桥)任教期间,1942年3月29日,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那天,由白沙音乐教育促进会与教育 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合作,借驴溪半岛江津师范学校场地,举办了“中国音乐月万人大合唱”。
由卢前撰写《白沙镇歌》歌词,吴伯超指挥,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 史无前例的万人大合唱。
卢前还曾任《中央日报·泱泱》主编、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四届参议员、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后并入上海音乐学院)校长、 南京市文献委员会主任、南京通志馆馆长等。
1951年4月17日,长期嗜酒的卢前因高血压、肾脏病并发症在南京南大医学院(三牌楼铁路医学院)逝世,享年 仅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