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唐泉州莆田人,字纬乾。林披次子。少负奇志,耻为农,乃与欧阳詹刻意文学。德宗贞元七年以宏词擢第,郡人举进士自藻始。累官岭南节度副使。有诗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六
藻字纬乾。莆田人。贞元七年进士。官岭南节度副使。
人物简介
【介绍】: 唐颍川人,一作泉州人。自武宗会昌中迄懿宗咸通中,累举不第。后隐居同安,读书终身。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黯字希孺。颖川人。举进士。计偕十八上而不第。隐居同安。
人物简介
【介绍】: 唐闽人,字后象。武宗会昌三年进士登第。与同年詹雄、郑减齐名,时称雄诗、諴文、滋赋为闽中三绝。官终金部郎中。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六
滋字后象。闽人。会昌三年进士。官金部郎中。
人物简介
唐诗汇评
林宽,生卒年不详,侯官(今福建闽侯)人。登进士第。与许棠、李频同时唱和。乾符中在长安,有送李频赴建州及送郑畋、卢携罢相分司等诗,后不知所终。有《林宽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林宽与许棠同时,《记事》不载姓氏。余录得其集,大抵贾氏派也。《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林君无所考,或谓与“许洞庭”同时。《律髓》止录其《少年行》一诗,今检全集,实贾氏派也。才少力薄,不及李才江、马虞臣诸君,而幽僻苦涩,足征燕本衣钵。录之为初学入手,然须分别观之,勿使瑕瑜相掩。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介绍】: 五代时荆州人,自号东瓯散人。唐时以征辟为永嘉令,累迁右补阙。唐末耻仕梁王朱温,避地入闽。有《东浮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
崔道融(?-907),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博陵(今河北安平)。黄巢起义时,避地东浮,隐居温州仙岩山,自号东瓯散人。征为永嘉令。后入闽,依王审知,征为右补阙,未行,病卒。道融工诗,与方干、司空图唱和,又与黄滔友善。乾宁二年(895),曾自编诗文为《东浮集》九卷,又撰四言诗六十九篇,述中唐以前事实,一事为一篇,编为三卷,名曰《申唐诗》,均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道融)工绝句,语意妙甚,如《铜雀妓》云:“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风雨暗,不见六龙归。”《春闺》云:“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征西。”《寄人》云:“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寒食夜》云:“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独贮远乡情”等,尚众。谁谓晚唐间,忽有此作,使古人复生,亦不多让,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矣。人悉推服其风情雅度,犹恨出处未能梗概之也。
人物简介
【介绍】: 唐信州永丰人,字有道。昭宗乾宁中擢进士第。授校书郎。天复时昭宗被宦官劫持往凤翔,贞白即退居著书。有诗名,尝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唱和。有《灵溪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有道,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久之,任校书郎。后因世乱,退居著书,不复仕进。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七、《诗话总龟》卷一一、《唐诗纪事》卷六七、《唐才子传》卷一〇。贞白笃志于诗,播名当时。其诗“清润典雅”(《唐才子传》)。所作《御沟水》诗,自以为冠绝,其中有句云:“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示诗僧贯休,休改“波”为“中”字,遂叹服,结为至交。作诗颇多,曾手编诗300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今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又12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断句3句。唐诗汇评
王贞白,生卒年不详,字有道,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南)人。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七年后,方授校书郎。天复中,朱全忠犯阙,昭宗奔凤翔,遂退居著书,不复仕进,年于家山。明《易》能诗,与罗隐、方干、郑谷、贯休等唱和。自编《灵溪集》七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逸
王贞白字有道,永丰人。乾宁二年张贻宪榜进士。补诗十二首。
作品评论
王贞白《寄郑谷郎中》曰:“五百首新诗,缄封寄去时。只凭夫子鉴,不要俗人知。火鼠重浣布,冰蚕乍吐丝。直须天上手,裁作领巾披。”唐诗纪事
直斋书录解题昭宗皇帝颇为寒畯开路,崔合州凝典贡举,但是子弟,无问文章厚薄,其间屈人不少。孤寒中唯程宴、黄滔擅场之外,其馀以呈试考之,滥得亦不少矣。然如贞白、张蠙诗,赵观文古风之作,皆臻前辈之阃阈者也。
(贞白)诗虽多,在一时侪辈,未为工也。唐才子传
贞白学力精赡,笃志于诗,清润典雅,呼吸间两获科甲,自致于青云之上。文价呵知矣。深惟存亡取舍之义,进而就禄,退而保身,君子也。唐音癸签
王贞白《御沟》一律,吟家喜谈其事,亦由微含比兴,故佳。咏苇排句,轻趣可追姚监。馀概少快心。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介绍】: 唐邛州临邛人,字子制。昭宗大顺中登进士第。初为左拾遗。哀帝天祐间,为起居郎。后梁太祖开平间,任主客员外郎。官至礼部员外郎。衮工诗善文,与罗隐、黄滔友善。有集,已佚。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八
衮。成都临邛人。举文学优赡科。大顺中进士。后仕梁。终礼部员外郎。
人物简介
【介绍】: 唐五代时莆田人,字文尧,一作福清人,字文饶,号狎鸥翁。唐昭宗乾宁三年进士,又擢弘词科。初为京兆府参军。天祐中以右拾遗受诏册王审知为闽王。后梁太祖开平中复为闽王册礼副使。寻擢福建盐铁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后依审知,遂为闽相,卒。工诗,有《昼锦》、《弘词》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文尧,排行十九,自号狎鸥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昭宗乾宁三年(896)登进士第。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任京兆府参军。光化三年(900),授右拾遗。天祐元年(904)为册礼使,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后拜谏议大夫。后梁开平三年(909),封王审知为闽王,承赞复为册礼副使。寻擢右谏议大夫、福建盐铁副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留相闽。生平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三、《淳熙三山志》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卷九五。承赞工诗,尤以《题槐》、《访建阳马驿僧亚齐》诗著名。辛文房称其诗“高妙”(《唐才子传》卷一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翁承赞诗》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又1首。《全唐诗续拾》补6首。唐诗汇评
翁承赞,生卒年不详,字文尧,晚年自号狎鸥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乾宁三年(896)登进士第,又擢宏词科,任京先府参军。天祐元年,昭宗册福州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琅琊郡王,承赞以右拾遗为册礼使。返命,迁户部员外郎、谏议大夫。后梁开平三年,梁太祖册封王审知为闽王,以承赞为册礼副使。寻官守谏议大夫、福建盐铁副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遂依王审知,审知以为相。卒。能诗,与黄滔友善。有《翁承赞诗》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承赞工诗,体貌甚伟,且诙谐,名动公侯……尝奉使来福州,见友僧亚齐,赠诗云:“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见亚齐。一轴新诗剑潭北,十年旧识华山西。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应笑乘轺青琐客,此时无暇听猿啼。”他诗高妙你是。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