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里革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汤既有殷。圣德日新。
敬畋游必因于无事。取禽兽不为乎资身。
于是设无私之网。当去杀之辰。
加一目而虽期于用。开三面而盖取诸仁。
乃言曰。遂尔之性。
启予有圣。悲罗者之所重伤。
诏虞人悉除其令。恢恢虽设。
不为四校之防。荡荡无疑。
必遂三驱之命。是用施诸大麓。
祝以嘉辞。举数隅而罔烦曲取。
当直道而岂假周维。故得兽安狂顾。
鸟释危疑。弗虑弗图。
自乐已生者足矣。若亡若存。
不用吾命者絷之。当夫蒐狩有常。
稼苗是宝。将遂乎驱逐。
岂烦乎穷讨。所以释从禽之利。
以绝一源。解竟野之罟。
欲穷诸道。遂得行无所阻。
物不怀猜。念群生而东西必遂。
嘉众路而远近咸开。弱羽飞空。
未见触丝之患。微行走地。
曾无系足之哀。故曰圣道克美。
深仁及此。虽有畋猎而无荒。
虽有罝罘而必弛。所以冠百王而不怍。
历万祀而无惭。正其德而惟守一。
用其网而必去三。芳随事远。
化与恩覃。则里革断罟之心。
庶修遗美。西巴放麛之感。
足继清谈。今天子意在蒐田。
志清郊甸。庖羲之网屡设。
成汤之心未变。已焉哉。
谁能述三代之所兴。庶可垂永于南面。
我生何事苦愁肠,增益难能道未光。
抚剑自悲归鸟外,系壶孤愤返云傍。
忠臣死必怀沙石,勇士终当里革囊。
卧读胡公封事了,缘缨珠泪落千行。
胥山苍苍,东吴故彊。
临浙江之怒涛,姑苏屹乎其傍。
爰有古庙,栋宇荒凉。
丹青剥落,黯淡莫章。
淡烟枯草,寒云老树。
山巃嵷兮天碧,波澎濞兮日暮。
纸钱翻兮乌鸦飞,萧鼓促兮狐狸走。
父老携扶,郎姥笑语。
尸祝升降,罗列樽俎。
答以福釐,报以椒糈。
尔乃神踞于床,鬼呵其傍。
耸长剑兮列戟,扬华旌兮焚香。
塑像髣髴,丹渥其颜。
气状俨然,发上冲冠。
犹存伐越之壮忿,不胜存吴之长叹。
岂非所谓吴伍员之庙貌,而其忠魂壮志历千载不爽而莫之刋者乎。
至若愤越怜吴,哀谗忧国。
惜壅君之不识,怨贪人之罔极。
伤指之冤,内蓄于寸赤。
受赂之嗔,常填于腷臆。
虽颈脰离于镯镂,而志气则不断也。
形骸包于鸱夷,而精神则不散也。
暮山淡碧而烟笼者,愁肠之愤懑也。
长江涛激而风起者,嗔胸之愠悹也。
虽报父兄之雠,已忘于西楚。
而酬君国之恨,不弛于东越。
怨楚佞之肠,既抒于昔年。
而忿吴谗之胆,尤张于当日。
虽百死其可惩兮,谅丹心其如结。
嗟夫心触于物,或悲或悦。
物感其心,有通有窒。
无乃浙江之潮弩而尤聒,钱塘之堤楗而愈决者,尽是谏臣伍子。
昔日头殒铦铓,尸里革囊。
浮诸江塞于淙之幽恨乎,乃欲慰吊拨闷。
临江而酹,举爵而劝。
而为之侑之歌之。
歌曰:“三谏不听,可以去矣。
色斯举矣,尔谁阻矣。
道不行矣,遥增翥矣。
国无人莫尔知兮,又何怀乎故处。
魂无归兮,乘云驭兮。
勿以羁宦兮,寘诸虑寸。
将四方上下无央以游豫兮”。
按:愚论之。伍子胥叛其本国。为他国之谋臣。至于鞭其君尸。虽报父兄之雠。欲速行之为美。其悖于天理者太过。然竟极谏夫差。遇谗至死而不悔。豫让叛其本主。而事其主之仇。其行似薄。然不忘智伯国士之遇。而欲报知己之雠。至再至三而不已。此二人者于平王,范氏。如叛主犬豕。于夫差,智伯。如疾风劲草。故朱子记于小学。勿论其他。但取可善于此而已。狄仁杰巡抚河南。奏毁淫祀尽。而置伍员庙不毁者。嘉其忠烈。使后世碌碌庸臣以二心事君者之戒。岂不美哉。后之观者。舍短取长。趁迹取善而已。
号行代路庆维熊,预建当年志气冲。
敦厚只应生得美,刻深其奈习相笼。
谩更法令缘中怚,遽削侯王致内讧。
贤相绌来偏自用,谋臣诛后熟为忠。
废储堪惜谗销骨,黜后还嗟欲蔽衷。
德比周康真有愧,迹承先帝亦难同。
独将节俭能遵业,终见黎烝际屡丰。
贯朽粟陈知既富,民安物阜想无恫。
事兼善恶宜存鉴,道异公私盍彻聪。
敢演小臣皮里革,沃心那得罄由中。
辑槛 明末清初 · 黄㦿
或览元延之纪者问于余曰:自古世主厌闻谠言,受固未易。
容之亦难,或用斧钺。
矧又旌之,试观辑槛之有命。
若汉成帝者,可谓英明之君非耶。
余曰唯唯否否,春秋曰郭公此吾夫子之所以讥其亡。
鲁宣命藏罟,不如置里革之不忘。
尝试言之,夫成帝之有天下也,天下但知有王氏,不知有帝,帝安得为君。
谷永孔光之辈皆为其人,帝安得有臣。
谪见昼雾,朝无国空。
龙渊倒持,狐裘蒙茸。
其所亲爱而僻焉,亦惟不死之贼。
帝曰予师,天警予以薄蚀。
师曰勿疑,彼苍苍何足惧哉。
天诛若加,擢发难数。
谁无腹非口皆杜,孰不以目莫之指。
乃有一介之臣,小县之吏。
排阊阖历轩陛,进及霤纳自牖。
奏事殿上,曰我陛下。
陛下有尚方之剑,臣愿借此。
所以斩马者不于马,夫犬马犹知其主。
有人而不▦者,背吾君而党权奸。
罪罔赦,古有指鹿而为马。
莫敢言其非马,今之渐其秦续耳。
禹为首,断其一厉其百。
斩万段,肉足食。
群臣左右见者,莫不洒然变色。
天子之威,非特雷霆也。
而又摧而折之,帝冯怒,臣愿尽言。
帝命下,臣有所攀。
臣有头,宁与槛俱折。
头可折,气不可以夺。
黼座为之不安,栏楯于焉有缺。
御史将之恐后,将军辞而免诸。
帝于是始而迷,中而疑。
如其悟焉,如其释然。
及其改槛之请,尤有感发之端。
谓之勿易,必有以易其虑者,谓之旌直,亦乃嘉其直也。
呜呼,槛未折矣,心有所蔽。
槛既辑矣,常目在之。
苟知其邪,胡不斥而罪之。
苟见其直,固宜举而措之。
虽槛之补,何补其阙遗。
虽槛之近,正直者远矣。
以帝之政观之,足知其不足与有为矣。
刘向洪范之传非不切矣,乃曰吾将思之。
梅福砥石之说,亦云当矣。
竟罔闻罔知,况云之折充宗斥石显诋玄成之保位者,以谔谔著素矣。
亲不如戚里,爱不如师傅。
居下讪上,而处人骨肉之间,其不见诛幸耳。
诚使帝与如向如福如云者,谋谟于殿中。
则谁其有折者,而无所事于辑也。
不然而谮谄诈佞之臣,狐鼠于槛上。
则虽辑其折,而抑何益于国也。
惜乎帝之所居者祖宗之位,帝之所御者祖宗之殿。
当扆而容仪但修,临轩而优游不断。
汉业于斯衰矣,国柄于斯移矣。
区区辑槛,只为殷鉴。
诗史有之,曰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
盖君子之重有慨者,为其有臣而无君云。
泗渊渔,里革匡,断其罟,悟君王。
君王闻言三叹息,阜物防贪良史职。
有司藏之无忘规,庶几见罟如见革。
师存一言婉而风,置革于侧无面从。
不见朝听忠言夕委弃,留衣留槛皆虚伪。
前汉皇,后宋帝。
洪泽湖三依皇祖诗韵(乾隆壬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遥天无际碧涵虚,为阅金堤立以徐。
我有要求岂缘木,那烦里革谏观鱼。
紫泉行宫十咏 其七 鱼罾(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今岁春迟湖尚冰,何尝倚岸置鱼罾。
有名无实翻成当(去声)里革谠言忆读曾。
赵北口阅水围诗(乾隆戊辰)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赵北口水围皇祖时每于仲春举行盖畿南之水皆汇此俾有淀以受之则不溢而为灾且以习舟行饬武备意深远也戊辰二月东巡道经是地辄命水虞脩故事观阅之馀爰成十韵敢云继武敬志窥天云尔
跸路唐兴便(赵北口一名唐兴),水围一阅之。
昆明曾漏古,武烈尚贻兹。
淀水春生际,渚禽北向时。
习蒐明镜里,列阵白云涯。
里革虽怀直,轩辕自有奇。
止齐咸奉度,矰缴不须施。
潜舍渊而出,飞沉空以垂。
鱼丽偏后伍,鸿渐羽为仪。
泽以虚能受,人知劳胜嬉。
庙谟钦仰处,道左树丰碑(州水皇祖御制郑淀记今存)
江乡本以渔为业,烟水冲寒应不怯。
而我行时欲物熙,人跔鱼毙非所悦。
施罛连网围周遭,大鱼掉尾小鱼跳。
烹烝充俎供一嚼,宁如嘘浪听逍遥。
木兰每岁秋围即,他他藉藉曾弗惜。
何慈于鱼弗慈鹿,春秋温肃殊南北。
湖鱼宁实繁如斯,我惟务实命罢之。
悠然而逝诚逝矣,怀哉里革与臧僖。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