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谢观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伯言。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寻辞归。与梁寅方善,讲学石门山中。工诗。有《玉笥集》。
四库全书·玉笥集·提要
(臣)等谨案:玉笥集九卷,明邓雅撰。
原本集首但题邓伯言,而不著其名。
今案集中洪武壬戌辞聘诗,有雅以非才,例蒙郡举云云,则知其名为雅,而伯言乃其字也。
又诗作于郡中徵聘之时,而末一卷为朝京纪行诗,且有应制赋钟山云气冱寒之作,则是当时恳辞不允,仍起送入都朝见后,始得请归老者矣。
时梁寅方讲学石门山中,雅为其乡人,因以近藁属定,相与酬赠,篇什颇,多。
辞荣名而就有道,其志操亦颇有可尚者。
乃江西通志失载其人,诗集亦诸家俱未著录,惟此抄帙仅存。
卷首有梁寅序及答书一首,何淑、丁节、戴正心序各一首,谢观题词一首,皆极相推挹。
今观其诗,格调平正,虽未免稍涉率易,而气味冲澹,颇有自然之致,究,为不。
失雅音,与梁寅石门集体裁正复相近,宜其契合之深也。
明初诗人遗。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恭校上。
玉笥集·原序
世谓文章有台阁山林之殊,故其气有温润枯槁之异。文章固然,诗之为道,亦犹是也。余独谓诗之作也,有正变焉。正固谓,盛。至于情,发于声,止乎礼义,又变之不失其正者也。情之所发,言辞出焉;声之所止,礼义存焉。故气应乎外,情发乎中。若功业加于民,声光昭于时,则其气自壮;和顺积乎中,英华见乎外,则其情自婉。气可以学而为,情不可以强而至。曾谓山林之不可为台阁,台阁之不可为山林乎?譬之太羹玄酒,醇醪隽永,查梨萍菹,淡腴酸涩,食者各适于口,而其出于自然者,盖不以气而以情也。余友邓君伯言,行纯而学优,才美而志远,少力于学,壮而未行,老,于。风骚,乃有所得。其为诗歌,每出人意表,简而不疏,直而不俚。其间道气运之盛衰,论人事之得失,往往从容不迫,而意已独至。使接踵陶韦间,未见其大相远也。视所谓山林枯槁者,盖不侔矣。是果气使之然欤?抑情乎哉?尝示余以所为玉笥集数百篇,且求为序。余因讽味有感焉。嗟夫今之于诗道者,或气满志得,则不暇以为。或羁愁穷困,则不得以为。若君者,学于少,得于壮,成于老,富贵荣达之心虽浅,而温柔敦厚之度愈深,是果诗之幸欤。其亦君之幸也欤。将见由变而之正,由山林而之台阁,所谓宣宫商,谐金石,以鸣国家之盛者,未必不在于君也。吾老矣,幸获见之,尚当有徵斯说。姑以是为序。 洪武乙夘七月既望,临川老友蠖闇道人何淑书。 观邓君伯言诗,如春风林坞,卉木鲜丽,泉石清泠,时禽响答,自然天趣,有动人处,繇其好尚之专且久也。推是心以往,何事不可求?使居通都大邑,观乎明堂郊庙之制作,则又将有得发而为金钟大镛之音矣。古有太史采诗以观民风,设今有之,则君之五言冲澹,中多古意。歌谣善讽切,最近人情,有足采者矣。尚勉焉以俟。 洪武丙辰之岁子月下浣,前承事郎监察御史丁节书。 余老处岩谷,诸贤以诗贶余者亦多矣。及观邓伯言父玉笥集,为之竦然。知其得之天趣,异于强作之者也。诗之搜罗以为富,雕绘以为妍,索幽以为奇,放情以为豪,若是者工则工矣。谓得古作者之意则未也。伯言之所造盖已深,故冲澹自然,华不为媚,奇不近怪,雄不至放,求合典则故宜然者哉。前御史丁君子坚评其诗,谓其好尚之专且久。故清丽自然,使居通都大邑。观明堂郊庙之盛,发而为金钟大镛之音。又当不止于是。斯诚不易之论,余虽欲加之一辞,未有能过之者也。虽然伯言吐其胸中之奇,以揽夫玉笥山水之秀。亦奚有不足。韦应物虽专城美禄,而诗多泉石之趣。孟浩然屏居草野,无郊庙之著作,而其诗亦显。伯言于韦、孟近矣,而进之益不已,则知之者当益众。余之言何为哉?特深好其集,故因观而略论之尔。 洪武乙丑秋八月望梁寅书。 古今论诗,以平淡为贵。然欲造平淡者,非工夫深至不能也。若陶渊明、韦应物、柳子厚三家,世所谓诗之平淡者也。以今观之,状难写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其风调高古而辞旨简远者,非区区模拟所易到,诚可谓深造自得者欤。或有以浅近视之,是犹见玉器之天成,而以为无事乎椎凿也,其可乎哉?余至永丰之三年,闻新淦邓伯言氏工于诗,而未之见也。一日,其友徐伯澄来示其所著玉笥集,且曰:伯言恬退之士,于书无所不读,然皆用以资为诗,其用心勤矣。舍于同里黎季敏氏垂十年,而情好甚笃也。季敏尚友而好义,又深知诗,将率同志裒其所著,命工锓梓,以传于永久,蕲一言以为引。余读其诗,大抵清远条达,不为险艰藻绘之语,澹泊和平,而无忿懥哀怨之意,盖其情性然也。抑亦工夫深至,造于平淡之域。呜呼,其亦有得于三家之风调者乎。虽然余何足以知伯言。昔者欧阳公曰:知圣俞者无如修。然圣俞所自负者,皆修所不好;圣俞所卑下者,皆修所称赏。夫以欧、梅之知,而酸咸异好有如此者,而况浅见薄识之士乎?余何足以知伯言,独爱伯言用心之勤,而喜季敏能成人之美也。故为书于篇首,而授伯澄使归之。 洪武二十二年春正月下浣会稽山人戴正心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