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建

相关人物:共 115 位
共 20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碑云。君讳熊。字孟□。广陵海西人也。清越孤竹。德牟产奇。诚宜褒显。昭其宪则。乃相□咨度诹询。采摭谣言。刊□诗三章。其辞曰:○逯案。严可均辑蔡中郎集云。唐王建题此碑云。苍苔满字土埋龟。风雨消磨绝妙辞。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蔡。陈留圉人。酸枣属陈留。蔡为酸枣令德政碑。容或有之。图经者。陈留旧志。梁刘昭注补续汉志陈留郡此陈留志十一事。乃魏晋古书。王建或尝见之。语非凿空。今依图经入蔡集。洪景伯诋此碑文有云。七业勃然而兴。咸居今而好古。其诗则曰: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文律如此。难以谓之绝妙辞。朱竹垞力辨之。谓诗以三言五言。继以四言。足以见文律之古云。
清和穆铄。寔惟乾川。
惟岳降灵。笃生我君。
服骨睿圣。允钟厥醇。
诞生岐嶷。言协典坟。
懿德震耀。孝行通神。
动履规绳。文彰彪缤。
成是正服。以道德民
⑴ ○《隶释》五。严可均辑《蔡中郎集》十五。
清渭天凿。名都王制。
贯金城千里之域。写银河九霄之势。
同穴发源。众川潜泄。
分黑水以渺漫。绕黄山而迢递。
水能济物。用导于中州。
君德配天。故法于上帝。
都之会也皇皇。渭之流也汤汤。
异东西之瀍涧。非汲引之沮漳。
夏后浚川。分流非肇于伯禹。
秦德王水。贯都必因于始皇。
照双凤之丹阙。架长虹之飞梁。
褰裳者不劳于揭厉。濯缨者何必于沧浪。
泛彼楼船。掩横汾于武帝。
滨之钓叟。感入兆于文王。
且夫前王酌宪。惟皇都之所建。
度地有孚。因贯渭之上腴。
曲抱乎周原秦野。旁临乎八达九衢。
既流衍以红粟。诚辉焕乎黄图。
则知八水皆流。岂清于渭水。
五都并制。莫大于西都。
原夫渭者雍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天垂法。君必取。
曳云閒之清渭。何殊云汉。
移天上之紫宫。洞开天府。
及乎萦流一带。中派纡馀。
荡元气。澄太虚。
稽前典而备矣。于名川而舍诸。
岂惟积润于庶物。固亦近壮于皇居。
至乃春景澄廓。晴霞朗畅。
涵万象于影中。渡牵牛于波上。
客有观光者。于兹而写望。
美夫取法可仰。因天垂象。
疏紫陌而逶迤。流丹霞而荡漾。
周公卜洛。虽云风雨所交。
秦后贯都。实谓膏腴之壤。
惟洪业之永固。与渭流而弥广。
皇帝以文明御方夏。以德礼序人伦。贞元十二年秋九月。诏侍臣德舆以故义武节度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傅上谷郡王张孝忠夫人谷氏之淑行内则。俾刻金石。臣闻风有采蘋采蘩。易曰中馈贞吉。所以表柔明于内子。昭节信于元侯。宣力献功。抑有其助。夫人之先。魏郡昌乐县人也。在汉元成之代。卫司马吉。以勋劳致命于绝域。大司农永。以文学尽规于本朝。前史书之。以励臣节。四代祖那律。皇朝谏议大夫宏文馆学士。正直之道。播于清时。曾祖补衮。左羽林军长史。祖倚相。秘书省正字。仍代藏器。晦而不耀。考崇义。天宝末有行师北鄙之劳。累书勋伐。至左金吾卫大将军兼殿中监。赠特进。夫人即特进府君之第八女也。禀是门风。钟于女士。淑閒之度。中外宜之。初太傅始自军校。建功河朔。克彰妇顺。敬赞宗事。正位于内。尚柔有仪。洎太傅自易部领常山。遂分节旄。以至公相。上略兼资于明智。中壸载扬其惠和。二姓有辉。六姻是宪。尽褕翟之饰。动珩璜之声。建中元年封魏郡夫人。三年进封邓国夫人。旌淑哲也。鹊巢之均一。家人之悔厉。笾豆敬斋之色。琴瑟静好之仪。夫人备有焉。帷堂昼哭。良弓继志。上慈下厚。就养无方。此又令嗣之能致其敬也。贞元十一年冬。以门承勋绩之崇。恩有选尚之贵。方筑外馆。聿来上京。十二年二月丁卯。以疾终于万年县安仁里私第。年四十九。遗章上陈。敬而得礼。皇情悯恻。恩赠有加。嗣子茂昭。义武军节度易定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起复左金吾卫上将军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延德郡王。博陵上谷之师。以续休绪。戎车委重。优诏抑情。次曰茂宏。雅王府司马。茂宣。舒王府长史。嗣雍。王府咨议参军。嗣庆。试将作少监兼御史丞。幼曰茂宗。银青光禄大夫行光禄少卿员外置同正员驸马都尉。皆以纯孝裕蛊。居丧执礼。以其年冬十月甲戌。奉夫人之輤车。葬于京师少陵原。不祔旧封。式遵古道。恩延戚里。有命从之。初夫人之兄从政。实传戎韬之训。以中执法剖符定州。有妹四人。所天皆贵。异姓之社。从夫以尊。公宫之教。率性而中。象服交映。鱼轩并驰。其后婚亲。无非勋德。故太尉中书令西平王。今太尉中书令琅琊王。夫人之姻也。纳徵佐馂。焜耀于一时。此又闺门之盛。而积善有类也。柔正之风。本于王化。恺悌之泽。洽于幽泉。此臣之所以拜受德音。铭诸乐石也。铭曰。
在汉子云,侃然中正。
昌言献可,远绪传庆。
降及特进,策勋斯盛。
乃生夫人,如玉之温。
婉彼淑质,宜乎盛门。
金铉石窌,所从益尊。
亦既昼哭,道彰训育。
中权之贵,克继藩服。
下嫁之荣,方承汤沐。
生也有涯,寿胡不遐。
奄然冥漠,丧此柔嘉。
遽还黄壤,空悲白华。
秦原隐嶙,丹旐徐引。
此焉幽宅,自昔同尽。
追琢徽音,终古不泯。
祝有典兮惟敬。天垂象兮在崇。
奉灵星之德。祈戬谷是丰。
乃命宗伯。诏乐工。
徵旧典于祝史。答嘉贶于元穹。
以夫灵者降休祐。星者烛宇宙。
况出应天田。见彰农候。
足使野夫致享。祠官敬授。
礼而有异。岂雩禜之同登。
乐则必伦。乃丝簧之并奏。
于是验星纪。稽帝文。
睹农祥之晨正。彰土膏之脉分。
奠玉杯于青帝。用洁牲于白云。
乃启云坛。爰登玉瓒。
拜天贶之昭彰。见星光之照烂。
列黍稷而馨感明灵。奏和乐而声闻霄汉。
瞻彼太极。载乎紫微。
神之至兮云映暧。灵之降兮日扬飞。
列缀兆于峻舞。徵歌颂于丝衣。
礼成文兮乐终变。神胥乐兮俨将归。
雕豆玉觞。自殊器于宗祀。
青圭绀席。乃叶礼于禳祈。
懿夫高祖建始。福禄奚委。
礼用太牢。名存汉氏。
皇家复位。乐器是备。
异晋皇之配飨。因南郊而道弛。
礼容盛兮在今。时祀丰兮迈彼。
且夫与众祈祷。曷不称嗟。
溥天之惠。罔不休嘉。
岂比夫贾生吊屈。空祀三闾之水。
汉皇幸蜀。虚祷万里之沙者哉。
是知我礼有肃。苾祀不黩。
告农可以劝躬耕。祀圣可以厉浮俗。
固宜不害三时。方成九谷。
然后睹观泽之礼。承届天之福。
庶凭之而多祜。睹秋成于西陆。
其二 唐 · 黄冠道人
七言绝句
横排三十六条鳞,个个圆如紫磨真。
为甚竿头挑著定,世间难遇识鱼人
按:高祖行密改元开国时,广陵殷盛,士庶骈阗。道人状如病狂,手持一竿,竿头悬一木,刻为鲤鱼形,行歌于市云云。其类此意者,凡数十章,时人莫能晓。后徐知诰禅代,复姓李氏,其言始应。
⑴ 《十国春秋吴》十二。又《全五代诗》二十三转引
引用典故:谢公
地里光图谶,樵人共说深。
悠然想高躅,坐使变荒岑。
疏凿因殊旧,亭台亦自今。
静容猿暂下,闲与鹤同寻。
转旆驯禽起,褰帷瀑溜侵。
石稀潭见底,岚暗树无阴。
跻险难通屐,攀栖称抱琴。
云风开物意,潭水识人心。
携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
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秦人竹𧳽谣 唐 · 不详
五言绝句
𧳽𧳽引黑牛,天差不自由。
但看戊寅岁,扬在蜀江头(《王氏见闻》云:“竹𧳽,食竹之鼠,肉肥脆,生深山竹林无人境,岐梁睚眦之年,此物遍入人家房内,秦人口腹饫焉,忽有童谣云云,智者不能议之。庚午岁,梁刘知俊叛梁入秦,岐王以为泾州节度,知俊为人色黑,而其生岁在丑,𧳽者,刘也,始知𧳽𧳽引黑牛之应。后奔蜀,王建用之,令反攻岐,有功,竟忌而杀之,岁戊寅,不豫,见刘为崇,因粉刘骨投之江,其言扬在蜀江头亦验云。”)
我有一帖药,其名曰阿魏,卖与十八子(蜀王衍时有此谣,乾德末,衍兄宗弼果卖国归唐,而宗弼乃王建养子,本姓魏氏,皆验)
水行仙,怕秦川王建据蜀之后,有一僧常持大帚,每过即汛埽。人以埽地和尚目之,扫毕,辄写二语,其后王衍果有秦川之祸。水行仙,衍字也)
共 20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