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僧窥基
相关人物:
共 3 位
。
共 6 首
出家箴
初唐 ·
窥基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发染衣发弘誓。
去贪嗔,除鄙吝,十二时中须
(一作「常」)
谨慎。
炼磨真性若虚空,自然战退魔军阵。
勤学业
(一作「习」)
,寻师匠,说与行
(一作「同」)
人堪倚仗。
莫教心地乱如麻,百岁光阴等閒丧。
踵前贤,效先圣,尽假闻思修所
(一作「得」)
证。
行住坐卧要真
(一作「精」)
专,念念无差始相应。
佛真经,十二部,纵横指示菩提路。
不习不学
(一作「听」)
不依行,问君何日心开悟。
速须救
(一作「究」)
,似头燃,莫待明年与后年。
一息不来即后世,谁能保得此身坚。
不蚕衣,不田食,织妇
(一作「女」)
耕夫汗血力。
为成道果
(一作「业」)
施将来,道果
(一作「业」)
未成争消得。
哀哀父,哀哀母,咽苦吐甘大辛苦。
就湿回乾养育成,要袭门风继先祖。
一旦中
(一作「一旦辞亲」)
,求剃落,八十九十无倚
(一作「依」)
托。
若不超凡越圣流,向此因循全大错。
福田衣,降龙钵,受用一身求解脱。
若将
(一作「因」)
小利系心怀,彼岸涅盘争得达
(一作「达得」)
。
善男子,汝须知,修行
(一作「遭逢」)
难得似今时。
若得
(一作「既遇」)
出家披缕褐,犹如浮木值盲龟。
大丈夫,须猛利,紧束身心莫容易。
倘能行愿力相扶,决定龙华亲授记
(日本《续藏经》宋释子升、如佑编《禅门诸祖师偈颂》卷下之下。校以《大正藏》本明祩宏《缁门警训》卷二。二书皆称作者为「
慈恩大师
」。)
。
酬高使君相赠
(760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
草玄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
(一作得)
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
三车
肯载书
(
窥基师
以三车自随,前乘经论箱袟,中乘自御,后乘妓女食馔,诗言我如三车自随,但当用以载书耳)
。
草玄
吾岂敢,赋或似
(一作比)
相如。
大唐大慈恩寺大师画赞
唐 ·
江满昌
慈恩大师尉迟
氏,讳大乘基长安人。
族贵五陵光三辅,鄂公敬德是其亲。
智勇冠世超卫霍,李唐之初大功臣。
文皇崇师称大圣,生立碑文垂丝纶。
羯罗蓝位多正梦,汉月入口母方娠。
金人持神珠宝杵,托乾胎中吉兆频。
身相圆满载诞育,彤云成盖覆果唇。
眼浮紫电夏天影,面驻素娥秋夜轮。
少少之时早拔萃,龆龀之间含慈敦。
依止三藏学性相,三千徒里绝等伦。
七十达者四贤圣,就中大师深入神。
亚圣具体比颜子,穷源尽性同大钧。
三性五重唯识义,博涉学海到要津。
百部疏主五明祖,著述以来谁得均?
字字句句不空置,皆有证据永因循。
伯牙响琴徒秘典,卞和泣玉独沾巾。
论鼓一振疑关破,他宗望风自委尘。
对龙象众能降伏,升师子座檀频伸。
每月必造慈氏像,一生偏慕兜率身。
每日必诵菩萨戒,唯杖木叉制波旬。
一时高楼秋灯下,有人窥见偷逡巡。
大光普照观自在,金手染翰显其真。
不图汉土化等觉,开甘露门利兆民。
自书般若何所至,清凉山晓五台春。
瑞光赫赫庆云起,文殊正现示宿因。
游博陵原制玄赞,法华赜旨传远宾。
当宝塔品人有梦,诸佛证明遍照邻。
二十八字一挑句,文章微婉柢获麟。
传导大师以此偈,千佛灭度赞大仁。
不嫌暗漏作章疏,齿牙焕炳光曜新。
咫尺龙颜奉凤诏,出入金殿陪紫宸。
天不与善化缘尽,岁五十三俄已泯。
永淳二年十一月,仲旬三日为忌辰。
先师慕
(疑应作「墓」)
侧行祔礼,风悲云愁惨松筠。
本愿不回奉弥勒,生第四天奉华茵。
名垂万古涉五竺,玄踪虽多难尽陈
⑴
。
⑴ 见《卐续藏经》本《玄奘三藏师资丛书》卷下,原署「特进行门下侍郎兼镇西员外都督江满昌文」。卷首目录署「唐江满昌文撰」。
赠别公洪都事金景时
(声发)
其一
明 ·
沈喜寿
七言律诗
兵曹正郎金斯文景时甫。屡尝访余于西郭寓舍。必带旧银銙而来。体制甚伟且丽。即其先祖冲庵先生受赐于中宗大王者也。俯仰百馀年来。世变无穷。而此带独不见遗失。亦不经敝改。可谓久寿之最者也。虽曰一微物。而圣王之所锡予。贤者之所服用。岂不尊且敬哉。帝王之一嚬一笑。固非偶然。而矧此中心之贶。出于旷代异数者乎。其未免有不胜权舆之叹则天也。尚何言哉。昔裴晋公临终。以平淮西时赏赉玉带。坚封进御曰。内府之珍。既不宜将归地下。亦不宜留在人间。闻者美之。余意则不然。君父久远之赐。岂可使之一朝反汗。而曾泽于身。尤不容上进。其不留人间之说。亦涉恍惚。恐难为法。无宁畀诸子孙以为青毡家宝。亦何害于义理也。景时甫。今为公
洪道
都事。辞朝已卜日。余乃先序银带之说。后及惜别拳拳之语。以述家世爱慕之情云尔。
屈指昌朝百五年,明良相遇盛无前。
垂绅拜赐银章美,在笥分光玉署贤。
后裔何尝忘世守,穷乡犹得保家传。
怀忠不啻文贞笏,抚玩难禁泪泫然。
题少壮三好图
清 ·
王文治
图为汪蛟门舍人倩禹尚基所绘。少壮三好者,一书,二酒,三音律也。画笔精奇,敷色浓古,国初诸名家备有题咏,今为秦敦夫翰林所收。
少壮负豪气,乘兴靡不为。
积书连破屋,酌酒灌漏卮。
贫独乏声伎,颇爱幼妇辞。
偶然遇华筵,追欢必淋漓。
弹指六十载,白尽颔下髭。
醇醪厌昏浊,世典多忘遗。
回首少壮日,所作皆支离。
唯馀旧结习,丝竹仍自随。
五音析分杪,四声审毫釐。
迦陵动仙响,青云为之低。
苦无识曲人,胜赏当同谁。
行将亦屏弃,大音在声希。
秦子少耽古,古迹勤搜披。
示我三好图,购直连城赀。
此图妙入神,点染含异姿。
书林列丹黄,酒案罗尊彝。
就中奏技者,古妆发覆眉。
卷尾诗千篇,大名震一时。
骋妍而抽秘,各各穷瑰奇。
孙杜互争执,去留或偏私
⑴
。
诸公善解纷,最著尤
(西堂。)
与施
(愚山。)
。
吾生百年后,谫陋罕所窥。
胸情贵直举,岂畏前辈嗤。
人命如蜉蝣,世事常喧卑。
顺好而逆恶,物役良可悲。
留则靡不留,去则尽去之。
去留俱在我,无是亦无非。
纷纷较是非,毋乃群儿嬉。
徒慕彦瑜贤,却堕长康痴。
尚未识道宣,矧与谈
窥基
。
只手擎万象,而不挂一丝。
掩卷还太息,外人安得知。
⑴ 孙豹人欲去酒、去声技,而独存书,盖庄论也。杜茶村专欲去书,则激论也。诸公各以诗词为之解纷。
日本永源庵僧通铨。越海万里。重译乞书藏室碑。重违勤意。既遥应之。且记墨缘
(本师释迦牟尼世尊。自鹿野菀至跋提河。演说妙法。开示群迷四十九年不说之说。曰修多罗藏。曰阿昆昙藏。曰昆尼藏及与诸大菩萨,诸大罗汉震朝,诸大祖师之撰述语录入藏者。总曰之一切经。然传于本朝者。有赵宋版。有胡元版。有宋明版。有高丽版。而宋元明各多舛误错综。独高丽最为胜焉。宽文年间。铁眼禅师翻刻明本于黄檗山。尔来处处得置藏室。个个得看圣教。铁眼为人之功侈矣。越之前州丹生。北郡丝生。之乡净胜教寺拄持顺慧上人。发起志愿。欲所住之地。结搆藏室。安置圣教。以惠后来矣。先时顺艺上人。尝校金刚经。及论其无着论
窥基
所会释。偏合于高丽本。故知丽藏之胜矣。当今置大藏。又欲就丽本校雠。遗诸后来也。然亦虑其费居多。非自力之所能为。因谋之于门徒之众。皆随喜肯服。于是来于京师。谒于狮谷。未忍澄律师之校本转写。未几有事而废焉。余与艺公相识。且吾山秘袭高丽藏。乃就余谋校考之事。宲文政壬午之秋也。明年癸未之春。余有对马之行。不遑赞成。因而谢焉。尔后多方凿觅。遂闻对府木坂神祠。亦有丽本。以书谋曰。愿质千金于府库。为无疏失之验。借得十函或二十函。取次卒业。余感其恳求。订诸国老田中氏。田中氏亦感激。议于同列。然而遭神库之物。不可恣之。且有超海出境之难。辞以国禁焉。噫。时之未至。缘之未熟。无事不輱轲。为之悽然者久之。即书答曰。不论成与不成。只须放下此事。随顺时节因缘。向衲之任满归京之时。再谋盛举。乙酉之冬。果然未谋。曩者吾山阖众。虽固随喜。而以日常无周旋出纳之人。未尝许可焉。今以余之赞成。且就弊院校正之故。有允容许可也。越丙戌之春。拉顺尊贤护二子来而就校雠。凡历十馀寒暑。三校呈功矣。明本之所阙。就丽本誊写者。五百馀卷。可谓勤而且至者矣。呜呼。克就父师之志愿。又遂己之所欲。优得惠于后昆。其功尤伟哉。抑此举也。无广摹众缘。幸值武州平閒之人成川平治郎。喜舍净财若干。且门徒之众。戮力资助。其功亦可赏哉。夫时节之至。因缘之熟。终得于吾邦。添一藏书本矣。顷欲结搆藏室。安置圣教。为余之能知前后艰勤之由。欲俾后人闻知。相共保持于悠久。徵记于余。余不以固陋谫劣拒谢。又不顾贻笑于大方。略叙梗槩如斯。助校者伊势州传善寺大憃。近江州泉福寺,香严寺也。天保七年岁次丙申二月二十二日。洛阳建仁三百四十七世永源庵守塔悯𤜽则堂叟通铨撰。)
(己亥)
清 ·
申纬
七言律诗
释典宋元明舛错,高丽版较最精为。
群贤殚力半千卷,三校呈功十一年。
藏室碑酬慧公愿,殊邦墨缔老霞缘。
从今善本徵悠久,是报慈恩诸佛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