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经

共 6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太庙颂歌 东汉末 · 王粲
建安十年。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始立宗庙。令王粲作此颂。以享其先。始名曰显庙颂。后人更今名。
思皇烈祖。时迈其德。
肇启洪源。贻燕我则。
我休厥成。聿先厥道。
丕显丕钦。允时祖考。
绥庶邦。和四字。
九功备。彝乐序。
建崇牙。设璧羽
六佾奏。八音举。
昭大孝。衎妣祖
念武功。收纯祜。
于穆清庙。翼翼休徵。
祁祁髦士。厥德允升。
怀想成位。咸在宫。
无思不若。允观厥崇(○诗经十五。)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夭夭:形容茂盛而艳丽。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句。)冬夏青。
人言昌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
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
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
夜深不嫌青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
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
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
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磨青冥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
堂前不入红粉意,席上常听诗书声。
怪石筱簜皆充贡,此物舜庙当共登。
神农知已入本草,灵均蔽贤遗骚经。
幽人眈玩发仙兴,方士服饵延修龄。
䌽鸾紫凤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
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
我欲携之朝太清,瑶草不敢专芳馨。
玉皇一笑留香案,锡与有道者长生。
人閒千花万草尽荣艳,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
⑴ 夜深不嫌青露重 「青」,嘉靖本、丛刊本、弋阳志俱作「清」。
⑵ 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 嘉靖本「圣贤」倒文。
⑶ 英气凛凛磨青冥 「凛凛」,丛刊本、康熙本均作「凛凛」。又「磨」,疑「摩」。
⑷ 琪花:古人想像中仙境里的花草。
题静庵 元末明初 · 朱升
三圣妙传心,心体存于静。
执中又三言,近来惑未省。
诗书每谆切,邹鲁犹衍永。
德性敬所尊,放心闲弗骋。
归根乃春茁,用晦岂灰冷。
彼所谓善刀,我所谓尚褧(尚褧,《诗经卫风硕人》:“衣锦褧衣”。《礼记中庸》:“衣锦尚褧,恶其文之著也”。)
寥寥越千祀,舂陵一提醒。
紫阳书满家,鼻端最机警。
南州今孺子,名庵在近境。
明当从之游,飞度韩田岭。
⑴ 善刀,《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杨柳依依(采薇),燕燕于飞(燕燕)
于谁之屋(正月),曰止曰时(绵绵)
海外有截(长发),曷云能来(雄雉)
曰归曰归(采薇),秋以为期(氓)
春日载阳(七月),贲然来思(白驹)
洵有情兮(宛丘),我仪图之(烝民)
猗彼女桑(七月),其叶有沃(隰桑)
宛彼鸣鸠(小宛),无啄我粟(黄鸟)
食我桑黮(泮水),曰既醉止(初筵)
慎尔优游(白驹),戒其伤汝(大叔于田)
于嗟鸠兮(氓),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
以阴以雨(谷风),尚求其雌(小弁)
交交黄鸟(黄鸟),在彼空谷(白驹)
熠耀其羽(东山),无集于谷(黄鸟)
南有乔木(汉广),亦集爰止(卷阿)
既曰得止(南山),嘤其鸣矣(伐木)
我闻其声(何人斯),怀我好音(泮水)
卬须我友(匏有苦叶),实获我心(绿衣)
维常之华(采薇),鄂不韡韡(常棣)
有怀二人(小宛),兄及弟矣(斯干)
题彼脊令(小宛),载飞载止(沔水)
我之怀矣(雄雉),此令兄弟(角弓)
登黄鹤楼①二首 明 · 吴国伦
七言律诗
层楼极目楚天孤②,骑鹤仙人漫有无?
城郭万家罗胜地③,江山千载见雄图。
风生秋水蒹葭乱④,日落晴沙鹳雀呼⑤。
白首不禁怀古意,一轩明月坐冰壶⑥。
按:【校注】 (1)《甔甀洞稿》中不载此诗。 (2)楚天孤:谓鹤楼孤耸。 (3)罗:分布,排列。胜地:《文选·王巾〈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信楚都之胜地也”。 (4)蒹葭:水草名。泛指芦苇。《诗·秦风·蒹葭》:“葭蒹苍苍,白露为霜。” (5)鹳雀:水鸟名。《诗·豳风·东山》:“鹳鸣于垤。”高亨《诗经今译》注:“鸟名,形似鹤亦似鹭,大型涉禽,食鱼。” (6)冰壶: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李周翰注:“玉壶冰,取其洁净也。”比喻月光。 诗首联写登楼极目远望而发遐想;颔联赞武昌城郭之繁庶,地势之险要;颈联叙秋水蒹葭、晴沙鸣鹳,于萧瑟景象中露出一股生机;尾联发思古之叹,不写所想者何,只写所思之态,逗人玩味。此诗及下一首疑为罢归后作。
次竹西楼韵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律诗
曾为幕佐赋兹楼,忝佩邻符复几秋。
按节重来身已老,凭轩孤咏涕堪流。
云烟冉冉成陈迹,风雨凄凄起暮愁。
当日华筵人去尽,沙汀惟有旧时鸥。
附:(后识)韩相国兴一按此道。沈监司施甫守此府。甲申春。宴竹西楼。余以江陵倅来会。金平昌正立丈亦来同游。到今十五年。韩相沈友金丈皆为泉下人。余独在世。重游于此。抚迹怀人。不堪怆然。且于其时。沈友以诗经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一章。教小妓咏之。以助丝管之兴矣。旧曲犹存。陈迹依然。而适于是夕。风雨满城。触处增感。故第三句及之。
生冬二十首仍用元微之生春诗韵 其三 (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何处生冬早,冬生春小中。
六阳虽避卦,一气不潜风。
消息岂常息,嫩融真个融。
程朱引未发,著说语芟丛(十月小春人知其说而未解其义尝因朱子诗经岁亦阳止注与贯程子嫌于无阳故谓阳月之意相同而旨未畅遂举春四时之义知小春即阳月为说以阐之)
共 6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