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李阳冰
相关人物:
共 11 位
。
共 7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献从叔当涂宰
阳冰
(761年冬)
盛唐 ·
李白
引用典故:
季布折公卿
鲁连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
天经
。
焉知
高光
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𡸣屼,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杰出
圣代
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
贤彦
多逢迎。
鲁连
善谈笑,
季布折公卿
。
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惕想
结宵梦,素心久已冥。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落笔洒
篆文
,崩云使人惊。
吐辞
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秀句满
江国
,高才掞天庭。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薙草,扫地无纤茎。
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
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雅颂
播吴越,还如泰阶平。
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
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
李法曹阳冰
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徵赴京
唐 ·
皎然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
羊公
汉日中郎妙,周王太史才。
云书
捧日去,
鹤版
下天来。
草见吴洲
(一作宫)
发,花思御苑开。
羊公
惜
(一作昔)
风景,欲别几迟回。
龚邱县令庾公德政碑颂
唐 ·
李阳冰
四言诗
荀藐古之良宰也。榆次碣之。庾公今之贤百里也。龚邱颂之。姑无其能。孰□□□议者谓庾公之政尤矣。公初告群吏曰。昔孝宣忧元元。以为经国致理。先乎令长。乃择郎官御史。出宰县邑。我自任城尉骤居五百石。非才何以当之。誓务整苏疲人。祇若明命。乃崇礼让。省刑罚。纾力役。辟土田。宣慈务宽。训俭示德。润作时雨。和为春风。于是齐鲁丕变。井闾咸复。三载考绩。一方归最。都督兼侍御史清河张公曰昌。牧伯之贤也。训俗驭官。劝直沮枉。述职之地。类能称之曰。方诸爽气。日暮更清。比之松筠。岁寒转茂。题以上下之目。出乎群萃之表。百城千里。异声同欢曰。以伯达之良牧。赏次孙之茂宰。宜矣。公名贲。字文明。其先颍川人。成周之时。世为掌庾。因以命族。公其冑焉。公之考曰钦嗣。为兖州别驾。王父曰元汪。为寻阳令。曾王父曰师则。为蜀王文学。楷模继代。龟麟接武。大历中。邑老彭滔等三十五人。以公⿰(亡攴)柔之大。咸愿刻石褒美。申于元戎。元戎允答。县人以
阳冰
与公周旋。备详德行。俾之作颂。多愧能文。辞曰。
于穆庾公,宰字之良。
化洽百里,风播一方。
邑老上请,愿言颂德。
元戎嘉之,金石乃刻。
三谣
其二
素屏谣
唐 ·
白居易
余庐山草堂中,有朱藤杖一;蟠木机一;素屏风二。时多杖藤而行;隐机而坐;掩屏而卧。宴息之暇,笔砚在前,偶为三谣,各导其意,亦犹座右、陋室铭之类尔。
素屏
素屏
,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
当世岂无
李阳冰
之篆字,张旭之笔迹。
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
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
夜如明月入我室
(一作怀)
,晓如白云围我床。
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
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
贵豪待此方悦目,晏然寝卧乎其中。
素屏
素屏
,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
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舍吾草堂欲何之。
题
李阳冰
玉箸篆词
中唐 ·
舒元舆
斯去千年,冰生唐时。
冰复去矣,后来者谁。
后千年有人,谁来待之。
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
呜呼主人,为吾宝之
⑴
。
⑴ 附柳公权笔偈云:圆如锥,镎如凿,不得出,只得却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绝句
玉箸
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
李阳冰
。
正悲千载无来者,果见僧中有个僧。
赠英公大师
北宋 ·
颖贽
七言律诗
蛮笺象管少年时,几赋帘前祝寿诗。
三殿荷恩卿相看,两朝承宠帝王知。
寻穷太华高低景,念尽长安内外碑。
可惜篆文今绝笔,
李阳冰
后只吾师
⑴
。
⑴ 《金石萃编》卷一二六《赠梦英诗碑》
庶子泉
(原注:在琅琊山宝应寺,唐李幼卿守滁州,始有此泉。欧阳永叔云:庶子泉铭,
李阳冰
撰并书。)
北宋 ·
盛度
五言绝句
深藏西竹寺,寒拥北谯城。
石字赞皇古,泉铭庶子清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四七)
。
欧阳永叔寄琅琊山
李阳冰
篆十八字并永叔诗一首欲予继作因成十四韵奉答
(1046年)
北宋 ·
梅尧臣
我坐许昌尘土中,山翠泉声违眼耳。
公虽被谪守滁阳,日少郡事穷山水。
东南有风西北来,忽得书诗连数纸。
并寄
阳冰
古篆字,
字形
矫矫龙蛇起。
其文乃只题姓名,大历六年春气
(宋荦本作纸)
尾。
报云此篆无人知,野僧好事为公指。
公留岩下久徘徊,公剔莓苔汲泉洗。
点画虽然未苦讹,霜侵风剥多
皴理
。
公疑鸟迹踏苍崖,
山祇
爱惜将有以。
云藏至今不近俗,月伴古源清且泚。
此石公知石不知,公与前人定知己。
墨模
几幅许传玩,譬于玦玉终可喜。
况复为诗刻其下,句奇字峻惊山鬼。
何当少得从公游,为公挥笔宁非美。
李阳冰
篆
北宋 ·
徐积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
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
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
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
⑴
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
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
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
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
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
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
(四库本作哇)
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𡰈除斜撑。
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
雄恢
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
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
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
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
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
阳冰
。
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
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
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以上《节孝先生文集》卷一四)
。
⑴ 原作地,据宣统本改
共 7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