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介绍】: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宝六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监。与韩洄、元琇、李衡等皆出于刘晏门下。德宗贞元以后,相继掌天下财利。历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等使,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诗。与兄包何齐名,时称二包,又与父、兄号三包。有诗集。
【生卒】:727?—792 字幼正,排行七,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父融,有文名。佶于玄宗天宝六载(747)登进士第,天宝末避地江南。代宗广德中至大历初入刘晏转运幕。大历中历官度支郎中、谏议大夫知制诰,十二年(777)坐与元载善贬岭南。十四年起为江州刺史,德宗建中元年(780)权领转运盐铁使,历江淮水陆运使、汴东水陆运盐铁使。贞元元年(785)入为刑部侍郎,改国子祭酒,二年知贡举。转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八年五月卒。生平见权德舆《祭故秘书包监文》、《新唐书·刘晏传》附、《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诗纪事》卷四〇。佶有诗名,与兄何并称二包,与李纾并称包李。权德舆称其诗:“雅韵超俗,清机入冥。立言大旨,为纲为纪。行中文质,不俚不俗。”(《祭故秘书包监文》)《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唐诗汇评
包佶(约727—792),字幼正,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开元诗人包融之子,天宝六载(747),登进士第。曾为转运使刘晏判官。大历中,累迁至谏议大夫。十二年,坐与元载厚善贬岭南。建中初,复授江州刺史,权领江淮盐铁转运。入为户部郎中,仍权领盐铁。三年,为右庶子、汴东水陆运两税盐铁使。贞元初,官刑部侍郎,迁国子祭酒,兼知贞元二年贡举。官终秘书监。佶与兄包何均能诗,时称“二包”。有集,梁肃为之序,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逸
包佶字幼正,包融之子。登天宝六载杨护榜进士第,累官至秘书监。与刘长卿、窦叔向善。补诗一首。全唐文·卷三百七十
佶字幼正。润州延陵人。擢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生卒】:747?—821? 【介绍】: 唐河中宝鼎人,字元夫。少隐居于阳羡山,四十余应江西观察使李衡征辟,为从事。复署福建观察使柳冕幕府。冕欲构马总罪,使戎按问,戎不从冕意,虽百般胁迫,终不屈,遂辞职自放江湖间。后为福建观察使阎济美副使,历衢、湖、常三州刺史,累迁浙东观察使。所莅皆以政绩闻,卒于任所。
【生卒】:747—821 字元夫,蒲州宝鼎(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客居常州阳羡山。德宗贞元八年(792)为江西从事,十三年为福建从事,宪宗元和二年(807)为浙东从事。四年征为刑部员外郎,改河南令。八年后累历衢、湖、常三州刺史,十二年迁浙东观察使。穆宗长庆元年(821)以疾去官,九月卒于苏州。生平见韩愈《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元稹《唐故越州刺史浙江东道观察等使河东薛公神道碑》,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4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