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珏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2 首
① 并序。《才调集》作《祓禊日游于斗门亭》,一本无此题,序即题也。
开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价以人和岁稔,将禊于洛滨。前一日,启留守裴令公。令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客萧籍、李仍叔、刘禹锡,前中书舍人郑居中、国子司业裴恽、河南少尹李道枢、仓部郎中崔晋、司封员外郎张可续(司封员外郎张可绩)、驾部员外郎卢言、虞部员外郎苗愔、和州刺史裴俦、淄州刺史裴洽、检校礼部员外郎杨鲁士、四门博士谈弘谟等一十五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历魏堤,抵津桥,登临溯沿,自晨及暮,簪组交映,歌笑间发,前水嬉而后妓乐,左笔砚而右壶觞,望之若仙,观者如堵。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美景良辰,赏心乐事,尽得于今日矣。若不记录,谓洛无人,晋公首赋一章,铿然玉振,顾谓四座继而和之,居易举酒抽毫,奉十二韵以献。座上作。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
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禊事修初半(一作毕),游人到欲齐。
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
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
闹翻(一作于)扬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
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
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
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
舞急红腰软(一作凝),歌迟翠黛低。
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仲彦此图从顾湘舟艺海楼藏本临摹,并录原跋。据徽宗称,因得韩滉所画德裕见客图,复用模写,冀以传永。然考《唐书》,滉卒于德宗时,见其子皋传,尚在德裕相武宗之前五十馀年,则此图必非滉画,特其为德裕见客,或流传有绪耳。至杨荣谓其时武宗欲杀杨嗣复、李珏,德裕乃率三宰相入见,相与救之。意坐阁所论,必预计其所以为之解者,图或为此而作。而图中客三人服色各依《马周传》,四品五品朱,六品七品绿,八品九品青,恐非宰相所服。且本传所谓三宰相,乃德裕与崔郸、崔琪等诣延英事,即见《杨嗣复传》,非德裕外尚有三人,如图之所画,是其说又非也。顾就荣所引「德裕为相时,尝谕御史有事见宰相,必先白台乃听,自是无敢辄至阁者」,可知德裕屏绝私谒,偶或见客,便即传为异事,故《韦夏卿传》亦有「德裕任宰相,罕接士,唯瓘往请无间」之语。(瓘,夏卿子。)其实当时朝士,若右拾遗封敖、给事中刘濛、膳部员外郎杜牧,自非常见宰相,在德裕何从器之知奇之?《唐书》乃各于其传著之耶?惟所见之客,至于流播丹青,度其姓名事实,必亦章章在人耳目间,惜千馀年后无从知也。为作两律纪之。
燕见开东阁,还如政事堂。
围腰齐搢笏,压角等施床
侍女两鬟立,来宾三坐抗(古浪切。)
唐时参宰相,画出尚矜庄。
⑴ 「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见《张九龄传》。
⑵ 「故事,舍人初诣省视事,回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见《裴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