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思摩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① 武德中,天子始作《秦王破陈乐》以歌太宗功业。贞观初,太宗重制破阵乐舞图,诏魏徵、虞世南等为之歌词,名《七德舞》。自龙朔已后,诏郊庙享宴,皆先奏之。
新乐府,并序: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覈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一作王)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一作身)乞效死李思摩尝中矢,太宗亲为吮血)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一本无则知二字),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一作祚)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⑴ 贞观初,诏收天下阵死骸骨,致祭而瘗埋之,寻又散帛以求之也
⑵ 贞观二年大饥,人有鬻男女者,诏出御府金帛尽赎之,还其父母
⑶ 魏徵疾亟,太宗梦与徵别,既寤,流涕。是夕徵卒,故御亲制碑云:昔殷宗得良弼于梦中,今朕失贤臣于觉后
⑷ 张公谨卒,太宗为之举哀,有司奏:“日在辰,阴阳所忌,不可哭。”上曰:“君臣义重,父子之情也。情发于中,安知辰日。”遂哭之恸
⑸ 太宗尝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悯,今将出之,任求伉俪。”于是令左丞戴胄、给事中杜正伦于掖庭宫西门拣出数千人,尽放归
⑹ 贞观六年,亲录囚徒死罪者三百九十放出归家,令明年秋来就刑。应期毕至,诏悉原之
⑺ 李绩尝疾,医云:“得龙须烧灰,方可疗之。”太宗自剪须烧灰赐之,服讫而愈,绩叩头泣涕而谢
荪壁兮桂宇,药橑兮在下。
水潏潏兮溜渠,兰葳蕤兮当户。
庵之构兮何所。
接紫闼兮崇期。
庵何为兮闭寂,窈棼楣兮参差。
蔽修栊兮连延,错瓴甓兮委蛇。
穆空洞兮内启,豁廉隅兮外直。
曲巷前通兮嘉树后植。
迩莫可探兮遐乎可即。
匪邃曷名兮厥惟庵德。
庵中兮何有,玉佩兮青衿,惠我人兮不貌以心。
适我人兮可杗可桷。
可栋可楹兮维庵是学。
赤帷兮翠幰,庵中人兮西游。
斗晖晖兮昼揭,岳岩岩兮夕秋。
于边鄙兮贱夫,怅瞻庵兮弗早。
幸门墙兮未麾,矢贞心兮恒保。
田按:邃庵,杨公应宁为中书舍人畴读书之室也,因以为号。李西涯倡为之解,吴匏庵、谢方石为之铭,林见素为之说,靳戒庵为之序,张伎陵为之赋,杨月湖为之跋,邵二泉为之赞,而空同子为之辞,东沂陈玉、华亭顾清、嘉禾吕㦂、广阳冯清、建业刘麟、和顺王云凤、杜旻、锡山陈策,清苑傅圭、东川刘春、维扬朱应登、东莱毛纪、上蔡李逊学为之诗。今绿王云凤诗附空同辞后云:「庵何为者名之邃,客有问予对以意。长安甲第临大道,昼桷翚飞瓦鳞次。豪奢买屋兼百家,犹嫌走马无馀地。朝歌暮管隔巷闻,金鞭玉辔笼街至。邃庵先生半亩宫,其门一间前后四。最后南扉中置几,左右经史兼图记。心远自无车马喧,吏隐谁知鸿鹄志?北面白首亦执经,千里青衿来问字。明殊在浦声价高,宝剑贮匣光芒利。飘忽风尘二十春,故庐今日属何人?邃庵号已在天下,邵子行窝到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