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德诚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908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闽人,俗姓谢。少憨黠好钓。唐懿宗咸通初,出家芙蓉山,后居福州玄沙院。王审知始有闽土,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后梁太祖开平间示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908 俗姓谢,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早年常垂钓于南台江。懿宗咸通初投芙蓉山出家,后至豫章开元寺受戒。初与雪峰义存为同学,后以为师。住福州玄沙院,世称玄沙和尚。王审知奄有闽土后,赐号宗一大师。从其受业者有700余人,其再传弟子文益,开创法眼宗。《宋高僧传》卷一三、《祖堂集》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后二书录其诗偈8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林僧宝传·卷第四
禅师名师备。福州闽县谢氏子。少渔于南台江上。及壮忽弃舟。从芙蓉山灵训禅师断发。诣南昌开元道玄律师所。受具足戒。芒鞋布衲。食才接气。宴坐终日。众异之。兄视雪峰。而师承之。雪峰呼为头陀。每见之曰。再来人也。何不遍参去。对曰。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雪峰然之。备结屋玄沙。众相寻而至。遂成丛林。说法与契经冥合。诸方有未明要义。皆从决之。备曰。佛道闲旷。无有涂程。无门为解脱之门。无见作道人之见。不在三际。岂有升沉。建立乖真。不属造作。动即涉尘劳之境。静则沉昏醉之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静双收。即漫汗佛性。必须对其尘境。如枯木寒灰。但临时应用。不失其宜。如镜照像。不乱光辉。如鸟飞空。不杂空色。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相。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交参。句句无前后。如壮士展臂。不借他力。如师子游行。岂求伴侣。九霄绝翳。何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昧。到这里。体寂寂。常皎皎。赤赫𦦨。无边表。圆觉空中。不动摇。吞烁乾坤。迥然照出世者。元无出入。盖名相无体。道本如如。法尔天真。不因修證。只要虚闲。不昧作用。不涉尘泥。若纤毫不尽。即落魔界。且句前句后。是学人难处。所以云。一句当机。八万法门。生死路绝。直似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销冰。箭既离弦。无反回势。所以牢笼不肯住。呼唤不迥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步步登玄。不属邪正。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动便失宗。觉即迷旨。二乘胆战。十地魂惊。语路处绝。心行处灭。直得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释梵绝视听而雨花。与么。现行无疑。此外更疑何事。勿栖泊处。离去来今。限约不得。寻思路绝。不因庄严。本来清净。动用语笑。随处明了。更无少欠。时人不悟。妄自涉尘。处处染著。头头系绊。纵悟则尘境纷纷。名相不实。更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随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寞寞。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我这里则不然也。更不隈门旁户。分明句句现前。不属商量。不涉文字。权名出家儿。毕竟无踪迹。真如凡圣。地狱天堂。皆是疗狂子之方。都无实事。虚空尚无改变。大道岂有升沉。悟则纵横不离本际。到这里凡圣也无立处。若向句中作意。则没溺汝。学人若向外驰求。又属魔王眷属。如如不动。没可安排。恰似𦦨炉。不藏蚊蚋。本来平坦。何用刬除动转。施为是真解脱。纤毫不受。措意便差。借使千圣出头来。也安排他。一字不得。又曰。仁者如今事不获已。教我抑下多少威光。苦口相劝。百千方便道。如此如彼。共相知闻。尽成颠倒知见。将此喉咽唇吻。祇成得个野狐精业。谩汝我。还肯么。只如今有过无过。唯我自知。汝又争得会。若是恁么人出头来。甘伏呵责。夫为人师匠。大不容易。须是善知识始得。我如今恁么道。方便助汝。犹尚不能觏得。可中浑举宗乘。是汝向什么处措手。还会么。四十九年是方便。祇如灵山会上。有百千众。唯有迦叶一人亲闻。馀皆不闻。汝道。闻底事作么生。不可道。如来无说说。迦叶不闻闻。便当得否。不可是汝修因成果。福智庄严底事。知么。且道吾有正法眼藏。付嘱大迦叶。我道犹如话月。曹溪竖拂。还同指月。所以道。大唐国内宗乘。未有一人举唱。设有一人举唱。尽大地人失却性命。无孔铁锤相似。一时亡锋结舌去。汝诸人赖我不惜身命。共汝颠倒知见。随汝狂意。方有申问处。我若不共汝与么知闻去。汝向什么处得见我。会么。大难大难。备疾大法难举。罕遇上根。学者依语生解。随照失宗。乃示纲宗三句。曰第一句。且自承当。现成具足。尽十方世界。更无他故。祇是仁者。更教谁见谁闻。都来是汝心王所为。全成不动智。只欠自承当。涣作开方便门。使汝信有一分真常流注。亘古亘今。未有不是。未有不非者。然此句。只成平等法。何以故。但是以言。遣言以理逐理。平常性相。接物利生耳。且于宗旨。犹是明前。不明后。号为一味平实。分證法身之量。未有出格之句。死在句下。未有自由分。若知出格量。不被心魔所使。入到手中。便转换落落地。言通大道。不堕平怀之见。是谓第一句纲宗也。第二句。迥因就果。不著平常一如之理。方便唤作转位投机。生杀自在。纵夺随宜。出生入死。广利一切。迥脱色欲。爱见之境。方便唤作顿超三界之佛性。此名二理双明。二义齐照。不被二边之所动。妙用现前。是谓第二句纲宗也。第三句。知有大智。性相之本。通其过量之见。明阴洞阳。廓周沙界。一真体性。大用现前。应化无方。全用全不用。全生全不生。方便唤作慈定之门。是谓第三句纲宗也。因见亡僧。谓众曰。亡僧面前。正是触目菩提。万里神光顶后相。学者多溟涬其语。梁开平二年戊辰十二月二十七日。示疾而化。阅世七十有四。坐四十四夏。备状短小。然精神可掬。与闽帅王审知。为内外护。审知尽礼。延至安国禅院。众盈七百。石头之宗。至是遂中兴之。有得法上首罗汉琛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生闽之谢氏。
少随其父。
渔南台江中。
得鱼辄纵之。
父虽怒不恤也。
咸通初。
出家芙蓉山。
即往豫章开元寺受具。
归执役隶业院。
辛苦无所惮。
布纳芒鞋。
日中一食。
常坐不卧。
丛林以备头陀称之。
雪峰存禅师。
其同学兄也。
尝谓之曰。
备头陀何不遍参去。
备曰。
达磨不来东土。
二祖不往西天。
存深以为然。
出世玄沙。
毳士之相从者。
常七百许人。
备一日上堂。
默坐良久。
大众将谓不说法。
一时散去。
备咄云。
看者一队汉。
略无一个有智慧者。
但见我开者两片皮。
尽来簇著。
觅言觅语。
是我真实为他。
却总不会。
若恁么大难大难。
备有时垂语曰。
诸方老宿尽道。
接物利生。
且问汝三种病人来。
汝作么生接。
若拈椎竖拂。
盲者不见。
提唱古今。
聋者不闻。
待他对答。
哑者无言。
若接不得。
佛法无灵验。
有僧。
出云。
三种病人。
和尚还许人商量否。
备云。
汝作么生商量。
其僧便珍重而出。
备云。
不是不是。
罗汉云。
桂深现有眼见。
有耳听。
又有口说话。
和尚作么生接。
中塔云。
三种病人。
即今在什么处。
备见僧来礼拜。
乃云。
因我得礼汝。
备问长生。
维摩观佛。
前际不去。
后际不来。
见在不住。
汝作么生观。
长生云。
放皎然过。
有个商量。
备云。
放汝过。
作么生商量。
长生良久。
备云。
情知汝向鬼窟里作活计。
僧问云。
是什么得恁么难见。
备云。
只为太近。
又问。
学人为什么道不得。
备云。
畐塞汝口。
争解道得。
当是时。
审知王氏。
以侍中据有闽土。
为奏赐紫伽梨。
师号宗一。
开平二年。
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终。
寿七十四。
腊四十四。
忠懿王为树塔焉。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师备。
俗姓谢。
闽人也。
少而憨黠酷好垂钓。
往往泛小艇南台江自娱。
其舟若虚。
同类不我测也。
一日忽发出尘意。
投钓弃舟。
上芙蓉山出家。
咸通初年也。
后于豫章开元寺具戒还归故里。
山门力役无不率先。
布衲添麻芒鞋续草。
减食而食语默有常。
人咸畏之。
汪汪大度虽研桑巧计不能量也。
备同学法兄则雪峰存师也。
一再相逢。
存多许与故目之为备头陀焉。
有日谑之曰。
头陀何不遍参去备对曰。
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存深器重之。
先开荒雪峰。
备多率力。
王氏始有闽土。
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
以开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示疾而终。
春秋七十四。
僧腊四十四。
闽越忠懿王王氏树塔。
备三十年演化。
禅侣七百许人。
得其法者众推桂琛为神足矣。
至今浙之左右山门盛传此宗法嗣繁衍矣。
其于建立透过大乘初门。
江表学人无不乘风偃草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陈州西华人,字表儒。唐昭宗乾宁五年进士。后仕吴,杨行密时累官翰林学士。笃于学,砚为之穿。有《登龙集》、《从军稿》、《笔耕》、《冥搜集》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殷,宋时避讳改为汤。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阳(今安徽青阳)人。昭宗乾宁五年(898),朱全忠表荐登进士第,寻为裴枢宣谕判官。后投启公卿间,触全忠怒。经宋、汴时,全忠遣吏捕之而不及。后与康耕、杨夔、王希羽等人同为田頵幕客,颇受器重。天复三年(903),頵为杨行密所灭,遂事行密,为淮南节度掌书记。武义元年(919),杨隆演称帝,以文圭为翰林学士。仕终左千牛卫将军。生平见《唐摭言》卷九、《新唐书·田頵传》、《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一〇。文圭工诗善文,有名于时。辛文房云“唐季文体浇漓……文圭稍入风度,间见奇崛”(《唐才子传》)。著述甚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殷文圭集》1卷、《宋史·艺文志七》尚著录有《登龙集》15卷、《冥搜集》20卷、《笔耕词》20卷等,均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殷文圭,生卒年不详,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阳(今安徽青阳)人。少居九华山,苦学,砚底为之成穴。乾宁五年(898),因朱全忠荐进士及第,为汴州宣谕使裴枢判官。南归。时宁国节度使田頵雅重儒士,与杜荀鹤、康骈、杨夔等均为頵上客。頵为置田宅,迎养其母。天复三年(903),頵败,又事淮南杨行密父子,为掌书记。武义元年(919),拜翰林学士。或云终左千牛卫将军。有《登龙集》十五卷,又《冥搜集》、《笔耕词》、《从军稿》、《镂冰集》各二十卷,均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文圭。陈州西华人。乾宁中及第。为裴枢宣谕判官。后依宁国节度使田頵。頵死。事吴先主。掌书记。武康元年拜翰林学士。

作品评论

诗话总龟引《南唐近事》
李德诚加司空,守临川,殷文圭草麻。
德诚儒毫之赂久而未至,(殷)以诗督之曰:“紫殿西头月欲斜,曾草临川上相麻。
润笔已曾关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
”时皆少之。
唐才子传
唐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稍稍作者,强名曰诗,南郭之竿,苟存于众响,非复盛时之万一也。如王周、刘兼、司马札、苏拯、许琳、李咸用等数人,虽有集相传,皆气卑格下,负鱼目唐突之惭,窃赋玞韫袭之滥,所谓家行弊帚,享之千金,不自见之患也。文圭稍入风度,间见奇崛,其殆庶儿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2 【介绍】: 五代时广陵人,字致尧。
李德诚子,徐温婿。
少好学,能属文,尤工诗。
初为徐知询幕僚。
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谋。
南唐建国后,拜中书侍郎,加同平章事,加左仆射,监修国史。
辅政五年,升元中放还私第。
李璟时出为昭武军节度使,入拜司空,以司徒致仕。
乃营亭榭于钟山,适意泉石,赐号钟山公。
卒谥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3?—952 字致尧,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为升州巡官,后任李昪金陵副使。南唐建国,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升元五年(941)罢相,未几复入相。中主立,出为昭武军节度使,后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保大十年(952)卒,谥靖。生平见马令《南唐书》及陆游《南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〇。建勋能属文,尤工诗。其诗多七律,颇多题咏纪游之作。僧文莹谓“其为诗,少犹浮靡,晚年方造平淡”(《玉壶清话》卷一〇)。辛文房亦称其“琢炼颇工,调既平妥,终少惊人之句”(《唐才子传》)。《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李建勋集》1卷,《宋史·艺文志七》则记为20卷。《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句4联。
唐诗汇评
李建勋(?-952),字致尧,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仕吴,为金陵巡官。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谋。及昪即位,拜相,升元五年(941)方罢,在相位最久。中主立,出为昭武军节度使。后召拜司空,乃营亭榭于钟山。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卒。建勋少好学,工诗文,有《李建勋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李建勋字致尧,陇西人。工诗能文,其诗少犹浮靡,晚岁清淡平易,为南唐李昪、李璟所重。补诗一首并诗句二。

作品评论

《玉壶清话》
(建勋)为诗,少犹浮靡,晚年方造平淡。
唐才子传
(建勋)能文赋诗,琢炼颇工,调既平妥,终少惊人之句也。
《唐诗品》
晚唐诸子,不选格调,专事情景,“诗中觅画”之说盖出于此,遂使浑厚鸿明之气,萧然谢绝。建勋诗,每联必设景象,盖工写之极,流而为俳,亦不自知也。
《诗薮•杂编》
今五代诗集传者,仅建勋一家而已。集中佳句颇多,虽晚唐卑下格,然模写情事殊工。
《载酒园诗话又编》
李建勋诗格最弱,然情致迷离,故亦能动人。如《残牡丹》诗……气骨安在?却有倚门人流目送盼之致,虽庄士雅人所卑,亦为轻俊佻达者喜。又如《闲出书怀》曰:“断酒只携僧共去,看山从听马行迟。”《春雪》曰:“全移暖律何方去?似误新莺昨日来。”《梅花寄所亲》曰:“云鬓自沾飘处粉,玉鞭谁指出墙枝。”《春水》曰:“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语皆纤冶,能眩人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6 【介绍】: 五代时僧。太原文水人,俗姓李。幼于五台山真容院出家。纳戒后,出求禅法,通内外典,善言辩,时难与敌。入闽,闽王礼敬之。后梁末帝乾化三年,至浙中,吴越王钱镠厚礼以待。寻泛海沧州,仍归五台。主院事十五年,赐号超化。病卒于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李氏。
太原文水人。
幼依台山真容院浩威出家。
既纳戒游方。
受心法。
辨论纵横。
侪辈莫之抗。
俄南游。
谒王氏于闽。
忠懿王敬之。
至两浙谒钱氏。
武肃王尤加敬焉。
然二王皆遣使送香茗。
而两浙又以钵盂一万副。
及敛诸州牧宰俸入。
泛大舶。
至沧州。
使归为文殊供养。
时则降龙大师。
弹压台山诸刹。
众所畏伏。
因为俵之。
众寡均等。
于是其徒致疏。
请嗣继其师主院事。
诏补都纲职。
总辖台山诸刹。
赐师号超化。
十五年。
兴废食饥。
不可殚纪。
天福元年遘疾。
九月五日。
遂示寂。
门人塔舍利。
至今存。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光嗣。
姓李氏。
太原文水人也。
冲幼孤静罕杂童稚。
信尚台山乃为真容院浩威之高足也。
纳戒后器宇穹隆。
㥽系包桑。
出求禅法历于年稔。
内外之学优长。
口海崩腾良难抗敌。
由是决意越重湖登闽岭。
盛谈文殊世界。
闻者竦动。
忠懿王王氏大施香茗。
遣使送山寺焉。
癸酉岁至两浙谒武肃王钱氏厚礼迟之。
施文殊圣众供物香茶并钵盂一万。
副应吴越诸州牧宰。
皆刻俸入缘。
仍泛海至沧州。
运物入山。
时降龙大师者。
率领弹压。
缁伍畏焉。
为其分散诸寺兰若众寡均等。
时徒侣坚请嗣主院。
宣补僧官辖诸台寺院。
命曰都纲。
师号超化。
居于僧上若鲲凤之领鳞羽焉。
十五年间兴建梵宇斋饲僧尼不胜纪极。
以天福元年遘疾。
至九月五日迁灭。
门人起塔藏其灵骨。
舍利至今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