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元纮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稽古流星园,光曜至人起(星落流星园,老子诞。)
紫气函谷浮,五千论乃嚭。
浑灏仰淳风,轩黄圣化美。
夔龙际陶唐,熙载宅百揆。
道大王章正,文武通经纬。
秋官定邦典,饮羊停沈氏。
宝水耸龙门,玉节弼纲纪。
择仁古爽鸠,异绩照青史。
四百灵气钟,千波竞清泚。
介寿冈陵峻,纯禧台象炜。
外珥汉庭貂,内秘金仙理。
神凝物不疵,性彻道如矢。
玉既挺蓝田,珠复润隋水。
畴昔登俊选,沉静称素履(皇甫谧也)
经学实渊溥(孔演也),燕翔赋曾梓
螭头立豸冠,霜落封事纸。
謇謇喉舌官,大僚亦遭拟(自螭头至此为科臣。)
三辅借汲黯,鞭强如策豕。
合柱匿野王,束薪炙颜斐
别造玉麟符,铜兽安足似
瞿昙有遗宫,瓴甓方阙里。
玄默迈百王,恭敬及虎兕。
肥硗委荒草,一疏归僧寺。
判磨有后人(汉李元纮为京兆尹,南阳公主与寺僧争磨,纮判还之。知府宝从一惧,请改判。复大书其后曰:“南山可移,此判无动”),流辉无近祉(自三辅至此为京兆尹)
肃肃伯囧任,盈盈耀绿珥。
和鸾驾时龙,精灼陈大议
综辖南北谯,明镜无瑕滓。
宽明不纵察,岂独欧阳仕。
盗贼西北来,烽烟绕城埤。
力拒智何勇,潜攻寇更迤。
㼾砖日飞㩧,羽檄分迤逦。
战垒阵云深,雕戈杀气否。
清啸有馀閒,笳声发清徵。
不用五浮桥,神臂足可恃。
涡口会占风,顺昌见刘锜
陈汤计乌孙,五日解围矣
万灵活全城,功德布遐迩。
复坐醒心亭,酿泉酌清沚。
风回明月溪,嗒然足隐几。
守固道乃通,精专达神鬼。
轩冕悟倘来,临事自有以
汉桓党论繁,大狱雠良士。
滂不祭皋陶,直亮见心肺。
大贤实忧国,满车驱薏苡。
平署赖陈蕃,秉笔竟如此(陈蕃不署党人。)
致远不书黄,赵鼎忤严旨。
言切见批鳞,策免解金紫
嗟哉千古同,事难道足比
浮云澹河汉,春花欺卷苢。
扶策归故庐,江皋步兰芷。
耳热薄击缶,身閒气不痞。
门径敞罗浮,枕席喧海市。
言寻葛令踪,古坛见仙趾。
宝炉烧马牙,草庵生凤尾。
红树鸣夏蝉,碧池跃金鲤。
辋川乐未阑,神州见颓圮。
瞻彼玉京云,心抽无停晷。
衣白不出衡,灵武竟蒙耻。
浊水泻黄河,汀渚溷漫㳽。
厓门海气深,洪波沉二玺。
早为当局忧,声吞徒悱悱。
失手碎金瓯,禾黍日成秕。
卖卜无好桥,采薇今焉是。
噩梦静来醒,常论自可鄙。
九五蝉翼轻,轩师广成子。
东南擅竹箭,玙璠满江汜。
弓旌德泽初,文海走新使。
赵孟固不来,刘因疾未已
古有不召臣,斯人今姓李。
不强见至德,悠悠恣步履。
社树月频圆,钓舫逢岸舣。
丹井铁桥东,青松白云里。
园种安期瓜,秋深蔓藟藟。
一食肺腑清,须髯黑如秠。
清言会有得,顿折登山齿。
春畴啭流莺,壶浆助耘耔。
手植十围松,朝夕供凭倚。
白首文潞公,法交华严喜。
不入香山会,但乘篁溪樏。
诗思急涌泉,陆离似抽芑。
烧香话君臣,一喝洞骨髓。
小义不足陈,经术皆奴婢。
餐莲千劫留,人间岁月驶。
明霞彻六窗,笑竖天龙指。
一室乐有馀,棋枰见披靡。
今春一揖翁,语笑从此始。
活火煮山茶,旧事填两耳。
招我荔枝期,添钵不能俟。
寄我自警诗,望之如浮蚁。
小字过蝇头,恰如春韡韡。
星辉南极壮,典型实丰伟。
梦叶熊罴人,一岁超于彼。
称觞集槐堂,宰割俱停止。
仁爱至今存,学解捐鄙俚。
圣教岂二衢,俗子轻訾毁。
声教簉八儒,遵勖继芳轨。
考祥此其时,如春聚百卉。
淮水吕虔刀,千阶创一戺。
我睇宝安云,满天散霞绮。
亦效开笼翁,祝声声讄讄
⑴ 张温言于孙权,中庶官最亲密,宜用俊选,于是以陈表为中庶
⑵ 王坦被令为之自畴昔,至此为太子庶常
⑶ 李膺为京兆尹,时野王令张朔贪残,膺执法,朔惧诛,走匿,兄让藏合柱中,膺破柱付洛阳狱,杀之
⑷ 斐为京兆尹,课人输租,时各因便宜,置薪两束为寒炙笔砚
⑸ 樊子盖检校河南内史,有治绩,隋文帝谓曰:“今为公别造玉麟以代铜兽。”
⑹ 晋傅玄为太仆,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谏诤精灼,多见优容。
⑺ 宋京留守刘锜率所部四万人至涡口,方食,忽暴风拔坐帐,锜曰:“此贼兆也。”即兼程至顺昌,与知府陈规共守城。兀朮至,以五浮桥绐之,毒其上流,大败之。
⑻ 汉段会宗为乌孙所围,成帝召陈汤问曰:“度何时可解?”汤知乌孙瓦合,屈指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四日而捷书至。
⑼ 自肃肃至此为滁州大仆,言全城御流寇事。
⑽ 宋高宗时,中书舍人潘良贵以户部侍郎向子諲奏事久,叱之退,帝欲抵良贵罪,中丞常同为之辨,帝欲并逐同,赵鼎奏子諲虽无罪,而同与良贵不宜逐,帝不从,命下给事中张致远,谓不应以一子諲出二佳士,不书黄,帝怒,后竟以此策免。
⑾ 自汉桓至此,言奉严旨提问黄石斋,责久不报,遂罢官事也。
⑿ 元世祖遣侍御史程文海访求江南人才,帝素闻赵孟遹名,密谕文海必致之,竟不往
⒀ 元世祖徵集贤学士刘因,因以疾辞,帝闻之曰:“古有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欤?”遂不强致
⒁ 讄讄,祝词也。王荆公为宰相,时光禄卿巩中笼雀放之,每一放,祝曰:“愿相公一百二十岁。”
女咏 其二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缥缈巫山女,知为何处云。
香销翠羽帐,花点石榴裙。
罗绮留春色,帘栊引霁氛。
襄王梦行雨,消息几时闻。
注:飘渺(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知为(刘长卿湘妃庙)香销(虞世南怨歌行)花点(李元纮相思怨)罗绮(许浑陪少师李相国崔宾客宴狄仆射池亭)帘栊(孙逖宴越府陈法曹西亭)襄王(孟浩然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消息(孟贯怀友人)
欢情 其一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女伴朝来说,仙郎此夕过。
路旁看骤影,江上托微波。
宝屋粘花絮,金屏缀绮罗。
夜阑接软语,于妾欲如何。
注:女伴(戎昱古意)仙郎(严维同韩员外宿云门寺)路旁(霍总骢马)江上(张九龄杂诗)宝屋(李元纮绿墀怨)金屏(徐彦伯春闺)夜阑(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于妾(曹邺古词)
欢情 其十七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宝镜如明月,花鬟如绿云。
春生翡翠帐,醉舞石榴裙。
咏絮知难敌,吹箫此复闻。
逢君开口笑,香吐一灯分。
注:宝镜(张说咏镜)花鬟(李端妾薄命)春生(李元纮相思怨)醉舞(羊士谔江亭游宴)咏絮(张泌碧户)吹箫(刘长卿过包尊师山院)逢君(岑参寻阳七郎中宅即事)香吐(裴说哭处默上人)
① 沿江上下。多名区胜迹。帆船所到。随境纪述。但趁韵排次。语多牵强。览者幸毋以声病约之也。
汎汎大江水,东征一叶舟。
郭门初坐憩(初憩东城门楼),湖阁共追游(纛湖候船三日)
连袂朝仍暮,淹程日似秋。
趁船花屿泊,闻磬梵宫留(宿报恩寺)
帆转青山过,歌成白雪酬。
溯游多胜览,牵迫少冥搜。
久客春强半,长途水自悠。
淡铺千树锦,澄彻一泓油。
田火烧山尽,人家匝岸稠。
胡儿曾勒石(三田碑),秦俗忆修矛
地轴终倾圮,天戈任缩揫。
山河千古恨,草树一春幽。
古柱悲归鹤(南汉山城),寒沙对睡鸥。
衣冠南汉耻,薪胆大明雠。
劫烬烧铜狄,边城老枥骝。
亭空惟草色,人去已山丘
古院徵徽躅,名家萃胜流(遁村书院。盖广李多名公卿云。)
归田贤相国,高枕古杨州(俞相国拓基归卧江亭)
石侧蹲狞兽,涛惊振怒虬。
亭乌归寂寂,林雀怨啾啾
岑杜曾游地,菱荷此渡头
清风犹在水,年代剧传邮。
台榭山分半(半山亭),湖亭石四周(石湖亭)
一川牛饮颖(牛川其间。盖有隐君子云。),二水鹭分洲
古浪开高馆,遗风挹贵侯(古浪东阳尉旧馆)
丝萝连布褐,公相起田畴
贫贱交情见,耕渔学业优。
月溪沙欲涨,云浦树相摎。
积翠千重巘,涵青十丈湫。
蒿撑双岸走,浪簸四山浮。
寒食伊来近,精禋此去修
凄凄濡雨露,渺渺隔松楸。
野马和埃舞,河豚撇浪游。
盘涡秦转毂,断壁蜀通牛(大滩)
湍险嗟如此,舟行不自由。
频看三老色,稍释几分愁。
玄谷今冥漠,沧浪旧退休(江汉亭。郑玄谷旧居。)
风流归梦劫,云裔保弓裘。
胜地无常耳,长江有尽不。
烟霞空一壑,水木掩孤楼(李判书德寿遗址)
润笔春田在,藏书岁月遒
近来真巨擘,馀辈尽村讴。
挂席从飞驶,经滩耐逗遛。
令严诗有垒,阵整墨为䥐。
长日词文会,同舟李郭俦。
龙门瞻突兀,趋泣忆惊忧
禹凿千寻迥,滩流八节周。
蕨芽春正拆,岚翠晚来收。
渔户环蓬堵,农人竞火耰。
夕霞明柳岸,春水涨蒲沟。
郡廨飞新燕(杨根郡廨新成。丹艧灿肰。),官程过八驺
樵儿孤渡口,汲女一溪陬。
渚日通遐眺,江梅作好逑。
楼名清强压,山势葛相缪(葛山)
飞沫沾衣袖,馀寒入布帱。
林霏芳信早,原烧茁芽腬。
列舰方齐尾,双滩忽入眸(细盐斑岸二滩)
汹汹波啮玉,齾齾石连钩。
挥汗劳牵缆,回头羡去辀。
德村嵬斗极(仰德村。梧里李文忠相公旧基。),清庙焕天球。
两眼忧时泪,平生定乱筹
微公苏国脉,当世绝民喉
渚阔眠沙鹭,林深隔叶鸠。
攀萝崖径转,踏月水村投。
岸狭波纹细,江空帆影脩。
此来船屋寄,随事柁工谋。
沙莹明金璞(金沙),林芳浸玛琉。
功名花谢槿,世事葛缠樛
去去更邮传,浮浮幻水沤。
天机鱼自得,春意鸟相酬。
古堞馀荒雉,遥梁下秃鹙。
离家尚淹滞,关雨重夷犹。
润物知时节,流膏洽野麰。
连舸排雁鹜,捩柁捷猿猴。
大野何年没,孤山百丈抽
有村糇饵买,近市米盐诹。
烟屿朝笼黑,风蒲昼弄柔。
一春村庤镈,迟日社悬帿。
沙港维渔艇,丛林掩雉罦。
骊江雄郡邑,膏壤辟田㽥。
华贯垂绵永,名门鲜比侔(我李本贯骊州)
高楼名胜地(清心楼),令节清明毬。
太守仁恩厚,和春旧谷赒。
壮游三峡尽,长路故人搂。
静暇诸天话(神勒寺),清闲半日偷。
黄金灵佛现,赤石化工锼。
神马归超忽(赤石有龙马迹),仙禽语哳啁。
欣岩荒草屋,乐岁绝粮糇
吾辈多贫窭,天人不怨尤。
湖山容放浪,轩冕笑拘囚。
志气霄骞鹤,文章雾隐彪。
旅游怜泛梗,道否欲乘桴。
锦壁呈瑰观,金刚不远求
平堆成叠卷,或起类悬疣。
鼓枻偏多兴,簪花不自羞。
公仓饶旧歭(兴元仓),村市乏新篘(时禁酒)
鲁薮思獜瑞(平生故人韩观之居鲁薮),周苹贵鹿呦。
寸心孤剑烱,细话一灯篝。
交托金兰契,文惭黼黻猷。
沧江时伴钓,一梦入岐蒐。
⑴ 有过去船。招招不来。遂乘小艇追及之。
⑵ 犬戎者。周秦之所共雠。无衣之诗。盖欲待王师之兴。修矛同仇而不可得。其志苦。其辞惋。千载之下。犹使人三复太息。
⑶ 有王孙搆亭于此。亭成而死。后人怜之。取王孙归不归之语。以春草名亭。唐诗本山中送别之作。故其意盖云归乎不归乎。待来之辞。而东人误作去不还解。可咍也已。记昔申石北,姜豹庵诸名胜。汎舟游于麻湖之上。歌者唱歌。有奈之何可怜王孙归不归之辞。石北击节嗟赏。豹庵曰。何语奈之何归不归。不成语势。石北曰然。吾爱其声调凄惋。
⑷ 梦乌亭。亭本南判书以恭别业。南尝梦有乌集庭树。蹲留不去。南恶之。援弓射之。南本善射。射辄命中。至是三发矢皆不中。怪而诘之云尔有何术。能避吾箭。乌云我急流中勇退。故能远害尔。南感其梦。遂以名亭云。
⑸ 渼陂南无后。我再从曾祖太湖公即其女婿。故亭归于公。亭在渼陂上。风景绝奇。太湖公。文彩风流照映一代。擅湖山之胜。留连觞咏。笔墨飞动。当时文人胜流。皆以此亭为东南第一名区。太湖之号。亦指此地。年代既远。亭今荒废无可观。徘徊瞻眺。不胜感旧之悲。
⑹ 二水头洲。本水中可居地。二水中分白鹭洲。谓鹭洲中分二水也。
⑺ 金相国堉。贫贱时躬耕郭东门外。尉与结友欢甚。尝往访之。相国方芸人之田。日暮荷锄归。夜篝灯对话。少顷相国忽出。入内舍。有忧遑色。尉问故。答曰。室人产男。羹饭未备。尉即罄橐中装付之。尉善推命。知儿必贵。即席请约婚。相国逊谢不敢当。固请乃许。相国固贤。尉亦有大过人者。下联亦此意云。
⑻ 时余将趁寒食。往省扫白云山先墓。
⑼ 李以文章名世。希庵蔡学士甚轻之。李有憾意。学士之丧。作挽歌云妙句人争称。显加贬斤。大不满人意。后李丧。请挽于吴药山。药山诗云斜阳鹭立观鱼汀。细雨人耕润笔田。盖李多作人墓文。有多藏之称。故药山诗云然。人或疑其报东门之役。然此不然。自古文章钜公。多不免谀墓得金之目。此何足以累李。诗诚佳句。形容得文人疏致。
⑽ 俗传趋泣山。自海外飞奔而来。将作龙门名山。近视则已先有山在。遂泣而不前。故名趋泣云。
⑾ 舟中望见。杨山倅从山径驰马过去。胜似舟行淹滞。更觉快活。
⑿ 压清楼。楼名。盖欲压倒清心。肰殆同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不满一哂。吾友韩观之登清心楼有诗云。日夜江波鸣不尽。也应流洗压清名。自云为清心吐气。余笑曰。此何足费争辩。
⒀ 世传郑公枢有藻鉴。相公幼小时。一见知必大贵。欲以女妻之。虑或不审。试使相士相之。相士咄咄不已曰。薄福哉薄福哉。吾行八路。未尝见如此薄福相。郑惊问故。答曰。作三十年首相。两眦角无一日泪乾。非薄福而何。郑喜而馆甥云。盖相公遭时多难。备历险阻。致位三事。身佩安危。忧时念乱。泪未尝乾。相士之言果验。
⒁ 当时都下人心汹惧。皆视公去就以为依归。都下安故八路乃安。古所谓垂绅正笏。措国家于泰山者。相公之谓矣。
⒂ 水边多古卿宰遗墟。彼其盛时。位望声力震耀一代。曾未一瞬。桑海变改。追理往迹。便若泡沤幻灭。视彼春江鱼鸟之自得。不亦乐乎。以下三联。皆有感而云。
⒃ 濒江巨野中有一峰。标秀独立。名孤山。高丽直臣李存吾遗址在焉。李幼时观江涨。有诗云大野皆为没。孤山独不降。识者已卜其气节。盖颓波砥柱。正形容得李长沙直节。
⒄ 吾妇兄家在欣岩。破屋数间。不蔽风雨。并日而食。
⒅ 有石壁削立巀嶪。坳突堆叠。丹翠绚眼。望之绝奇。土人称小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