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秦孝公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390—前338 【介绍】: 即公孙鞅,亦称卫鞅。
战国时卫国人。
在秦以战功封于商,亦称商鞅、商君。
少好刑名之学,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
痤死,入秦,初任左庶长,实行变法,取消分封制和世袭制。
令民为什伍,有罪连坐;有军功受爵,私斗者判刑;耕织得粟帛多者免徭役;经商及怠而贫者,连其妻子没为官奴婢;宗室无军功者无爵位。
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升大良造,进一步变法,迁都咸阳。
全国推行县制,凡三十一县。
开阡陌封疆,平赋税。
统一度量衡制,颁布标准器。
秦孝公二十二年,智擒魏将公子卬,大破魏军。
相秦十年,为秦奠定富强基础。
孝公卒,为公子虔等诬害,被车裂。
有《商君书》。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鞅姓公孙,卫之庶孽公子,故称卫鞅。
初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
痤死,去魏入秦,秦孝公以为左庶长,进大良造,封之商于,号为商君。
相秦十年,秦以富强。
惠王即位,公子虔之徒诬以谋反,亡还魏,魏弗受,复入秦,秦获之,车裂以徇。
有《商君书》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秦国人,公族。
秦孝公时为太子傅。
商鞅初变法,太子犯法,以君嗣不可施刑,乃刑其傅虔。
后虔复犯法,劓之。
孝公卒,太子立。
公子虔告商鞅欲反。
卒诛商鞅。
景监 朝代:战国秦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秦国人。
秦孝公时阉人,有宠。
引商鞅见孝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321 【介绍】: 战国时周国君。
姬姓,名扁。
威烈王孙。
王五年,秦与晋战,胜,以黼黻贺秦献公,献公乃称伯。
秦孝公会诸侯于周,次年孝公称伯。
三十五年,王又致胙于秦惠公,惠公乃称王。
后诸侯皆称王。
在位四十八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356—前311 【介绍】: 即秦惠王。
亦作秦惠文王。
战国时秦国国君,名驷。
秦孝公之子。
即位初,以宗室多怨,诛杀商鞅。
五年,以公孙衍为大良造,执政。
十年,任张仪为相,推行连横之策。
屡发兵攻魏,收复河西,魏纳上郡十五县。
十三年自称为王,次年改元。
后元七年,韩、赵、魏、燕、齐五国攻秦,不胜而回。
九年灭蜀,十年伐取义渠二十五城,十三年攻取楚汉中地六百里。
在位二十七年。
谥惠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秦国人,孝公臣。
孝公与商鞅议变法。
龙与杜挚以为循礼法古便于治民,反对变法。
与鞅争持。
孝公终不听其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324—前251 【介绍】: 即秦昭王。战国时秦国国君,名稷,一作则。秦武王异母弟。继位后,初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平定内乱,加强王权。亲政后,先后任用魏冉、范雎等为相,司马错、白起等为将,锐意东进,战胜韩、赵、魏、齐、楚等国,又降周赧王,破山东六国合纵势力,实力大增。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在位五十六年。谥昭襄。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王名则,一名稷,孝公之孙,悼武王异母弟。
初为质于燕,燕送归得立。
在位五十六年,谥曰昭襄王。
钱献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凤麓。
母病,割股以进。
母病愈。
知府将上报其事,献卿止之。
万历间,以贡当得官,以创重病聋,不仕卒。
邑人孙慎行为作《隐孝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