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普光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原夫佛者觉也。
神而化之。
修六年而得道。
统三界以称师。
帝释梵王。
尚犹皈□老宣父。
宁不参随。
昔如来下兜率天。
生中印土。
降神而大地摇动。
应迹而诸天拥护。
九龙吐水。
满身而花落纷纷。
七宝祥云。
举足而莲生步步。
盖以玉辇呈瑞。
金轮启图。
恩沾九有。
行洽三无。
宝殿之龙颜大悦。
春闱之凤德何虞。
方知灌顶之灵心。
兴王后嗣。
必为万类之化主。
作帝中枢。
岂不知海量无边。
天情极广。
厌六宫珠翠之色。
恶千丝竹之响。
雪山深处。
全抛有漏之身心。
海月圆时。
顿悟无为之法相。
莫不魔军振动。
法界奔惊。
觉阎浮之日出。
睹优钵之华生。
十方调御。
皆来圆光自在。
六趣含灵。
尽喜金色分明。
暨乎万法归空。
双林告灭。
演摩诃般若之教。
示阿耨多罗之诀。
普光殿里。
会十地之华严。
耆阇山中。
投三乘之记别。
是知灵觉无尽。
神理莫闻。
芥子纳三千之国。
藕丝藏百万之兵。
目容修广于青莲。
寒生定水。
毫相分明于皓月。
照破迷云
偫机而不睹灵踪。
万世而空留圣迹。
嗟释迦之永法将尽。
仰慈氏之何日调伏。
我今回向菩提。
一心归命圆寂。
普光初学道,无边世界动。
回天复转地,并入一毛孔(见《宗镜录》卷一零零。)
长廊尽北到禅扃,宴坐林间共褫缨。
秋气只知双鹤唳,尘喧已去一牛鸣。
晨钟暮磬无时歇,翠竹黄花相间明。
妙墨仙郎题爵里,他年为寄此中行。
题净慧大师禅斋(景德寺普光院)(1035年) 北宋 · 欧阳修
五言律诗
巾屦诸方遍,莓苔一室前。
萎花吟次(一作处)落,孤月定中圆。
斋钵都人施,谈机海外传。
时应暮钟响,来度禁城烟。
嘉腊世所用,况今以令休。
吾侪三四人,及辰为兹游。
兹游岂其远,东城大道周。
松桧寒色静,台殿香气浮。
振衣聊自洁,举觞复相酬。
淡泊顾多思,嘲谐讫无尤。
京都豪贵儿,良马轻衣裘。
飞鹰搏狐兔,驰突明星流。
归来击鲜饮,赵舞间齐讴。
岂不一时乐,此乐异我求。
愿君勤置酒,简薄非所羞。
游灊山叙寄苏子平 北宋 · 张商英
七言律诗
商英与子平别于广汉。二十八年元祐癸酉,会舒州,遂相与游灊山。四月丁巳,出北门遵松径,行十里至灵仙观。登正门半里许,有泉出松腹中,名普光明泉。又百步登五云亭,更衣进谒司命天尊。时峰峦敛气,云雨晴霁。出山,入谯门,以别薄暮,宿独山驿。感物念昔,作叙诗梗概以寄。
少年相别老相逢,月满灊山照肺胸。
恩录破除仙录在,世缘消灭道缘浓。
寻思钝鸟难如鹤,比拟夭桃却是松。
九井共投青竹简,谁知老子自犹龙。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灊山部
普光明殿在人间,凡圣交罗绝往还。
若向一尘亲得见,毫光照处奉慈颜。
德云老比丘,经行众山顶。
普光明法门,触自无二境。
长乐七闽会,山川富登临。
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
主人厌直归,与世相浮沈。
三宿得胜地,八还见初心。
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
面面来远色,层层列清阴。
闲翻贝叶书,静听频迦音。
万法照了处,人居两幽深。
嗟予晚闻道,况迫桑榆侵。
如何结保社,去脱头上簪。
从公刮眼膜,傥借篦千金。
叶尚书普光明庵(1143年) 宋 · 吕本中
日月岂不明,明乃有昏昼。
四时所出火,更自表新旧。
宁知普光明,亘古不传授。
独照万物表,不见所成就。
远乃包须弥,近不间圭窦。
茫茫浊水源,我此明亦透。
尚书所居庵,草木甚癯瘦。
收藏万丈光,敛退著怀袖。
至宝久不耀,却立万夫后。
我愿从公游,昏病方待救。
先持此微言,远寄为公寿。
⑴ 原作闻,据四库本改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