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至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百济国人。
世弋猎。
表尤蹻捷善射。
开元中。
逐兽于野。
倦憩垄亩间。
见虾蟆多甚。
独念曰。
此不可以羹乎。
因取柳条贯三十许。
置水深处。
复逐兽从别道归。
忘取所贯。
明年春。
仍以猎至其处。
闻虾蟆声。
就视之。
所贯皆喁噞自若。
表大愧责曰。
吾以口腹为物累如此。
罪其可免哉。
即拔所佩刀削发。
遁逃入山忏悔。
且誓愿面奉弥勒菩萨授比丘戒。
日夜绕旋扣头流血。
心无间断。
如是经于七日七夜。
且见地藏菩萨手持金锡。
先为策发受戒。
方便顿觉。
欢喜遍身。
倍加精进。
二七日忽有大鬼。
现可怖相。
推表坠于重岩之底。
而身无所伤。
旁峙石坛。
匍匐遂登其上。
魔挠纷然弗顾。
三七日稍曙。
闻鸟音云菩萨来也。
四际白云若浸粉然。
山川平满。
无有高下。
成银色世界。
兜率天主威仪自在。
与诸侍卫围绕石坛。
尔时慈氏徐至坛所。
手摩表顶曰。
善哉大丈夫。
求戒如是。
苏迷卢山犹可攘却。
尔心坚固。
不可退堕赞叹抚摩于再三。
而后授法。
表则身心和悦。
非世间之乐所能比也。
寻获天眼。
洞见无碍。
慈氏躬授三衣瓦钵。
且为作真表名。
俄于膝下。
出二签。
其一署九。
其一署八。
视其签。
非牙非玉。
然竟不知何物所为者。
以付表曰。
异日人有从尔求戒。
尔当先使其人悔罪。
罪福者持犯所自。
悔罪之法。
或以九十日。
或以四十日。
或以三七日。
为一期。
期满而欲知罪灭不灭之相。
则益为一百八签。
上署百八烦恼名目。
用前二签以合之望空而掷。
若百八签飞散四畔。
独八九二签。
卓立坛心者。
是得上上品戒相也。
若百八签中。
仅一二签。
与九八二签交触。
第看交触之签。
是何烦恼。
则知此等烦恼未尽。
而其人宜令重加悔罪可也。
然后又以前所交触之签。
合八九二签。
掷空中。
其签不至交触。
而远去者。
名中品戒相也。
若百八签。
终于拥蔽八九签者。
其罪不灭。
为不得戒。
设能志诚悔罪。
踰九十日。
复作前法。
而不拥蔽者。
得下品戒。
且云。
八者新薰也。
九者本习也。
已而隐。
华萎香炮。
山川寂寥。
于是表著衣持钵。
为大比丘。
念欲下山利益众生。
而草木垂靡。
溪谷坦夷。
祥禽瑞兽。
翔舞驯伏前后。
又空中唱言。
菩萨出山来。
何不迎接。
是故聚落人民。
布发脱衣者相望。
毡罽裀褥被路。
表皆践踏之。
以副其意。
有女子以白毡半端展而俟。
辄惊避他往。
女子怪其不平而问之。
则曰。
吾非无意也。
适睹毡缕间皆狶子。
吾恐伤生。
故避之耳。
盖女子本屠家。
致毡之由可知。
居常二虎侍左右。
表语之曰。
吾兹不入郛郭。
如他有可脩行地。
汝导以往。
乃行三十里。
踞一山坡而止。
表则挂锡树枝。
敷草而坐。
信士四至。
倏成伽监。
号金山寺。
今影堂道具犹存。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真表者。百济人也。家在金山世为弋猎。表多蹻捷弓矢最便。当开元中逐兽之馀憩于田畎。间折柳条贯虾蟆。成串置于水中。拟为食调。遂入山网捕。因逐鹿由山北路归家。全忘取贯蟆欤。至明年春猎次闻蟆鸣。就水见去载所贯三十许虾蟆犹活。表于时叹惋。自责曰。苦哉。何为口腹令彼经年受苦。乃绝柳条徐轻放纵。因发意出家。自思惟曰。我若堂下辞亲室中割爱。难离欲海莫揭愚笼。由是逃入深山以刀截发。苦到忏悔。举身扑地志求戒法。誓愿要期弥勒菩萨授我戒法也。夜倍日功绕旋叩搕。心心无间念念翘勤。经于七宵。诘旦见地藏菩萨手摇金锡为表策发教发戒缘作受前方便。感斯瑞应叹喜遍身勇猛过前。二七日满有大鬼现可怖相。而推表坠于岩下。身无所伤。匍匐就登石坛上。加复魔相未休。百端千绪。至第三七日质明。有吉祥鸟鸣曰。菩萨来也。乃见白云若浸粉然。更无高下山川平满成银色世界。兜率天主逶迤自在仪卫陆离围绕石坛。香风华雨且非凡世之景物焉。尔时慈氏徐步而行。至于坛所垂手摩表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至于再至于三。苏迷卢可手攘而却。尔心终不退。乃为授法。表身心和悦犹如三禅。意识与乐根相应也。四万二千福河常流。一切功德寻发天眼焉。慈氏躬授三法衣瓦钵。复赐名曰真表。又于膝下出二物。非牙非玉乃签检之制也。一题曰九者。一题曰八者。各二字。付度表云。若人求戒当先悔罪。罪福则持犯性也。更加一百八签。签上署百八烦恼名目。如来戒人。或九十日。或四十日。或三七日。行忏苦到精进期满限终。将九八二签参合百八者。佛前望空而掷其签。堕地以验罪灭不灭之相。若百八签飞逗四畔。唯八九二签卓然坛心而立者。即得上上品戒焉。若众签虽远。或一二来触九八签。拈观是何烦恼名。抑令前人重覆忏悔已。正将重悔烦恼签和九八者。掷其烦恼签。去者名中品戒焉。若众签埋覆九八者。则罪不灭。不得戒也。设加忏悔过九十日得下品戒焉。慈氏重告诲云。八者新熏也。九者本有焉。嘱累已天仗既回山川云霁。于是持天衣执天钵。犹如五夏比丘。徇道下山。草木为其低垂覆路。殊无溪谷高下之别。飞禽鸷兽驯伏步前。又闻空中唱告村落聚邑言菩萨出山来何不迎接。时则人民男女布发掩泥者。脱衣覆路者。毡罽𣰽毹承足者。华絪美褥填坑者。表咸曲副人情一一迪践。有女子提半端白氎覆于途中。表似惊忙之色回避别行。女子怪其不平等。表曰。吾非无慈不均也。适观氎缕间皆是狶子。吾虑伤生避其误犯耳。原其女子本屠家。贩买得此布也。自尔常有二虎左右随行。表语之曰。吾不入郛郭汝可导引。至可修行处则乃缓步而行。三十来里就一山坡蹲跽于前。时则挂锡树枝敷草端坐。四望信士不劝自来。同造伽蓝号金山寺焉。后人求戒。年年忏。罪者绝多今影堂中道具存焉。 系曰。表公革心变行。一日千里。果得慈氏为授戒法。此五十受中何受邪。通曰。近上法见谛自誓也。发天眼通。是證初二果也。非谛理现观而何。专据石坛与多子塔前自誓同也。或曰。所授签检以验罪灭之相。诸圣教无文。莫同诸天传授。或魔鬼所为不可为后法乎。通曰。若彰善瘅恶利益不殊。弥勒天主是天传授。非魔必矣。诸圣教中有忏罪求徵祥證其罪灭不灭。然其佛灭度弥勒降阎浮说瑜伽。岂可不为后世法耶。十诵律云。虽非佛制诸方为清净者不得不行也。
神僧传·卷第七
真表者。百济人也。家在金山世事戈猎。后入深山以刀截发。苦到忏悔举身扑地。志求戒法誓愿要期。弥勒菩萨授我戒法也。夜倍日功绕旋叩榼。心心无间念念翘勤。经于七宵诘旦。见地藏菩萨手摇金锡。为表策发教发戒缘作受前方便。感斯瑞应勇猛过前。二七日满有大鬼现可怖相。而推表坠于岩下。身无所伤。葡卜就登石坛上。加复魔相未休。百端千绪。至第三七日质明。有吉祥鸟鸣曰。菩萨来也。乃见白云若浸粉然。更无高下。山川平满成银色世界。兜率天主透迤自在。仪卫陆离围绕石坛。香风花雨一时交集。须臾慈氏徐步而行至于坛所。垂手摩表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至于再至于三。苏迷卢可手攘而却尔心终不退。乃为授法。表身心和悦犹如三禅意识与乐根相应也。四万二千福河常流一切功德。寻发天眼焉。慈氏躬授三法衣瓦钵。复赐名曰真表。又于膝下出二物。非牙非玉。乃签检之制也。一题曰九者。一题曰八者。各二字。付度表云。若人求戒当先悔罪。罪福则持犯性也。更加一百八签。签上署百八烦恼名目。如来戒人。或九十日。或四十日。或三七日。行忏苦到精进期满限终将九八二签参合百八者。佛前望空而掷其签。堕地以验其罪灭不灭之相。若百八签飞逗四畔。唯八九二签卓然坛心而立者。即得上上品戒焉。若众签虽远。或一二来触九八签。拈观是何烦恼名。抑令人重覆忏悔已。正将重悔烦恼签。和九八者掷其烦恼签。去者名中品戒焉。若众签埋覆九八者。则罪不灭不得戒也。设加忏悔过九十日得下品戒大慈氏重告诲云。八者新熏也。九者本有也。嘱累已大仗既回山川云霁。于是持天衣执天钵。犹如五夏比丘。徇道下山草木为其低垂覆路。殊无溪谷高下之别。飞禽鸷兽驯伏步前。又闻空中唱告村落聚邑言。菩萨出山来何不迎接时。则人民男女布发掩泥者。脱衣覆路者。毡罽氍毹承足者。花絪美褥填坑者。表咸曲副人情一一迪践。有女子提半端白氎覆于途中。表似惊忙之色。回避别行。女子怪其不平等。表曰。吾非无慈不均也。适观氎间皆是狶子。吾虑伤生避其误犯耳。原其女子本屠家。贩买得此布也。自尔常有二虎左右随行。表语之曰。吾不入郛郭汝可导引。至可修行处则乃缓步而行。三十来里就一山坡蹲跽于前。时则挂锡树枝敷草端坐。四望信士不劝自来。同造伽蓝号金山寺焉明达。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百济人。家在金山。世为戈猎。表多蹻捷。弓矢最便。当开元中。逐兽之馀。憩于田畎间。折柳条贯。虾蟆成丳。置于水中。拟为食调。遂入山网捕。因逐鹿。由山北路归家。忘取贯蟆。至明年春。猎次闻蟆鸣。就水见去年所贯。三十许虾蟆犹活。表于时叹惋。自责曰。苦哉。何为口腹。令彼经年受苦。乃绝柳条徐轻放纵。因发意出家。自惟曰。我堂下辞亲。室中割爱。难离欲海。由是逃入深山。以刀截发。苦到忏悔。举身扑地。志求戒法。心心无间。念念翘勤。经于七宵。诘旦见地藏菩萨。手摇金锡。为表策发。教戒缘。受方便。感瑞应。因勇猛过前。二七日满有大鬼。现可怖相。推表坠于岩下。身无所伤。至第三七日质明。有吉祥鸟。鸣曰菩萨来也。乃见白云若浸粉然。更无高下。山川平满。成银色世界。兜率天主。逶迤自在。仪卫陆离。围绕石坛。香风华雨。尔时慈氏徐步而行。至于坛所。垂手摩表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至于再。至于三。苏迷卢可手攘而却尔。心终不退。乃为授法。表身心和悦。犹如三禅。意识与乐根相应。慈氏躬授三法衣瓦钵。复赐名曰。真表。又于膝下出二物。乃签检之制。一题曰九者。一题曰八者。各二字付度。表云。若人求戒。当先悔罪。更加一百八签。签上署百八烦恼名目。如来戒人。或九十日。或四十日。或三七日行忏苦到。精进期满。限终。将九八二签。参合百八者。佛前望空而掷。其签堕地以验罪灭不灭。若百八签。飞逗四畔。唯八九二签。卓然坛心而立者。即得上上品戒。若众签虽远。或一二来触九八签。拈观是何烦恼名。抑令前人重覆忏悔已。正将重悔烦恼签。和九八者掷。其烦恼签去者。名中品戒。若众签埋覆九八者。则罪不灭。不得戒也。设加忏悔。过九十日。得下品戒焉。慈氏重告诲云。八者新熏也。九者本有焉。嘱累已。天仗既回。山川云霁。于是持天衣。执天钵。犹如五夏比丘。徇道下山。闻空中唱言菩萨出山时。则人民男女。布发掩泥。脱衣覆路。毡罽氍毹承足表咸曲副人情。一一迪践。有女子提半端白氎。覆于途中。表惊亡。回避别行。女子怪其不平等。表曰。适观氎覆间。皆是狶子。吾虑伤生。避其误犯耳。原其女子本屠家贩买得此布也。自尔常有二虎。左右随行。三十来里。就一山坡。蹲跪于前。时则挂锡树枝。敷草端坐。四望信士。不劝自来。同造伽蓝。号金山寺。后人求戒。年年忏罪者绝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圆泽。唐僧。住洛阳慧林寺。性疏简,通音律。好聚财,时谓之空门猗顿。代宗大历末,与谏议李源为忘形友。世多传其转生故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洛阳慧林寺僧。性疏简,通音律,好聚财,时谓之空门猗顿。代宗大历末,与谏议李源为忘形之友。二人相约游青城、峨眉。行至南浦而卒。《宋高僧传》卷二〇有传。《太平广记》卷三八七引《甘泽谣》存诗2首,传为其转生之牧童所唱。《全唐诗外编》收之。
全唐诗续补遗
洛阳惠林寺僧,梵学之外,音律贯通,与谏议大夫李源为忘年友,亡于杭州天竺寺。○东坡诗及他本作圆泽。东坡挽文长老诗云:「向欲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性简率。禅讲之暇。仍治产业。颇致田园之利。居洛阳之慧林寺。号空门猗顿。尤与李源善。源父憕。天宝间留守。以节死安禄山乱。故源因誓。不婚娶仕宦。悉捐产业。入慧林常住。而日随僧饮食。以见己志。尝欲偕观游蜀。历揽岷峨王垒青城之胜。而议所由道。久不决。盖观欲自长安斜谷。源欲自荆门三峡也。既而卒从源议。舟泊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罂而汲者。观泣曰。予始议不欲由此。今奈何。源问之曰。妇人王氏。孕三年矣。然犹未娩。特以予死期尚赊耳。死此生彼。固无恨。请辞。后十二年中秋之夕。当相见于钱塘天竺寺外。源治观丧毕。又候王氏求见所生子。子一笑。由以知缘之所在。诚未易免也。久之源如观约。至钱塘。闻牧童有歌竹枝之词于葛洪井畔者。趋拜之曰。观公健否。牧童曰。李君真信士。勤远来。宜得晤语。君兹俗缘未益。慎勿近。益务进脩。以遂合并。则幸甚。徐扣角歌而去。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圆泽。居慧林。与洛京守李源为友。约往蜀峨嵋礼普贤大士。师欲行斜谷道。源欲溯峡。师不可。源强之。乃行。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罂汲水。师见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见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儿时。愿公临门。我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钱塘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言讫而化。妇既乳儿。源往视之。果笑。寻即回舟。如期至天竺。当中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知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儿曰。李公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唐。遂去。莫知所之。 赞曰。 京洛有约  峨嵋是行  机先一语  洞达三生 汲罂事异  扣角诗清  永怀陈迹  山空月明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圆观。
不知何许人也。
居于洛宅。
率性疏简或勤梵学。
而好治生获田园之利。
时谓之空门猗顿也。
此外施为绝异。
且通音律。
大历末与李源为忘形之友源父憕居守。
天宝末陷于贼中。
遂将家业舍入洛城北慧林寺。
即憕之别墅也。
以为公用无尽财也。
但日给一器。
随僧众饮食而已。
如此三年。
源好服食。
忽约观游蜀青城峨眉等山洞求药。
观欲游长安由斜谷路。
李欲自荆入峡。
争此二途。
半年未决。
李曰。
吾已不事王侯。
行不愿历两京道矣。
观曰。
行无固必请从子命。
遂自荆上峡行次南浦。
泊舟见数妇女绦达锦珰负罂而汲。
观俛首而泣曰。
某不欲经此者恐见此妇人也。
李曰。
自上峡来此徒不少。
奚独泣为观曰。
其孕妇王氏者是某托身之所也。
已逾三载尚未解㝃。
唯以吾未来故。
今既见矣。
命有所归。
释氏所谓循环者也。
请君用符咒遣其速生。
且少留行舟葬吾山谷。
其家浴儿时亦望君访临。
若相顾一笑。
是识认君也。
后十二。
年当中秋月夜。
专于钱塘天竺寺外。
乃是与君相见之期也。
李追悔此之一行致观到此哀恸殆绝。
召孕妇告以其事。
妇人喜跃还。
顷之亲族毕集。
以枯鱼浊酒馈于水滨。
李往授符水。
观具其沐浴新其衣装。
观其死矣孕妇生焉。
李三日往看新儿。
襁抱就明果致一笑。
李泣具告王氏。
王氏厚葬观。
明日李回棹归慧林寺。
询问弟子方知已理命矣李常念杭州之约。
至期到天竺山寺。
其夜桂魄皎然。
忽闻葛洪井畔有牧童歌竹枝者。
乘牛扣角。
双髻短衣。
徐至寺前。
乃观也。
李趋拜曰。
观公健否。
曰李公真信士。
我与君殊途。
慎勿相近。
君俗缘未尽但且勤修。
不堕即遂相见。
李无由序语。
望之潸然。
观又歌竹枝。
杳袅前去。
词切调高莫知所谓。
叹曰。
真得道之僧也。
咫尺悬隔圣凡路殊。
谅有之乎初源忿父遇害贼庭。
时方八岁为群贼所虏。
流浪南北展转人家。
凡六七年归于近亲。
代宗闻之授河府掾。
源遂绝酒肉不婚娶。
不役童仆。
常依慧林寺寓一室。
随僧斋食。
先命穴其野以备终制。
时时往眠其间。
于荣辱是非一皆均等也。
时相国李公德裕表荐之。
遂授谏议大夫。
于时源已年八十馀矣。
抗表不起。
二年而卒。
长庆二年也。
系曰。
圆观未死。
先寄胎者。
闻必不信何耶。
违诸圣教也。
尝闻闽尼多许。
族姓家妇女为儿。
云便来也。
及终有以朱题髀。
当日有家生子。
身有赤文便来二字焉。
此类亦多。
庄子所谓曲士不可与语道者。
束于教也。
其或竺乾异计有教未来。
佛或别会曾谈。
见有我宗自许。
若然者未可定执已行之教矣。
其如观也果證高深。
同智论中多种不思议也。
心思言议千里难追矣。
神僧传·卷第八
释圆观。
不知何许人。
居于洛。
率性疏简。
时与李源为忘形之友。
同止慧林寺但日给一器。
随众僧饮食而已。
如此三年。
一日源忽约观游蜀青城峨眉等山洞求药。
观欲游长安由斜谷路。
李欲自荆入峡。
争此二途。
半年未决。
李曰。
吾已不事王侯。
行不愿历两京道矣。
观曰。
行无固必请从子命。
遂自荆上峡。
行次南浦泊舟。
见数妇女条达锦裆负罂而汲观俛首而泣曰。
某不欲经此者。
恐见此妇人也。
李问其故。
观曰。
其孕妇王氏者。
是某托身之所也。
已逾三戴尚未解㝃。
唯以吾未来故。
今既见矣。
命有所归。
释氏所谓循还者也。
请君用符咒遣其速生。
且少留行舟葬吾山谷。
其家浴儿时亦望君访临。
若相顾一笑是识君也。
后十二年当中秋月夜。
专于钱唐天竺寺外。
乃是与君相见之期也。
李追悔此一行。
召孕妇告以其事。
妇人喜跃还。
顷之李往授符水。
观沐浴而化。
妇生一子焉。
李三日往看。
新儿果致一笑。
明日李回棹归慧林寺。
询问弟子方知已理命矣。
李常念杭州之约。
至期到天竺寺。
其夜月明忽闻葛洪井耕有牧童歌竹枝者。
乘牛扣角。
双髻短衣。
徐至寺前乃观也。
李趋拜曰。
观公健否。
曰李公真信士。
我与君殊途。
慎勿相近。
君俗缘未尽但且勤修。
不堕即遂相见。
李无由序语。
望之潸然。
观又歌竹枝前去。
词切调高。
不知所终。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居于洛宅。
率性疏简。
或勤梵学。
而好治生。
获田园之利。
时谓之空门猗顿。
此外施为绝异。
且通音律。
大历末。
与李源为忘形之友。
源父憕居守。
天宝末陷于贼中。
遂将家业。
舍入洛城北慧林寺。
但日给一器。
随僧众饮食而已。
如此三年。
忽约观游蜀。
青城峨眉等山洞求药。
观欲游长安。
由斜谷路。
李欲自荆入峡。
争此二途。
半年未决。
李曰。
吾已不事王侯。
不愿历两京道。
观曰。
行无固必。
请从子命。
遂自荆上峡。
行次南浦泊舟。
见数妇女。
绦达锦裆。
负罂而汲。
观俛首而泣曰。
某不欲经此者。
恐见此妇人也。
李曰。
自上峡来。
此徒不少。
奚独泣为。
观曰。
其孕妇王氏者。
是某托身之所也。
已逾三载。
尚未解㝃。
唯以吾未来故。
今既见矣。
命有所归。
观死。
孕妇生焉。
李三日往看新儿。
襁抱就明。
果致一笑李泣。
具告王氏。
王氏厚葬观。
李常念杭州之约。
至期到天竺山寺。
其夜桂魄皎然。
忽闻葛洪井畔。
有牧童歌竹枝者。
乘牛扣角。
双髻短衣。
徐至寺前。
乃观也。
李趋拜曰。
观公健否。
曰李公真信士。
我与君殊途。
慎勿相近。
君俗缘未尽。
但且勤修不堕。
即遂相见。
李无由序语。
望之潸然。
观又歌竹枝。
杳袅前去。
词切调高。
莫知所谓叹曰。
真得道之僧也。
咫尺悬隔。
圣凡路殊。
源遂绝酒肉。
不婚娶。
不役童仆。
常依慧林寺。
寓一室随僧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