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乙丙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① 本门中「太乙」二字,辛本、川本皆作「天乙」
乙丙丁,名曰是三奇。
天上若临三吉路,自然神助合天机,任往莫忧疑。
⑴ 辛本、川本作「恁」
贤愚类相交,人情之大率。
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
近闻屈指数,元某与白乙
旁爱及弟兄,中权(一作欢)避家室。
松筠与金石,未足喻坚密。
在车如轮辕,在身如肘腋。
又如风云会,天使相召(一作终)匹。
不似势利交,有名而无实。
顷我在杭岁,值君之越日。
望愁来仪迟,宴惜流景疾。
坐耀黄金带,酌酡赪玉质。
酣歌口不停,狂舞衣相拂。
平生赏心事,施展十未一。
会笑始哑哑,离嗟乃唧唧。
饯筵才收拾,征棹遽排比。
后恨苦绵绵,前欢何卒卒。
居人色惨淡,行子心纡郁。
风袂去时挥,云帆望中失。
宿酲和别思,目眩心忽忽。
病魂黯然销,老泪凄其出。
别君只如昨,芳岁换六七。
俱是官家身,后期难自必
⑴ 《籍田赋》云:“难望岁而自必。”
与李文叔夜谈(1089年) 北宋 · 晁补之
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
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
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
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
更惭颇似会稽康,欲语常遭士瑶柅。
广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谭如子枚子。
叶少蕴生朝(1143年12月) 宋 · 张元干
先生早贵当天升,文章尔雅传六经。
腹包万卷书纵横,玉堂草制群公惊。
绣鞯绿发趋承明,意气已向沙堤行。
出入四纪更宠荣,声华摩空郁峥嵘。
坐啸十郡历九卿,视公进退为重轻。
圣神天子开延英,丞辖政地思仪型。
中开香火祠殊庭,石林高卧忧苍生。
五载筦钥司陪京,貔貅百万环屯营。
大江千里依长城,控制勍敌坚其盟。
诏书移镇来旆旌,山川草木知威名。
潢池桴鼓令不鸣,尽归戏下息斗争。
维师鹰扬宇宙清,指顾号令驱风霆。
小试擒纵孰敢撄,部曲爱戴如父兄。
太阿龙泉发新硎,逆顺之势如建瓴。
纶巾羽扇宽作程,韬略堂堂时俗评。
乞师未用牛酒迎,胸次自有堂上兵。
奸宄革面输忠诚,碧海不复鳄鲵腥。
细数前辈存典刑,烂烂伴月唯长庚。
岁时建巳岳降灵,三奇天运乙丙丁。
良辰乐事非难并,香凝燕寝合鼓笙。
舞翻流雪歌啭莺,儿孙绕膝奉兕觥。
安舆䌽服寿且宁,五福共应南极星。
庞眉鹤骨超篯铿,清都绛阙吞蓬瀛。
明年正拜居阿衡,炉锤造化推至诚。
黼藻王度重丹青,云龙会遇真千龄。
羲和日驭无亏盈,永佐火德辉炎精。
和居甫仍喜其得雄 南宋 · 许及之
七言律诗
归巢倦翼底须营,家近容成取次青。
笑我崎岖山上路,羡君潇洒竹间亭。
弄璋已觉门阑喜,引玉尤惊里巷听。
得子且欣容易养,庚壬乙丙况藏丁。
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
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
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
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
从游今殆尽,录藏多散捐。
裔孙韪君应,发愤起收编。
甲集且流布,俸微艰得钱。
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
制锦增廪给,乙丙寻踵前。
搜罗必盈十,但祝君高迁。
我老不可待,权舆已欣然。
自嘲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少年金榜比情亲,乙丙科名可拟伦。
自笑渐如同进士,老为恩赐望山人。
郑国有良贾,弦高与奚施。
西市黍离国,东遇虎狼师。
乌犍纳犒质,白壁通款辞。
乙丙已奋气,殽函成积尸。
小邦得干城,强敌亦何为。
南山之下好贤洞,克生豪俊为世称。
忠节正学与相业,龙头文献皆堪徵。
生乎吾前所未逮,论列目睹吾犹能。
最尊次尊又次尊,老长壮少纷几层。
甲申生亦我所尊,巍乎高哉彼足凭。
癸甲乙丙童稚时,欲冠才冠多良朋。
乙丙丁戊及己庚,一时侪辈斯为盛。
八九十一二三年,稍长于我宜加敬。
氏以尊之揖以礼,视同伯仲肩随之。
彼亦视我犹视弟,头角渐疏看参差。
才踰五十六十岁,奄尔作古何嗟及。
其到七十有几人,寿考康宁福所集。
于惟崇禄海城君,里中超然看独立。
六十又二跻从一,屈指计岁今踰十。
如今七十有三岁,齿爵达尊于一坊。
非无长此三四岁,洪议柳察居于乡。
年近八旬退而老,钦将寿福甘归藏。
辛壬癸申乙丙丁,自少与我为同行。
尔汝忘形无不可,从游交好相嬉戏。
戊戌同庚数最鲜,柳君情契从幼稚。
己亥生不敢侮我,矧伊庚辛壬癸类。
实非吾人妄自尊,茁壮残劣各有致。
吾亦不知所以然,每自笑之人亦笑。
此下甲乙丙丁戊,同里相亲为久要。
无论长我与少我,亦与之交肝胆照。
在世者罕逝者多,倏忽光阴真可吊。
零落殆尽古已然,脩短有命将若何。
修身以俟孟有训,乘化之归陶所哦。
只当优哉且游哉,闲适安乐不知老。
俯仰两间无愧怍,为所当为聊自好。
八十九十与一百,但令后人称寿考。
眼见儿孙享稀年,岂可更望无枯槁。
皇明眷四国,惟鲁周礼业。
地近最亲顺,永世树藩屏。
忆昨狼狈初,睹机固先炳。
临危定众志,决策在俄顷。
国分监抚权,勋庸尽寇耽。
崎岖盗贼内,跋涉遍江岭。
劳绩在耳目,国人苦引颈。
迨乎王师出,经纪履全庆。
朝廷责已优,奖敕原有證。
宝册尚未颁,前后非一请。
使才必硕儒,大功难苟倖。
延城华国才,世推燕许并。
曾挥辨诬文,凛与秋霜竞。
至今国有赖,几乎堕谗阱。
兹行信有济,况假骅骝骋。
夫君出南国,屈宋鸣于郢。
登坛睹穾隩,汲古得脩绠。
迩英可复侍,鱼头固多鲠。
洛下迹未濡,辛壬与乙丙
古风已不复,孰芼参差荇。
才难不其然,是选果脱颖。
珠玉走中原,雄文终一逞。
春风出都门,驲快行尘静。
灵槎近星汉,风露衣衫冷。
仙鹤去已辽,空瞻华表影。
峥嵘玉浮图,耸出云霄迥。
梵院送夜钟,窗月吐囧囧。
程忙易晨夕,驱驰敢言病。
大野旷无垠,马首迷倒景。
医闾截北漠,辽左通喉领。
长城秦所筑,延袤万里永。
今为巨唐有,宁复事吞并。
四海共一家,前陋痛刬更。
亭屯列地要,折箠制胡命。
海山辟重关,讵恤鸣吠警。
伟哉造化功,万古仰神圣。
滦河清圣祠,伛偻可酌泂。
沧流浩浩转,冥思理烟艇。
临高足淹留,穷睇忘日竟。
蓟门树如荠,苍苍势绵夐。
楼登潞河驿,江浙连舴艋。
远柳绿堪画,明沙雪共净。
沿途茹景佳,必能助情性。
燕山天府国,绣错万街井。
循堤玉河西,焕赫罗宫省。
晓钟金阙辟,百辟冠佩整。
烛稀曙鸦翔,鹓班序密靖。
雅仪争先睹,想与中国等。
文章刃发硎,恢恢迎肯綮。
至诚谅无难,皇旒动颔肯。
朱沈两阁老,天朝比崇璟。
丝纶掌帝诰,丹青运化柄。
前有再来属,此遭应见省。
和辑固成福,温良子素行。
此行可申祝,不必诒言诤。
但念掉舌辈,难用绳墨令。
急之恐生疣,须要济宽猛。
此特过虑耳,裁当具朗镜。
事完可遨游,谈胜宜煮茗。
中华文献地,四方就是正。
弦诵满皇州,儒教于斯盛。
博雅如吾子,正当观周聘。
风雅三百篇,侵淫及卫郑。
入耳则心通,信乎其渊靓。
披谒夫子庙,坛古挟疏杏。
周雅刊石鼓,古器谁与并。
诘曲辞聱牙,读之口如硬。
韩公文不朽,窃喜载名姓。
凉吹惬春服,彷佛风雩咏。
移筇讨圜丘,霁色浮金饼。
清风散珠箔,影泻琉璃境。
圣祖配皇穹,玉牌相辉映。
缅想玄至日,陟降致帝敬。
巍巍礼乐备,足以知其政。
观览即云富,领略宜撮梗。
伫见干事回,策名参钟鼎。
如愚曾莫效,圣明姑赦眚。
候子国西门,崇酒捧木瘿。
屡拜不一拜,称贺手至顶。
此实苍生福,不独为公幸。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