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普愿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4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一 (884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大师行高德广,必生弥勒内院)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二 (884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邺卫松杉外,芝兰季孟间。
尽希重诏出,祗待六龙还。
不疾成千古,令焚动四山。
感恩终有泪,遥寄水潺潺。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三 (884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
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苦雾埋空室,啼猿有咽声。
今朝益惆怅,曾沐下床迎
⑴ 愚常念《法华经》,师见,即下床迎,云:“吾不敢以众人相待也。”
寄庐山大愿和尚(866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
皆云习凿齿,未可扣真风。
雪洗香炉碧,霞藏瀑布红。
何时甘露偈,一寄剡山东。
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五 (863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千岩万壑路倾欹,杉桧濛濛独掩扉。
斸药童穿溪𥕕去,采花蜂冒晓烟归。
闲行放意寻流水,静坐支颐到落晖。
长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者还稀南泉大师云:“学道之人,痴钝者难得。”)
寄匡山大愿和尚(863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
祗将清净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灵。
梦历山床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
不堪回首沧江上,万仞庐峰在杳冥。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
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尽骑金师子,去世久已矣。
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掷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
曾升麟德殿,谭无著。
赐衣三铢让不著,唯思红泉白石阁。
因随裴楷离京索(时裴公出守钟陵,与师同行),迩来便止于匡霍。
瀑布千寻喷冷烟,旃檀一枝翘瘦鹤。
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裴公镇襄阳,频使迎取,师坚不往)
微人昔为门下人,扣玄佩惠无边垠。
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嚬呻(江西三载诵《法华经》)
一从散席归宁后,溪寺更有谁相亲。
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为东邻。
焚香西望情何极,不及昙诜泪空滴(诜,远公弟子,常在左右)
桐江太守社中人,还送郗超米千石(昔郤鉴送米入山与道安)
宝书遽掩修章句,万里空函亦何益。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⑴ 太平裴相公与师诗云:“竟辞圣主宫中诏,来赴遗民社内期。”
⑵ 匡山神为远公侍者□辟蛇人,大师曾□书□不知何缘得相见,惟冲融无相而会耳
竟辞圣主宫中诏,来赴遗民社内期(见贯休《禅月集》卷五《寄大愿和尚》注引。)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
三宝共住持。
蓬莱夫人以欢喜心而作佛事,于是刺绣为观音像,极诸相好,施松林师。庄严奇丽,非世所能。如五色云,未尝彩绘,自然成文。烂然盈月,如虚空日。不加磨砻,自然光明。照耀十方,如西蜀锦。文与质成,以文名锦。是锦非文,孰知因文而以名锦?如出水莲,华干俱生,以华名莲。是莲非华,孰知因华而以名莲?则是菩萨以幻而成,诸着相者亦以幻想,孰知因想以名菩萨?维观世音以大慈悲随现说法,变化无穷,满恒河沙界。不应此施留恋执著,使彼见者愿乐工巧。双溪道人作是语已,松林老师释然而喜,还以此施回施道人,于是稽首而作偈言:
菩萨变化如虚空,云何得此虚空相。
我观无碍大慈悲,无刹不现如水月。
八万四千母陁臂,能援世间一切众。
八万四千清净眼,能照五浊诸有情。
是故神通不思议,而欲妄以色相求。
譬如狂人逐四方,四方无尽力无竭。
况以丹青绘缯䌽,更复刺绣为仪形。
丝毫缣素相假合,妙技巧借金十奴。
若人捐弃钋与丝,亦无五色可资藉。
瞑目默相不可得,毕竟无有是菩萨。
吾愿世人舍色相,当时未有钋丝时。
蓬莱观妙本无心,以粗即妙作是念。
松林无心受此施,以施居士作礼言。
我当还亦以此施,此施有尽法无穷。
普愿世间诸佛子,凡瞻此相悉欢喜。
若见菩萨非菩萨,即知是我非是妄。
妄见除灭无复然,吾与佛子等无二。
按:《太仓稊米集》卷六四。
共 4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