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泚

相关人物:共 79 位
共 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9或702—791 【介绍】: 唐河南人,祖籍南兰陵,字中明。
萧恢七世孙。
少补崇文进士,玄宗时二举博学宏辞,累迁宪部员外郎,为哥舒翰掌书记。
肃宗时,累迁秘书监,代宗时转国子祭酒。
大历初出使回鹘,有折冲之功。
德宗时,朱泚乱,昕徒步至奉天从帝,迁太子少傅。
贞元初,兼礼部尚书。
致仕,卒谥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9—791 字中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首举博学宏词科,天宝初复举宏词,累迁左拾遗、宪部员外郎、起居郎,天宝十四载(755)为兵马元帅哥舒翰判官。萧宗至德年间任中书舍人,张巡亡,萧昕诔其行。迁礼部侍郎,知宝应二年、广德二年贡举。代宗永泰元、二年任国子祭酒。大历三年(768)以右散骑常侍充回鹘吊祭使。十二年迁工部尚书。德宗建中四年(783)拜太子少傅,封晋陵郡公。贞元五年(789)以太子少师致仕,七年夏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懿。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五
昕字中明。河南人。少举崇文进士。再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左拾遗。哥舒翰为副元帅。辟掌书记。翰败。入蜀。累迁秘书监。代宗幸陕。转国子祭酒。大历初转工部尚书。封晋陵侯。德宗幸奉天。迁太子少傅。爵郡公兼礼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贞元七年卒。年九十三。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8—784 【介绍】: 唐人,祖籍南兰陵,字梅臣。
萧瑀曾孙。
以荫授陕州参军、金城丞。
吏事清干。
累迁侍御史、考功员外郎、左右司郎中。
后为元载所挤,出为袁、润等六州刺史,所莅有政声。
代宗大历时,迁户部侍郎、太常卿。
德宗建中时,朱泚反,变姓名匿里中。
事平,擢为太子少师,卒。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
定字梅臣。
太子太保瑀曾孙。
以荫起家陕州参军事。
擢右司郎中。
外历袁州润州刺史。
大历中迁户部侍郎。
转太常卿。
朱泚反。
变姓名为张诞。
不污贼。
事平。
擢太子少师。
兴元元年卒。
年七十七。
赠太子太师。
阳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4—785 【介绍】: 唐定州北平人,字利涉。
肃宗初,起家监察御史,出为密州司马。
李光弼荐为密州刺史。
丁忧后,拜大理少卿,持节和蕃。
代宗大历初,出为潭州刺史。
四年,任衡州刺史。
杜甫避难南行,曾作诗投谒。
坐擅出兵讨叛将臧玠,贬抚州司马。
德宗即位,擢鸿胪卿。
建中末,朱泚占据长安,因疾未出。
德宗归京后,贬明州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5—789 【介绍】: 唐襄州人,字夷旷。早孤,力学不辍。玄宗天宝进士。代宗大历末为尚书右丞。德宗贞元初封宜城县伯,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时浑瑊与吐蕃会盟,柳浑以为难与吐蕃信结,后果劫盟。宰相张延赏嫉浑守正,排挤之,罢政事。卒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6—789 初名载,字元舆,后改名浑,字惟深,又字夷旷,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人。
玄宗天宝元年(742)进士及第,历仕丰城令、监察御史、右补阙。
代宗大历二年(767)任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大历中历仕袁州刺史、谏议大夫。
德宗建中初充浙江东西道黜陟使,还朝拜右庶子,迁尚书右丞、右散骑常侍。
四年(783),泾原兵乱,浑遁入终南山,不受朱泚召。
贞元元年(785)贼平,拜兵部侍郎,封宜城县开国伯。
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五年卒,谥曰贞。
生平详见柳宗元《柳公(浑)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浑善文,与顾况友善。
新唐书》本传及《艺文志四》均云“有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襄州人。天宝初进士。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除殿中侍御史。大历中累迁尚书右丞。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曰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784 【介绍】: 唐幽州蓟人。
本姓董,名秦。
少从军,材力冠异。
肃宗时以战功赐姓名。
代宗时历汴州刺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西平郡王。
性贪残好色,将吏妻女多被诱胁以通之。
军无纪纲,所至纵暴。
木强率直,不识书、不喜儒生。
朱泚反,伪署司空、兼侍中。
及败,伏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9—783 【介绍】: 唐陇州汧阳人,字成公。
六岁,母病,勺饮不入口七日,时号孝童。
玄宗天宝时任安西府别将,先后从高仙芝、封常清治军事,转绥德府折冲都尉。
肃宗时,累官泾州刺史。
代宗大历中,官至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颍节度使。
数年,吐蕃不敢犯塞。
德宗建中元年,召为司农卿。
朱泚叛,以秀实有人望,使骑往迎。
秀实阳与合,一日与计事,突夺象笏击之,中其颡,至流血被面。
遂遇害。
谥忠烈。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秀实字成公。
陇州汧阳人。
天宝中历官太常卿。
拜泾州刺史。
大历元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拜御史大夫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颍节度使。
德宗立。
就加检校礼部尚书。
封张掖郡王。
除司农卿。
建中四年。
朱泚盗据宫阙。
秀实以笏击
中颡流血。
遂被害。
年六十五。
兴元元年赠太尉。
谥曰忠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789 【介绍】: 唐辽东襄平人,字长源。魏柱国李弼六世孙,徙居京兆。少聪颖,及长,博涉经史,善属文,尤工诗。常游嵩、华、终南山,慕神仙不死术。天宝间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厚之,为杨国忠所疾。肃宗即位,入议国事,出陪舆辇,悉与谋议,为李辅国所疾,去隐衡山。代宗立,出为楚州、杭州刺史。德宗时,拜中书侍中、同平章事。出入中禁,事四君,为权幸所疾,常以智免。有谠直之风,好谈神仙诡道。封邺侯,卒赠太子太傅。有文集二十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2—789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天宝中诣阙上书,召待诏翰林。至德元载(756)赴灵武谒肃宗,顾问国事,权逾宰相。历仕代宗、德宗。贞元三年(787)拜相,累封邺县侯。五年卒。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清杨希闵有《李邺侯年谱》。李泌7岁能文,为张九龄所知。梁肃称其“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全唐诗》存李泌诗4首,又断句6句,《全唐诗续拾》补断句3句。
唐诗汇评
李泌(722-789),字长源,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
七岁能文。
天宝中,玄宗召讲《老子》,待诏翰林。
因赋诗讥刺杨国忠等,诏斥置蕲春郡。
肃宗即位灵武,参预军国大政,拜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二京收复,归隐衡山。
代宗朝,召还,为澧、杭二州刺史。
朱泚之乱,德宗奔奉天,召泌为左散骑常侍。
乱平,为陕虢观察使。
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封邺县侯,半。
有《李泌集》二十卷,己佚。
全唐诗》存诗四首,或句三。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泌字长源。其先辽东襄平人。徙居京兆。天宝中自嵩山上书。召见。待诏翰林。为东宫供奉。肃宗北巡至灵武。泌奔赴行在。授银青光禄大夫。掌枢务。判元帅广平王军司马事。拜中书令。乞隐衡山。代宗立。召为翰林学士。德宗在奉天。授左散骑常侍。贞元三年拜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五年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傅。

作品评论

梁肃《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
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
旧唐书本传
(泌)少聪敏,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于诗,以王佐自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3—783 【介绍】: 唐卫州人,先世为博陵安平人,本名旰。
落魄客剑南。
代宗宝应初蜀乱,严武荐宁为利州刺史,又奏为汉州刺史,旋为西山都知兵马使。
宰相杜鸿渐利宁贿,荐诸朝,大历二年授西川节度使。
十四年入朝,迁司空,以平章事为御史大夫。
德宗立,杨炎说帝罢之,遂改宁灵州大都督。
朱泚反,宁自京师奔奉天,卢杞等诬其通朱泚,被冤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字子慎。玄宗天宝末进士。历官殿中侍御史、太原少尹、河东节度使。德宗时除礼部侍郎,迁工部尚书致仕。卒年六十九。谥宣。防治处皆有政声,策贤良方正,得穆质、裴复、柳公绰等,世美防知人。工诗,每讥切时弊。与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时号鲍、谢。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3—790 字子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郡望洛阳(今属河南)。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天宝末避乱归乡。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浙东节度使薛兼训从事,江南文士往依者甚多,与严维等人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大历五年(770)后历仕河东节度使、福建观察使、江西观察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拜礼部侍郎,兴元元年(784)至贞元二年(786)三知贡举,封东海郡公。历京兆尹,五年以工部尚书致仕,徙居洛阳。六年八月卒。生平见穆员《工部尚书鲍防碑》,新、旧《唐书》本传。防工诗,天宝中撰《感遇》17篇,传诵一时。穆员称其“以古之政法,刺讥时病,丽而有则。属诗者宗而诵之”(《鲍防碑》)。《全唐诗》存诗8首、又联句3首,其中3首为误收。《全唐诗续拾》补联句3首。
唐诗汇评
鲍防(722-790),字子慎,洛阳(今属河南)人。
幼孤贫,笃志好学。
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
肃宗时,为薛兼训从事.大历初,兼训观察浙东,又以侍御史、尚书郎佐幕。
入朝为职方员外郎。
十二年,自太原少尹、河东节度行军司马擢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历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
朱泚之乱,从驾至奉天,擢礼部侍郎。
后以工部尚书致仕,卒。
防有诗名,大历中在越与谢良辅、丘丹、严维等唱和,与良辅并称“鲍谢”。
有《鲍防集》五卷,又《杂感诗》一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八首,杂有鲍溶诗。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防字子慎。襄州襄阳人。第进士。历佐幕府。入为职方员外郎。代宗朝拜左散骑常侍。从德宗幸奉天。进礼部侍郎。封东海郡公。授工部尚书。卒年六十九。赠太子少保。谥曰宣。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防于诗尤工,打所感发,以讥切世弊,当时称之。与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时号“鲍谢”。
唐才子传
防工于诗,兴思优足,风调严整,凡有感发,以讥切世弊,正国音之宗派也。与谢良弼为诗友,时亦称“鲍谢”云。
吴礼部诗话
皇甫冉、鲍防、二张诗,在唐中叶,所谓铁中铮铮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799 【介绍】: 唐梓州盐亭人,字遐闻。
本农家子,以财雄于乡里。
肃宗至德、乾元间,数出赀助边,授州长史。
西川节度使严武知其才,署押衙,委以军府众务。
历凤州刺史,为政清严,兴利除害。
德宗建中间,迁山南西道节度使。
朱泚反,遣人诱之,震斩以闻。
德宗欲幸山南,震奉表迎,李怀光以骑追袭,赖山南兵以免。
加户部尚书,封冯翊郡王。
贞元元年,入朝陪祭。
十一年,加同平章事。
卒谥忠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4—799 字遐闻,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人。
代宗时任合州长史、凤州刺史等。
德宗建中三年(782),任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
朱泚乱时,震保驾有功,加检校户部尚书。
贞元十一年(795),加同平章事。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元和姓纂》卷五。
全唐诗》存其与中表互谑诗1首,出于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二。
共 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