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李栖筠
相关人物:
共 13 位
。
共 6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送
李十五
(一作送李邕之秦)
盛唐 ·
王昌龄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奉寄
李十五
秘书
(文嶷)
二首
其一
(766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避暑
云安县,秋风早下来。
暂留
(一作之)
鱼复浦,同过
楚王台
。
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
竹枝歌未好,画舸莫
(一作且)
迟
(一作轻)
回。
奉寄
李十五
秘书
(文嶷)
二首
其二
(766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
千金赠
玄成
行李
千金赠
,衣冠八尺身。
飞腾
知有策,意度不无神。
班秩
兼
通贵
,公侯出异人。
玄成
负文彩,世业岂沈沦。
赠
李十五
丈别
(李秘书文嶷)
(766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
解榻
黄颍川
弦直钩曲
四岳
玄成
子山
峡人鸟兽居,其室附层颠。
下临不测江,中有万里船。
多病纷倚薄,少留改岁年。
绝域谁慰怀,开颜喜名贤。
孤陋忝
末亲
,等级敢比肩。
人生意颇
(一作气)
合,相与襟袂连。
一日两遣
(一作遣两)
仆,三日一共
(一作共一)
筵。
扬论展寸心,壮笔过飞泉。
玄成
美价
存,
子山
旧业传。
不闻八尺躯,常受众目怜。
且为辛苦行,盖被生事牵。
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阳天。
汧公
(李勉封汧国公)
制方隅,迥出诸侯先。
封内如太古,时危独萧然。
清高金茎
(一作掌)
露
(一作茎掌)
,正直朱丝弦。
昔在尧
四岳
,今之
黄颍川
。
于迈
恨不同,所思无由宣。
山深水增波,
解榻
秋露悬。
客游虽云久,主要
(一作亦思)
月再圆。
晨集风渚亭,醉操
云峤篇
。
丈夫贵知己,欢罢念
归旋
。
八哀诗
其五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766年)
唐 ·
杜甫
伤时盗贼未息,兴起王公、李公,叹旧怀贤,终于张相国。八公前后存殁,遂不诠次焉。
引用典故:
宣尼袂
分汉廷竹
分宅
江夏姿
九皋唳
洛阳狱
学贯天人际
脱骖
文侯彗
小臣毙
俎豆
长啸宇宙间,高才日
陵
(一作沦)
替
。
古人不可见,
前辈
复谁继。
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
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
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
情穷造化理,
学贯天人际
。
干谒走其门,
碑版
照四裔。
各满深望还,森然起
凡例
。
萧萧白杨路,洞彻
(一作涸辙)
宝珠惠。
龙宫
塔庙
涌
(一作踊)
,浩劫浮云
(一作空)
卫。
宗儒
俎豆
事,故吏去思计。
眄睐已皆虚,跋涉曾不泥。
向来映当时,岂独
(一作特)
劝后世。
丰屋
珊瑚钩
,骐驎织成罽
(居例切)
。
紫骝随剑几,义取无
虚岁
⑴
。
分宅
脱骖
间,感激怀未济。
众归赒给美,摆落多藏
(一作赃)
秽。
独步四十年,风听
九皋唳
。
呜呼
江夏姿
,竟掩
宣尼袂
。
往者武后朝,
引用
多宠嬖。
否臧太常议
⑵
,面折二
(一作三)
张势
⑶
。
衰俗凛生风,
排荡
秋旻霁。
忠贞负
冤
(一作怨)
恨
,宫阙深旒缀。
放逐早联翩,低垂困
炎厉
(一作疠)
。
日斜鵩鸟入,魂断苍梧帝。
荣
(一作策)
枯走不暇,星驾无
安税
。
几
分汉廷竹
,夙拥
文侯彗
。
终悲
洛阳狱
,事近小臣敝
(一作毙)
。
祸阶初
负谤
,易力何深哜
⑷
。
伊昔临淄亭,酒酣托
末契
。
重叙东都别,朝阴改
轩砌
。
论文到崔
(融)
苏
(味道)
,
指
(一作推)
尽
流水逝。
近伏盈川
(杨炯)
雄,未甘特进
(李峤)
丽。
是非张相国
(燕公说)
,相扼一危脆。
争名
古岂然,键捷
⑸
歘不闭。
例
(一作倒)
及
吾家诗,旷怀埽氛翳。
慷慨嗣真作
(原注:和
李大夫
,乃杜审言诗)
,咨嗟
玉山桂
。
钟律俨高悬,
鲲鲸
喷迢遰。
坡陀青州血,芜没汶阳瘗
⑹
。
哀赠竟萧条,恩波延
揭厉
。
子孙存如线,旧客舟凝滞。
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
郎吟六公篇
(张桓等五王洎狄相六公,皆邕诗)
,忧来豁蒙蔽。
⑴ 邕尤长碑颂,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金帛求其文
⑵ 太常博士李处直议韦巨源谥曰昭,邕再驳之
⑶ 宋璟劾张昌宗兄弟反状,武后不应,邕在阶下大言曰:“璟所陈当听。”
⑷ 哜,尝也。唐《艺文传》:“擩哜道真。”
⑸ 一作关键,键捷二字,广韵通用
⑹ 李林甫素忌邕,因传以柳绩罪牵连,遣人就郡杖杀之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
李十五栖筠
(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
狂花
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唐洞庭山福愿寺律和尚坟塔铭
唐 ·
僧清昼
四言诗
道贤上游。其德如阳和。亭毒万物。生而不子。成而不繇。或曰异于是。盖繇无生空惠。冥乎其间哉。暨洪唐盛明之朝。我法尤重五教四分。飙扬景张。南山律宗居天下第一。后弟子如大师鲜矣。大师望出徐氏。讳神皓。字宏度。八代祖摛。齐竟陵王西邸学士。子陵。梁尚书左仆射。其文与庾子山齐名。逮陈氏革命。因佐吴邑。遂家姑苏。高祖硕。学通三礼。中年即世。曾祖昙。隋王府咨议参军。祖德恭。浔阳郡词曹。考君定。深于释典。不屑名宦。大师天情耿洁。风韵朗迈。幼负脱俗之姿。尝有言曰。沙门者。高洁其道。秉空王平等之性。一念不昧。坐登佛阶。吾自知此身履龙渊取明月。曷有三圭之贵。重侯之高。而能动我心哉。乃依杭州龙泉道场一和尚出家。败发损容。越出流辈。铿然法器。如琢玉焉。天宝六年。天降板诏。请释真行。一州许度三人。独居荐首。吾以是知大师初皈佛教。涤心地也。今奉国恩。正世名也。因隶僧籍于包山福愿道场。初进具于兴大师。次通钞于昙一大师。五夏未登。学精三藏。天台宗旨。难为等夷。渊元绝思之科。如良庖之导大窾也。十讲律钞。五升坛场。倾江而东。愿礼其足。后生学者。仰其聪明惠性。如追麒麟之步。大师尝引锡西望。想包山旧居。包山即洞庭仙都之一峰。湖澄气清。日出水上。謺嶂合沓。生乎影中。得非天遗此中与师成道耶。乃命舟而还。使野童诛茅。山童扫石。顾左右曰。昔者如来崇饰塔庙。乃是启发偫信。开人天净境。岂为已哉。此少隳废久之。非先师本意。乃辟僧院。创食堂。众有怠慢者。丑其行而理之。舍有倾者。恶其邪而正之。垦田置庄。开畎泄浍。功既成矣。业亦博矣。百千人俱皆受其赐。曩日洞山水浒。业湖之氓。罾𦌵咽川。缯缴亘渚。大师以如来不杀之戒。黜彼鲜食。回小人之腹。为君子之虑。乾元祀有诏。天下二十七寺。各奏大德七人。长讲律戒。因请住开元寺。欲果愿具。且惧书。遂僶俛从命。奉戒弟子开州刺史陆公向前给事中严公涚。服道弟子礼部侍郎刘公太真前大理评事张公象。钦风弟子前廉使
亚相李公栖筠
。天诱厥衷。俾扬我法。精识通敏。言为世程。谢太傅之流也。其时常熟地偏。僧多阙行。李亚相欲以德抚。乃请大师统而正之。一化而革心。再化而知道。三化而阖邑从风。大师末年工于圆宗。纵心皆是。以文字而用。不以文字为病。是念佛写经。备行教法。置西方社。广净土因。专诵法华经九千馀匝。游四大寺。登五老峰。遍欲观古僧得道之所。此亦至人之馀事。应物如动。自视阙然。贞元六年十月。春秋七十五。僧腊四十三。其月在开元遇疾。忽言曰。吾爱夫得道者。心如澄溟。知如晨曦。不染如浮云。自在如游鸿。吾虽非斯人。亦未肯以有生为累。其月十一日。顾门人维谅。我去世后。汝若置塔。可归洞庭故山。言毕而逝。是夜琉璃色天。星霣如雨。往往有西方之应。睹而不书。奉遗命也。门人维谅。有文有道。独步当时。执师之丧。不以證而废教也。列座门人道超灵俊道浚道棱维诚。皆积解以诣空门。迈德以藩象教。吾闻古之僧高者。述诔与碑。自晋朝始也。二三子思吾师盛德。将欲镕黄金。勒贞石。垂裕后昆。使昭昭之教。长烛于人天。铭曰。
于穆大师,立言可经。
身佩戒光,高月亭亭。
怖魔以袪,袭智以醒。
如何斯人,忽号冥冥。
天树春折,云花夜零。
空留一灯,寂寂青荧。
伊昔行道,坦坦素履。
迹虽可攀,行不可拟。
乃知我师,应世无已。
优游人天,自在生死。
门人维谅,蹑彼高尘。
嶷嶷灵塔,纪功于人。
于山之峰,于湖之滨。
风凄远铎,月惨重轮。
瞻礼云上,如逢化身。
奉陪
李大夫
九日龙沙宴会
(迟字)
中唐 ·
权德舆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
落帽
龙沙重九会,千骑驻旌旗。
水木秋光净,丝桐雅奏迟。
烟芜
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今日从公醉,全胜
落帽
时。
和
李大夫
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
中唐 ·
权德舆
五言排律
亚相冠貂蝉,分忧统十联。
火星当永日,云汉倬炎天。
斋祷期灵贶,精诚契昔贤。
中宵出驺驭,清夜
(一作旭)
旅牲牷。
触日
(一作石)
看初起,随车应物先。
雷音生绝巘,雨足晦
平阡
。
潇洒
四冥合,空濛万顷连。
歌谣諠泽国,稼穑遍原田。
故事三台盛,新文六义全。
作霖应自此,天下待丰年。
唐故东都留守东都汝州防御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判东都尚书省事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县开国伯赠太子少傅杜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岁在戊寅夏五月甲子。居守天官扶风公以病就第。考终命于京师永命里。春秋七十四。越三日丁卯。追命为太子少傅。秋七月甲子。归全于万年县少陵原。前此又诏有司。以卤簿鼓吹。饰其仪法。以德以劳。以荣以哀。馨香光大。为宗工表式。公讳亚。字次公。汉建平侯延年二十一代孙。曾祖元道。皇右千牛。王父含章。皇上郡司马。赠岳州刺史。烈考绎。皇忻州秀容县令。赠左散骑常侍。公承积德之淑灵。禀中和之粹精。山立扬休。得时大行。历谏议大夫给事中。再兼御史中丞。繇睦州刺史入为刑部侍郎。三兼御史大夫检校礼部吏部二尚书。正色于朝。而文宪损益。懋功于外。而藩服轻重。宣力以肆勤。纳忠而爱人。稽于法制。导以善利。魏昭子能理大官。赵文子能恤大事。足以断国论。谋王体。殆不可及已。早岁州里举经明。既授初命。以为大厦之材。不可以植培塿。南溟之翼。不可以栖榆枋。于是初服燕居。博通偫书。深探理古之道。焯见天人之际。天宝末。盗秽两都。宣皇在岐。褐衣召见。前席三接。实贡昌言。以扶大统。乃以处士授校书郎。其后三辟大府。五登郎位。清议善价。必归于公。大历中。宰府擅朝。交利崇党。司谏八年。嶷然贞厉。尽规时疾。天下直之。权臣既诛。乃擢左曹。先是魏壁未下。东师既老。密疏方略。深图理安。再勤皇华。大布清问。导以善气。洒其他肠。不宁方来。克协宸虑。故先皇今上。皆以公之才。可以大受。姑以九牧四征。试其多能。钟陵上游。提封七郡。命公以廉问之政。师役之后。因缘烦费。杂征逋赋。尽削其书。未逾年而庸亡自占。与夫家相半。能厚下矣。函关陜服。介于周秦。命公以藩屏之任。化用清静。身为律度。里闬无吠犬。府庭无诤词。四封之内。幼艾相贺。能去烦矣。河灵蒲坂。陶唐所理。命公以尹正之重。地本沃饶。化之纯俭。尽以解梁之盬。归于有司。凡缗物钱之息其出。池泽之赋其入。岁一万万。率皆罢废。不以利为利矣。扬州葆强。都会庶富。命公为节制之帅。日讲军实。岁修职贡。师贞人和。政成事时。河渠填淤。积岁为病。乃酾二浸于蜀冈之西。浚旧坊以股引。顺地泐而启闭。涤源导滞。力省功倍。邗沟之人。受其赐而歌颂之矣。勤学在公。尽瘁其身。上思褒优之礼。乃命保釐之任。昔在成周。三后协心。公率其道。宽而有制。且以洛苑汝坟。弃地可辟。籍其介夫。颁以稼器。岁皆登成。人用洽和。地官以之省费。游手以之务本。分正七年。厥后用加。徵还京师。日俟其复。天则不吊。竟孤人望。夫人范阳郡夫人卢氏。茹未亡之哀。既虞而终。无子。以犹子某为后。悲夫。初公文章合雅。议论经远。见知于太尉房公琯。受辟于卫国杜公鸿渐。以志气才业。英华博厚。合于彭城刘公晏
赞皇李公栖筠
。以道义经术。研几尽性。合于司徒杨公绾司业张公参。或以公得时中之道。或以公有事外之致。皆曰。聆次公之言。可以书绅作宪。至于博约后学。章明远至。有阙里之善诱焉。有平舆之深鉴焉。噫嘻。昔汉武帝以韩安国为国器。刘向谓董仲舒有王佐之才。当理平之时。或蹇或徙。止于御史府胶西相。竟不得总秉国成。扶赞化育。则公之位望。终不相配。亦如是耶。昔鲁视丰碑。卫铭烝彝。近古鼎不以窆。追琢介石。楬于道周。参鲁卫之遗也。公从父弟太子宾客黄裳。德位相伦。友悌相辉。功衰之丧。加人一等。以德舆辱公之知。俾论风烈。惧词之不敏。而无愧焉。铭曰。
昔在周邦,实宪吉甫。
于惟杜公,亦备文武。
武弁峨峨,玉声锵锵。
公在左垣,羽仪周行。
钩膺濯濯,文马翼翼。
公为元侯,表率方国。
推诚导利,兴事任力。
陟恪清时,作稽忠德。
冢宰是职,周郊是式。
宜永介福,如何不淑。
寿堂幽閟,襚印荣饰。
勒铭于兹,山石无极。
共 6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