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抱玉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5 首
公讳忠敬。字某。武威人也。轩辕帝孙。降居弱水。安息王子。以国为姓。世高之违汉季。自河南而适辽东。高阳之受魏封。由阴山而宅凉土。高阳王同生尚书左仆射河涧公原晤真。河涧生建节将军西平公缬从正。西平生龙骧将军黄门侍郎广宗侯薛晤徵。累叶勋华。载于魏史。高祖何藏器。广宗之子也。周开府仪同三司宁远将军肃州刺史张掖郡公。曾祖罗方大。隋开府仪同三司。皇朝赠石州刺史贵乡公。祖兴贵。右武大将军凉州刺史。徙封荣凉归三国公。考文生不仕。凉公皇运经纶。首平李轨。大举河湟之地。远通城郭之国。宠锡蕃庶。冠绝等夷。水出渥洼之神。文马者二千乘。山得崆峒之武。朱轮者四十人。/公育荣盛之门。郁豪爽之气。孝友天至。清华玉立。幼聚童儿。必为军阵之戏。长交英俊。唯谈韬略之书。始以良家子仆射韦公待价引于帐下。安息军建奇绩。解褐授游击将军临洮府右果毅。复以善部统。御史大夫唐公休璟处之前锋。洪源谷立异效。迁右威卫翊府右郎将兼新泉军使。进本卫中郎将赤水军副使兼赤水新泉两军监牧使。改会州刺史营田使。换松州都督防御使。迁左司御率兼河西节度副大使临洮军使。转鄯州都督。使如故。其在军州。倾心下士。视人如子。无约而亲附。不言而条理。其在农牧。大田多稼。如茨如梁。思马斯才。有驈有皇。输力四朝。历官三纪。名参禁卫。身任疆场。以静总繁。以逸待寇。我无亡镞之费。敌有不战之屈。兹所谓一方之干城者也。享年六十有六。开元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寝疾终于位。知与不知。莫不陨涕。十五年某月。葬于乌城之南志公乡。祔先茔也。公宽以御众。卑以自牧。直而无讦。廉而无刿。朋友不闻臧否之言。家人不见喜愠之色。加以心净三业。躬勤八戒。推是而行。何往不济。初甘州有舍利沙多禅师。道场之四果也。尝云。檀越德充于内。神护于外。虽冒锋镝。永无害也。及百战之后。启手归全。西州士人。闻之激厉。有子仲璋如璋季璋金璋重璋。庭袭芝兰。丧过栾棘。敬奉窀穸。备礼仪于文武。撰述家风。刻功名于金石。词曰。
玉关气爽,金波秋澈。
凉野萧条,寒山积雪。
授灵产义,精劲才杰。
孝固纯深,忠维刚烈。
负羽从军,奋飞青云。
麾幢按部,惠流时雨。
总军挟郡,入文出武
三十年间,式遏戎虏。
疆场务静,非公莫镇。
金鼓气雄,非公莫震。
神山与铗,龙池取骏。
霹雳陷营,冲风入阵。
勇将知时,仁兵善持。
反耕罢战,王者之师。
牧马如云,屯庾如坻。
西军方壮,东首长辞。
振古同嗟,没而不死。
所谓明德,永传神理。
钟鼎题门,珠玉名子。
信言丰石,令问不巳。
喧喧道路多歌(一作好童)谣,河北将军尽入朝(大历二年,淮南李忠臣、汴宋田神功、凤翔李抱玉俱先后入朝,河北诸镇未有入朝者,或传闻未实耳)
(一作自)是乾坤王室正,却交(一作教)江汉客魂销。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公讳惟贤。字惟贤。其先西土人也。高祖讳东赞。作相于西戎。因官立姓。遂为论氏。贞观中。威怀四夷。剪灭北虏。蕃戎款附。万里献琛。慕向华风。欲为和亲。延颈企踵。心驰阙下。太宗皇帝览其诚至。遂许之公主。时戎王遣相东赞为使来迎。不忒其仪。不愆于素。召见顾问。进退合旨。诏以琅琊公主外孙女妻之。东赞自陈以本国有妻。又以赞普未谒公主。陪臣不敢先受殊宠。太宗嘉之。又奇其对。抚以厚恩。遂有归化之心。曾祖陵。与祖躬仁同总众于东。至高宗朝。拔部落七千馀帐归国。拜特进左玉钤卫大将军。封归怀郡王。褒忠奖诚。宠锡殊厚。子孙因家。自银州至于京兆。祖躬仁。朔方副大总管云麾将军行左骁卫大将军酒泉郡开国公。赠拨川郡王。谥曰忠。自高曾至大父。皆有勋烈。著于当时。父诚节。朔方节度副大使开府仪同三司右金吾卫大将军知阶州事武威郡王。赐太子太傅。天宝季年。安禄山作逆。尘起山东。上皇省方于巴蜀。肃宗巡狩于朔陲。危乱之时。见其臣节。帅子弟及家僮。以牧马千驷。罄其财用。以奉禁旅。公少有志尚。奋身辕门。随先父统其士马。与元帅哥舒翰掎角捍寇。锋刃既接。大小数十战。摧陷坚阵。洎王师失御。以智信保全所领之军。驰于灵武。扈从肃宗。与先父洎乎昆弟。立勋成效。不可备述。至德中授寿府典军。次授左卫郎将。赐紫金鱼袋。俄转左监门率。又迁左领军卫将军。又特进右领军卫大将军西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元勋之允。受兹光宠。先时代宗皇帝为天下元帅。求武勇之士。公与兄怀义惟真同为先锋讨击使。又领部落数千人镇岐阳县。披坚执锐。一月三捷。洎除凶清乱。至上元二年。授特进行大光禄兼右领军卫大将军。充凤翔节度副使马军兵马使。宝应中。丁艰茹荼。朝廷以金革从权。由斯夺礼。广德二年授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充剑南节度副使。大历中受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上柱国。进封成国。食邑三千户。旋受渭川节度都知兵马使。公以从戎岁久。虽齿发未衰。而疾疢屡作。代宗宠其勋旧。诏许还京。仍全禄赐同大将军。俾其优閒。建中末。德宗迁幸巴梁。公以所疾沉绵。不获扈跸。逆臣朱泚。迫以凶威。不变其志。虽积年之疾。累日而瘳。贞元十五年授骠骑大将军行左武威卫将军上柱国公。斯实朝廷奖旧勋矣。止足求退。俄以本官致仕。中使就问。宠秩有光。元和四年七月十日。寝疾终于静恭里之私第。以某年十月一日。葬于万年县洪固乡之古原。故夫人太原王氏祔焉。诏给卤簿鼓吹。所以褒宠也。嗣子辅鼎。同州白水县丞。次曰倜。常州江阴县尉。次曰俶。右领军卫骑曹参军。泣血茹荼。存无改之义。公之季弟惟明。为时英髦。文武备用。建中兴元之际。仗义讨逆。摧殄凶徒。勋彰险艰。谋著忠益。贞元初以太常伯执金吾授钺渭北。八座互相崇奖忠功。元膺获佐戎幕。备阅忠义。由是尽知公之世业勋德矣。铭曰。
大忠之允,本自西土。
奕世崇勋,既明且武。
在太宗时,有道攸睹。
洎夫拨川,绪业光辉。
天宝季年,尘起幽燕。
自兴其家,殄寇功全。
乃拜公侯,宠荣无替。
用表丰碑,昭于东裔。
神皇圣氏,生于文王,文王二字从《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录文补之祖,生于后稷。故诗人所谓《生人》,尊祖也。
昭武王,承天剪商。
谁其下武,圣母神皇。
穆斯九族,绥彼四方。
遵以礼仪,调以阴阳。
三农五谷,万庾庚千箱。
载兴文教,载构明堂。
八窗四闼,上圆下方。
多士济济,流水洋洋。
明堂之兴,百工时揆。
庶人子来,击鼓不胜。
肃肃在上,无幽不察,无远不相。
千龄所钟,万国攸向。
俗被仁礼,家怀孝让。
帝德广运,圣寿遐延。
明明在下,于昭于天。
本枝百代,福祚万年。
惟彼洛邑,圣母营之。
惟彼河水,神皇清之。
穆穆帝子,圣母生之。
浩浩海渎,神皇平之。
福兮佑兮,在圣母兮。
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圣母皇皇,抚临四方。
东西南北,无思不服。
秃发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
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圣君,受天之佑。
圣皇为谁,神皇圣母。
于万斯年,受天之佑。
永淳之季,皇升玉京。
如丧其考,人不聊生。
裴、徐作衅,淮海波惊。
皇皇圣母,定纵服横。
绥以大德,威以佳兵。
神谋独运,天鉴孔明。
危邦载静,乱俗还平。
河图洛书,龟背龙胁。
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既营大室,爰构明堂。
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包含五色,吐纳三光。
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荐趾,膺乾之统,得坤之经。
子来之作,不日而成。
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寿,于万斯龄。
黄山海水,蒲海沙场。
地邻蕃服,家接浑乡。
昔年寇盗,禾麦调伤。
四人扰扰,百姓遑遑。
圣人哀念,赐以惟良。
既抚既育,或引或将。
昔靡单裤,今日重裳。
春兰秋菊,无绝斯芳
⑴ 伯二六九五卷作「斯万」
⑵ 见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影印敦煌写卷《沙州都督府图经》,即伯二零零五卷。校以伯二六九五卷,此卷末署「《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
小生李太尉小末李抱玉戎妆领卒上:坐整龙骧开虎帐。平鼠寝易如翻掌。
云高太甲映明堂。行见凯声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