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唐人。排行第九。王维内弟。玄宗天宝十一载任右补阙。有别业在蓝田,距辋川甚近,与王维、裴迪等时相往还酬唱。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生卒年不详。排行九,王维内弟。天宝十一载(752)任右补阙,时王维任吏部郎中,同咏《敕赐百官樱桃》。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一六、《唐才子传》卷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载崔恭礼之子兴宗,非同一人(据赵殿成考)。兴宗有别业在蓝田,距辋川甚近,时与王维、裴迪往还唱酬。《全唐诗》存诗5首。
崔兴宗,生半年不详,博陂安平(今属河北)人。王维内弟。隐居终南山,与王维、裴迪、卢象等交游唱和,游蜀,王维有诗送之。曾任右补阔,官终饶州长史。《全唐诗》存诗五首。
人物简介
【生卒】:?—817 【介绍】: 唐僧。苏州吴门人,俗姓秦,字广成。住苏州开元寺。从师荆溪湛然禅师,默记暗诵,罕为人说,后始著《涅槃经解述》。元和中圆寂,葬于苏州虎丘东山南原。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字广成。姓秦氏。吴人。蚤岁依晋陵灵山寺惠日禅师出家。具满分律。配居本州龙兴寺。寻为荆溪湛然禅师得法弟子。尝叙其所注涅槃经曰。予闻先觉之大宝曰常。在宥布和之盛典曰教。率土知化而归境曰行。交感人心之至极曰證。然则以道御时。以法性合运。当应物之际。与显晦同其光。恢张至化。而自它昭著者。实播于鸿名。钦恭闻思。恊和至极。四德克彰者。实存乎妙体。格变群家。历观诸行至典克脩。庶绩有成者。实赖乎宗本。信以授人。大明宗极。敷畅厥旨。庶几有补于将来者。寔存乎妙用。博综群言以立成训。风行十方。率用归顺者。实存乎妙教。此浩之论议。则其所造诣。可知矣。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右胁累足。入于涅槃。明年十一月十三日。阇维。起塔于苏州虎丘东山之南原。浩无恙时。与上都云华寺华严澄观法师友善。其注涅槃也。盖翰林学士梁公肃。苏州刺史田公敦请之。受业沙门智恒子瑜道儒仲仪仲良。比丘尼识微道巽志真悟极等。树其塔。刺史崔恭铭。
释元浩。姓秦氏。字广成。吴门人也。绮岁依晋陵灵山寺慧日禅师出家。具满律戒。配本州龙兴寺。寻为荆溪湛然禅师嘱累弟子。初受法华止观已得醍醐。唯以裂大网感大果成大行归大处以为大愿。宴居三昧常随佛后。希夷自得人莫能知。其秘密深远如海印三昧。不言出处常行佛事。与夫难行苦行更相祖述。默传心要为论为记。灵芝瑞草以为功德。传于后世者不同日而语矣。浩注解大涅槃经。为文首序。德美圆实志愿显现。盖录其所證之意而见于文。曰余闻先觉之大宝曰常。在宥布和之盛典曰教。率土知化之归宗曰行。交感人心之至极曰證。然则以道御时。以法性合其运。当应物之际。与显晦同其光。恢张至化。而自他昭著者。实播于鸿名。钦恭闻思协和至极。四德克彰者实存乎妙体。格变群家历观诸行。至典克修庶绩有成者。实赖乎宗本。信以授人。大明宗极敷畅厥旨。庶几有补于将来者实存乎妙用。博综群言以立诚训。风行十方率用归顺者实存乎妙教矣。此浩之法要。如王辅嗣之法系辞司马迁之自叙管仲能言轻重孟子之传春秋。虽儒释不同其义一也。以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示疾。右胁累足入于涅槃。非二乘境界。真如来定也。明年十一月十三日阇维。起塔于苏州西北虎丘东山南原也。浩耽学味道不涉馀事。常随然师听其言说。曾无倦色分析义理。派流川注必默记而暗诵。一言不失。数年之后人始知之。然师曰。回也如愚。罕为人说。多辞以不能。及被梁田二君苦劝请之。始著涅槃经解述。浩与上都云华寺华严澄观法师。若孔门之游夏焉。其儒流受业翰林学士梁公肃苏州刺史田公敦。缁流受业者智恒子瑜道儒仲仪仲良五人。持经讲论传之无穷。大比丘尼识微道巽志真悟极。此四人者高洁之伦深练禅观。初浩为二官所请注经。预梦甚为奇特。又庭阶生花非人间恒所见者。祥鸟飞驯五彩绝异。刺史崔恭撰塔碑立于虎丘山罗汉石坛之左。后有行满道暹明旷。皆著述广天台之道欤。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