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武宗

相关人物:共 67 位
共 6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居钱塘灵隐寺,精守戒范。善长啸,听者悲凉,谓之哀松梵。于涧边养一白猿,有时逸去,呼之即至,时称白猿梵,称智一为猿父。后群猿继至,每众僧斋讫,敛饭送猿台所,后人名为饭猿台。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居灵隐山中。标致高洁。翛然有出尘韵。望之知其为世外士也。姿性善啸。引声一发。窅眇入云。抑杨纵翕。殊合律吕。飕飗凄切。听者生哀。谓之哀松梵。养一白猿。远放林壑。伫立呼之。调极清婉。猿则随至。谓之白猿梵。众因以猿父目之。若乃像前赞咏。塔下歌谣。或呗起经筵。或颂流斋会。使物类感之。则此心之虚灵。进于善矣。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
释智一者。
不详何许人也。
居灵隐寺之半峰。
精守戒范而善长啸。
啸终乃牵曳其声。
杳入云际。
如吹笳叶若揭游丝。
徐举徐扬载哀载咽。
飕飗凄切听者悲凉。
谓之哀松之梵。
颇生物善。
或在像前赞咏流靡。
于灵山涧边养一白猿。
有时蓦山踰涧久而不还。
一乃吮吻张喉作梵呼之则猿至矣。
时人谓之白猿梵。
召一公为猿父。
犹狙公也。
其后涧边群狙聚焉。
每至众僧斋讫。
歛生饭送猿台所。
后令山童呼三二声。
则群猿竞至。
洎乎唐武宗废教。
伊寺毁除焉。
鞠为茂草之墟饭猿于台。
事皆堙灭一师不详所终。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曾任仓部员外郎。
文宗、武宗之际,李固言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其时诗人袁不约等人均入其幕,圆亦以检校司门员外郎入幕为从事。
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五九。
全唐诗》存诗1首。
李濆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濆。
武宗朝官洛阳令。
迁滁州刺史。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出家隶成都福感寺。
即俗所谓大石寺也。
而阿育王舍利塔在焉。
始塔在寺西南。
天宝之季。
章仇兼琼来为长史。
至剑门。
见一人长丈馀。
持戟遮马曰。
我福感寺护塔神也。
闻公捧檄视郡事。
故此奉迎。
然有小事。
欲以诉公。
惟公其幸听之。
今塔所处地未极善。
请迁之东北四十二步。
则可尔。
且下有大石。
愿勿掘也。
仇许诺。
到郡才数日。
即以所见。
白府主。
议迁塔。
命先掘地。
果得大石。
不可动。
虽镵凿之。
辄复平满如故。
于是遣胥卒。
夜候其旁。
见白彘数十。
以喙拥碎石塞錾凿处。
随以舌舐。
则坚刚如铁。
固非人力比也。
卒迁塔如神所诉。
而寺以石名。
武宗既废教。
光反儒服。
建宣宗立法门愈益振。
光获归寺。
力起颓弛。
寻募赤金万馀斤。
铸大钟。
鼓籥之次。
忽有烟焰五色如虹蜺。
分两道出塔相轮上。
荏苒遍空界。
观者讶之。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定光者。
不知何许人也。
爰从入法厥性弗拘。
粝食断中粗襦卒岁。
方于庸蜀化导有缘。
事或多魔教钟中𠘶。
俄遭武宗毁废例反儒宗。
及乎佛日重晖僧伦咸序。
光同缔构寺宇。
因铸大钟计赤金万馀斤。
尔日鼓籥灰飞投炉火炽。
有祥烟两道。
自浮图相轮最高处出。
冉冉射上若虹蜺焉。
万人引望五色腾凌。
相感如然信鼓斯应。
其塔是阿育王藏舍利之所。
大和初南蛮蒙傞颠剽掠入益城。
分蛮卒舍于寺内。
廊庑皆烹炙熏灼。
僧皆奔迸。
时塔顶出四道浓烟。
分穗直上空虚。
至夜蛮蜑睹此奇异。
乃禁止污秽。
此塔先在西北四十馀步。
天宝末长史章仇兼琼赴在。
至剑门见一人长一丈馀。
持戟当路。
兼琼惊问。
对曰。
某是大石寺护塔神。
故来奉迎。
且有少事咨祈大夫也。
缘大石寺塔在西南未为极善。
今请移东北四十二步。
伏望便掘石此下以镇舍利。
兼琼曰。
此易耳。
遂隐厥形。
到府数日。
乃令量其地处先掘。
果得巨石。
其深无际。
促石匠数十人錾凿之。
至夜辄填满遣人潜伺之。
见有白彘数十。
以喙推石末塞之。
随以舌舐其坚如铁铜矣。
章仇止令勿凿。
遂移塔于今所。
即金华旧寺基也。
光钟亦移入新寺焉。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贞干。
俗姓武氏。
云中人也。
神宇高邈以禅默为务。
曳锡踽步南访灵迹。
及至故障有昆山寺者。
林泉秀茂。
则宋支昙谛尝考室于此。
味道崇化二十馀载。
基蹠存焉。
至元嘉中创成大伽蓝。
武宗废教。
其寺屏除。
干至止于兹。
与范阳卢君袭同兴弘觉法师第二生名迹。
寺成进士姚扶有诗。
干后游今秀州长水。
见灵光寺邑民欲树巨殿。
时卢令移邑字民。
欣然相遇。
干悉先知。
或云。
得他心宿命之明焉。
遂请干首唱。
而恶偃室之嚣。
寓殿基后。
编苫为浅室而居。
四方檀信弗召自臻。
又与僧令恭君道等累岁方成今殿。
其最高广海内罕比。
事毕[挈-刀+力]弊囊振旧锡归北。
莫知其终。
释道鉴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生吴郡冯氏。隶居历下灵岩山寺。以道行闻于时。卒年七十八。元和中。吴郡冯生以明经待选。留长安。一日与老僧遇。谓之曰。吾于子乡同姓同。宁无意于同游哉。遂来往靡间。既岁馀。生调尉东越方治。装。僧亦负锡诣别。生问僧奚之。曰吾庐齐之灵岩寺西庑下。游京师且十年。于兹矣。今将归子而不鄙则他日幸以相过也。生许诺。既而果访焉。无有也。生独念。曰鉴公纯直岂谩语者。于是蹭蹬行寺中。至西庑下。见壁画殊肖鉴。且其旁有石记曰。冯氏子吴郡人年十八为浮图。卒年七十八。乃与昔日老僧语不小误。生因惊异而去 又姑苏灵岩寺者。吴王阖庐之馆娃宫也西去城二十里。梁天监十五年。客居士操水墨。就殿隅西北庑下。画梵僧像。一丈五寸。于垩堵间神貌奇古。灵踪化迹。往住为世利益。先天二年。鲁公陆像先子以疾求医。未效。公虑其增剧忧甚。适僧分卫过门。入视之索水以噀病即已。公喜厚以币谢不受。问问所在。答曰。苏之吴县西灵岩寺也。郎君扬历其行李之便。或可以枉顾也。久之陆子果补尚书祠部郎迁桂管廉使意获迂道其寺以展畴昔然遍扣而力探之。终莫能得。俄睹画像注目察之曰。此非前日起我之死者欤。寺之人因纵言其感通应变事。陆子益施香火资数万缗。以致殷勤云。会昌初。见梦于山邻陆宣曰。吾兹将西归天竺矣。宣遽命工模其画五年。诏毁天下寺四十馀所。而灵岩与焉。大中既复教。寺亦仍旧。咸通七年。蝗甚盛至。蔽天亘野。植物之可食者无遗类。被城郭辄啮人衣服肌发。百姓苦之。时耆文吴元让等数十百人。爇香泣祷画像前。蝗竟越境无所损。乾符五年。寺僧诣阙请钟备法器。既投牒右神策。军吏讶曰。昨尝有僧请钟矣。计会其州县寺额正尔。抑己乃出于重乎。徐物色之则像也。后称智积菩萨传者以为始有梵僧来礼谓然。
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感通篇第六之一
释道鉴。
姓冯氏。
吴郡人未知从来。
而居历下灵岩山寺。
踪迹神异不测僧也。
元和中有冯生者。
亦吴郡人也。
以明经调选未捷。
因侨寄长安。
一日见老僧来诣。
冯居谓之曰。
汝吾姓也。
因相与往还。
仅于岁馀遂注拟作尉于东越。
方务治装。
鉴负锡来告去。
冯问师去安所诣乎。
鉴曰。
吾庐在齐州灵岩之西庑下。
薄游神京至今正十年矣。
幸得与子游。
今归旧所。
故来相别。
然吾子尉于越乡。
道出灵岩寺下。
当宜一访我也。
冯诺之曰。
谨受教矣。
数日冯出关东之赴任。
至灵岩寺门立马望曰。
岂非鉴师所居寺乎。
即入访之。
时一僧在庭。
冯问。
道鉴上人庐舍安在。
僧曰。
此寺无道鉴。
冯疑异默而计曰。
鉴公纯直岂欺我乎。
于是独游寺中。
行至西庑下。
忽见壁画一僧与鉴师貌同。
冯大惊嗟。
鉴师果异人欤。
且能降神与我交。
久之视其真相旁题云 冯氏子吴郡人也。
年十岁学浮图法。
以道行有闻。
卒年七十八。
冯阅其题方悟云。
汝吾姓也。
言非谬矣一说苏州西去城二十许里。
有灵岩山寺西北庑下画沙门形云。
是梁天监十五年作游方居士状。
经过山寺寓过宵宿。
而于僧厨借笔砚。
僧众皆不留意。
诘旦僧遍搜索而亡有客。
见殿隅画一梵僧。
面骨权奇肤色皴黑。
眉长且垂眸子电转。
眦间青白。
昂鼻方口。
张唇露齿擎拳倚右肩之上。
身屈可长一丈五寸。
衣粗衲袈裟臂擐大珠徒跣。
众见惊慑莫测其来。
远近咸格有焚香礼叹者。
有请福禳灾者。
或于晴夜殿中析窣闻有行道之声。
由是鸟雀不敢污践檐楹之间矣。
然则乡人谓之灵岩和尚。
或云灵岩圣僧。
尝见形谓一老姥曰。
贫道好食茭粽。
疑是圣者。
翌日持簟入殿供养。
乞今年别三月三日民竞送之。
以菰蒋叶角黍米𤅢之。
吴人谓之茭粽也。
唐先天二年陆鲁公子疾。
医工未验。
公忧虑增剧。
门遇一僧分卫屈入。
遂索水器含噀之即时病间。
鲁公喜赠物颇丰。
了不回视。
遂问和尚居处何寺。
答曰。
贫道住苏州吴县西灵岩寺。
郎君为官江表望入寺相寻。
斯须已去。
未久调补尚书刑部郎。
续迁桂州廉使。
常念当年救病之僧。
迂路姑苏入灵岩寺觅焉。
乃说其形貌。
合寺僧云。
非此所有。
陆尽日徘徊不忍去。
忽于殿中见圣者形曰。
往年疗某者此僧也。
寺僧说其由致通感难知。
陆舍钱数万备香火之资。
却留旬日供养方去。
又寺中净人每于像前占烛灯。
添油助烬意盗油涂发耳。
居无何其发焦卷而堕。
傍人劝令礼忏。
别买麻膏增炷平复如初。
武宗将废佛教也。
近寺有陆宣者梦圣者云。
受弟子供施年深今来相别。
且归西天去也。
宣急命画工图写真貌。
至会昌五年毁拆寺宇。
方知告别之意焉。
距咸通七年蝗灾。
尔时弥空亘野食人苗稼。
至于入人家食缯帛之物。
百姓徬徨莫能为计。
时民人吴延让等。
率耆艾数十百人。
诣像前焚香泣告。
即日虫飞越境焉。
乾符五年寺众当诣阙乞钟归寺。
差僧选日登途。
圣者先入右神策军本局。
预陈嘱托。
及正请钟僧到见。
司吏怪问。
数日前有僧来云。
隶苏州灵岩山寺。
其僧曰某。
行无伴侣。
后右军胥因事游吴。
见壁画云。
此是七月中曾来司内计会钟僧也。
然吴中极彰灵异。
且不测厥由。
曾有梵僧来礼画像云。
智积菩萨何缘在此。
叹嗟弥久。
而自此号智积应身也。
系曰。
同异之说史氏多之。
今详寺曰灵岩。
僧画像此为同也。
州曰历下始苏。
遇者曰陆与冯。
此为异焉。
斯盖见闻不齐记录因别也。
原夫圣人之应身也。
或南或北。
或汉或胡。
或平常之形。
或怪差之质。
故令闻见必也有殊。
复使传扬自然多说。
譬犹千里之外望日月。
以皆同其时。
边旁云物状貌有异耳。
既是不思议应现矣。
则随缘赴感。
肆是难同可发例云。
所传闻异辞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0—842 【介绍】: 唐僧。俗姓李,为宗室后裔,生于海汀郡,一作海门郡。自幼出家,依本郡云琮禅师。后诣南岳,从智严习律。终至南康,从马祖道一传禅法。宪宗元和末,年逾七十,迁住萧山法乐寺。晚住杭州盐官海昌院,世称盐官和尚。卒谥悟空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宗室子也。其先播迁。于是生安于海门郡。始娠终娩。皆有瑞相。童时。有异僧款门求见。为摩顶曰。凤穴振仪。龙宫藏宝。绍隆之业。其在斯乎。稍长亟请于父母。愿出家。父母不能禁。卒听依郡之云琮禅师。祝其发。年满登具。诣南岳智严律师。进毗尼学。后从大寂禅师于南康龚公山。妙领心地法门。元和末游越之萧山法乐寺。寺虽古制。然楹堵靡完。补坏扶倾。聊复燕坐。时杭之海昌法昕者。缁林之翘楚也。肇葺治盐官放生池壖废地。以拟偃息。闻安在越。遽迎之而举。以让焉。 僧问。如何本身卢舍那。安云。与我将净瓶来。僧即取净瓶。安云却安本处著。僧安瓶于旧处。再理前问。安云。古佛过去久矣。 有座主来参。安问云。蕴何事业。座云。讲华严经。安云华严法界有几种。座云。广说则重重无尽。略有四种。安竖起拂子云。者个是弟几种。座未及答。安咄云思而知虑而解。是鬼家活计。日下孤灯。果然失照。 安一日唤侍者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扇子破也。安云扇子破还我犀牛来。侍者无对。 示众云虚空为鼓。须弥为椎。是什么人打得。众无对。宣宗皇帝方以比丘相。杂堂众安默识之。命为记室。尝使撰疏语以丐。而所获尤丰羡。安叹其福气之盛。且曰时至矣。母滞泥蟠。因以佛法嘱累云。会昌二年。壬戌十二月二十一日示寂。及帝登极。闻而怆悼。即诏中官卢简求建塔谥悟空。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齐安。
俗姓李。
实唐帝系之英。
先人播越。
故生于海门郡焉。
深避世荣终秘氏族。
安在胎母梦日兆详。
既诞而神光下烛。
数岁有异僧款门。
召见摩顶曰。
凤穴振仪龙宫藏宝。
绍终之业其在斯乎。
及臻丱角亟请出家。
父母诃止。
安曰。
禄利之养止于亲尔。
冥报之利不其远邪。
圭组之荣止于家尔。
济拔之益不其广邪。
二亲感其言而顺从。
遂依本郡云琮禅师。
虽勒劳谦默和光同尘。
而萤月殊晖鸡鹤异态。
年满登具乃诣南岳智严律师。
外检律仪内照实相。
后闻南康龚公山大寂禅师随化度人慈缘幽感。
裹足振锡一日造焉。
大寂欣其相依论持不倦。
及其蜕去。
安尽力送终。
元和末安春秋已逾七十。
而游越之萧山法乐寺。
以其古制垣屋靡完。
补坏扶倾不克宴坐。
时海昌有法昕者。
缁林翘楚。
于放生池壖废地。
肇葺禅居焉。
昕谦而不自有。
延请安主之。
四海参学者麝至焉。
道化之盛翕然推伏。
安不言寒暑不下堂庑。
无流眄无倾听。
如此者盖有年矣。
而又挺身魁岸相好庄严。
眉毫绀垂颅骨圆耸。
望之者如仰嵩华而揖沧溟。
曾无测其高深也。
以会昌二年壬戌十二月二十二日。
泊然宴坐俄尔示灭。
先时竹柏尽死。
至是精彩益振。
爰有清响叩户祥光满室。
如环佩之锵鸣。
若剑戟之交射。
瑞相尤繁事形别录。
又安悬知宣宗皇帝隐曜缁行将来法会。
预诫知事曰。
当有异人至此。
禁杂言止横事。
恐累佛法。
明日行脚僧数人参礼。
安默识帝。
遂令维那高位安置。
礼殊他等。
安每接谈话益知贵气。
乃曰。
贫道谬为海众围绕患斋不供。
就上座边求一供疏。
帝为操翰摅辞。
安览惊悚。
知供养。
僧赍去。
所护丰厚殆与常度不同。
乃语帝曰。
时至矣无滞泥蟠。
嘱以佛法后事而去。
帝本宪宗第四子穆宗异母弟也。
武宗恒惮忌之。
沈之于宫厕。
宦者仇公武。
潜施拯护。
俾髡发为僧纵之而逸。
周游天下险阻备尝。
因缘出授江陵少尹。
实恶其在朝耳。
武宗崩。
左神策军中尉杨公讽宰臣百官。
迎而立之。
闻安已终怆悼久之敕谥大师曰悟空。
乃以御诗追悼。
后右貂卢简求为建塔焉。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李。
实唐帝系。
深避世荣。
终秘氏族。
安在胎。
母梦日兆祥。
既诞而神光下烛。
数岁。
有异僧款门。
召见摩顶曰。
凤穴振仪。
龙宫藏宝。
绍终之业。
其在斯乎。
及丱角。
亟请出家。
父母顺从。
遂依本郡云琮禅师。
年满登具。
乃诣南岳智严律师。
外检律仪。
内照实相。
后闻南康龚公山大寂禅师。
随化度人。
裹足振锡。
一日造焉。
大寂欣其相依。
持论不倦。
及其蜕去。
安尽力送终。
元和末。
安春秋已逾七十。
而游越之萧山法乐寺。
时海昌有法昕者。
缁林翘楚。
于放生池壖废地。
肇葺禅居。
请安主之。
四海参学者麇至。
道化之盛。
翕然推伏。
安悬知宣宗皇帝。
隐曜缁行。
将来法会预诚知事曰。
当有异人至此禁杂言。
止横事。
恐累佛法。
明日行脚僧数人参礼。
安默识帝。
遂令维那。
高位安置。
礼殊他等。
安每接谈话。
益知贵气。
乃曰。
贫道谬为海众围绕。
患斋不供。
就上座边。
求一供疏。
帝为操翰摅辞。
安览惊悚。
知供养僧赍去。
所获丰厚。
殆与常度不同。
乃语帝曰。
时至矣无滞泥蟠。
嘱以佛法后事而去帝本宪宗第四子。
穆宗异母弟也。
武宗恒惮忌之。
沉之于宫厕。
宦者仇公武。
潜施拯护俾髡发为僧。
纵之而逸。
周游天下。
险阻备尝。
武宗崩。
左神策军中尉杨公。
讽宰臣百官迎立。
闻安已终。
怆悼久之。
敕谥悟空。
以御诗追悼。
建塔焉。
僧日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岐下人。俗姓刘。幼博览经籍,后从长安大兴善寺昙光法师受经法,无所不精。因游嵩岳,问圆通之诀。后至衡山,登昂头峰,有终焉之志,庵居二十年。宣宗大中中率徒于昂头峰旧基构舍,复居十五年。懿宗咸通中卒,年一百八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刘氏。岐人。世豪贵。读书通经史庄老。然意殊陋之。遂趋长安大兴善寺昙光法师。求出家。既受具。谒嵩岳得印记。为黄梅法胤。后游南岳昂头峰。爱其秀丽竦拔。迥脱尘累。有终焉之志。庵居阅二十载。属会昌废教。照因木食涧饮。仅延喘息深岩穷谷中。大中初。诏除旧禁。乃复率其慕向之徒。缮治故址。以受来学。如是又十五年。咸通元年示寂。春秋百八。越三年二月三日。迁尸于塔。建碑垂永久。天下谓之昂头照云。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日照。
姓刘氏。
岐下人也。
家世豪盛。
幼承庭训博览经籍。
复于庄老而宿慧发挥。
思从释子。
即往长安大兴善寺昙光法师下。
禀学纳戒。
传受经法靡所不精。
因游嵩岳问圆通之诀。
欣然趋入。
后游南岳登昂头峰。
直拔苍翠便有终焉之志。
庵居二十载。
属会昌武宗毁教。
照深入岩窟。
饭栗饮流而延喘息。
大中宣宗重兴佛法。
率徒六十许人。
还就昂头山旧基。
结苫盖构舍宇。
复居一十五年。
学人波委。
咸通中示灭。
春秋一百八岁。
至三年二月三日入塔立碑存焉。
天下谓其禅学为昂头照是欤。
僧崇圭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6—841 【介绍】: 唐僧。汝州郏城人,俗姓姜。父为商佐于巩洛间。父亡,遂出家。年十八,得通经业。俄游南岳,栖息数年,后住润州茅山栖霞寺。李德裕镇浙西时,延住慈和寺,与谈甚契。次年,迁居嵩山岳寺。文宗开成元年,李德裕请住洛阳龙兴寺。两京僧俗,多从问道。卒后,白居易为撰塔铭。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陕之姜氏子。其先以儒术致显贵。自天宝来。乱离相继。父因商贾巩洛间而丧焉。圭嘅然行求出家。年十八。以试经得度。无何游南岳。栖息者数年。又依南徐茆山之栖霞寺。声誉益起。会赞皇李公德裕。廉问是邦。延见于慈和寺。与语意相得。圭曰。吾有幽忧之疾。城隍聚落。可久处耶。 明年抵嵩少挂锡岳寺。大和戊申。洛旱。惟岳中雨不愆候。或以为圭之德所感云。开成初。赞皇公入相。请阐化于洛之龙兴寺。其所提唱。本秀公而利益多矣。既而唱灭。寿八十六。会昌元年八月十日。迁全身于塔侍郎白公居易撰铭。
宋高僧传·卷第九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崇圭。
姓姜氏。
郏城人也。
门传儒素相缀簪裾。
自天宝已来。
安史之乱侵败王略。
家族迁荡父为商贾。
趋利遵涂。
于巩洛间父亡于逆旅。
圭慨责曰。
少遭不造。
孑遗哀茕遂议出家。
至年十八经业蔚通得度。
俄有云水之兴游南岳。
栖息数龄起回乐南徐茅山。
乃依栖霞寺。
圭已登径门道声洋溢。
会赞皇李公德裕廉问是邦。
延诸慈和寺。
一交雅谈如游形器之外。
曰吾有幽忧之疾。
非是居侯藩聚落之人也。
明岁遂行重抵嵩少居于岳寺。
太和戊申岁。
洛下亢阳。
唯岳中雨信相继。
或谓为圭之德动龙神之故也。
开成元年赞皇公摄冢宰。
请圭于洛龙兴寺化徒。
两京缁白往来问道。
檀施交骈。
其所谈法宗秀之提唱。
获益明心者多矣。
忽告众决别。
入方丈而灭。
春秋八十六。
白侍郎撰塔铭。
会昌元年辛酉八月十日入塔云。
次淮南都梁山释全植。
姓芮。
光州人也。
少禀异操。
自言学作佛度生去。
忽投本州荣光禅院大智下求度。
师颇严谨。
约其诵经受具后至洛阳参问禅法。
彻了无疑。
辞师观方。
至淮南都梁山建立茅舍。
太守卫文卿命于州治长寿寺化徒。
卫侯问将来佛法隆替若何。
植曰。
真实之物无振。
自古于今往复轨躅。
有为之法四相迁流。
法当堙厄。
君侯翘足可见。
预言武宗毁教也。
植终年九十三。
门人建塔立碑。
会昌四年甲子九月七日入浮图焉。
僧恒政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7—843 【介绍】: 唐僧。
德州平原人,俗姓周。
出家于本州延和寺。
登戒后,问道嵩山。
寻入居太一山。
文宗大和间,李德裕荐入内殿,文宗宣问而悦之,遂留内道场。
累辞归山,诏住长安圣寿寺。
武宗毁佛时,避入终南山,卒于山舍。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周氏。平原人也。幼入乡校。然于儒书。略不加意。见佛经则玩味莫释手。后就郡之延和寺诠澄法师薙染。既登戒。问道嵩少。遁居三峰。以养圣胎。无几何。入太乙山。受徒阐化。 大和中。上嗜蜃蛤。太官每以进沿海诸郡并缘为民害。一日其壳。有力擘之而坚莫能开者。上异焉。焚香以祷。俄而自开。现观音菩萨像。仅寸许于内。仪容服饰。比世所塑𦘕者。尤可爱。上命盛以金粟檀香合。覆以玉绵锦帕。赐兴善寺供养。因集群臣宣问。以何祥瑞。宰相李公德裕进曰。此非臣所能知。惟知陛下圣德所昭感尔。若其他佛法大意。则有终南山恒政禅师在。于是诏问政。政对曰。贫道闻之。物无虚应。此所以启沃陛下之信心尔。故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也。上曰。菩萨此身则已见矣。然所谓说法则未之闻。政曰。今陛下见此为常耶。非常耶信耶不信耶。上曰。非常之事。朕深信焉。政曰。如是则陛下已闻说法矣。上大悦。因留政内道场中。累辞还山诏居圣寿寺。武宗初即位。谓人曰。吾仇至矣。可不避乎遽遁入终南山。久之卒于山舍。寿八十七。阇维获舍利四十九粒。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塔葬焉。后诏废教避仇之语果验。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恒政。姓周氏。平原人也。未入法前随入乡校。殊不嗜书籍。或见佛经耽味不舍。后弃俗从师。就本州延和寺诠澄法师下受诵经法。既登戒已问道于嵩少。决了无壅。遁迹三峰放荡自在。无几入太一山中。甫行风教学人蚁慕。太和中文宗皇帝酷嗜蜃蛤。沿海官吏先时递进。人亦劳止。一日御馔中盈柈而进。有擘不张呀者。帝观其异即焚香祝之。俄为菩萨形。梵相克全仪容可爱遂致于金粟檀香合。以玉绵锦覆之。赐兴善寺令致礼之。始宣问群臣斯何瑞也。相国李公德裕奏曰。臣不足知。唯知圣德昭应其诸佛理。闻终南山有恒政禅师大明佛法博闻强识。诏入宣问。政曰贫道闻物无虚应。此乃启沃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中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也。帝曰。菩萨身已见未闻说法。政曰。陛下睹此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事朕深信焉。政曰。陛下已闻说法了。皇情悦豫得未曾有。敕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其菩萨至会昌毁佛舍乃亡所在。因留政内道场中。累辞入山。宣住圣寿寺。至武宗即位忽入终南。或问其故。曰吾避仇乌可已乎哉。后终山舍年八十七。阇维收舍利四十九粒。以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入塔。后有废教之敕。政之先见若合符节焉。 系曰。蜃蛤中胡得菩萨像乎。通曰。有所警发时一现耳。近闻伪唐李氏国境荐饥陂湖间多生螷蚌。百姓竞取而食。其年免殍仆者十有七八。明年丰。民犹采之。无何有获巨蚌可二尺馀。提归擘磔击𤅢曾无少损。其人咒垂放之。俄自开张吐出佛像。长仅尺许。相好具全若真珠色。号曰珠佛焉。献李氏。后遗与梵僧焉。此意所不及处。现形者盖经中化肉山鱼米以资饥馑。岁既丰登。胡不属厌。故现相止足之地。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周。平原人。未入法前。幼入乡校。见佛经。耽味不舍。就本州延和寺诠澄法师。受诵经法。既登戒已。问道于嵩少。决了无壅。遁迹三峰。放荡自在。无几入太一山中。甫行风教。学人蚁慕。太和中。文宗皇帝酷嗜蜃蛤。一日御馔中。盈柈而进。有擘不张呀者。帝观其异。即焚香祝之。俄为菩萨形。梵相克全。仪容可爱。遂至于金粟檀香。合以玉绵锦覆之。赐兴善寺致礼。始宣问群臣。斯何瑞也。相国李公德𥙿奏曰。臣不足知惟知圣德昭应其诸佛理。闻终南山有恒政禅师。大明佛法。博闻强识。诏入宣问。政曰。贫道闻物无虚应。此乃启沃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中。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帝曰菩萨身已见。未闻说法。政曰。陛下睹此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事。朕深信焉。政曰。陛下已闻说法了。皇情悦豫。得未曾有。敕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因留政内道场中。累辞入山。宣住圣寿寺。至武宗即位。忽入终南。或问其故。曰吾避仇。乌可已乎哉。后终山舍。年八十七。阇维。收舍利四十九粒。以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入塔。
共 6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