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义忠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4 首
刘颇诗(802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诗
昌平人刘颇,其上三世有义烈,颇少落行阵。二十解属文,举进士科试不就,负气,狭路间病罂车蔽柩,尽碎之,罄囊酬直而去。南归唐州,为吏所轧,势不支,气屈。自火其居,出契书投火中,繇是以气闻。予闻风四五年而后见,因以诗许之。
一言感激士,三世义忠臣。
破瓮嫌妨路,烧庄耻属人。
迥分辽海气,闲蹋洛阳尘。
傥使权由我,还君白马津。
引用典故:投笔 甑破 覆盂 五柳 悬磬
驱马绕河干,家山照露寒。
依然五柳在,况值百花残。
昔去惊投笔,今来分挂冠。
不忧悬磬乏,乍喜覆盂安。
甑破宁回顾,舟沈岂暇看。
脱身离虎口,移疾就猪肝。
鬓入新年白,颜无旧日丹。
自悲秋穫少,谁惧夏畦难。
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
还持一杯酒,坐想二公欢。
昔唐李白作蜀道难以讥刺蜀帅之酷虐瘚后韦皋治蜀陆畅反其名作蜀道易以美之今其词不传皋虽惠于蜀民颇以专横为朝廷所患畅之词工否未可知推其意盖不过媚皋云尔非实事也伏惟今 天子以大圣御极殿下以睿哲之资为蜀神民主临国以来施惠政崇文教大赉臣僚及于兵吏内外同声称颂喜悦天下言仁义忠孝者推焉西方万里之外水浮陆走无有寇盗商贾骈集如赴乡闾蜀道之易于斯为至矣臣才虽不敢望白而所遇之时白不敢望臣也因奉教作蜀道易一篇以述圣上及贤王之德名虽袭畅而词无溢美颇谓过之其诗曰
美矣哉,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难。
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镵天之剑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
自昔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抺马夕往而朝还。
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
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髻之貊。
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洲聚千万国。
莫不奉琛执贽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
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
播以仁风,沾以义泽。
家和人𥙿,櫜兵敛革。
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
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崖石。
帆樯屝履任所往,宛若宇宙重开辟。
美哉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络绎来游西览德。
成都万室,比屋如云。
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
文翁之化,孔明之仁。
严郑之节,杨马之文。
遗风渐被比邹鲁,士行贤哲方回参。
方今况有贤圣君,大开学馆(作校)论典坟,坐令政化希华勋。
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
我伯父郡守申公讳弘绪。字毅伯。生于嘉靖戊子。弱冠荫补显陵参奉。历缮工监役。广兴军器,尚衣主簿。司宪府监察。掌隶院司评。永平县令。司仆,汉城判官。温阳郡守。清州判官。通礼院引仪。昌平县令。年六十五。避壬辰岛夷之乱。旅寓春川疾卒。权厝其地。越三年甲午。移窆于高阳沙里岘某向之原。其后十五年己酉。公之第五男鈛。撰公系历治行。谓钦曰。我先人之声实而无以贲诸幽。则不亶为遗孤耻。钦谨受而再拜而曰。公性严毅。不拘小节。当官理事。不左右顾忌。唯视三尺如何。莅永平也。邑方凋瘵。公承简遣。慨然提挈维纲。抚摩刮剔。不三载。萎暍膏醒。民用大和。事闻。加阶以奖之。其在温阳,清州。率棘棘直遂。不阿贵要。遇污尹益持绳准。尹不悦。公竟罢归。即闭门却扫。无干进意。朝廷间采公议。屡起为守宰。而辄为不悦者所诋免。识公者咸惜之。公约于持已而裕于处人。有邻宇介于公之第。而巷不容车。公遽割隙地以畀之。时宰有求于公而不获者。恒憾公。及闻此惊曰。若申侯者。可谓为人之所难能。而不数数悦人者也。意乃解。至揄扬于荐绅间。公之直已而有隐德。大抵然也。公先后娶。先曰金氏。训鍊院正景镐女。生三男。镇,燧,键。后曰权氏。忠义卫伦女。生四男二女。镒,鈛,铦,铎,李应立,锦溪正大麟。权氏后公十三年殁。年六十七。与公葬同原。镇之出。男曰邦显,邦彦,邦稷,邦宪。女曰李玉立,李义忠。燧之出。男曰邦翼,邦弼,邦俊。女曰李景祺。键之出。男曰邦振,邦立。女曰李之咸,李复荣,陈起一。镒及李应立无后。鈛庶出男女铦,铎。锦溪所育。皆幼。曾孙男女若而人。公之世出自高丽太师壮节公崇谦。初居谷城。佐丽祖一三韩。赐壁上功臣之号。食于平山。仍籍焉。入我朝有讳晓。文科状元。为司谏院右正言。言事不合。弃官。徵不起。自号西湖散人。年八十而终。于公为高祖。曾祖曰自继。典牲署主簿。祖曰世卿。社稷署令。考曰瑛。议政府右参赞。参赞公推恩三世。追封正言公为都承旨。主簿公为参判。令为判书。妣曰禹氏。丹阳伯玄宝之裔。学生锡圭之女。参赞公有四男。公其长也。公有器若才而不得施诸用。乃子姓不匮。其毓庆于斯非耶。钦犹子也。瞯公于居平者熟。不敢谀墓为也。缀以铭曰。
位才列于士,年未望于耋。
与器之宏,而嘏则窒。
不食于躬,惟后之畀。
而窾之铭,可质诸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