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浮丘公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王乔。
传为春秋周灵王太子,名晋。
又称王子晋。
以直谏被废。
相传好吹笙作凤凰鸣。
浮丘生接晋至嵩高山。
三十余年后,预言于七月七日见于缑氏山巅。
至期,晋乘白鹤至山头,举手以谢时人,数日而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
王叔之,字穆仲。
原籍山东琅琊临沂。
晋丞相王导之后。
晋宋之际,王室多艰,叔之与兄伯之共将家口踰岭,依广州刺史王镇之。
因爱罗浮丘壑之胜,筑室凤凰洞之南,庭植兰菊,携子弟读书其中,自称处士,世传其得仙。
清初,罗浮王子洞犹存其所著之书三种。
明黄佐纂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一、清宋广业辑康熙五十六年刊《罗浮山志会编》卷六有传。
诗五首。
全宋文·卷五十七
叔之字穆仲,琅邪人,晋宋间处士,有《庄子义疏》三卷,集十卷。(见《经典释文叙录》,案:《隋经籍志》有《宋王叙之集》七卷,梁十卷,《旧唐经籍志》宋《王叔之集》十卷,群书引见作升之,叔之、叔元、淑之、与叙之,名凡五异,疑止一人,今从《释文叙录》列叔之名,而各书互异,每篇分注之。)
卢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鸿一。唐幽州范阳人,字颢然,一作浩然。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家洛阳,隐于嵩山。玄宗开元初,备礼屡征不至。开元六年,至东都,谒见不拜。玄宗召升内殿,置酒,拜谏议大夫,固辞。复下制,许还山。将行,赐隐居服,官营草堂,恩礼殊渥。聚徒至五百人,号其居室曰“宁极”。又工画,传有《草堂十老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又作卢鸿一,字颢然(一作浩然)。
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隐于嵩山。
开元初,玄宗屡次徵召,不至。
五年(717),再次徵召,遂至东都,谒见玄宗,拜谏议大夫。
固辞,乃诏许还山,赐隐居服,官营草堂。
还嵩山后,广学庐,聚生徒500人,皮日休《七爱诗》云:“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赴。
坦腹对宰相,岸帻挹天子。
”称其为“真隐”。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之《卢鸿传》、《大唐新语》卷一〇、《唐才子传》卷一。
卢鸿博学,工诗,善书画,所作《草堂十志图》诗,后人评曰:“歌语亦清峭凌厉,如酌沆瀣而挹浮丘者。
”(周密《云烟过眼录》引李参语)。
全唐诗》存诗10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鸿。唐幽州范阳人,字颢然,一作浩然。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家洛阳,隐于嵩山。玄宗开元初,备礼屡征不至。开元六年,至东都,谒见不拜。玄宗召升内殿,置酒,拜谏议大夫,固辞。复下制,许还山。将行,赐隐居服,官营草堂,恩礼殊渥。聚徒至五百人,号其居室曰“宁极”。又工画,传有《草堂十老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又作卢鸿,字颢然(一作浩然)。
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隐于嵩山。
开元初,玄宗屡次徵召,不至。
五年(717),再次徵召,遂至东都,谒见玄宗,拜谏议大夫。
固辞,乃诏许还山,赐隐居服,官营草堂。
还嵩山后,广学庐,聚生徒500人,皮日休《七爱诗》云:“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赴。
坦腹对宰相,岸帻挹天子。
”称其为“真隐”。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之《卢鸿传》、《大唐新语》卷一〇、《唐才子传》卷一。
卢鸿博学,工诗,善书画,所作《草堂十志图》诗,后人评曰:“歌语亦清峭凌厉,如酌沆瀣而挹浮丘者。
”(周密《云烟过眼录》引李参语)。
全唐诗》存诗10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西河平遥人。玄奘弟子。玄奘新翻诸经论,宗哲就之学,备穷经典,于玄奘门下号为“得意哲”。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西河平遥人也。
稚岁天资聪颖。
既寻师范。
属三藏奘公。
方翻经论哲从之。
时历周星。
学穷诸典。
其淹贯该博。
于奘门下。
号得意。
启后又谓之为法江哲。
哲曰。
为谢诸人。
毋为此目殊。
不知法海近在乎太原也。
所指者。
浮丘云。
尝著义例沼法师以其佛位三事喻中。
三点三目。
强分上下。
胜劣配属。
太成巧诬。
噫是岂知哲哉。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宗哲。
西河平遥人也。
稚岁而有奇相聪颖天资。
既寻师范砥节饰躬。
属玄奘三藏新翻诸经论。
哲就其门请益无替。
凡几周星。
备穷诸典。
若指于掌。
于奘门下号为得意哲犹隋慧布之题目焉。
后因讲唱厥义日新。
时谓之为法江。
哲曰。
为吾谢此品藻焉。
殊不知法海在乎大原矣。
所指者盖浮丘为沧溟也。
哲悯学者不达其意。
而师悖哉。
乃著义例。
寰海之内莫不企羡。
其如说佛位三事喻中。
沼法师言。
三点三目强分上下。
胜劣配属太成巧诬。
哲云。
三事俱得。
然无名师品量。
退而省之。
哲其得矣。
号之得意。
岂虚也乎。
沼师所以成馀师之说也。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功甫,休宁人。
浮邱山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4—1601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汝迈。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万历初,进侍读。以疏救吴中行、赵用贤,又请将中行等论居正夺情之疏宣付史馆,忤张居正谪官。居正没,再起,累迁为吏部侍郎。十九年,申时行谢政,荐志皋及张位自代,乃进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次年为首辅。旋进建极殿。累疏论定国本、罢矿税等事。帝俱优诏报闻而已。且年老柔懦,为朝士所轻,诟谇四起,遂愤而乞归。帝慰谕勉留。然志皋已病,不能视事,惟力疾草疏争罢矿建储而已。卒于邸舍,谥文懿。有《灵洞山房集》、《内阁奏题稿》、《四游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迈,兰溪人。隆庆戊辰赐进士第三,授翰林编脩历官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懿有瀫阳诗集
维基
赵志皋(1524年4月16日—1601年10月8日),字汝迈,号濲阳。
浙江兰溪县(今云山街道)人。
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万历年间官至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赵志皋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四十五岁中式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七十七名,廷试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万历初年迁侍读。
五年十一月因不满张居正恋权夺情,劝居正终丧,致拂其意,出为广东副使,于城西浮丘建吹笙亭,“开浮丘大社,与粤中士大夫赋诗”,同游者有陈堂、姚光泮、张廷臣、黄志尹、邓时雨、梁士楚、陈履、邓于蕃、袁昌祚、杨瑞云、黄鏊、陈大猷、金节、郭等等人。
随以考察降解州同知,遂辞官归乡。
张居正死后,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起用为南京太仆寺寺丞。
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月升南京国子监司业。
万历十二年(1584年)三月升右春坊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
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月,升左谕德兼侍读。
万历十三年(1585年)五月,管理纂修玉牒。
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
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补充经筵讲官,升南京国子监祭酒。
万历十五年(1587年)二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掌本府印信,充玉牒纂修官。
万历十五年(1587年)七月,充经筵讲官。
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升南京吏部右侍郎。
万历十七年(1589年)十二月,改任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转左侍郎。
万历十八年(1590年)八月,充经筵讲官。
万历十九年(1591年)九月,升大学士,入阁办事。
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为首辅,以往张居正柄国,权震主,申时行继之,势犹盛。
王锡爵性刚负气,人亦畏之,然而当赵志皋当到首辅,年已经七十有馀,耄矣,且柔而懦,因此被朝士所轻,诟谇四起。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二月,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万历二十九年九月十三日(1601年10月8日),卒于官。
谥文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泽。隆庆五年进士。历知蒲圻、休宁、崇德知县,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兵备苍梧。致仕后日以吟咏为事。有《悬榻斋稿》。
全粤诗·卷四○三
陈履,本名天泽,字德基,号定庵。
东莞人。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
初任蒲圻令,调休宁,丁父忧,起补崇德。
迁苏州同知、户部郎中,浙江大祲,上疏言事,擢广西副使。
乞归,结社浮邱
有《悬榻斋稿》。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七有传。
陈履诗,以民国九年东莞陈伯陶刊《悬榻斋稿》为底本,校以选本清温汝能《粤东诗海》、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德基,东莞人。隆庆时崇德令。
维基
陈履(1530年—?
),本名天泽,字德基,号定庵,广东东莞县(今属东莞市)北栅人。
广东乡试第三十六名。
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进士。
任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蒲圻县(今属湖北省赤壁市)知县。
调直隶休宁县,有政声。
迁户部郎中。
官至广西副使。
工诗,致仕乡居,结浮邱诗社,以吟咏为事。
有《悬榻斋集》,有万历刻本传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三六七
陈万言(约一五五二—一六二七),字道襄,别号海山。
南海人。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进士。
授池州府推官,寻擢监察御史、大名兵备副使,转江西右参政。
为忌者排挤,致政归,结社浮邱,优游林泉。
年七十五卒。
明郭棐《粤大记》卷一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等有传。
维基
陈万言(1519年—?),字道襄,号海山,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军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广东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四十一名进士。兵部观政,授直隶池州府推官,四十年考选贵州道御史,四十四年巡按福建,隆庆二年正月升江西提学副使。四年十二月因江西乡试发生践踏死伤,以不及降调。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二
朱士赞,一作士赞,字少襄,号紫峰,又号十九峰主人。
清远人。
明神宗万历间诸生。
官詹事府主簿。
明神宗万历年间与郭棐等结浮邱诗社。
民国《清远县志》卷六、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六有传。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