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榆罔

共 6 首
涿鹿战 明 · 金麟厚
七言律诗
结绳才变物情讹,柱折维倾已失和。
榆罔未能修德政,蚩尤遂此弄干戈。
迷原大雾奸妖甚,辟路神车圣智多。
绝辔忽竿铜铁额,垂衣坐拱旧山河。
神农氏 明 · 高敬命
七言排律
不周初坼世鸿荒,天降神人曲阜乡。
朴俗仅能茹草木,淳风维解事农桑。
生民所养诚多阙,累圣相传盖未遑。
化育亦应须辅相,时宜咸仰妙推详。
制成耒耟方资用,药辨君臣已备尝。
岂但苍生知粒食,还教赤子免夭殇。
列廛居货民生遂,应瑞名官火运昌。
肇迹旧从姜水盛,不庭宁数夙沙强。
赭鞭影里神功遍,土鼓声中化日长。
圣德极天犹永赖,当时榆罔未为亡。
秋思新泪 明末清初 · 释函可
新泪拭不乾,古泪已及趾。
二仪清浊分,伤心从此起。
裸虫日汹汹,圣人凿其知。
饮食藏兵戈,结绳开祸始。
黄帝学道流,剪灭神农裔。
蚩尤纵无良,榆罔恶未极。
大哉夏禹功,泽流应万祀。
当桀放南巢,扈从何名字。
直待采薇人,兄弟标忠义。
忠义既以明,天下争一死。
荀息殉遗孤,明知是无益。
蒯聩命躯车,其仆乃结辔。
画邑布衣流,悬树续齐祀。
豫让行何苦,漆身乞于市。
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后世。
汉祚当衰微,英雄纷举事。
臧洪据地时,陈容忽扬袂。
当日同座人,胡为空太息。
卓哉巴郡守,断头心罔贰。
晋惠昔蒙尘,百官皆散溃。
独有嵇侍中,衣血足捍卫。
周顗急呼天,卞壶长卧地。
此外亦寥寥,閒居谈名理。
唐有藩镇难,诸公何慷慨。
张兴解其尸,张巡抉其齿。
杲卿更愤激,钩舌詈不已。
阿弟死希烈,自草表与志。
屈强德宗朝,刘乃段秀实。
夺笏直唾面,投床遂不食。
乃有孙节度,受锯无绌志。
宋代光前古,编简难尽纪。
载观靖康初,十人辟和议。
第一欧阳珣,恸哭深州外。
徽言閤室焚,仗剑语将士。
令峸坚执膝,终不拜犬彘。
若水挝破唇,彦先刃左臂。
痛惜岳家军,十年一朝弃。
淮宁向子韶,建康杨邦乂。
不作他邦臣,宁作赵氏鬼。
北兵括地来,屈指数李芾。
取酒饮家人,遍刃无遗类。
幕属及潭民,举族多自缢。
林满井无虚,激厉乃如此。
亦有赵卯发,亦有江万里。
亦有宣抚陈,亦有少保李。
节义或一双,积尸或如垒。
或赴沼自明,或指腹自誓。
广王终崖门,陆张随入海。
于赫文文山,义尽仁乃至。
平日读诗书,庶几可无愧。
乾坤扫荡来,圣神广栽植。
烈烈复轰轰,又非宋代比。
书以白银管,藏以黄金匮。
地上反奄奄,地下多生气。
我欲从头哭,泪尽东海水。
白日且吞声,歌咏聊尔尔。
惟汉五世,既厌月窟震日域,曜阳厓动阴碛。
疏风诡俗,殊党绝邻之属。
莫不抗膊矫趾,扶服而蛾伏。
于是天子诘尔大戎,简尔六师。
经乎幽门,历乎燕支。
遂登乎单于之台,天声四播。
大碛一开,翰海涝涝,阴山崔崔。
于是事毕威行,旋车而东。
将祀黄帝于乔山,所以昭文德而明武功。
乃命群臣,齐法服,整灵轮。
抚翠凤之驾,轶青雕之乘。
掉彗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
张耀日之玄旄,奋电鞭骖雷辎。
鸣五钟,建五旗。
风泣焱骇,神腾鬼趡。
千乘方攘,万骑屈挢。
嘻嘻旭旭,天地稠嶅。
峎峎崿崿,山陵震摇。
玄冥黔雷扈其右,长离矞皇跸其左。
涣乎若涛水之波,浩乎如天星之罗。
遂臻夫乔山之阿,穆穆肃肃,蹲蹲如也。
盖天子凝心澄虑,储精畜诚。
惟格乎黄帝之灵,张咸池之洪乐,合匀天之广音。
撞灵鼓之渊渊,建神旐之淫淫。
飏楢橑之炎焬,焜樵蒸之配黎。
流秬酿之泔淡,饰玄爵之委丽。
肸蚃布写,晻薆咇芬。
炎感神蟠,熛讹硕麟。
于是天子祀焉,容容皇皇,济济将将。
信天下之宏礼也,宁封造戈,赤将制兵。
殪蚩尤而歼榆罔,百区以之底宁。
卫公耀旅,霍侯振师,斮头曼而捎淳维。
六漠以之大绥,此武功之契也。
三宝示象,万灵显兆。
云盖曣㬈,星旗昭曜。
扰缁文游,采辉囿素。
麃厩黄骐,此文德之符也。
巍哉乎功,崇哉乎德。
炫耀乎来后,卓荦乎𨓏昔。
昭灵光而彰神威,匪黄不能肇兴。
扬洪辉而奋景烈,匪汉不能绍弘,此其所以祀也。
至若经纬二仪,出入三光。
外运浑元,内沾毫芒。
畅达九垓,溯流八埏。
遐阔泳沫,迩浃游原。
斯乃王人之大业,帝者之丕事。
而唐虞之所不及,殷周之所未逮者也。
古有谒款天神,修礼地祗。
勒功崇岳,标德梁基。
示夸于顷世,见耀于俄时者。
比方乎大汉,则崇华之培嵝。
河海之沟渠,汪汪乎丕天之大律。
其畴能亘之哉,黄哉帝哉,帝哉黄哉。
黄神符已合,玄女图先献。
尚留榆罔潺,方遘蚩尤乱。
秦陇突鸱鸣,中冀惊龙战。
骇浪荡沃焦,妖星临震旦。
数穷幽兰轩,系赘灵光殿。
蟠井笑黄龙,渡江闻白雁。
是炳势已危,阎马权仍擅。
运方值百六,险岂当十万。
蚁穴侯王空,牛角山河换。
嗟哉玉马朝,凄矣铜驼叹。
谁知松桧林,别有渔樵伴。
荐早谢元长,寿耻祝师宪。
颍水不事尧,桃源刚识汉。
诗筒自往还,酒国时游宴。
四皓才少一,六逸适得半。
自咏田家诗,寄怀《高士传》。
迹偶托仙佛,心原游汗漫。
人往风已微,画图如觌面。
天外冥冥鸿,落影瞥一见。
何人挥五弦,目送烟霄畔。
一缕心魂绕九天,混茫外、空揽荒烟。
妙香落处影娟娟,谁与拾花钿?

风起云如马,玄衣溅、凤髓龙涎。
兵书漫掷且高眠,劫尘自年年。
附:姜白石《莺声绕红楼》:“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枝,近前舞丝丝。”
按:正月初六为九天玄女圣诞。据《墉城集仙录》载:“九天玄女者, 金母元君之弟子也。黄帝世为有熊国之君,神农氏理天下,其孙榆罔既衰,诸侯相伐,干戈日寻,各据方邑,而自称五行之号。太昊之后自为青帝,神农之后榆罔自号赤帝,共工之族自号白帝,葛天之后自号黑帝,起自有熊之墟者自号黄帝。黄帝乃恭己下士,侧身修德,在位二十二年,而蚩尤肆虐,弟兄八十人,兽身人语,铜头铁臂,啖沙吞石,不食五谷,作虎之形,以害黎庶。铸兵于葛炉之山,不禀帝命。 帝欲征之,博求贤能,得风后于海隅,得力牧于大泽,合群臣以战蚩尤于涿鹿,帝师不胜。蚩尤作大雾三日,内外皆迷。风后法斗机以作大车,以杓指南,帝用忧愤,斋于太山之下。西王母遂遣使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也。居数日,大雾冥冥昼晦,于是九天玄女,披玄狐之衣降焉。授帝以兵符及印剑等,帝载拜受命,并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帝再战蚩尤,遂灭之,大定四方。后帝采首山之铜, 铸鼎于荆山之下,黄龙来迎,乘龙升天。”因玄女辖制“中天、羡天、从天、昊天、苍天、廓天、咸天、上天、成天”九天,故称之曰“九天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