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荣光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少白(1869~1934),原名闻韶,号夔石,后改号少白〖参考陈德芸述《陈少白先生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五辑,1972年,页9。
编者按:此书附有钟荣光〈陈少白先生传〉,言「随中山奔走,即于此时改名少白」,见页5。
〗,广东新会人。
光绪十四年(1888)入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就读,后因孙文引介,转入香港西医书院,由于力唱革命,与孙文、尤列、杨鹤龄被列为「四大寇」。
光绪二十年(1894)兴中会成立于檀香山,陈少白于1897年奉孙之命渡台,成立兴中会台湾分会,其在台诗歌皆为此时所作。
光绪二十五年(1899)又奉孙之命至香港组织《中国日报》,此为最早提倡革命之中文报纸,并与保皇会刊论战。
又成立振天声剧社、振天声白话剧社等以提倡民族主义。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曾于民国十年(1921)任总统府顾问,后不喜为官,退出政坛。
民国二十三年(1934)卒于北平。
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等书。
少白在台诗作多录于《台湾新报》中,今据此编校。

人物简介

维基
卢公辅人称进士薛,字宰和,广东省南海县联星南房人。
清朝及中华民国学者。
卢公辅是广东附生,游学日本毕业。
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从留学生中考选进士,由学部会考,卢公辅被录为最优等,钦赏格致科进士。
后来,卢公辅曾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教员。
民国二年(1913年),韶州中学堂奉命更名为“广东省立韶州中学校”,此后从民国三年(1914年)到民国七年(1918年),先后由关翰昭、卢公辅、李钧、王伯楠任校长。
1920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六届年会。
此后,广东省教育会决定成立学校系统研究会,讨论改革学制事宜。
学校系统研究会的会员除了时任广东省教育会会长汪精卫,副会长金曾澄,以及30位广东省教育会评议员外,其余人员由汪精卫会长聘请,“计经聘任者,有小学校以上校长钟荣光、廖冰筠、袁振瀛、袁苞、江鋈、杨永康、何剑吴、陈其瑗、关恩佐、卢公辅、许维翰、张士杰、刘永乙、苏开瑞、李奉藻等,大学及专门学校毕业曾经研究教育者黄希声、韦悫、李应南、温仲良、林云陔、李应林、程天固、陈伯庄、邓月霞、罗有节等,省市县教育人员陈独秀、吴稚晖、陈宗岳、欧华清、冯文车、胡汉民、朱念慈、邓章兴、廖仲恺、许崇清、程祖彝、刘蓉森、余超、何谦伯等。
”后来,卢公辅曾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
他还曾任南海县第一任督学局长。
1922年,卢公辅撰述《信文训蒙义学记》,其中提到:“信文学校者,李君兆基手自规划者也,创始于光绪甲辰,迄今十八年矣。”
蒋尊袆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蒋尊袆(1876年—?),字彬侯,浙江海宁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出任过邮传部主事。
民国成立后在北京政府工作,民国六年(1917年)任交通部参事,民国八年(1919年)1月署交通部电政司司长,6月兼电政督办。
民国十一年(1922年)兼交通委员会实行委员。
民国十九年(1930年),蒋尊袆(字彬侯)、王荣光(字梓贤)为了响应政府建立公墓、废除私葬之训令,合作创建了万安公墓,这是北京市历史上最早的现代公墓之一。